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文物古迹介绍

101、安贞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贞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省罕见的一座大型民居建筑,省内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夯石建筑之一。以其精堪的清代建筑艺术风格,被誉为“闽中瑰宝”,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实体的活化石。安贞堡于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由当地乡绅池占瑞、池连贯父子鉴于清末匪患四起,倾其万余资财,建此土堡,历时14年完工。1991年3月,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修复开发安贞堡。安贞堡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坐西朝东,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开,依山而建,逐次增高,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气势不凡。外墙用厚石加土夯制,高9米,厚4米,建有5口水井,12个厨房,大小房间360余间,三进设有18个厅堂,堡内屋檐、门扇、窗棂、柱础、斗拱梁架、雀替等均随处可见雕刻、彩绘、泥塑和壁画。安贞堡只有上下两层,其中楼……[详细]
红军第207团旧址
  红军第207团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桥头自然村。红军第207团旧址由澳柄宫(驻地)、澳柄桥(哨卡)、陈列馆(新建)组成,占地4000平方米。澳柄宫位于澳东村澳柄桥北端,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是奉祀建澳柄桥“祖师”的宫庙,清代重建,20世纪80年代重修。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两侧为宫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左宫房面阔二间,右宫房面阔三间。左山墙存有红军标语:“活捉匪首蒋介石”。澳柄宫当时是莆田城区通往广业(白沙、庄边、新县、大洋4个乡镇辖区总称)山区的必经之路。澳柄宫作为中共领导莆田革命据点,1926年莆田山区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莆田第一支工农游击队均在此成立。1930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详细]
海云家庙
  海云家庙,亦称乌石大厅,坐落于漳浦县浯江村,前对丹山印石峰,近处梅岭为笔架山;巍峨的海云山屹立在西北方;左傍紫薇山(龙山);右列天马山、伏虎山、塔山;后靠御屏紫帽石,透过倒亭隙,遥倚平和县矾山;浯江自西北而来,沿龟林山、紫薇山绕到正东,从东南方向直奔浮头湾,汇入东海。海云家庙为漳浦林姓的主要祠堂之一。漳浦林姓主要有二个来源,一支称路下林,为南宋林昌的后代。另一支称乌石林,其始祖林安于南宋间由长乐迁居漳浦,后代聚居于海云山麓,浯江溪畔形成了以旧镇,深土、赤土、霞美为中心,四十多个村庄,总称乌石的社区。明代嘉靖到清嘉庆之间,乌石林姓极为兴旺,先后出现了11名进士,25名举人,40多名贡生,科举仕宦共80余人。有“三凤齐鸣”,“五桂联芳”的佳话,其中著名的有嘉靖探花,南礼部尚书林士章,广西按察使林……[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德化水口坂里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昆坂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陈列馆,主馆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历史事件。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闽北地区的进攻,时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临的形势日益恶化,机关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打开局面,摆脱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做出了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战略决策。坂里地处德化县与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山高林密,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自然村落,这里民风纯朴,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中共省委机关在打通了地下交通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于1944年3月,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机关陆续由永泰青溪转移到德化坂里牛寮沟。5月初,省委主力武装“顽强支队”30多人,在闽江特委书记黄扆禹、省委常委左丰美、省委纵队队长叶良运率领下,经古田、渡闽……[详细]
105、三一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一堂
  三一堂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上。19世纪时,鼓浪屿人口较少,岛上一直未建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直到二十世纪初,鼓浪屿才建起了新礼拜堂及福音堂两所教堂。但随着厦门新街、竹树、厦港三堂的信徒陆续到鼓浪屿定居,如遇上恶劣气候,三堂的信徒便无法乘船到厦门,而两所教堂规模小,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信徒,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决定在鼓浪屿建立教会。在教堂未建之前,信徒们的主日崇拜借用当时毓德女中礼拜堂(现厦门音乐学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宏伟壮观的新教堂终于在1934年基本落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长执会还选定长老4人,执事6人(男女各……[详细]
福鼎香山寺游览区
  香山寺游览区在九鲤峰之下的山谷中,可由经过一片瓦前往,亦可进入山门后直接走香山寺公路。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原名“妙香庵”。大雄宝殿前有块巨石叫“犀牛望月”,牛颈有一天然岩洞叫“犀牛洞”,洞壁上有一联:“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乃清户部尚书,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旧时佛堂就建在犀牛洞内。香山寺周围的山谷盛产兰花,花开时节,幽香阵阵,故寺名叫“香山寺”。游毕香山寺,沿左侧石径朝一片瓦方向走,见一气势恢弘的殿宇,为“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堂,占地约4000平方米,殿内供奉着由缅甸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的五百尊罗汉坐像,每尊高1米左右的,还有六尊大型汉白玉佛像。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称已灭尽一切烦恼。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迦叶召集众多比丘在王舍城共同忆诵佛教经典,后按胁尊者比丘建议,在迦……[详细]
中共闽浙赣省委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
  中共闽浙赣省委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太平山山仔里16号。1944年,为贯彻中共华中局关于“掩蔽精干、积聚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坚持武装斗争和白区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中共福建省委和中共闽江工委决定在福州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加强与各地委的联络。经过周密考察,最终选择了在省委机关负责电台工作的高振洋胞兄高振云的潭尾街同和杂货行作为据点。省委先后派出苏华、饶刚生、陈德义、魏雪馨、陈辉明等人来福州负责联络和开展城市工作。1946年上半年,发展了宋子云、高振诚加入组织。不久,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联络总站移至宋、高的家乡太平山(山仔里)。此后,太平山(包括潭尾街、山仔里)交通联络总站成为党在恢复城市工作时期接待和掩护省委、地委主要领导干部的来往、住宿,并负责他们保密保卫的常设机构。联络总站建立……[详细]
陈平山烈士墓和纪念碑
  陈平山烈士墓和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陈平山,1904年出生于涂岭乡樟脚村犁壁岭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徒家庭。1925年秋末,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被录取于第五期步科。入校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他偕同学破狱而出,参加暴-动-。在激烈的战斗中,头部负伤,仍英勇杀敌。广州暴-动-失败后,起义部队转战到达海陆丰革命根据地。1928年2月,他奉命回福建,在漳州与中共福建省委接上关系。尔后于漳州、厦门两地,宣传、发动劳苦大众投身革命。6月,因叛徒的出卖,被敌逮捕,囚禁于漳州镇台街法院监狱。在狱中备受拷打,全身血肉模糊,因刑重罹病。他通过入狱治疗医师的协助,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党组织派人将他营救出狱。出狱后,福建省委改派他参……[详细]
罗内安山庙
  安山庙,位于参内乡罗内村,距县城东南8公里,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庙祀正顺尊王,又称“罗内境主”,当地民众世尊为“境主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随着安溪人外出开拓,罗内境主信仰传播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地,分炉十余处,名闻海内外。安山庙主祀正顺尊王(又称“罗内境主”、“境主公”),其前身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1226—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江西弋阳人,与文天祥为同科进士。谢枋得生活在宋末元初,是一位爱国志士,忧国忧民,有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一生著诗书无数,又对诗文评点深有研究,遗留作品颇丰。纵观谢枋得的一生,当以其-福建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谢枋得饱读诗书,在宋廷为官,且带兵抗元,很有儒家思想。后一阶段,兵败-到福……[详细]
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长乐市吴航镇南山。塔由华恩(柴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宋绍圣三年(1096)始建,政和七年(1117)十月二十三日竣工。永乐十一年(1413年)三宝太监郑和航海驻舟师于长乐,助寺修葺,题额“三峰寺塔”。后寺废塔存。塔为八角七层仿楼阁式塔,高27.4米,石结构。一层塔壁饰有佛教故事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的珍贵实物。塔身中空,内有石阶可盘旋登塔顶。二至七层各开二门,逐层错位。1981年9月2日,国家拨款维修,在各层走廊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圈固,开裂处用高压水泥灌浆,修补缺损构件,复原各层围栏,重新安装避雷针、电灯,仿宋代风格砌筑塔坪。1984年10月1日竣工。2006年圣寿宝塔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江轮船公司党支部旧址
  闽江轮船公司党支部旧址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平路151号(原79号)。1945年夏,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成立闽江工委,派庄征到福州开展城市工作。当时担任交通员的张章淦曾利用其叔父张依铀在闽轮修造厂当工人之便,在工人中积极开展活动。苏华等鉴于闽江航线在沟通福州与闽北的南平、古田、建瓯根据地等方面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在闽江轮船公司内部发展组织,并要求梁宝通注意发展船上的党员。根据上级指示,梁宝通先后在“开封”“西藏”“兰州”号客货轮上当助机,将伊立惠、陈梅惠、姚连香3人吸收为中共党员。-1946年经批准成立党支部,梁宝通为支部书记。闽江轮船公司党支部成立后,在团结带领群众反对国民党-派的斗争中,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党支部先后发展党员18名。闽江轮船公司地下党支部是抗战胜利初期中共福建省委直接在福州产业工人中……[详细]
培田村古建筑群
  培田古村落位于连城宣和乡,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建筑群由三十幢高堂华屋、二十一座古祠、六家书院组成,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民间故宫”、“客家大庄园”,是客家人三大特色民居之一,是研究客家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特色人文景区。咨询电话:0597-8388998培田村古建筑群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明清时期培田出现一批富商巨贾和文武官宦,他们相继在家乡建造以7座“九厅十八井”大宅为代表的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处书院、2道牌坊、4座庵庙、1条千米古街,遂形成村内面积达7.9万平方米的古民居建……[详细]
113、朝天寺
朝天寺
  朝天寺江南第一朝天寺位于石狮市宝盖山脊,姑嫂塔畔。朝天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宇,始建于1980年,建寺历史虽短,但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寺院占地60余亩,是石狮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四周山脉环抱,东侧有山敦水库,西侧有龙水库,两水库的阳光下皑皑发光,犹如鹤翅;中间庙宇座山脊之背,好像佩翁骑鹤升天,因些取名朝天寺。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仙公阁、大雄宝殿、关圣帝宫、圆通殿、玄天上帝宫、玉皇殿等。朝天寺崇楼峻阁,绵延山脊,琳宇成片,气势恢宏。在石永公路西徧村段,就能见到屹立于路边的朝天寺山门。由水泥路沿山麓而上,展现在眼前的朝天寺建筑群依次为土地庙、山门、天王殿、中殿、后殿、关帝庙、三圣殿、真武殿、玉皇阁。寺宇中神像众多,佛道兼有。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中殿奉祀俩家十八仙(即南仙公八……[详细]
泉州真武庙
  泉州真武庙位于泉州丰泽东海(泛称“法石”)石头街万岁山南坡,万岁山与与紫帽、罗裳双峰遥峙,就如真武庙主殿大门楹联所言“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从万岁山向西北可眺山丘连绵直至与清源山相接,西南可望晋江下游北岸的金波如练,百舸竟发,通达后渚出海口,可见法石在海外贸易、捍城抗倭上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如《泽被海滨碑记》所志:“法石为要盖通南关外,外接大坠,实商渔出人必由之所亦远近辐揍咸至之区,故部馆、文馆、武馆俱设其处,所以稽查透越,盘察漏税,诚重其地也。”玄武大帝镇守于此,威慑妖邪,平息洪涛,护佑众生。泉州真武庙占地8600多平方米,主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依万岁山南坡中轴次第而建,因而枕山面海,坐东朝西。其主体建筑主要有山门、角亭、主殿。其山门建筑样式为三……[详细]
115、振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福楼
  振福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西片村,民国二年(1913年)由经营条丝烟成为富翁的苏振太动工兴建。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同振成楼一样,是20世纪初期客家土楼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筑艺木和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该楼依山傍水,西侧的小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楼前楼后竹木掩映,青石小路四通八达。该楼由内外两环同心圆建筑组成。外环高3层,直径43.5米,土木结构,以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格局建造,内通廊式,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外环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为粮仓,三层为卧室。底层内通廊以鹅卵石铺面,间内以青砖铺面;二、三层全部以青砖铺面。东西两边各设一道楼梯,两梯对称。后厅位于北面,与楼门祖堂同在中轴线上,厅内供奉神座,前向两侧各有一青砖拱门,与外环内通廊连接,厅口两边……[详细]
116、平兴寺
平兴寺
  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东南500米之坪岗山麓,文革期间由十余名僧人创建。远处怪石嶙峋,群山环抱;近处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曲径通幽,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平兴寺在界诠法师的带领下,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以普度众生为根本,也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1966年,文革伊始,由福鼎县-部组织全县僧众由青藏法师为首创办佛教徒茶场。十余名僧人于此结茅而住,垦荒种植,早晚课诵,从未间断。1977年,礼请世行法师移锡于此,住持改建本山道场。因平地而起,兴作道场,故名“平兴寺”。1991年,界诠法师返山,协助扩建道场,健全寺院规约。时年,修建大殿与僧寮。1992年,开办普隐学堂,以教通诸宗、行依律仪、修归净土为宗旨。十方衲子闻讯踏至而来,依止修学。参学问道者慕名而至,人数日增,住房等设施远不敷……[详细]
南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周南山遗址位于三明明溪,在1988年对遗址内3号洞进行第一次试掘时,就发现洞内有厚厚的一层用红烧土铺垫的人类居住层。2005年第二次试掘时,在4号洞内发现了人类居住的遗迹,同时发掘出一件旧石器时代的用水晶石制成的刮削器。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个洞穴里,还存有大量磨光黑陶碎片,数量之多在福建考古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碎片从工艺上来说已经属于距今45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同时,在4平方米的探方中,发现了300粒的炭化稻谷和少量果核,这在福建内陆地区尚属首次,为研究稻作起源和传播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详细]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心,包括中坡炮台、昭忠祠、英国领事分馆、轮机车间、绘事院等多所船政遗址;展现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新式教育、工业制造、国防建设、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丰硕成果;折射出立志进取、积极作为、虚心好学的传统文化神韵,形成独特的船政文化。它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先后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马尾地处福建闽江下游出海口,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自古是福州母城的水上门户,近代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198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早在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这里创办福建船政,这是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详细]
中共红四军前委机关政治部旧址(松荫堂)
  松荫堂,又名永东楼,位于古田镇八甲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属砖木结构。属围垅式建筑,二层二进五厅七开间土木楼房,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35平方米。房屋布局为一正两横,正楼分正门、前厅、天井、大厅、厢房和后厅,两横是两侧护厝。大厅为叠高平房、后厅为二层楼房。整座建筑融合了南方建筑和客家建筑的特色,飞檐翘角,雕梁画栋。20世纪20年代,外国传教士强行租用松荫堂为礼拜堂。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到达古田后,外国传教士都先后离去。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进驻古田,把前委机关和政治部安扎在松荫堂。毛泽东、陈毅以及前委机关和政治部的工作人员也住在这里,积极为即将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作准备。1929年12月中旬,红四军进驻古田后把前委和政治部安扎在……[详细]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南侧53号(原27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0月,经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10多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为了便于福建的--工作,中共东南分局委派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党代表叶飞等从南昌来到福州,就福建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改编问题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进行谈判,并提出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正式成立。中共闽东特委宣传部长兼--部长王助以新四军参议的身份任办事处主任(后由闽东特委书记范式人以新四军军部上校身份任负责人)。2月23日,张云逸、王助、孙克骥等10余人抵达福州,即与陈仪就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人员和漳浦事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新四军驻福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