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溧阳市旅游

溧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位于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西距宁杭高速公路2公里,南距溧阳市区20公里,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的地方。新四军江南部队的指挥机构。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已赴延安,新四军军部决定第1、第2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并增设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建制,统一领导第1、第2支队。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刘炎、副主任钟期光。指挥部辖第2团、新6团、第4团、挺进纵队和地方武装,共1.4万余人。11月14日,第4团团部及2营组成为苏皖支队,渡江北上,1940年2月与先期过江的挺纵第3团合编,仍称苏皖支队。5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重新组建第3团、第……[详细]
2、史侯祠 AAA
史侯祠
  中国史氏第一座大庙“史侯祠”位于江苏溧阳东郊埭头镇,始建于东汉初年,是为纪念东汉名将、溧阳侯史崇而建的祭祀建筑群,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后多次被毁于天灾--,族人屡屡修复扩建;据记载至清光绪二十五年为第十五次修建,占地60亩,殿堂百余间,成为江南第一大祠。抗战时又遭日寇破坏,以后在此办起来埭头中学。2005年成立了“溧阳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恢复重建史侯祠。史崇后裔不甘祖先文化遗产的消失,集千万资金,择原址西侧,主动承担重建史侯祠的职责,于2007年12月开工兴建,2008年第一期工程完成,以后逐年增建,目前初具规模,占地50亩,房屋110余间,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史侯祠。这里殿宇轩昂,环境优美,已经成为溧阳境内的一个人文景点。史氏家族在历史上出将入相,英才辈出。据《二……[详细]
溧阳报恩寺
  报恩寺为溧阳名寺。旧寺座落在溧城外黄家村,新寺座落在秀丽的天目湖畔。旧寺古色古香。新寺泰国式风格,四周林木参天,临于烟波浩淼的天目湖北侧。报恩寺点缀其间,给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美妙感觉。新旧两寺重建于1994年,新寺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报恩寺历史变迁:报恩寺之名,系取自《佛说心地观经》和《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报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禅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梁武帝萧衍天监(公元502年-519年)年间。原址在溧城西北50华里处,在今上兴、上沛镇一带。报恩寺的建立正值佛教鼎盛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皇帝都笃信佛教,佛教几乎成了“国教”。梁武帝信佛教,曾4次舍身于建康(今南京市)城中最大的寺院同泰寺。他对佛教的推动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唐诗人杜牧曾歌吟:“南朝三百六十寺,……”……[详细]
溧阳新四军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座落在溧阳市水西村。该馆原名为“新四军水西村革命旧址保管所”,成立于1979年11月23日。1984年9月25日更名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列馆”,1994年8月1日改用现名,隶属于溧阳市文化局。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79年7月9日,溧阳地区发生中强度地震,尚存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等6处旧址遭到破坏。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同年在溧阳市委、市0的直接领导下,重修这些旧址,同时建立保护管理机构。1982年3月25日,江苏省人民0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详细]
帐墓韦家祠堂
  帐墓韦家祠堂位于溧阳市社渚镇东升村委帐墓村186号。2012年12月5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韦家祠堂东侧,帐墓村187号门前现有古井一口,据当地老农介绍,此井是早年村上韦家祠堂日常取水的水井,始建年代不详。青石质井栏,呈圆形,栏高0.44米,外径0.64米,内径0.44米,壁厚0.1米,栏内有绳槽25条。据说,宋代初年,古中江岸边的溧阳濑溪村,居住着国子监助教韦慎,助教是国子监的教师,负责教导学子的修身养性、崇志广业事宜,官位在从七品上下。韦慎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韦哗,二儿子韦谈,三儿子韦刚。那年,二儿子韦谈学有所成,赴任宁国儒子训导,训导与教谕共同负责县学所属生员的管理与课业,还要掌文庙祭拜,官为正八品,都是官微俸薄的冷官。途中,韦谈乘舟从古中江向西,行经三塔荡,……[详细]
溧阳西山烈士陵园
  在溧城近郊、茭山西侧之笠帽山麓,是溧阳西山烈士陵园之所在地。笠帽山,俗称野猫山,这一带原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之地。1932年4月5日,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同志在附近的茭山庙宇中,召开了一次溧阳特支紧急会议,向特支9位同志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传达与布置了积极发展武装力量等任务。这是我市党史上的一件要事,从而,使此地山水也为之增色。1981年11月,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老同志的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此兴建了烈士墓。由于笠帽山位于溧城镇及茭山之西,又借用陈毅同志“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的诗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思念之情,遂将笠帽山改称为西山,烈士墓地也就定名为“溧阳西山烈士陵园”。西山烈士陵园占地100于亩,由三个墓地和一个纪念馆组成:从陵园……[详细]
任兰枝墓址
  任兰枝墓址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洙漕村委大岕村,墓坐东向西,早年曾被盗,今存墓周围砖墙墙基,直径13米,墓前尚存青石龟趺一件和残断墓碑额一件。任兰枝(?—1746年),字香谷,号随斋,溧阳茶亭水东人,任文炜的儿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考中进士,廷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雍正时,历任詹事府中允、庶子,翰林院讲读,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升为礼部尚书,后调户部、兵部尚书,不久仍任礼部尚书。任兰枝一生历任六部侍郎、尚书,历朝罕见。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因年迈患病告退,翌年(1749)卒。关于任兰枝的生平,较为突出的有两件,一为“礼仪之争”,一为“朋比之罪”。雍正六年(1728),清朝遣都御史杭奕禄、内阁学士任兰枝出使安南解决边界争端,宣谕过程中与安南王发生“礼仪之……[详细]
蒙吉泉井
  蒙吉泉井,清代建造,位于市人民医院内。2001年7月18日被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老人回忆,蒙吉泉井,清代至民国初期为溧阳育婴堂内所用井,育婴堂大门坐西向东。抗日战争中被日寇飞机炸毁。解放后盖起民房,1949年建溧阳县人民医院时被划入范围之内。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育婴堂在跃龙关左。乾隆七年(1742),知县吴学濂建门房三间,厅堂三间,东边廊屋五间。塘墩净堂久已断绝,遗产田八十亩,申请归入育婴堂,作为养育之需。其契纸丘号、租粒细数在卷。以后又续置田房,今堂已久废。古井石栏呈八角状,取象于八卦。《周易·蒙卦第四》记载:“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象传》解释:蒙卦上艮为山,下坎为水,蒙即为山下出泉,象征渐启“蒙稚”。“九二,包蒙,吉……[详细]
溧阳飞来石
  飞来石位于溧阳市竹箦镇西芮村委宋巷里村西南的飞来寺中。原系一块陨石,后经加工成长方形,石长1.5米,宽0.6米,高0.4米,重约800公斤。石色青黑,光滑细腻。石面有石筋,色白如玉,每逢风雨的时候,石纹隐隐约约地显出,形似梅枝,故志书称“月梅古石”。该石一直埋于飞来寺“大雄宝殿”佛像神台前,与地面持平,以拱朝拜者跪拜之用。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月梅古石,天竺院佛前拜石也,风雨之际石纹掩映似梅枝,相传有好事者将购之去,人力莫能动,异而舍诸石今存。”飞来寺(即天竺院),始建于汉代,因一块陨石落此,故建寺立庙。其山门有一门联云:“一石飞来留圣迹;五村耆老答神庥”,既道明了飞来石的由来,也交代了因石建寺的缘由。飞来寺背靠茅山余脉,前有广阔的平原河川,远处以南山为屏,距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约2千……[详细]
秦堂山遗址
  秦堂山遗址位于江苏常州溧阳市上兴镇,201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南博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勘探和试掘,发现遗址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涵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和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存,其中马家浜时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约4.5万平方米。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南京博物院、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工作分Ⅰ区和Ⅱ区同时进行,发掘面积300平方米。遗址西侧的秦堂山区域为Ⅰ区,清理出马家浜文化墓葬27座,分布密集,部分叠压,均为单人葬,仰身、侧身、俯身同见,人骨保存较差,随葬品不丰富,出土器类有玉珏、璜、石锛、钺、陶鼎、纺轮、网坠等。遗址东侧的毛家山区域是Ⅱ区,清理出马家浜、广富林、马桥文化时期灰坑60多座,马家……[详细]
梅龙山烈士陵墓
  梅龙山烈士墓位于溧阳市竹箦镇中梅村西侧约400米处(锦润机械公司厂房东约50米处)。坐北朝南,四周有混凝土围墙。基座边长6.2米,碑座正方形,边长2.3米,通高8.7米,用大理石贴面。安葬有龙馨、左小春等二十四位烈士。据有关记载,1943年11月初,新四军第6师16旅51团两个连、独立2团70余人和县民主政府机关干部20余人,转移到余家桥清水塘村宿营。由于汉奸告密,11月3日凌晨,日、伪军500余人分别从薛埠、双墩头、别桥、玉华山、棠荫等据点出动,向清水塘包围进犯。在战斗中,龙馨、王福昌、左小春等24名不会游泳的战士不幸被俘,日寇惨无人道地用铁丝穿过每个战士的锁骨,押解至竹箦棠荫据点。沿途我们的战士高喊“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第二天,日寇在棠荫村口,集体屠……[详细]
中华曙猿化石地点
  时代:旧石器时代1985年,古人类学家林一璞在江苏溧阳县(现在的溧阳市)上黄镇水母山采石场的裂隙堆积中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哺乳动物化石。齐陶鉴定出其中的一些牙齿与发现于内蒙古的古鼷鹿牙齿相类似,从而判断拥有这些牙齿的动物生活的时代应该是早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至2400万年之间)。从1992年开始,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玛丽·道森女士(和古灵长类学家和克里斯托弗·毕尔德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齐陶、王伴月、李传夔、郭建崴组成了联合研究小组,对上黄地区及相关地区开展了进一步的野外考察,对富含灵长类的上黄动物群及相关动物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的工作发现了至少4个种的高等灵长类,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另外三种在当时则因为材料尚不充分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中华曙猿的……[详细]
周城烈士陵园
  周城烈士陵园位于溧阳市社渚镇汤山村委九龙山东侧。墓碑长6.3米,宽4.2米,塔身边长2.15米,通高约9.8米,花岗岩贴面。墓直径3.3米,高1.8米,水泥拱顶,坐东朝西,陵园前水泥场地共1350平方米。据记载,1944年10月23日,新四军第6师16旅48团和46、47两团一部,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指挥下,由48团先向驻扎在周城的伪第一方面军2师四团1营发动攻击,至24日14时攻克周城,俘获伪军连长以下官兵300余人。24日7时,第27团伏击歼灭社渚增援的伪军1个连。除伪连长被击毙外,其余全部被俘获。同日中午,46团歼灭南渡增援的伪军4个连,击毙20余名,伪团长牟新吾与4个伪连长以下200余人全部被俘。社渚镇一部残余伪军在新四军围攻下,乘大雨逃窜。新四军平毁日、伪构筑的大小碉堡7座。……[详细]
溧阳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常州位于溧阳市溧城镇长富亭36-1号。1999年4月21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8月因城建需要,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陈氏宗祠迁移溧阳市溧城镇凤凰街11号凤凰公园内。陈氏宗祠迁移工程于2005年3月开工,同年6月15日竣工。现祠堂仅存大厅,系清式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平方米。大厅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九檩9.5米,坐西向东,内架为内四界前轩后双步用四柱硬山式,大梁和山界梁用楠木造,包括轩梁在内均做成扁作月梁形式(即内四架前后双步,大梁前双步扁作,后双步圆作),高6.5米,硬山造砖木结构。楠木月梁上雕刻龙凤花草图案,栩栩如生。杉木檐柱,青石质八角宫灯形柱础,造型独特,堪称艺术精品,在江南一带尚不多见。移建时,省文物专家现场指导后……[详细]
15、一龙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龙井
  一龙井又称方井,建于明嘉靖戍申年(1547),井栏外方内园,青石质,栏长0.74米,栏宽0.54米,井高0.54米,井口直径0.34米,南侧有阴刻草书体马一龙手迹,约60字,介绍凿井的时间和意义,井壁平砖圈砌。据说,该井原位于马一龙宅前。2000年7月6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马一龙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农学家、文学家,字应图,号孟河,嘉靖丁未科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后以母病归,归卧溧阳玉华山中,闭门谢客,读书谈道,著有《玉华子游艺集》。马一龙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生于江苏溧阳别桥马家村,其父马性鲁、其叔马从谦均为进士出身。马一龙的书法以草书见长,世称“梅花体”、“龙蛇体”。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一龙用笔流迅,而乏字源,浓淡大小,错综不可识,拆着亦不成章。”……[详细]
牛场窑群
  牛场窑群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南山景区管委会的牛场村,由华神山古窑址群、坝上头古窑址、下西窑村西北古窑址、大塘村东古窑址、大塘村西古窑址、下西窑村西古窑址、下西窑村南古窑址、木竹颗村南古窑址、杨山古窑址、木竹颗村北古窑址、包家村1号古窑址、包家村2号古窑址、长岗古窑址、窑墩山古窑址、新湾村古窑址15处古窑址(群)组成,其中华神山古窑址群,西南到东北围绕山体成半圆形,占地面积达十余亩,陶片堆积层厚达10多米,窑址为龙窑。窑址周围散落大量的碎陶片,完整的陶器俯拾皆是。现场采集到的陶器主要有四系罐(俗称韩瓶)、执壶、瓶、盆等,陶胎为紫砂胎。该窑址与周围东官村、下西窑村、木竹颗村、神山村一带的古窑址共同组成牛场古窑址群,向东与宜兴市西渚镇境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筱王古窑遗址相连。延烧时间较长,产量……[详细]
17、乐官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官井
  乐官井位于溧阳市南渡镇旧县村委旧县村104国道东侧。井栏为麻石质,圆形,素面,外形似陶器,平沿、短直颈、圆肩、腹微弧,肩部两侧有对称的两个圆孔,孔径6厘米。1998年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27日,井栏圈开裂,溧阳市文物部门进行了加固处理。井栏高50厘米,直径50厘米,口沿壁厚8厘米。乐官井与溧阳保存的两处唐井形制相近,且承载着一个南唐时期的悲戚故事。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乐官井,在溧阳旧县寨东百余步。”清嘉庆《溧阳县志》复载《建康志》关于乐官井的来历:相传南唐时,诸子巡逻边界,见有的在驿站憩睡,随军的乐工违背诸子心意,就把乐工沉溺在井中,于是留下的冤魂时常作祟,后来有位官吏为其昭雪,作怪的事才没,现在仍叫乐官井,就是当时驿站的房舍所在。《溧阳县志》同时记载……[详细]
塘马战斗烈士陵园
  塘马战斗是新四军在塘马村抗击日军进攻的一次战斗。1941年11月28日凌晨,驻南京、句容、丹阳、金坛一带的日军第十五师南浦旅团3000余人、伪军800余人,以奔袭、合围等手段分三路合击新四军第6师第16旅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驻地江苏省溧阳县塘马村。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治委员廖海涛,指挥部队阻击敌人,在掩护旅部及党政机关1000余人转移后,陷入日军重围。此次战斗毙伤日军约三、四百人。新四军亡270余人,罗忠毅、廖海涛等牺牲。关于塘马战斗,根据有关人员的回忆,虽然新四军牺牲很大,但也迫使日军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代价,更重要的是党政军机关1000余人突出了重围,苏南的主要抗日力量得以保存。上世纪50年代以来,溧阳县人民政府在塘马战斗遗址修建烈士陵园。园内立纪念碑,为方形宝塔顶,基座为正……[详细]
19、高静石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静石
  高静石,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重达11.36吨,高2.53米,宽5.31米,厚0.95米,可谓一枚巨石,真乃形态奇特,洞壑怪异,能充分体现出太湖石之四大特征:通、透、皱、漏,是园林界的一块“宝石”。“高静御石”正对高静园大门,巍然屹立。高静园的园名就因“高静石”而得之。据溧阳地方志记载,相传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一生搜集民间各种奇石怪岩,数量之多,不可估量,待宋高宗(赵构)继位,迁都临安时,就把徽宗最爱之三块湖石,亲笔题词后御赐给丞相赵癸(宋代溧阳人),一是“苍云”,二是“高静”,三是“忠义”。“苍云”此石象一朵灰白色厚云,姿态柔软,润光,有饱经沧桑,圆润老成之象征;“忠义”此石厚实、稳重,千疮百孔,有忠臣义士之象征,这两石都在时代变迁过程中遗失,有人谓在运输途中翻入长江中沉没,有人谓日本侵……[详细]
溧阳神墩遗址
  神墩遗址位于溧阳市社渚镇孔村,这里虽然偏僻,却是苏皖两省通衢之地。几经辗转,记者终于看到神墩的真面目:外观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1至2米的长条型土墩,东西约150多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在现场,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田名利告诉记者,神墩遗址的文化层平均厚度为1.5-2米之间,发现了距今7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时期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共清理墓葬252座,婴幼儿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102个,沟1条。同时还发现了距今5300-5000年的良渚文化墓9座和距今3700-3300年的夏末早商时期灰沟遗存1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文物和动植物标本,填补了太湖西部古文化的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相互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