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文物古迹介绍

    东山天后宫
      天后宫坐落在东山岛最南端的渔村---宫前村。从县城西埔驱车沿西陈公路15公里即到。 天后宫坐东朝西,背靠青山,面临宫前湾,是明崇祯年间从湄洲妈祖庙分灵而建的妈祖宫。宫为单进,左旁有配殿护临,为明代建筑风格。宫内供奉妈祖神像,悬挂一块绿底金字御牌匾,《康熙敕封横榜文》,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立。宫内楹上还有三幅对联:“圣德如天万里风波宁海国,母仪称后千秋俎豆奠湄洲”;“系出湄洲吸月吞江靖海宇,祠镇陵岛慈云法雨泽群黎”;“赫赫杨休倪天之妹,穰穰降福在水之湄”,颂扬妈祖“护国庇民”的功德。 庙有灵则名,天后宫这座古老的小寺庙,这所以名闻遐迩,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原因在有传说中妈祖的“灵圣”。据载:清帝康熙二十一年(1687年),为征剿收复统一台湾,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军率领水师四万之众,到东……[详细]
    生顺茶栈旧址
      生顺茶栈旧址位于台江区下杭路238号,原为清末民国初双杭茶帮首领长乐欧阳氏家族产业,集茶厂、毛茶收购站、成茶仓库、茶农客栈、茶王宅院于一体。欧阳氏家族先后有5人参加中共地下组织,至1949年此地一直是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据点、交通站。2013年1月作为“上下杭商号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始建时间不详。欧阳家族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长乐移业到此,开设“恒元堂”茅茶帮的“生顺茶栈”。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欧阳家族由长乐移业在福州下靛街(下杭路西端),开设“恒元堂”茅茶帮的“生顺茶栈”。20世纪初,印度、印尼、日本等国各自创立茶市,夺取了福州茶叶在海外部分市场,但“生顺”业务尚能平衡发展。抗战初期,因东北市场中断,“生顺”茶栈转口香港外销,也尚有利可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详细]
    黄道周讲学处
      黄道周讲学处,位于漳浦县城东郊石斋村前,为黄道周的故居和讲学处,称东皋书舍,崇祯十七年,明亡,修建并改名“明诚堂”以明志,1646年黄道周殉国,南明隆武帝赐表“文明书院”。黄道周(1585-1646)是明清交替之际一位集易学家、理学家和书画家于一身的理学大师。他曾先后在福州、余杭大涤山和漳浦等地讲学,四方学者云集。漳州境内黄道周讲学处位于漳浦县绥安镇石斋村,原名东皋书舍,又名明诚堂、文明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现建筑重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黄道周在门人和朋友们的资助下,将书舍改建为明诚堂,于当年三月落成。黄道周于三月十日起在明诚堂主持有数百人参加的讲学大会。黄道周讲学处占地1058平方米,正南朝向,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木结……[详细]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清,福建省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南安官桥漳里村,距泉州市区20公里,2001年06月25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永定土楼并称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依次前后平行排列有序地分布于大约3公顷(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两米宽的防火通道。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民居的最佳朝向。蔡氏古民居建……[详细]
    东北门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东北门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节孝坊位于将乐县古镛镇新华村新华街模范路30号。1931年6月22日,红3军团第6师从泰宁兵分两路进攻将乐,解放了将乐县城。28日成立将乐县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东北门区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就设在节孝坊(王厝大院),黄大松担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积极扩红筹款。由于将乐是连接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的战略要地,是中央苏区在东面的重要门户之一,因此,处于斗争前沿的将乐县乡苏维埃政权也随着中央主力红军的进出而形成了拉锯状态。在中央苏区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由于红军主力的撤出,将乐县乡苏维埃政权工作便处于低潮,但随之胜利,县乡苏维埃又很快得以恢复,迎来了革命高潮。1933年12月30日,随着红7军团进入,将乐得以第三次解放,中共闽赣省……[详细]
    涂坊围屋
      在长汀县涂坊镇,还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围屋呈椭圆形,用封火墙砌成,除一扇大门和一边门外,全封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围屋主体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半圆形池塘。客家人在千百年的创业过程中创造了这种家族团聚和谐的大围屋,可住几十户人家。下图中是围屋的主人涂竹琛,85岁了。老人说,他家几代人都住在这围屋里,围屋有300多年历史了。长汀涂坊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0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中央苏维埃政府授予“第二模范区”的光荣称号。汀连县苏维埃政府曾设在涂坊的赖坊村,中华村的黄家营、庵背头、曹田三个自然村为革命基点村。坐落在红坊村的“围屋群”与永定土楼类似,近年来不少国际友人来到涂坊考察,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涂坊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详细]
    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成立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成立旧址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新厝顶自然村。旧址原为该村陈氏祠堂,称“三世总宪”祠堂,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格局为一厅两房两厢两进式院落,但因年久失修坍塌,现仅存残垣。 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毛泽东同志听取在漳浦领导开辟革0据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委、财政人民委员邓子恢和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省苏执委王海萍等同志汇报后,作出了巩固和发展以漳浦龙溪圩、小山城、龙岭为中心的农村革0据地,向南靖、平和、漳浦、云霄、龙溪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决定,并致电-有关闽南革命斗争决策。4月22日,毛泽东同志在东路军连以上干部会上所作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第二次行动问题》报告中,布置了建立以漳浦龙溪圩为中心,扩大南靖、平和、……[详细]
    仓山烟台山近代建筑群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清—民国年间建。由乐群楼、美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汇丰银行福州分行、英华中学美志楼、英华中学小礼堂、私立协和大学、兰记脱胎漆器店等旧址组成。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范围以建筑四周各外延30米。2013年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群楼,亦称“弹子房”、美国船员俱乐部,位于乐群路,1854—1859年由烟台山附近以英国为主的各洋人领事馆集资兴建,二层,占地面积620平方米,是中国较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美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麦园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砖石结构,西式三层楼及地下室,粉淡黄色墙,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公园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二层砖木结构,东欧建筑式样,占地面积289平方米。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位于上藤路,……[详细]
    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
      福建省建宁县。建宁县濉城北溪口的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原是1926年德国传教士所建天主教堂,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两层楼房,后部为礼拜堂,总面积330平方米。1931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攻克县城,指挥部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驻此,召开军事会议,指挥第二次反“围剿”战斗,因此,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亦称“毛泽东旧居”。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建宁战斗、生活和实践过,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1985年10月,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和“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详细]
    270、天宝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宝陂
      天宝陂位于福清市宏路镇观音埔村,引水坝系河卵石砌筑,主坝长219米,高3.5米,集雨面积85平方公里;附坝长69米,回水1000米,主渠17公里,支渠6公里,灌溉面积19000亩。天宝陂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西元742~756年),故名。宋大中祥符年间(西元1008-1016年),知县郎简主持重修,故又称祥符陂。祥符复为洪水所毁,熙宁五年(西元1072年),知县崔宗臣再修。后又毁。宋元符二年(西元1099年),知县庄柔正主持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按察司佥事陈灏又募众重修,今留有渠道碑。明万历年间(西元1573-1619年),知县欧阳劲、王命卿先后主持修复,宰相叶向高为重修碑记。清咸丰十年(西元1860年)秋,洪水暴发,天宝陂被冲决,翌年修复,曾改名“咸丰坝”。民国卅四年(公元1……[详细]
    螺江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为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出资倡建。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1992年11月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江陈氏最早是陈广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从新宁(今长乐玉溪)迁来,“吾螺之分支于陈店而上溯玉溪”(陈宝深语)。至于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便独树一帜,取居住地名而称“螺江陈氏”。以陈广为开基祖。广号巨源,明赠征仕郎。传孙五人:曙、暄、映、晔、暎,是为恭、从、明、聪、睿五房之祖。再传而长房又衍为三派,合之为七房。后代子孙以此七房为祖,繁衍生息。“江山代有才人出”,仅从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个进士,一百零八个举人,……[详细]
    浦城云峰寺
      云峰寺是金斗山内的诸胜,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古资一明珠的水北大口窑窑址,均能使人流连。寺院建高出绿畴约一丈,面积约十亩的平台上,前面有洁白围墙加橙黄色雕栏环绕。院子北面正中是内山门,上有石刻匾额“云峰院”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天童寺方丈释明旸法师亲题。寺院的结构是三时模式,中间二层是主体,分前厅、中厅、藏经楼,地面上全铺磨光花岗岩石板,美观大方。两侧各有四厅八房朝拱,其间各有伙巷并开有旁门通往前院。整座寺院面积3102平方米,布局严密、对称。中厅设大雄宝殿,是宫殿式结构,高约3丈,宽敞堂皇。厅眷塑有“双龙乾火宝”,殿顶横匾“大雄宝殿”,殿中供奉释迦牟尼等三佛,两边罗列十八罗汉,全是名家重塑金身,俱用玻璃龛护。佛像高大庄严,光彩照人。藏经楼上的中厅,供奉着周边地带唯一的木雕千手千……[详细]
    漳州赵家堡
      赵家堡位于漳浦湖西乡,是一座赵宋皇族后裔-后避难隐居、具有防御功能的皇宫花园式古城堡。距漳浦县城37公里,距厦门70公里,交通便捷。公元1279年,元军攻陷南宋最后行都广东崖山(今新会县),丞相陆秀夫抱着九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宋魏王的第十代孙闽冲郡王赵若和率皇眷乘船欲逃往福州另立朝廷抗争,途遇飓风,无奈弃船在漳浦登陆,匿姓为黄,辗转隐居于此,繁衍成村落。赵若和的十世孙赵范中进士,官至知州、浙江按察副使等职,归休后构思筑堡防倭患,遂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在祖上故居处建造了完璧楼,后又续筑内城和四座五进并列的赵范府第。其子赵义亦中进士,官至文华殿中书舍人,为承父业,根据两宋京都皇宫布局与格调,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扩建了外城和园林景观配套设施,形成现在的规模。赵家堡是世界上独有的一……[详细]
    王仁堪故居
      王仁堪故居为王仁堪祖父王庆云(原清工部尚书)旧居,旧称“尚书第”,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清道光、同治年间重修。王仁堪出生于此,王仁堪中状元后,人们称此处为“状元府”。故居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呈曲尺形,周以封火墙。故居东面为王氏祠堂,坐北朝南,单进,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脚,双坡屋顶,四面封火墙。原为王氏先世“西清王”的“荆花馆”。清道光9年,王庆云中进士后,将“荆花馆”改为祠堂。1991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祖居前门坐北朝南,后门位于孝义巷坐西朝东,成曲尺形。主体建筑共三进,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项;有花厅、客房、厨房等。二进面阔三间,深五柱。从二进后天并向东入石框门为三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有插屏门隔为前后厅。前厅右厢房为……[详细]
    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在此设立领事馆后,美、德、法、日等国相继在此建立领事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迫划租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独占,直到1945抗战胜利才得以收回主权。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有古罗马风格及至现代风格,故被喻为“建筑博物馆”。(1)美国领事馆旧址:四周由围墙各向外延伸10米;(2)日本领事馆旧址:北面以鹿礁路为界,东、西面各外延15米,相邻建筑纳入保护范围,南接天主堂保护范围;(3)汇丰银行旧址:西面以鼓新路为界,东、南、北面各外延10米;(4)天主堂:东、南、西、北各外延15米,相邻建筑纳入保护范围;(5)三一堂:北、南、东面以安海路为界,西以永春路为界;(6)安献堂:东、南、西、北面各外延15米,与鸡山路交界处以路……[详细]
    福州玄帝庙
      明朝永乐帝朱棣,于永乐十年(1412年)下了一道圣旨,张贴黄榜,昭示天下兴建玄帝庙。于是福州官府便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屏山镇海楼上奉祀玄帝。玄帝又称玄武帝、真武帝,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属于“水”,所以民间又称为“水帝”,位于城北。而屏山正是福州城中轴线的正北,以与城南的火帝庙(可惜已被折毁)遥相呼应,带有希望福州城免受水火之灾患的良好祝愿。随后,福州镇守崔安,在西湖畔建“玄帝行宫”,并在玄帝殿左右配祀三国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与五显帝。明万历间,又在鼓楼之右建崇真君祠,内祀玄帝。同时,在今仓山望北台(俗称黄柏台)上建有一座规模壮观的玄帝庙。今除尚保存较好的殿堂外,还有一块刻于明代的古碑,详载其历史,成了不可多得的文物,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福州著名乡土诗……[详细]
    毛泽东旧居诒燕第
      毛泽东旧居诒燕第位于清流县林畲乡林畲村塘堀自然村,距林畲学校100米处。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毛泽东率红2纵队于1月14日从连城菇田进入清流,15日经沙芜、蛟坑、余朋、芹溪、雾露坑、桐坑、小池、温家山等地进抵林畲,夜宿于此。在此次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写下光辉诗篇——《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之后,1931年6月中下旬红4军第11师曾士峨、罗瑞卿部,1933年7月底红军东方军彭德怀、滕代远部和福建军区独立第7师等部在这一地区活动时,也曾先后将指挥机关设置于此,现尚存留有红军7师1团、……[详细]
    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旧址
      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上宫自然村。1927年4月8日,莆田发生国民党---事变,中共莆田特区委机关被查抄,区委书记陈国柱经莆田常太转移到仙游兴太山区上宫掩蔽。陈国柱到上宫后,利用当地农民生活艰辛、反抗意识强的有利条件,进行革命宣传,开展建党工作。他先后吸收了当地进步农民林锦棠、林步庭等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4月底在上宫馨山书院成立仙游境内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书记林锦棠,隶属中共莆田特区委领导。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成立后,通过创办夜校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向农民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革命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开展减租抗税斗争,开创古邑第一个红色基层村,为推动仙游革命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旧址馨山书院,始……[详细]
    湘店刘家祠
      刘光第(1859─1898),四川省富顺县(今属自贡市)赵化镇人,祖籍来自福建武平,五世祖刘用琳于清初由武平迁四川富顺县,号裴村。家贫,少年丧父。聪敏好学,19岁应童子试,获全县第一名,21岁中秀才,23岁四川乡试中举,24岁(1883年)登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公余闭门读书,不事权贵。尽管自己官声颇好,升迁无碍,但见国难当头,常自忧虑,以致缺眠少食。思救国救民之策,非改革弊政,兴新学、行新政不可。甲午年,冒革职查办风险,-请太后勿干政,皇上下诏罪己。1898年,康有为开保国会,光第“翩然来为会员”。与同乡京官倡设蜀学会,讲求时务之学,并一再邀集四川京官及公车座谈,大旨以时艰至此,应急谋富强,而富强首在讲学云云。1898年6月……[详细]
    280、富美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美宫
      富美宫供奉我国西汉名臣萧(望之)太傅,俗称萧阿爷,白鬃公。配祀廿四司、文武尊王等。原为属地保护神、后逐步发展成为泉州唯一的“王爷行宫”,香火兴盛、分灵遍各地。富美古渡,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渡头之一。是连接内地与出海贸物集散的重地,邻近的“聚宝街”在宋元时是外国商贾经商贸易之所而得名。明代永乐三(1405)年附近的车桥村,建有“来遗驿”专为接待国外使者、客人之用。清代,民国期间城南仍是泉州经贸金融活动的中心。明代中后期,泉州曾因屡遭各种灾害,特别是瘟疫的肆虐,人们为抗御灾祸、摆脱恶境,以求生存,于是民间纷纷建立小祠,供奉保护神、岁时典祭、企求神灵保境安民。在沿江沿海地带所设的小祠则多奉祀“王爷”,认为王爷有赏善罚恶,司瘟驱疫,降灾赐福的职能。因此,民间对王爷甚为虔信。绕过萧太傅神龛进入后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