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文物古迹介绍

121、龟山寺
龟山寺
  龟山古刹位于市区以西15公里外的华亭镇境内。因寺院建于形似龟背的山顶而得名。又因山顶上有片2里方圆的-洋,故又称“龟洋”。唐长庆二年(822年),名僧无了禅师来此开山,辟茶园18处。咸通十一年(870年),建寺院9座,僧徒多达千余人。后梁贞明年间(915-920年),闽王王审知给寺院赐名“龟山福清禅院”。明代扩建为寺。现存建筑物乃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的,寺宇由三进殿堂组成。第一进为天王殿,祀弥勒佛;殿前有宽阔的场院,场上有一对石幢,幢座上镌刻法语,浮雕罗汉、比丘人物像等。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构筑宏伟高大,为众殿之冠,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年药师佛”和“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殿前有丹墀和放生他(即六眸池)。第三进为法堂,堂上供奉无了祖师塑像,慧忠和月中祖师塑像分坐左右……[详细]
厦门所城墙
  厦门城遗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新华路43号东侧,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称厦门所城。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政府为了加强海防,防倭寇侵扰令夏侯周得兴在东南沿海筑建所城。清朝康熙年间,施琅收复台湾后,在明代古城内成立水师提督衙门(厦门市公安局附近)。康熙二十四年,旧的城墙被拆除重新扩建,城墙周围长约2000米。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第二次重修,进行扩建。厦门城遗址是厦门城遗留的重要遗迹,也是厦门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截止2003年考古发现的只有约120米。厦门城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厦门城原周长1360米、高6米,基广约2.9米,设4个城门、22个窝铺。城门4座依次为东“启明”门、西“怀音”门、南“洽德”门、北“潢枢”门。移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官兵驻军……[详细]
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
  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位于上杭县古田镇八甲村、溪背村、上洋村、五龙村、苏家坡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包括红军士兵委员会旧址(毓公祠),红军军医处(吉兴堂),红四军后勤工作部门旧址(笃厚堂),红四军哨所旧址(文光阁、红军桥),闽西特委机关干部培训班旧址(鸿玉堂)及苏家坡圳背岩洞等7处,与古田会议密切相关,是古田会议内涵的补充和延伸,为古田会议的0-召开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障。保护范围:毓公祠、笃厚堂、吉兴堂:建筑四周各向外延10米。文光阁:阁四周各向外延20米。红军桥:桥四周各向外延20米。鸿玉堂:东至发电站围墙,西至西山墙外10米,南至围墙外10米,北至后檐墙外10米。苏家坡圳背岩洞:东至山顶分岭,西至溪西岸,南至停车场,北至洞外30米。2018年,古田会议附属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详细]
闽江南岸炮台
  闽江南岸炮台位于闽江口猴屿乡象屿村南雁山古寨与过屿山之间,与亭江南般村北岸炮台对峙,扼闽江下游之“咽喉”,为军事塞。因位于象屿村附近,故民间也有称为象屿炮台者。南岸炮台是个大兵营。它像只半弯牛角,小头在过屿山洞口,大头在南岸山大溪边至泰山宫左前侧山包(古寨),两头直线距离近千米。兵营布局齐整,有主炮台、前沿炮台、弹药库、练兵场、烟墩(烽火台)、指挥所、士兵区、家属区等相关设施。主炮台在南雁山左侧。这里筑有3米多高、2米厚、100米长的巨型炮台,安放大小炮4门。周围辟以大埕,俗称跑马场,为士兵出操和火炮训练场。右侧山边是弹药库、休息所等。前沿炮台共有两处。一在南雁山麓右侧江边石崖上,掩体凹字形,半地穴式,长10米,宽5米,深4米。前挡墙厚度4-6米,炮洞高1.5米,宽0.9米,安放四门小炮,从……[详细]
猫耳山遗址
  时代:商遗址南距浦城县城约12千米,东北距仙阳镇约1千米,西北距下洋村约250米。遗迹遗物分布于猫耳山及其周围山丘上,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05年9月京台高速公路浦城段开工,经考古调查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南平市博物馆及浦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公路沿线所涉及的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06年,共揭露面积2250平方米,发现商代早期陶窑9座、新石器时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以及灰坑等遗迹和大量石器、陶器、陶片等遗物。遗址内所发现的9座陶窑中,有1座为圆形窑,6座为椭圆形窑,2座为斜坡式长条形窑(龙窑)。龙窑分别长5.56米和5.38米,坡度4-10°之间,同浙江上虞李家山商代龙窑相似,而时代比李家山龙窑早,具有一定原始性。窑址内出土的陶器以施黑衣的印纹硬陶为主……[详细]
126、留安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安塔
  留安塔留安塔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双鱼山上,原名仙洞塔。原有两座,一文明塔,一文峰塔,统称留安塔。据说永春地居网穴,其先人为了保护宝穴而建留安塔以镇锁网穴的龙脉,以防被歹徒作法暗算或超度走散。塔为八角七层素面空心密檐钻尖石塔,塔身全部为花岗岩条石砌成,夹以钢筋混凝土柱,全高25米,每层饰以斗拱,仰托上层,层层出檐,桔红色琉璃瓦与浅灰色花岗岩形成强烈反差,四周衬拥绿树,显得格外雅丽而雄伟,成为今日永春标志性建筑。……[详细]
长泰杨氏宗祠
  长泰杨氏宗祠,俗称杨海纪念堂,位于长泰县武安镇城关村后庵,始建于唐代,原为杨海居住的一所简陋平房。明代,杨海的后裔杨复一在原址扩建为杨海纪念堂。杨海系唐文德元年(888年),朝廷诰封的武胜场大使。至南唐保大十四年(955年),“场”升为“县”,取名长泰,属泉州府管辖。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邑原任武胜场大使杨海等,以长泰距泉州三百余里,期会征输不便,请求舍远就近改隶漳州,泉州太守林金吾奏准朝廷,于是长泰县始属于漳州,一直延续至今。杨海为开县元勋,他关心百姓疾苦,为长泰人民的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故民尊称其为“武胜公”。杨海纪念堂,座西朝东,建筑面积570平方米,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外墙由青砖砌成。由门厅、天井、侧廊、正堂组成。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梁架十三檩前廊式,阶石硕大,……[详细]
四落大厝
  四落大厝位于中华路23、25号,建于19世纪初,与大夫第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民居。这建筑群极具闽南特色。屋檐一为燕尾式,一为马鞍式,墙体立面为红砖。房内雕梁画栋,细腻朴实。充满着闽南风情的红砖雕花,短屋矮墙,无处不透着古朴精致,绝美奢华。大夫第燕尾式的屋顶如同连绵起伏的海浪,大气、显赫;天井的过道上红砖铺砌,直通到里面的院子;屋檐下的青石浮雕题材多样,栩栩如生,有的还配以色彩浓烈的彩绘或漆金。四落大厝是鼓浪屿现有最古老的民居,鼓岛最早的传奇就始于这里。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的大夫第民居群,在众多西洋别墅中鹤立鸡群,堪称传统民居奇葩,被列入重点历史风貌建筑。经过两年多修旧如旧,拂去百年蒙尘的鼓浪屿四落大厝,终于告别年久失修的龙钟老态,变身为古色古香的旅游项目——圆洲茶庄,向游客展……[详细]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田尾新村208号。抗日战争初期,闽中地区通过和平谈判,把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师独立大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闽中工委在莆田城关西来寺设立抗日办事处,以便双方联系,负责人方子明。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背信弃义,悍然发动“泉州事变”,谋害了工委和部队负责人刘突军,并将独立大队包围缴械。后经我方据理力争,国民党方面被迫同意把闽中红军游击队交还新四军,开往皖南前线抗日。1939年,国民党又推行“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并陆续颁布所谓“限制异党活动”的一系列-法令。面临这种局面,闽中党组织一边在庄边宁里举办训练班培训抗日干部,一边派张伯庭等同志到莆田沿海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闽中抗日办事处迁移到沿海忠……[详细]
云霄威惠庙
  原称陈将军庙,位于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唐嗣圣元年(684年),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始称威惠庙。现存建筑系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里人吴永绥重建,历代屡有重修。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被海内外尊为威惠祖庙,有宋代漳浦县令(时云霄属漳浦县)吕王寿的《谒威惠庙》诗“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名句为证。1985年元月15日被公布为云霄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元光是海内外开漳将士后裔所尊奉的陈圣王,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早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年仅13岁的陈元光就随父“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中原府兵南征入闽,安定闽粤边陲,实施绥靖开发,维护唐王朝实现国家多民族统一,父病殁后,元光袭职,拓地千里,开屯建堡,使边荒安定,岭表悉平。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详细]
沙京龙泉寺
  龙泉寺在鹤上镇沙京莲花山麓,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重修、扩建,重建和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法堂、钟鼓楼、达摩祖师堂、藏经楼、斋堂、放生池、观音堂等。前殿单檐悬山顶,大殿垂檐歇山式,均为木构,殿内竖立12根双人合抱的石柱,柱础、础盘保留唐代构件;屋顶部分保持清代重建时的原貌。寺周层岩叠石,风景幽美,还有“流米佛”、“中丞石”、“龙井”等古迹,并保存有许多古代名人题刻。原名西山寺,《淳熙三山志》龙泉院条目载:「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令浣巾,久之,师语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仍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後果於百丈开山着丛林规式,盛行於世。咸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仍赐今额。朝梁承圣三年(西元554年)始建,原名西山寺。唐大历二年(西……[详细]
132、绳武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绳武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具有高超雕刻艺术风格的袖珍圆形土楼。绳武楼系芦溪叶氏第十八世太学生叶处侯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圆楼直径43.8米,24开间,占地面积150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高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每间都有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二层是各户私房;第三层是朝天院,设有通廊可环绕全层。绳武楼的文化博大而精深,楼中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样式各异,造型美观,品味不凡,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仅木雕就有646处,无一雷同,被专家称为“木雕博物馆”。绳武楼于清嘉庆年间由芦溪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始建,历经嘉庆至光绪五朝,终于建成,长达五十多年。楼中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处,无一雷同,散见……[详细]
林文庆故居
  鼓浪屿笔架山顶,有一幢依山而筑的欧式别墅,这是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博士于1921年修建的住所,现偏笔山路5号。 别墅挺立于笔架山顶,二层加地下隔潮层。立面也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按地形错落,自由而随意。墅前有长长的双向花岗岩蹬道直上前厅,蹬道西面依花岗岩壁而行,设计颇为独到。前厅平台侧边有一株茂密的千年樟,掩映着前入口。前厅的屋面是一个诺大宽敞的大平台,连着后面的居室。林校长晨昏可随心所欲步出卧室,到平台远眺厦门鼓浪屿景色,晨练健身,环顾西海域闪烁的海面和“员当渔火”美景,也可在此接谈、散步、纳凉、吸氧、养花,观赏九龙江入海口的海天美景!构造别墅的厅室和副楼也按林校长的需要设计,卧室、书房、琴房分配得十分合理,温馨可亲。尤其是副楼,特别宽敞,既可用于宴饮,又可与同学们切蹉,风雨无忧。别墅的花……[详细]
134、康山庙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山庙
  康山庙位于福州市东郊康山顶,从桂香街沿康山路上康山向南到底就是。现存建筑包括戏台、大殿和后殿,始建于道光年间,光绪年间重修,1941年戏台改建。1998年该庙被列入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乾隆版《福州府志》:康山庙在易俗里。神姓赵,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卒,人庙祀之。《榕城考古略》:康山灵树庙在易俗里,俗称泰山庙。神赵姓,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卒,郡人立庙祀之。里有乔木甚著灵,近为巫觋之徒,创立牛头犬头愿名目,祷解者踵接,庙遂为淫祀之所,官虽禁之,不止也。以上是地方旧志对于康山庙的记载。据此,康山庙奉祀赵时畴,但是后来和东岳信仰相融合。而另一些资料则比较符合现状清工部尚书、国史馆总编廖鸿荃撰写《康山帅庙序》:“榕城之东有康山庙焉,中奉五帅……[详细]
135、宝湖岩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湖岩
  宝湖岩英都历史悠久,山川俊秀,地灵人杰,名胜古迹殊多。古有七岩八院之盛,前人曾以七岩点缀成一首诗:“翁山夜闻滴水声,古迹岩前狮子亭。云从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内浊自清”。诗中咏出七岩的名称依次是英山岩、滴水岩、古迹岩、狮子岩、云从古室、石佛岩、湖内岩。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沦桑,几经兴废,七岩尚保存至今的仅有云从古室和宝湖岩两处。宝湖岩原名湖内岩,座落于英都芸林村龙湖山西麓,背南朝北.禧座丁山葵向兼午子方,地号为“真人坐禅”。岩内供奉如来、菩提祖师诸佛像,由于岩处高山,站在岩前,极目远眺,可阅尽无限风光,大有“举首千峰收眼底,回眸万象入岩前”之佳景。岩后山恋迭翠,万木争荣,一派“深山藏古寺”之画卷,正谓“深山寂寂藏仙阁,涧水涓涓伴梵音”。湖内岩始建于元末明初,后来湮废了,《明弘治,明崇及清康熙版<南……[详细]
136、裕昌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裕昌楼
  裕昌楼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整座楼东倒西歪,其倾斜设计屹立了几百年,即使在地震中也不倒,令现代建筑设计师百思不得其解,其建筑设计之谜至今没有彻底揭开。裕昌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据说是建楼时主人得罪……[详细]
137、侨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侨福楼
  侨福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承启楼西侧。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0间(厅),设1个大门。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祖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楼前为-墙围合而成的院落,设外大门。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侨福楼被称为“博士楼”,出了11个博士,其中还有个女医学博士。楼主已经83岁高龄,每当有游客来都会起身迎接,跟大家打招呼,此楼内通廊式,祖堂中西合璧。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永定——高北村:从永定县汽车站坐“金丰线”,永定—高头(土楼),7:25、8:20、10:30、11:40、13:00、14:20、15:1……[详细]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社区溪口街49号。1931年5月16日至3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避强打弱,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方针,自江西富田一路向东横扫700里至福建建宁,取得白云山战斗、白沙战斗、中村战斗、广昌战斗、建宁战斗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缴-2万余支的辉煌胜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1931年5月3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击溃建宁守敌刘和鼎部第56师7000余人,解放了建宁城,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当晚,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率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进驻溪口天主教堂。他们在这里从事了许多的重要革命活动,开辟了建(宁)黎(川)泰(宁)革命根据地;毛泽……[详细]
台屿陈东忠烈祠
  台屿陈东忠烈祠陈东忠烈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是福建唯一的供祀宋代民族英烈陈东(神号正一陈真君)的祠庙,为前后三进纵深六十米的传统乡村祠庙式建筑。2015年1月公布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陈东忠烈祠,建于台屿村台山西麓,颇具规模。祠庙为前后三进纵深六十米的传统乡村祠庙式古建筑,古朴壮丽。正门墙上石刻直碑“陈东忠烈祠”,横碑“台山文殊庙”。首进为戏台厅,戏台正中悬着“曲谱阳春”金字横匾。两边柱联为民国时台屿一位才气横溢的塾师撰写,文采华丽,意境深远,如“方寸地盘幻出大千世界,须臾戏剧判成凡百忠奸”、“檀板声中合座连翩群屐,梨园香里众仙同咏霓裳”等,堪称中国戏剧联句中的佳品。戏台正上方的圆形藻井,规格宏大,构造精巧,为福州地区现存的规格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古藻井之一。藻井直径5.2米……[详细]
福州弥陀寺
  弥陀寺是福州乌山东部,现存大殿一座,五间五架,坐北向南,单门独院,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黄宗彝所居红雨山房今已不存。弥陀寺始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福州文化名流黄宗彝曾寓居弥陀寺中9年,与诗友郭柏苍、吴伯敬、戴成芬等互相作诗唱和,切磋学问。,寺旁种有桃树几百株,每年二三月间桃花怒放,因取唐李贺诗句“桃李乱落如红雨”,命名他所居寺左偏的几间房子曰“红雨山房”,“贮书其中,卷轴琳琅数千卷,多人间未见之本。啸哦之乐,虽南面无与易也”。弥陀寺后废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札成(R.D.Jackson)和温敦(Wii1ianWelton)以英国驻福州领事馆翻译金执尔的名义向乌石山神光寺僧人租屋二间堆放行李,但不久即违规迁入居住,引起市民反对,翌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