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文物古迹介绍

北岙妈祖庙
  位于北岙镇东沙村。妈祖,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湄州岛。因经常救助遇难渔民,深受沿海人民的敬爱。逝世后,被立祠纪念。其后被敕封为“天妃”、“天后”。该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相继修葺,1929年经村民陈继牛发起维修,增设门厅和两厢。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厅、戏台、两厢、拜亭、大殿等组成。前后三进,五开间,通进深35.8米,通面宽11.20米,悬山顶。妈祖庙虽规模不大,但结构精巧、装饰肃穆,是我省目前妈祖宫建筑中保存较好的一座。……[详细]
好川遗址
  好川古文化遗址位于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东部土名岭头岗的小山岗上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处,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计1062件。经专家鉴定,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浙西南地区是首次发现,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好川文化与周边的良渚文化、花厅基地、昙石山文化、樊城堆文化、山背文化、石峡文化、肩头弄文化、马桥文化以及松阴溪流域商周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自己浓厚的个性特征。它的文化面貌新颖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文化因素多元特点明显,因此许多考古家将此命名为“好川文化”。好川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浙西南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区新石器时-古的空白。相关介绍:遗址地处仙霞岭南麓的大山深处,山高坡陡,森林茂密,雨量充沛,动……[详细]
志棠建筑群
  志棠建筑群位于龙游县横山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志棠村位于龙游、兰溪、建德三县交界处,以北面的天池山为靠山,东南以大麦山为案山,模环溪流经西南,建村选址契合堪舆布局。据考证,志棠原名“梓塘”,村前有一口很大的水塘,塘边长有一株巨大梓树,因而得名“梓塘”,后衍变为志棠。据民国《龙游县志》(氏族考)载,邵氏先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由寿昌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村历史。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迁都临安,大量移民南下,志棠因有狮象昼开夜关之祥地,被移民所看中,纷纷落脚志棠发家兴业,至明代最为鼎兴之时,人才辈出,考取功名,诸多朝廷命官回乡造厅,光宗耀祖,留下不少宝贵文化遗产。志棠古村以花台脚为中心枢纽,世称小街古里,小街巷弄相接,楼宇相通,自古为官商要道,酒肆茶店,药铺杂货,商业繁荣。四周滴水……[详细]
124、施家山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家山
  在慈云岭施家山南坡。吴汉月(912~952年)是五代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之妃,也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弘俶的生母。《吴越备史》卷四载:“夫人钱-,讳汉月,中直指挥使吴珂女也。幼而婉淑,奉文穆王。时恭穆夫人尤宠爱之。夫人善胡琴,性慈惠而节俭,颇尚黄老学,居家披道士服,余皆布绢而已……封吴越国顺德夫人。薨年五十九。”吴汉月死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六月,同年八月归葬。1958年发掘,原地原状保护。墓呈长方形,全长760厘米,宽287厘米,高310厘米,分前后两室。前室长260厘米,后室长500厘米,设门两道。门高230厘米,宽173厘米,厚43.8厘米,呈圭状,左右两侧分立方形石柱一根,石柱高172厘米,其上架石门楣,门楣高72厘米。除前后两室的门框用整块青石凿成外,其余全用红砂石板砌成,交……[详细]
宁海古戏台
  宁海古戏台位于浙江省宁海县宁海古戏台现存约有一百二十多处,多有戏台藻井。其中最精美者为崇兴庙和岙胡胡氏宗祠三连贯藻井、戏台,及以下浦魏氏宗祠和潘家岙潘氏宗祠为代表的二连贯藻井、戏台。单藻井戏台数量更多,也不乏有精美之作。藻井,古代多用于重要建筑上,也常见于戏台之中。在实际功用上,它起着扩音与拢音的作用,使舞台艺术更臻完美。在工艺上采用最精湛的手法,集上乘的美学构思、雕刻、彩绘于一处,着重渲染它至高华贵之态。三连贯藻井往往依附在最精美的古戏台建筑中,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二连贯藻井也分布在较为华美的古戏台建筑中。三连贯藻井戏台目前在我省其它地方尚未发现,仅宁海三处(另一处为西店镇樟树村孙氏宗祠)。二连贯藻井戏台在宁海尚有10处,而下浦魏氏宗祠与潘家岙潘氏宗祠最具代表性。单藻井戏台全县约……[详细]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三泉村黄湾寺北侧,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葛云飞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东五十度,用石块砌。筑围墙,石板压顶,并雕出筒板瓦。面阔五间,中部三间向内凹进,明间立碑,上刻“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正脊刻“忠荩可风”前设祭桌,石板铺地。两梢间向外凸出,与明、次间前室的前沿齐,封以栏板。望柱高2.65米,柱头雕狮子。墓顶堆土,宽7.65米,深7.7米。远处丛山迭起,近处果树葱郁,环境肃穆幽静。葛云飞故居位于萧山区进化镇山头埠村,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宫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飞的诞生之地,现存建筑为面宽五间带两间厢房的二层楼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飞的读书地,由门厅、正厅和厢楼组成。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和葛氏宗祠是民族英雄……[详细]
景宁金仙寺
  金仙寺,旧址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鹤溪镇金仙路中段(即景宁农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回向寺,旋改崇仙寺。宋咸平元年(998)重建,治平二年(1065)改称金仙寺。1314年建浮图塔于左寺,塔身七层,中空,每层铺木板,楼梯旋转而上,顶置万斤铁顶。明、清间屡加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浮图塔焚于火,铁顶坠地,只剩塔身,光绪后殿宇倾圮,现无存。殿堂于20世纪50年代改建农场,如今仅存“放生池”一口,后殿靠山一处残墙仍依稀可见,还有小量的柱石与断头石板在遗址四周。如今,金仙路原寺院四周大片农田及山地,被新建成景宁气象局和“金农”居民区,远远看去是一片现代繁华都市景象……民间传说景宁金仙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1314年建浮图塔于左寺,塔身七层,中空,每层铺木板,楼……[详细]
128、富义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义仓
  富义仓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三进院落、三排仓房组成。为时任浙江巡抚的谭钟麟负责,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成于光绪十年(1884),为大运河沿岸现存的著名古粮仓之一,与北京“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仓名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富义仓讲解词游船驶过御码头我们会看到运河的一段支流,它叫胜利河,大家看,就在哪里,河上的桥是2006年重新翻建的华光桥。大运河与胜利河的交汇处华光桥的旁边,左右逢源的这块古建筑群就是大江南北有名的富义仓遗址。富义仓坐落在杭州拱墅区偏南的一处风水宝地上,这是座清朝时期营建的,那时的水运尚很发达,特别是江南一带进京的贡粮,大多数都由大运河漕运运至京城,所以,运河两端京杭两地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储粮仓,像离……[详细]
129、八咏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咏楼
  八咏楼位于金华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面临婺江,原名玄畅楼。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系南朝齐隆昌元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登玄畅楼》、《玄畅八咏》诗、《八咏》诗等,所以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玄畅楼为八咏楼。八咏楼自创建以来的一千四百多年中,与历代文人名士结下了亲缘。唐代的崔颢、严维,宋代的吕祖谦、谢翱,元代的赵孟等诗人、书法家,都曾慕名前来登临题咏,留下了不少绘景抒情的诗文名篇。南宋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登八咏楼写下了《题八咏楼》诗。还有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率兵与清军激战中,壮烈地牺牲在八咏楼,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周恩来同志1939年到金华视察期间,也曾在八咏楼下的八咏滩头召开过近千人的群众大会,慷慨激昂地宣……[详细]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舟山本岛西南部风景秀丽的金塘岛大丰与山潭交界处东风岭。走进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显得安静而肃穆,为解放金塘和保卫金塘而英勇牺牲的144位人民解放军官兵的忠骨就埋葬在纪念塔的四周。金塘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4.5米,东西宽3.7米,革命烈士纪念塔底座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塔身高12米,塔上置五角星塔刹,塔身正面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背面刻有碑文,记载着解放金塘岛的经过。1949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夺取全国解放事业全面胜利,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为解放舟山群岛,拔掉这颗国民党在舟山定海以西最大的钉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决定攻打金塘岛,铲除据守金塘岛的国民党第七十五军之一0二师和军属炮兵营,为攻打舟山本岛作准备。1949年10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第六十六师之一九六团、一九七……[详细]
131、拱宸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拱宸桥
  拱宸桥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横跨京杭大运河。桥身长约98米,高约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据《钱塘县志》记载,当时的举人祝华封为缓解两岸居民船渡之苦,自行募集资金建造了拱宸桥(亦有说法为商人夏木江倡导修建)。“拱”字本义为两手在胸前相合,有恭敬、环绕之意;“宸”字指北辰所在,是帝王的代称,所谓“拱宸”意指百姓对皇帝的拥戴。“拱宸”二字多见于中国古代城市建构的北方,如开封古城的“拱宸门”,上海、广州古城的“拱辰门”等等,今日天津的“北辰区”即是“拱宸”这一命名习惯在当代的延续。此后三百余年间,历经风雨的拱宸桥历经了……[详细]
《民族日报》社旧址
  《民族日报》旧址为晚清时期宗祠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39年元月5日,《民族日报》在此创刊。《民族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浙西行署主办的,实际上是由社长王闻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掌握领导权的爱国抗日宣传阵地,其创刊誓言、办报原则、宣传策略坚守我党团结抗战的正义主张,其发行量和发行面是国民党《浙西日报》的3倍,被誉为浙西抗战的一面旗帜。旧址曾一度成为中共浙西特委的秘密住地,领导各地区开展党的工作。《民族日报》的作用和影响,刺痛国民党顽固势力的神经,1940年夏、1941年12月,浙西行署两次下令改组《民族日报》社,大肆搜捕报社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先后有19名地下党员和新闻工作者被捕,12名遭杀害,血染报旗。1945年10月,《民族日报》停刊,历时6年10个月。报社设在於潜鹤村何家祠堂。从创刊到……[详细]
西栅乌将军庙
  在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北面,原来有一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如今,庙已不存,而那棵银杏仍然巍然矗立。这棵树又高又大,要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远在在十里外就可以望见树顶。古人有诗云:“从祠日暮鸦呼群,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棵大树撑青云。”讲的就是这棵树。说起唐代古银杏树,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从祠日暮鸦呼群,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棵大树撑青云。这是古人参观乌镇唐代银杏胜迹时留下的诗句。在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北面,原先有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棵古老的银杏树。如今,庙已经不存在,而银杏仍然参天耸立。这棵古朴苍劲的银杏树,又高又大,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十里外就可以看见树顶。茅盾曾在《可爱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详细]
章鸿钊故居(荻港三瑞堂)
  三瑞堂系章氏第八支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集镇荻港西南,座北朝南,北临市河,屋宇达64间,总占地3200多平方米。章氏在荻港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章鸿钊(1877年3月11日-1951年9月6日),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创始人,湖州荻港三瑞堂人。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幼年就读于积川书塾,21岁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11年9月,京师学部举行留学生考试,他赴京参考,最优等成绩而得“格致科进士”。章鸿钊是国人在北京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讲授地质学的第一人。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实业部矿务司地质科科长,后任北洋政府农林部技正。1913年我国地质研究所正式在北京成立,章鸿钊任所长。1916年出任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从事地质矿产的综合研究……[详细]
安吉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安吉县山川乡境内的茅坞塘山,茅坞塘又名芙蓉谷,座落在群山叠嶂的峡谷中,主峰落伽山海拔1169.6米,景区内飞瀑翠雨,潭水碧绿,林篁茂盛,世尘不染,尤如仙境。游芙蓉谷,尝千年气象奇观。石佛寺距今已有lloo多年,长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这天不管是久旱无雨或晴空万里,中午时分,芙蓉谷里定会下起毛毛细雨,这是菩萨显灵?气象奇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石佛寺位于海拔1085.9米处,这里群山叠嶂,四季常青,风光秀丽,石佛寺的大门原状保留完好,门高2.1米,宽1.33米,两边用l5块青石叠成,青石上雕刻着两只栩栩如生、小巧玲珑的石狮子浮雕和八仙道具,共有图雕17个。“石佛寺”三字为颜体楷书,每字约20平方厘米,石佛寺遗墙石块已变灰或发黑,灌木杂草从墙缝中斜屈……[详细]
136、姜家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家祠
  苏庄镇境内的姜家祠构造宏丽,雕刻精美,一九八三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书川姜族原有两祠,清道光年间,为杜息一宗派系纠纷,将枫领头“高阳堂”拆并,合为一祠“庆善堂”,即现今姜家祠堂。民国十年,前堂重建,占地二千多平方米,由先贤姜有喜、姜忠林执事,任劳任怨,三年告竣。雕漆精细,壮丽倍增。高悬中堂正上方的“庆善堂”一匾,每字足有一米见方,两旁平列十五块大匾巨额,题有旌表先祖功德的颂词:“佐周封齐”、“涌泉越鲤”、“孝永蒸尝”、“艺苑蜚英”、“骏声华国”、“节励松筠”,均为苍劲挺秀的古墨,其中“节励松筠”四字,据传为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题褒。中堂对面,筑有戏台,上有一匾,题写“观今鉴古”四字,铁画银钩,挺拔有神。两旁台柱上配题一副深寓哲理的对联。观今日之故事,事中必有妙鉴;鉴古时之人物,物外必……[详细]
严氏节孝木牌坊
  严氏节孝木牌坊位于景宁县大漈乡小佐村东南侧,年代为清。梅氏节孝坊,位于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小佐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为儒童严起尚之妻梅氏孺人立。梅氏节孝坊,主体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三间八柱,重檐悬山顶,高5.3米,面宽7.8米,进深5.1米。梅氏节孝坊,四周设石基土墙,夯土地面。面阔三开间,进深三柱五檩,穿斗式结构。木构柱子用料粗大,檐口梁枋、牛腿木刻精美,雕工细致,花卉、人物、吉祥动物、云纹等等主题雕刻得栩栩如生。明间自下而生依次设下枋,花枋,上枋。下枋较宽,中间有墨书“为儒童严起尚之妻梅氏孺人立”十三个字,下面左右设雀替承托,以减少下枋跨度,雀替为镂空雕刻的云龙。花枋正面中间阳刻“节孝”二大字,左右两边均竖着阳刻请旨的地方官员名录,右边刻:“總督閩浙等處提督軍務兼理糧……[详细]
万松书院
  杭州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线景区万松岭。万松书院充分挖掘杭州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现明代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场景,演绎中国四大明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三年的绝美爱情故事,完整凸现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风貌,打造西湖历史文化景观廊道。梁祝书房大门——正面展现梁祝同窗三载的场景,左边“拜师”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中国传统美德,右边“日课”是教者诲人不倦、学者孜孜以求的写照。品字型石牌楼——中间石牌坊正面书“万松书院”,背面书“太和元气”;左牌坊正面书“敷文书院”,背面书“道冠古今”;右牌坊正面书“太和书院”,背面书“德侔天地”。万松书院、太和书院、敷文书院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书院三座石牌坊呈品字排列意为:做人要有品,为官要有官品。牌楼上祥云环绕,正面雕着双龙戏珠和梅兰竹菊,背面雕刻福禄寿图案。当时……[详细]
清真禅寺旅游区
  清真禅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地区青田县西南23公里的阜山乡眠牛山麓,原称“清真堂”,1984年易名。寺院占地面积五千九百多平米,建筑面积三千二百多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宋末元初,寺院建筑三进;元大德年间(1297-1307)建右侧配殿“夫人宫”,明嘉靖八年(1529)增建前殿,清乾隆年间重修正殿;清嘉庆年间(1796-1820)扩建女客房,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占青田,前殿被焚毁,同治元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一年建东西辕门,民国十六年(1927)建钟、鼓楼,1985年筑围墙,拆去东西辕门,建山门,挖筑放生池,造花园,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钟鼓楼纳入寺庙范围,形成一个整体寺庙建筑群。清真禅寺庙主体建筑以中轴线为标准,依次为山门、钟鼓楼、放生池、一进门台、二进白衣丞相殿、三进观音殿、厢房,西侧配殿有夫人殿,总占……[详细]
新桥爱吾庐
  新桥爱吾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4736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多系清乾隆年间修建,沿中轴线依次列5幢主要建筑,两侧辅以廊庑厢房,建筑四周砌筑块石围墙(局部塌圮)。中轴线建筑明间构架和厢房明间构架均为抬梁式结构;柱、梁用材考究,牛腿、阑额、雀替等木构件雕刻精细,天井、阶沿及檐廊地面用石板和条石铺墁,青石柱础琢饰龙、凤、狮、象和鱼、虾、蟹等颇具地域特色的图案。格扇窗多用蝙蝠图案。建筑屋面施小青瓦,不用勾头滴水,比较适合当地多台风的特定环境。屋脊饰有凤头,平面俯视呈五凤朝阳状。爱吾庐是台州地区五凤楼(当地人又称“米船楼”)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目前五凤楼建筑中保留下来的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历史原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