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文物古迹介绍

洪恩灵济宫
  据史书记载,永乐重建的洪恩灵济宫自金鳌山下沿山势建到山顶,计有三重门、六座宫殿,以及法堂、道房、钟鼓楼、御碑亭、牌坊、客舍等大小建筑两百余间,四周建有宫墙环绕,整座建筑金碧辉煌,仿佛帝王宫殿,故其大门楹联写道:“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铺灵济宫”。北平的灵济行宫则与此相仿,占地九百七十四亩,有八座大殿,三百五十间房屋,规模堪比皇宫。现存的灵济宫为1988年重建,建筑面积约有2460平方米,由山门、御碑亭、庙堂等组成。山门朝西,两层青砖砌筑,三段式歇山顶,上 书--“金鳌门”。山门内为前院,院南侧保留有明代御碑亭,平面方形,面阔三间,边长8.89米,高9.80米,覆莲柱础,抬梁斗拱。上为重檐攒尖顶,顶面处密铺望板,角嵴置兽吻。亭中立有「御制洪恩灵济宫碑」,为石灰岩质,通高6.20米,宽2.06米……[详细]
东坑建筑群
  东坑建筑群位于清流县余朋乡东坑村,年代为明、清。简介:由陈氏(宣瑞)祖屋、致懿堂、琢玉书院、思成堂、仰峰堂、临水宫、“陈氏一门”木牌楼等七处古建筑组成,是庙宇、书院、祠堂、民居、过街门楼等不同类型组成的建筑群。陈氏(宣瑞)祖屋始建于清末,坐东朝西,总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由半月池、书院,花台,两侧横屋组成,平面整体呈“凸”字形,正厅面阔七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致懿堂:又名陈氏(盛瑕)祖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270平方米,由半月池、门坪、门廊、前厅、天井及其左右廊、正厅组成,整体呈规整的矩形,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均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三面青砖空斗墙围合,悬山顶。琢玉书院:又名翠禧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系东坑第……[详细]
163、万松关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松关
  万松关在龙文区梧浦村东约1公里的岐山与鹤鸣山交错处,乃古代漳郡东面通道上必经隘口,扼进出漳州之门户,古称“麟蹲凤翔,襟带川原”。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1449年)郡人陈克聪在此植松夹道,连荫十里”,因此得名。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郡守施邦曜创筑关城。门额匾镌“天保维垣”四字,属明大学士林钎所书。郑成功、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都曾在此击败清军。据载唐朝名帅陈元光将军“遣人沿溪结筏,间道袭蛮,遂建寨柳江之西”,即今万松关一带,旧称“军营岭”。开漳后,在鹤鸣山(即云洞岩)和岐山之间辟开一条漳州府通往福州府的要道,取名“福岐路”。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郡人陈克聪在此“植松夹道,连阴十里”,因而改称为“万松岭”。明崇祯二年(1629年),漳州府太守施缪始建后继任的工部主事就任漳州知……[详细]
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
  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江滨西大道357号。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以购置地皮,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用于建筑费用,于民国5年(公元1916年)在台江苍霞洲选址建造成福州基督教青年会所。会所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抗战胜利后,中共福建省委在该会所401号房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设立了地下秘密交通站,成立了特别支部,支部书记由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兼任,成员有傅孙焕、陈文相、蔡龙同。在青年会401、403房住过的有闽浙赣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等。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建负责人谢筱迪来……[详细]
永春文庙
  永春文庙永春文庙位于永春县桃城镇,亦称孔庙、学宫,是学子讲读及应考的地方。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最初在东岳桥西,继迁知政桥北和白马山之南,历经宋、元、明7次迁址,到明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以后,才在县城中部现址固定下来。永春文庙经过32次的重建、增修和扩建,到了清代乾隆五十年(1785年),已经形成一片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建筑群。永春文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尊经阁、敬一亭、仪门、试院等,是永春境内古建筑中工程较大、规模雄伟的群体。可惜的是,除大成殿、明伦堂基本保持原貌外,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尊经阁、敬一亭、仪门、试院等建筑物,有的毁坏,有的被移作他用。现存的大殿一组古建筑,是清代乾隆年间建成并经多次整修的。1986年,……[详细]
鼓山摩崖石刻
  •鼓山名胜之一,各种石刻,更有朱熹手迹。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境内,也是鼓山名胜之一。据记载,鼓山摩崖题刻共有180处,估计全山石刻不下3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喝水岩下石壁上刻的“寿”字,字径为4米,为南宋著名大书法家朱熹所书。纵观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堪称福州碑林,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自宋以来,名人笔迹荟萃于此,共有石刻549段。其中宋刻89段,元刻11段,明刻31段,清刻168段,民国刻96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刻2段,另有疑刻152段。主要分布在灵源洞、石门、达摩十八景、绝顶峰、白云洞等处。灵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处,有宋以来的真、行、草、隶、篆书体的题刻100多段,被誉为“东南碑林”。北……[详细]
清泉岩摩崖石刻及造像
  漳浦县清泉岩上镌于南宋或明代前期的摩崖石刻甚多,有“渐隔尘寰”、“蓬莱深处”、“九鲤飞跃”、“蟠桃坞”、“茂林修竹”、“登临驻节”等。清泉岩因蔡新而得“御笔”,清泉岩因“御笔”而增辉。有一石壁上刻两字“觉岸”,正中有“乾隆御笔”方形篆印,落款有“臣蔡新”字样与其前方蔡新亲书石刻“登临驻节”,互为印证了乾隆皇帝御笔虽在,皇帝却未曾来到漳浦,而后世产生的“乾隆皇帝来过蔡新家,同游位于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清泉岩”的传说属无稽之谈。且不以史论乾隆皇帝“下江南”最南到达杭州,不曾到漳浦之实为据,当凭“驻节”就能断定皇帝未到此处,果真皇帝驾临,清泉岩石刻上之“驻节”应为“驻跸”矣,因前者指行者屯驻、停留,后者特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内容迥异也。“两涧泉声喧佛国,一天秋色散梁岗”。古往今来,辟于宋代的清……[详细]
释迦文佛塔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广化寺的东侧。释迦文佛塔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以前。塔为石构的仿木楼阁式建筑,通高36米,平面呈八角形,共五层,造型古朴庄重、结构玲珑精致。须弥座的束腰部分浮雕有狮子滚珠和牡丹的图案,转角处浮雕有侏儒形象。塔第一层的东西两面开门,其余各面设有佛龛,门龛的两旁浮雕有罗汉人物像,各具神态,造型生动。回廊的阑板上浮雕海水卷云纹样。第二层至第五层,其中四面开门,四面设佛龛,门旁浮雕金刚武士,龛旁浮雕观音菩萨。各层的塔檐长而薄,精巧美观,倚柱瓜楞形,柱顶的斗拱作双抄三下昂。檐下各出两层叠涩,浮雕有凤凰、双头羽人、飞仙、奇花异草等纹样。塔为八角空心室,宽敞明亮,有石阶可供游人登上塔顶,观赏风景。(国家文物局)……[详细]
天妃故里遗址公园
  天妃故里遗址公园位于湄洲岛北部,毗邻妈祖祖庙景区。园内规划建设故里遗址区、敬祖祭祀区、崖刻景观区、吉祥文化区、民俗风情区等。遗址公园内现已建成大牌坊、盼归亭、平安塔及妈祖文化源流馆等景观设施,源流馆更是保存有诸多与妈祖相关的重要文物。该景点溶妈祖文化、自然景观、园林艺术与一体,游人徜徉其中,犹如置身于一座庞大的人文艺术殿堂。1、天妃故事浮雕墙浮雕墙为石质墙,面对东南大牌坊,采用浮雕形式雕刻有九个妈祖传说故事,分别是诞龙女天辉地香、遇仙翁古井赐福、镇海怪祭符抛杯、救商船吹草成木、焚祖屋导航番船、祭上苍旱情骤解、施灵符莆令疗疫、踏祥云升天成仙以及开荒屿播菜资民。主要体现了妈祖“护国庇民、恩泽四海”的事迹,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置身其中,宛如一场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2、平安塔平安塔,楼阁式塔,高48米……[详细]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红一方面军第1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简介:北宋宣和元年(1119)始建,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前有空坪,单进合院式,由门楼、门厅、正堂组成,占地面积270.64平方米。门楼牌坊式,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祖厝自清康熙末年建成后,从未大修。坐东南朝西北,为前后二堂加左右各一直护厝格局,占地面积992.18平方米;正堂的柱、檩、枋等处均有彩绘,保留有红军标语多处。1931年至1934年间,红1师和红军东方军所属部队曾三次进驻温坊村。红军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教唱《红军歌》,并将闻讯而逃的汤邦荣(曾任民国邵武、顺昌县长,将乐县议长)、汤永年(曾任清流、沙县县长,福建省参议员)父子家的谷仓库房打开,没收其衣物、房产、银圆等财物分给贫苦群众。红1师司令部就……[详细]
南坑窑址
  南坑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东田镇南坑村、蓝溪村。1977年发现,大多为宋元窑址,少数延续至明。 [3-4]南坑窑址由南坑窑址群和寮仔窑址群组成,南坑窑址群分布于南坑村的枪仔岭、顶南埔、嵛坪圹、大坝、格仔口等20处山坡上,保存有厚1~5米的文化层堆积。寮仔窑址群与南坑村相邻,创烧于北宋,延续于南宋,有厚0.5~2米的文化层堆。南坑窑址出土的许多陶瓷器可确定为外销瓷品种,产品在日本及东南亚大量出土或出水,以青釉篦划纹碗及瓜形盖盒最具代表性,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窑业技术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陶瓷贸易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南坑窑址群已查明有宋元窑址20多处。其中南坑村的窑址分布于该村的枪仔岭、顶南埔、嵛坪圹、大坝、格仔口等20处山坡上,范围绵延数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南坑窑址群创烧于北宋,约废……[详细]
御茶园遗址
  御茶园遗址位于四曲溪南,与五曲接壤,依山傍水,绿畦平展,现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名丛、单丛标本园,立有石碑为记。此处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园外有两棵枫树耸立,秋冬两季满树红叶,山人称之为“照天烛”。御茶园建于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布局恢宏,前有仁风门,后有拜发殿(又名第一春殿)、清神堂、思敬亭、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所有门、殿、堂、亭均取名于茶艺或誉茶之语。园左、右各建一个茶场,制茗之水则取自山泉,引泉入井,覆以龙亭。每年惊蛰之日,县官主持祭神之礼,然后开采茶叶。传说祭神后,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号“茶发芽!”井水遂满溢而上,故山泉称为“喊泉”,井泉称为“呼来泉”,井名通仙井。井畔筑一高台,称为喊山台。茶园建筑物从明朝中期后即已圮废,但井、泉犹在,井仍涌泉,泉水仍清洌可口。遗址上……[详细]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位于连江县城西郊玉泉山。1929年5月14日,中共福建省委全委会议作出关于《福建政治现状与党的工作总方针》的决议。决议分析了福建政治现状,对全省各县工作予以布置,同时决定:全省分为六个区,福州区以福州为中心,福州附近连江、长乐、福清……等县属之。此区工作目前先要注意植立福州工人运动基础,发展连江等县党的组织,注意这数县及福州四邻农-动,造成包围福州的形势。杨而菖、郑厚清、黄茂雄、黄应龙、郑厚康等中-员在福州、连江等地中学毕业后,陆续到镜路、透堡、官岭、定海等小学任教,以教员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通过同学、亲戚、朋友的关系宣传革命道理,吸引城乡各地进步青年参加群众组织,如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济会、农民协会(透堡农民称“农夫会”)、读书会(城关)、森林会(镜路……[详细]
泉州港古建筑
  泉州港古建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东及石狮市境内,距泉州市区10公里。泉州港古称后渚港,负山面海,扼晋江、洛阳江出口处,宋元时期商贾云集,是泉州出海重港。历史上说的古泉州港,是泉州地区“三湾十二支港”合成的集群海港的总称。郑和航海曾在此停泊;出土文物有泉州湾宋代海船及宋元外侨宗教石刻、外销陶瓷;附近金山上有南宋观象台望云楼故址;明代抗倭旧址金山寨,寨墙周长85米,花岗石砌成,保存尚好,附近还有古码头遗址。泉州古港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组成。其中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构成的古刺桐港(亦称泉州古港)。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详细]
飞甍临江观音阁
  飞甍临江观音阁敖江流水,碧绿澄静,两岸绿树,苍翠葱郁。观音阁位于敖江北岸的宝华山下,依水背山,显得淡雅、古朴而宁静。春暖时节,依阁而望,敖江0,荡人心襟。对岸文笔山巍然而立,烟雾中若隐若现,青峰倒影,随波轻漾。在茂林修竹和芭蕉叶丛中,观音阁是一座极富诗情画意的古刹。大凡古刹名寺,扬名各有其因。有的因大德高僧而扬名,有的因风景秀丽而扬名,有的因神奇传说而扬名。连江县城西郊观音阁,因一场文人盛会而留名千秋。观音阁,又名大士阁(见图),供奉观世音菩萨。县志记载,“唐大中元年(847年)建。宋乾道二年(1166年)陈庆寿等募修”。此后,历代皆有维修,院内有勒石记载。跨过小桥,进入观音阁门楼。拾阶而上,迎面正殿香烟缭绕。中间端坐观音菩萨塑像,手执杨柳,慈眼善目。背后紫竹丛林的壁画,烘托着佛教的清静祥和……[详细]
海月岩摩崖石刻及造像
  海月岩位于漳浦县沙西镇境内,距县城绥安镇约45公里,驱车可直达岩下。海月岩具有悠久历史,寺殿始建年代不详,无从考证。它重建于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至1274年),明代经再修缮,保存较好。海月岩路旁有一口小潭叫羊角潭,水澈清洌。由于所处位置特殊,每逢中秋之夜子时左右,明月映照潭中,月光恰巧正折射到山上岩寺宝殿中释迦牟尼佛的胸膛上,古人称为“月照禅心”、“月升朗佛”,其余时间则不可见,堪谓奇观,海月岩也因此得名。海月岩的山门别具一格,由两块长形石条斜立互倚构成三角形的山门,名曰:“不二门”。因四周巨石重叠,游人上山入寺,必经此门,没有第二条通道。山门两侧刻有楹联:“青莲布地开三岛,巨藕通天只一门”。游人过了山门,一眼便望见修建于天然大石洞中的海月岩寺。“海月岩好风景,石头盖屋顶”这是当地人传……[详细]
白塔山风景区
  白塔山风景区:为建阳道教名山,位于建阳与武夷山红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交界处,海拔1553米,傲岸地插入蓝天,山上有始建于唐代的龙济道院,规模壮观。山上尚留有棋盘石、飞来石、试心石、仙人洞等胜迹。从道院登石阶而上,行千米就可登上白塔山巅--烧香顶,此处是观月出最好之处。山岩壁上留有古人摩崖石刻众多处。山顶至今存有清道光年间建的小石层一座登临山顶风景极至可让游人赞叹不已。目前,建阳市政府已引进投资商对白塔山生态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定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详细]
亦足山庄
  亦足山庄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越南华侨所建,与会审公堂、林文庆别墅为邻居,厦门道尹陈培琨题写的“紫气东来”楣匾在“文革”中-抹,现尚可辨。山庄选址极佳,有漂亮的欧式门楼,巴洛克风格的雕塑照壁和精心雕琢的过渡石阶,站在别墅主楼台阶上,鼓浪屿、厦门港出海口一览无余。主人在院内巨石上镌“亦足山庄”寓意有了此别墅就知足了。别墅的四根通天大圆柱正面支撑,突起的双拱窗套,凹槽的四角墙柱,流畅舒展的线条,颇有特色的女儿墙,以及古希腊柱式装饰,形成很强的主体感,产生富有韵律的外形美。主屋右侧设计为玲珑的中国传统庭院,按地势落差,筑有蜿蜒曲折的小径,径端有一个重檐儿八角凉亭,作休闲观景用的。院内有口深井,井上有井房,井旁有盥洗池,取水设备一应俱全。门楼由许多大小盾形浮雕、繁枝花卉、希腊柱组合而成,极为漂亮。……[详细]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位于洛阳镇梅岭村,是一处革命老区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南宋时期的朱熹曾经路过这里,发现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风水宝地。他对身边的人说,此乃风水宝地也,后必出异人。遂刻石于山壁。直到清朝末年,果然出了一位进士陈金城。如今陈金城的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伯达是陈金城的曾孙,他的故居就在陈金城故居的右侧。故居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三大落五开间,前有砖埕,边有“勉斋学馆”。故居内有陈金城中举之牌匾,陈列先祖孝子坊、孝前坊残存的碑柱石刻。陈伯达诞生旧厝内挂有陈伯达一生著作目录及部分照片、墨宝。故居最有特-处,是在一个不大的堂屋的墙壁上挂着四个字板,上 书-“陈伯达1992年至1970年著作目录”,里面有政论、诗歌甚至小说。开篇第一篇就是“兵?匪?”,时间……[详细]
闽侯崇圣寺
  福建闽侯崇圣寺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境内的雪峰山麓,距福州市约70多公里,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1983年,雪峰崇圣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已修葺一新,成为闽侯县的著名名胜古刹。历史沿革崇圣寺座范在雪峰凤凰山南麓,创建于唐朝咸通十一年(870年),它的开山祖师是唐代高僧义存禅师。据《宋高僧传》卷十二、《景德传灯录》卷十六等记载,义存(822一908年),俗姓曾,泉州南安人。9岁请出家未准,12岁从父游莆田玉涧寺出家,拜庆玄律师为师,17岁落发,谒福州芙蓉寺灵训禅师。28岁往幽州宝刹寺受具足戒,后到武陵德山(今湖南常德)参拜宣鉴法师,承其法系。咸通十一年(870年)到雪峰,当地绅士兰文卿许他在大枯树下结庵修行,称枯木庵。“里人兰文卿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