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文物古迹介绍

    頔塘故道
      頔塘是太湖南岸一项规模庞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对研究古代水利史、航运史和沿岸社会经济发展史具有意义。它与太湖溇港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水网,把东西苕溪下泄的湍急水流逐渐分流至大大小小的河港之中,既减轻旱涝之灾,又灌溉了浙北地区数万顷农田,它是太湖流域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有研究者将其比肩于郑国渠、都江堰。頔塘及太湖溇港的开挖是我国水利史上值得浓笔重彩描绘的壮举,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頔塘故道(因新中国成立后于南浔镇北开挖新航道而得以保留的,自南浔西栅祇园寺旧址始至南浔东栅分水墩的,全段均为砖石护坡,间有多处河埠及支流,总长约为1.8公里)则是頔塘分流下来的运河河道“活化石”,是运河水利工程、航运、南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頔塘是一条重要的水……[详细]
    翠屏山、灵岩、朱岩摩崖石刻
      翠屏山、灵岩、朱岩摩崖石刻,位于黄岩区北城街道新宅村翠屏山、灵岩、朱岩山上,共有 9 处。基本刻于翠屏山东南部石壁与灵岩洞壁上,宋代学者叶适在《黄岩浮桥记》中写道:“县直北上,爽气浮动,花柳之丽,雪月之胜,无不在江北……”,其文指的就是翠屏山一带山峦。南宋时朱熹在翠屏山灵岩洞口上方镌刻“寒竹松风”四字,字尚依稀可辨。灵岩洞坐北朝南,传邑人宋右丞相杜范曾在此读书。“曲径”二字摩崖在灵岩洞西,字径 0.4 米,明代礼部尚书黄绾题于山。摩崖勒诗,现存《小有吟》70 字,此诗摩崖长 1.5 米,宽 0.8 米,在灵岩洞西侧 3 米,全诗内容:“宁江之南阴壑古,宁江之北石壁削。两有空明皆洞天,江北之壁可高阁。阁下飞流松岭云,缥渺变化横壁落。便觉意与神灵会,那知不接蓬莱外。吾今老此欲何为,阛阓春秋异风霭……[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
      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浙南农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视。1930年1月,中央派金贯真巡视浙南 。3月,中央军委派胡公冕等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正式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辖三个团(师),最盛时达6000余人,军部设在五氵束鸟 村。红十三军是当时编入中央军委序列的全国14支正规红军之一,它以永嘉、温岭、永康为活动中心,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足迹遍及浙江南部20余县。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指导,红十三军斗争最终遭到失败。 红十三军斗争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红十三军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们战斗过的中心区域,以后大多……[详细]
    诸暨蒋氏宗祠
      在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东南方向约二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庄,那就是盘山村。因其村后之山形如石磨,又似仰放的盘子,故名磨石山村,解放后改名为盘山村,盘山村文化礼堂就坐落其中。在盘山村中央,这座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建筑面积就达870多平方的蒋氏宗祠依然屹立。它和许多宗祠一样,连进三透,由前厅、中厅、后厅、万年台及左右侧厢组成,具体是何年何月哪位族人建造,无论是历史还是族谱中,都已经无法寻找真实的记录了。2010年,蒋氏宗祠被列入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级政府和蒋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对宗祠进行了修缮。随着时代的发展,蒋氏宗祠还不断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去年,还新建了文化礼堂,在左右厢房设立了名人馆、和书画馆,同时还提供电视、棋牌等娱乐工具,成为盘山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暨,只……[详细]
    良渚文化遗址
      分布于杭州市北郊的余杭县良渚和安溪、瓶窑镇等一带。民国25年(1936年),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在良渚镇首先发现,并编写出版《良渚》一书。1955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良渚镇附近的朱村发掘出一大批黑衣陶;1956年对吴兴钱山漾遗址进行发掘,在地层学上取得了突破。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在长江文物考古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经碳14测定,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这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古文化。60年代在吴兴邱城,杭州水田畈,上海青浦县崧泽、马桥,松江富林,江苏越城,吴江梅堰等处发掘,证明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向东延伸到东海之滨,西北至江苏镇江、常州一带。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经过崧泽文化发展而来。良渚文化的特征是一种以稻作为主的原始……[详细]
    古越藏书楼
      今浙江绍兴城区胜利西路,紧邻大通学堂。清末徐树兰(1837年至1902年)创办。古越藏书楼,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创办人是山阴人徐树兰。徐树兰是位赋闲的兵部郎中,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维新改良主义的影响下,参照东西方各国图书馆章程,以存古和开新为宗旨,捐献私人藏书7万余卷,于1903年在他的家乡浙江绍兴购地一亩六分,耗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建造此楼,1904年正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在管理方法上除继承封建藏书楼的传统外,又吸取外国先进经验。编有《古越藏书楼书目》,旧分经、史、子、集、时务5部,编为35卷;后分为学部与政部,改编为20卷。学、政两部下各分24个类目,每类再分若干子类。类目多因袭旧有名称,但子类显示出中外学术统一立类的倾向。……[详细]
    南宋皇城遗址
      南宋皇城遗址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大内有城门3座,南称丽正,北为和宁,东曰东华。皇城内,宫殿巍峨林立,光耀夺目。有金銮殿、垂拱殿、选德殿、福宁殿、勤政殿、复古殿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此外还有华美的御苑直至凤凰山巅。元至元十四年(1277)因为民间失火延及,焚烧殆尽,至明代成为废墟。现遗址上建有军队用房和杭州卷烟厂等大型建筑以及民房,国家文物部门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凤凰山御苑内石刻、石景颇多,规划辟为南宋故宫遗址公园。皇城内部可分宫城内和宫城外两个部分。宫城内分为朝会区、后寝区、后苑区、宫内服务区、东华门宫殿区、慈宁宫区;宫城外主要为北宫门、东华门服务区、东宫区、内府衙署区等等。根据杭州市有关部门最新的框定和测算,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的四至范围为……[详细]
    王阳明故居纪念馆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西路以北。这里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瑞云楼始建于明代,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地。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宪宗成化八年生于余姚北城,卒于名世宗嘉靖七年,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世居姚城龙泉山北麓,诞生的时候,他的祖母梦见神仙驾者祥云给他送来一个男丁,遂将其降生住宅称作“瑞云楼”。他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后,王阳明随父进京。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历任兵部主事、龙场驿丞、卢陵知县、江西两广巡抚,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王阳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总结并完成了宋明以来的心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奉为“心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详细]
    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寺内的九龙藻井是南京明故宫遗物,造型奢华。景点介绍法雨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区中部,被称作“后寺”,其规模仅次于“前寺”普济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因为它在山脚下,有景区的旅游巴士直达,每天来此朝拜的香客非常多,是来到普陀山的游客不可错过的寺院之一。游览法雨寺,你可以从佛顶山上的慧济寺顺着香云路的台阶走下来,也可以坐车或走路从普济寺过来(约3公里)。进入山门的牌坊,来到放生池上的海会桥,抬头便能看见红墙上“天华法雨”四个大字,两边的放生池里成群的红鲤鱼也是法雨寺令人难忘的一景。过了放生池,沿着弯曲的步道上坡,前方便是法雨寺的主体建筑群。寺院依山而建,分列在六层台基上。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殿殿升高。隐在树荫环绕的香樟林中的法雨寺,给人既……[详细]
    温岭古井
      中山村鸢泉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中山村澄海西路23号门前。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1936)。井身圆形,块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块开出榫头的大石板扦合而成,每边长65厘米,厚14厘米,高60厘米。西面井圈外侧上写有“鸢泉”二字,其相邻井圈上刻有“民国二十五年六月立”。水井规矩厚重,泉水清澈甘甜,是居民生活水源。望雨泉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胜海村小门头路57号西面。井身圆形,块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块开出榫头的大石板插合而成。每边长55厘米,高72厘米,面积为0.8平方米。其中一块井圈内侧横刻“望雨泉”,左右竖刻落款,右款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左款部分模糊,刻“□□公建”。该水质尚好,仍在使用。大黄坭村甘泉井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大黄坭村218号附近。井圈为不规则八角形,……[详细]
    111、大善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善塔
      位于绍兴市区城市广场东南隅(原西营大善寺内)。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寺、塔焚于火。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寺、塔。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缘梯登高,可鸟瞰绍兴古城全景。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建于大善寺内,故名。今寺毁塔存。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重修。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高40.5米,底层边长3.8米,底层六面均设壸门,二层以上两面相对辟壸门,余设壁龛。顶施藻井,上置铸铁覆钵。塔外檐已毁。塔中空,原有……[详细]
    东极岛庙子湖岛
      •乘观光车轻松环岛;买张明信片,从中国最东给亲友寄去祝福。景点介绍庙子湖岛是东极岛的主岛。这里各种旅游配套设施相对较好,也是东极诸岛中唯一可乘船直达的岛屿,因此成了人们东极之旅的第一站。若是想要体验更纯粹的海岛风情,可在此中转去东福山岛,返程时顺便在庙子湖岛逛逛。玩庙子湖岛最轻松的方式是在码头附近乘观光车环岛,50元/人,全程30分钟左右。岛上的路并不复杂,也没有东福山岛那么难走,如果想要步行环岛,可以从石码头的沿海水泥路往西走,走到山上的部队,最后绕到最东边的财伯公塑像,而后顺路返回。基本可以走到岛上的主要景点,全程大概四五个小时。岛上有些比较有趣的点,可以挑几个感兴趣的前往参观。渔民画是当地的特色,一上岛就可以看到一面渔民画墙,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旁边有一个渔民画展厅,也可以去……[详细]
    金仙禅寺
      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据清光绪《慈溪县》载∶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五三五年至五四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初名静进庵。唐干元年间(七五八年至七五九年)福林度智禅师住此,改名福林。宋治平二年(一○六五年),因白洋湖曾名「金仙湖」,朝廷赐额金仙禅寺,成为当时浙东一名刹。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五十九年(一-年)两度扩建;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毁于火,不久重建;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再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复……[详细]
    杭州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杭州湖墅香积寺巷,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原名兴福寺,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赐名香积寺至今,是杭州湖墅地区的著名寺庙,曾是灵隐、天竺朝山香客的集散地,素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每天运河上千余船只往来,运输繁忙,夜间灯火通明,寺内热闹非凡,促进了湖墅地区乃至杭城的商贸、旅游的繁荣,对佛教禅宗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香积寺内原有宝塔二座,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湖墅志略》记载:僧祥文于康熙年间住香积寺,拓展寺基造毗卢阁,并于寺前建石塔二座,现仅存一塔,该塔八面九层,下有须弥座,用白石雕凿,仿木结构楼阁状,斗拱仿宋式,第三层东面悬匾,上刻“慈云”两字,南门作半启状,第五层有一门打开,有一-自门内出来。该塔结构手法、浮雕风格为清代之代表作。1……[详细]
    115、清风庙
    清风庙
      原名王烈妇祠,位于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姚岙村东。庙南一里许为清风岭,庙为宋末临海王姓烈妇而修。据民国《嵊县志》:“王烈妇祠,-(乾隆李以炎《嵊县志》),在清风岭。烈妇临海人,宋末为元师所劫,啮指血题诗岭石上。”“写毕,投岭下死。”“元至治元年,县丞徐瑞凿石为屋,树碑表之;后五年,佥浙东廉访桂秉彝为木屋四楹于石屋之南。至正中,旌曰‘贞妇’。十八年,屋毁,守帅周绍祖重建。”明正统初、成化十五年(1479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万历五年(1577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同治四年(1865年),均行修葺。民国25年(1936年)翻修。庙坐北朝南,单进。面宽三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前槽筑轩。单檐硬山顶。正中设台,上供烈妇塑像。侧壁有烈妇被掳、跳崖自尽等彩绘壁……[详细]
    德清烟霞观
      烟霞观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街道五龙村——德清塔山森林公园内。据《嘉靖武康县志》、《道光武康县志》等记载,烟霞观源起于南宋年间。时京都南迁杭州临安,河南籍刘士颖道长慕爱自然山水,结庐修真于烟霞坞,并取名“烟霞庐”以崇玄养真,参悟修道,广植梅花,绵亘数里。后列为武康八大古景之一——烟霞洞天。历代有赞赏烟霞坞和高道隐士的古诗多首。宋淳熙12年,程九万于武康县令赋《烟霞坞诗》:“山深何限好,客到辄同登。泉壑岚光冷,烟林霁色凝。韵艰诗益健,杯数量难胜。老矣功名稳,何须叹沔渑。鬓发几星星,风霜抑饱经。年华经过鸟,身世俯危亭。寒碧还思照,飞湍盍暂停。平身爱山眼,分外为渠青。”明朝年间,邑人唐铿赋《烟霞洞天诗》:“昔人留别墅,窈窕白云边,风月清虚地,烟霞小洞天。幔亭山影合,略彴水声悬,种得金光草,居人……[详细]
    曹湾山遗址
      曹湾山遗址,别名为老鼠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湾山遗址堆积丰厚,内涵丰富,出土的大量文物标本为研究温州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曹湾山遗址的发掘是温州地区先秦遗址考古的一个突破,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曹湾山海拔61米,是一座由主峰和多座小山头连成一体的岗丘型山岗,山体总面积36公顷,是孤立于戍浦江平原上的一座小山。戍浦江经曹湾山西、南、东三面后向东注入瓯江。曹湾山考古队由省考古所、市文物局和市考古所联合组成,领队由省考古所王海明担任,11月28日进驻渡头村,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工作的初期,主要任务是对曹湾山的地形地貌进行调查和勘探,以摸清遗址的大致分布情况。通过几天的调查和……[详细]
    118、龙洲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洲塔
      【龙洲塔】龙洲塔又名文峰塔,在县城东北新桥头。明隆庆年间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重建,故第三层砖砌匾额“龙洲耸秀”4个大字边款有“乾隆五十三秋月吉旦”等字。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6.13米。塔基二层条石砌成,高0.48米,塔身倚柱砖砌,柱头上施一斗三升式转角斗栱,底层及第二层平身科施二攒,二层以上一攒。底层南面有1拱券门,以上各层隔面有壶门。塔内原有木结构,现无存。塔檐除底层外,各层东北角及西北角均坍塌,塔刹已毁。1982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奉化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蒋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浙江省溪口城建中心地段,是溪口街上蒋姓宗氏在春节、清明等传统民间节日祭祖、演戏、聚众及举办其他红白喜事的场所。溪口风景区涉及蒋氏祖宗祠庙和活动场所的有“武山庙”、“摩诃殿”、“蒋氏宗祠”等,而真正属蒋氏一族使用的是“蒋氏宗祠”。原规模较小,后蒋介石出资在老祠堂基础上翻修、扩建,并亲自题写了“忠孝传家”牌匾。如果想对溪口蒋氏起源、演变、发迹等历史有所了解,当然得参观“蒋氏宗祠”。“蒋氏宗祠”建立年代久远。清朝康熙五十五年。曾进行一次大修缮。修缮式样、面积都没改变。1930年,蒋介石扩建故居丰镐房,把蒋姓三房的堂前也买进。地盘扩大了许多。当时,有人向蒋介石提出:“三房祖先安放在哪里?”蒋介石就拨出大笔资金建了一座新……[详细]
    丽水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城郊,瓯江支流好溪下游的灵山风景区,8 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灵山寺建在半山处,背靠灵山,面向瓯江,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灵山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多次修缮或改名。据《明一统志》记载:灵山寺,为五代时建,旧名灵鹫。清道光版《丽水县志》称:灵鹫寺,始建之年无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1177)碑。现据相关史料考证,它始建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即汉光初三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因大火焚毁,唐朝贞观六年(633)重建灵鹫寺,定名为灵鹫禅寺。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僧人,剡州丹城人祝生修缮了寺宇并新建观音堂,将灵鹫禅寺改为祝生寺。祝生,剡州丹城人,事得我国南朝的名僧僧佑,勤业兵法,精于儒学。南唐升元中得举人,官婺州节度使,不从委压之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