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文物古迹介绍

龙山所城
  龙山所城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境内,明御倭苦战地石塘山和伏龙山之间。据慈溪、镇海二县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以定海县龙头场石塘团之址筑城凿池,建北门。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将城增高八尺,再建东南西三门,上冠以楼,外罗月城,浚子池于城之外。城周围三里一十七步,高二丈五尺,宽二丈,环置敌楼警铺各二十,雉堞八百五十六,东南西三门之外构吊桥。城中建有所署、城隍庙、旗朵庙等,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官员十六名,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龙山所明代属观海卫管辖,连同三山所组成一卫二所、水火相济的防倭体系。嘉靖年间倭寇骚扰,遍海为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倭船23艘、倭贼1600余人登劫鸣鹤场,又倭船8艘、贼众千余登劫临山、三山。越数日,二股贼寇合攻观海卫、龙山所,被官兵击溃,于是转攻慈溪县治。时……[详细]
222、祖印寺
祖印寺
  祖印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城区中心,系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志书记载,祖印寺原址在衢山岛,旧名“蓬莱院”,创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宋治平年间赐今额,改名“祖印”。嘉熙年间,邑令余桂迁寺至今址,与原普陀山接待寺合并。元至元年间,高僧山宁开法祖印,继有密庵禅师住持该寺,弘扬禅宗佛法,声誉鹊起,香火鼎盛。祖印寺曾数毁数兴:明初废县毁寺,香火中断;宣德年间重建,正统年间又遭火焚;成化年间再重建。清初,岛民内迁,城垣尽毁,祖印寺院殿宇亦毁于兵燹,四周房舍无存瓦片寸椽,惟大雄宝殿巍然不动,时人传为神异。康熙年间定海总镇兰理募资修复;同治年间住持僧云岫禅师又募资扩建;宣统年间邑人朱葆三捐资再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钟楼、东西厢房计有面积二千三百平方米,占地五千多……[详细]
朱丹溪陵园
  在义乌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那就是朱丹溪陵园。 这里茂竹修林,鸟语花香,风铃阵阵,低水浅吟。一代历史在这里沉积,当代文化在这里展现┅┅这一切,都缘于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他以其丰厚的才学、批判的精神、宽广的胸怀、仁慈的心肠,牵动了千万现代人的情感,吸引了海内外无数双充满希冀与虔诚的目光——他,就是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赤岸镇人。原名朱震亨,字彦修。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朱丹溪诞生于1281年11月,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称“丹溪先生”和“丹溪翁”。今赤岸镇三村朱丹溪纪念馆旁有他的祖墓。可遗憾的是,丹溪先生当年曾经居住的故居、药店……[详细]
姚江运河渡口群
  姚江运河渡口群由半浦渡口、青林渡口、李碶渡口和都神殿组成,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半浦渡口半浦渡口,座落于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渡头街自然村南端,旧时为慈溪至鄞县姚江两岸水上交通要道,是姚江运河连接余姚至宁波的主要水上码头。渡口为姚江的北岸,现仅存长约37.2米的堤岸,西侧还保留一条宽约4米的采用巨型条石砌筑成的下水斜坡道,岸上还保留一完整的石灯柱。渡口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2.青林渡口青林渡口,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颜家村西南端,南临姚江,东近萧甬铁路桥,西为江北大桥,北靠永宁禅庵,现存古渡口面宽43米,占地约419平方米。渡口东侧现存一埠头,面朝西南,上设如意踏三阶,为一平台,平台呈方形,长3.5米,宽2.6米;平台之下仍有台阶,正常水位只能目测二阶台阶……[详细]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乐清湾内,这里海潮涨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过8米,适宜开发潮汐能。为了给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国家水利电力部决定在乐清湾选址建设潮汐电站。电站不大,由大坝、发电渠道、厂房、泄水闸、开关站组成。这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潮汐能国家级试验基地,属于单库双向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副站长王浩平介绍,30多年来,电站机组各项科学试验课题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电站被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授于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单位。2005年,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承担国家“863”新型潮汐项目的研制工作。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在潮汐发电的同时,库区农、渔业经济综合开发逐步发展,所围海涂5600亩及水库水面均由当地乡镇分给农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江厦潮……[详细]
大会岭、道岭古道
  大会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北,东起于大峃镇岭脚村,西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西北走向,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市,南达瑞安市、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该道始建于元代,具体何年已无可考证,全长4.8公里,4500多级台阶,平均宽1.2米左右,最高海拔710米。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有枫树、松树、竹林等,尤其是枫树,有80余株,平均胸径85厘米左右,大多有数百年树龄,从岭头贯穿到岭脚,很是壮观。夏天浓荫蔽日,秋日丹枫似火,远远望去宛如长龙腾空,蜿蜒盘绕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非常美丽。秋末冬初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因而又有文成县红枫古道第一岭的美誉。大会岭虽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且人文景观众多,相传明开国元勋刘基曾从此古道经过。古道沿途集中了多种文物遗……[详细]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位于新昌县城东六十五里的沙溪镇下董村口公路下方悬崖中,背倚石厂山,下临龟溪,海拔为280米。此题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了元大德二年(1298)十一月浙东宣慰使哈刺䚟奉旨来此,采得11374斤水晶矿石。次年正月,哈刺䚟将开采水晶过程拟书,刻于此崖壁之上。题记面朝南,分为左、右两块,左右文字共12竖行,每行字数不等。书体为行楷,阴刻,全文共130字。题记面积约100平方米。原文为:左文:“中书左丞自元日至人日,亲率左右于石厂山获水晶一藏,计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四斤,皆珍异奇绝者”。右文:“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寻采水晶,自宁海璋林至新昌之石厂,发泄地藏,贡登天朝,下阐困珍,上昭乾德,实□□□□有道之所为,□□□□□石□□□事。”款识:“大德三年正月……[详细]
228、袁韶墓
袁韶墓
  越国公袁韶墓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解家村,北临里杜湖,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枢密使越国公袁韶墓,县西北五十里,杜湖山双峰之麓。”袁韶,字彦淳,鄞县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嘉泰中为吴江丞。嘉定四年召为太常寺主簿,累迁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临安府尹,理讼精简,里巷呼为佛子,平反冤狱甚多。绍定初拜参知政事,出为浙西制置使,端平初提举洞霄宫卒,后以郊恩,累赠太师越国公。《宋史》、《嘉靖府志》、《鄞县县志》、《中国人名大辞典》均有传。袁韶墓规模较大,当地俗称王坟。陵墓依山而建,砌台阶,建明堂,筑石亭。神道自西向东长约一里许,沿途设石牌坊、华表柱;墓前依次排列文臣、武将石翁仲各一对,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和拴马石一个,气势恢宏壮观。1958年大跃进之后建里杜湖水库时,当地把石牌坊、华表柱和陵……[详细]
陶店何氏民居群
  陶店何氏民居群,清代,包括何氏宗祠、慎修堂、继善堂、十三间何氏宗祠位于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陶店村路北66号,又称小宗祠,坐西朝东,前面有小溪盘旋,似襟带绕流。建筑分前后两院,分三进五开间左右厢庑,建筑面积641平米,耗工4年完成,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何懋宰发起建造。道光十二年(1832),其子孙又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现存青石门楼系道光时期建筑的原物,上面记载了落成的年代。清咸丰十一年(1861)被太平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修复。建筑采用木梁石柱,冬瓜月梁,彻上明造,梁架结体粗壮,木雕精美,门面的青石牌楼有很精美的石雕,曾办过私塾,义乌乡贤何菁曾就读于私塾,由其祖父任教。何氏宗祠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有准确的纪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何氏宗祠周围由慎修堂、继善堂……[详细]
大涵山桥
  大涵山桥位于鄞州区东吴镇生姜村,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涵山桥位于鄞州区生姜漕村之间,横跨于东吴河、小白河、大涵山港与后塘河交汇点上,桥与大涵山相连,故以山名桥。 此处河道纵横,河面宽达50米,深2.5米以上,为东乡河道最深之处,久旱不涸,水流清甘。大涵山桥就建在这五港交汇之处,山、水与桥相映,人行其间,有世外桃源之感。桥的近旁有史家湾村,山幽林茂,是一个精僻之地。南宋初,鄞县学行皆优的“八行先生”史诏就避居于此。其子孙有南宋朝呵呵有名的“一门三宰相”。 大涵山桥始建于唐代,明万历间重修,清道光、宣统间再修,为一座三孔、二墩(直竖)的石结构三眼平板桥。桥的中间栏板上题有“大涵山桥”桥额,下款为“万历戊戌(公元1589年)吉旦”纪年,全桥长13.9米,面宽2.28米,左……[详细]
庄桥坟遗址
  庄桥坟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是一处大型的良渚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遗址于2003年5月被发现,出土有椭圆形豆、盖豆、泥质红陶罐、盉、高柄豆等物品。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桥坟遗址是一处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三座人工土台,清理墓葬236座;共出土陶、石、玉、骨角、木等各类器物近3000件。同时出土的带木质犁底的组合式分体石梨,石梨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梨耕农业和梨耕文化发达程度。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的炭化米,以及葫芦、梨等植物的果核;鹿角、狗、猪、鱼类等动物骨骸。同一遗址明显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农业区、生产区和四大片,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合理的功能分区,对于认识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规模和社会组……[详细]
坦头窑遗址
  瓯窑是以温州永嘉为核心的中国著名窑场,它初创于汉代,发展于六朝、延及两宋,唐代是瓯窑发场的鼎盛时期,坦头瓯窑窑址是唐代瓯窑的典型窑场,代表了瓯窑的最高制作水平。坦头窑遗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东南一处朝西的山坡上,西距楠溪江约两公里,目前可初步确定两个窑场遗迹。2017年5-12月,为了配合杭温高铁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对窑址的北坡Y1部分进行了联合发掘,发掘面积95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坦头窑遗址窑炉为依山而建的南方传统龙窑,长近40米,宽近1.3米,为东西走向,保存相当完整。窑炉保留包括窑前操作室、火门、火膛、窑室、窑尾排烟室、多个窑门、窑炉两侧的柱洞与护窑墙以及石砌地面等在内的较完整器物结构。窑炉的南端为作坊遗迹,由……[详细]
233、时思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思寺
  导游:时思寺原是宋绍兴年间的梅元屃守墓庐,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创为时思道场,明宣德间又改为寺。因此时思寺是一处佛道合一的宗教建筑。时思寺前沐鹤溪自北向南汩汩流至不远处直泻深谷,形成百仞飞瀑,名“雪花漈”。寺前彼岸为狮山,附近有“石马潜渡”、“友舌喷珠”等景点,与时思寺合称为大漈八景,曾被誉为“雾中桃园”。寺北侧巨杉与山门内两株参天古柏与时思寺相映生辉,更具古刹幽邃的意境。时思寺目前保存完整,它既有宋代建筑遗风,又受福建地方建筑之影响,构造与形制独特,是浙江元明建筑体系中一组独立的类型。:时思寺位于景宁县大际乡(大漈)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为宋元时期建筑。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相传梅氏一六岁幼童守祖父墓,居庐三年,不离其侧,宋高宗闻报,旌……[详细]
吴晗故居
  吴晗故居位于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为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家宅,由吴晗父亲吴瑸珏于1924年所建,系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为463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面阔20.72米,通进深11.4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体上呈“凹”字形,呈轴对称分布,上下两层,由正堂、边房、两厢及花园组成。正堂明间通敞,次、梢是用板壁隔断,正门墙和围墙,直对山梢间山面辟石库门通室外。二楼檐廊设西洋宝瓶式栏杆围筑,栏杆的望柱头、瘿项及小华版上都是雕刻有缠枝花纹。厢房按轴对称左右各有一间,前后均辟门,分别通走廊和南面的花园。院落中间围成一个天井,天井用长条石铺地,中间为青石甬道,直通花园。天井外山墙居中开正门。正门门脸的装饰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用穹隆顶青石抱框,砖砌壁柱,两旁立柱呈锥尖顶……[详细]
235、通济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济堰
  导游: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它由拦水大坝、进水闸门、三洞桥、渠道、叶穴等组成。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据村民说,护堰世家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五十年代进行维护时,在大坝底部还发现古代留下的巨松基础,就是俗称“眠牛”的松木铺垫办法。:通济堰位于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个名叫“堰头”的小村边,它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为国家级重点……[详细]
海山许氏民居
  许氏民居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解放街道,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晚期建筑,老宅坐北朝南,现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建于民国8年(1919年),是旅沪商人许氏兄弟出资在老家建造的中西合璧式的大宅院。2003年许氏民居被评为定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建筑别有风格,四幢分列,第一进是重楼,第二进是平房,第三进和第四进东侧为平房,西侧为楼,屋与屋之间四方大石板平铺弄堂。宅西是花园大厅,另建有许氏宗祠。许氏民居四周筑有高墙,院内幢幢贯穿弄弄相通,每一进都有天井,建筑为重檐硬山顶,穿斗式,用七桁。大院采用西方先进理念埋设有排水和卫生通风系统,比如专为地板防潮设计有2米多高的通气口,这在当时的定海,很是“前卫”。老屋通体洁白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穿过古朴的老宅围墙,外面的尘嚣也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许氏民居建造者的……[详细]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湖口湖西山北坡,始建于1958年1月,1966至1982年间进行了3次改建,1985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总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是慈溪目前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 陵园由大门、广场、纪念碑、烈士墓群等组成。大门主体高4.6米,通宽8米,用青石砌筑,顶部用琉璃瓦覆盖,呈廊檐式,额书“革命烈士陵园”六个大字,右侧门柱刻“为有牺牲多壮志”,左侧门柱刻“敢教日月换新天”。内门右为烈士生平陈列室。 瞻仰广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地面由方形青石铺筑,可容纳200人左右列队瞻仰。纪念碑位于广场南端正中,高3.1米,宽1.2米,碑基高1米,宽2.6米,由青石砌成,护栏为钢筋水泥结构,总体形状呈拜台式,纪念碑正中刻毛泽东手书:“革命……[详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建筑由桥西土特产仓库改建而成,以文化遗产的角度、专题的方式解读了刀剪剑“物开一刃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则为剪”的独特文化。常设展览面积2460平方米,由“刀与剑”、“剪刀的故事”两个展厅共同构成。于2009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周二到周日9:00-16:00(周一全天闭馆)……[详细]
底角王氏宗祠与世美坊
  底角王氏宗祠,又名贤良宗祠,清代建筑。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与世美坊仅隔数米,坐东朝西,共三进,占地面积852平方米。前进后檐屋面翼角起翘,上下层屋面出檐偕有牛腿承托。中进五间,通面阔21米,进深15米。明间九架前后重廊,五架梁断面冬瓜状,上用斗拱二攒承托三架梁,单步梁饰鸱鱼状。中后两进明间有通廊,廊上饰八角形藻并。柱础有鼓形和四方棱形二式,鼓形柱础最大直径在肩部,下垫覆盆,正门前两侧置旗杆石三对和石狮一对。硬山顶。该建筑主要特色:一是规模较大;二是梁柱用材粗壮;三是木雕精细;四是保存较完整。2001年4月2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世美坊,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初建于宋,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重建。1988年,县文物部门对该坊进行了局部维修,现保存基本完整。据……[详细]
黄岩孔庙
  黄岩孔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城关镇。旧名文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建,乾隆道光、同治重修。存大成殿、东西庑、戟门、衣亭、奎星阁等建筑37间。大成殿五间。殿南有东西庑各九间。戟门五间,东西有更衣与神祠各三间。以及泮池、泮桥等。大成殿系孔庙主体建筑。面宽五间,通面宽21.4米,通进深25.6米。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屋面,正脊砌有“天井文运”四个大字,东西侧堆塑龙形正吻。梁架系抬梁式结构,殿内置金柱18根,檐柱12根,柱础高为0.50米,雕刻盘龙、缠枝牡丹花、连珠纹图案。磉盘呈浅盆状,由如意状云肩和几何形勾连回纹相组合。东西厢庑各9间,面宽27米,进深4.8米。均为单层小青瓦屋面,滚瓦花脊。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