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程子源遗址
  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原古桥乡)古桥村境内的程子源,距县城40公里。系凹凸不平的红砂土质山岗,东北方13华里处是修水的“山背遗址”。遗址西北方有少许粮田,中间有一小溪,左侧200米处有一古桥河向南流,与修河交汇。遗址高出周围水田大约150米左右,总面积为90000平方米。由于该遗址属山坡类型,而水冲刷严重,地面上暴露出许多石器和大量的陶器残片,俯拾可得。从1983年6月、7月二次调查中,所采集的许多陶器残片和石器标本中石器有:扁平柳叶形石簇二件,石质坚硬,磨制精细的双孔马鞍石刀及刀坯各三件,还有一些石器残部。从遗址断面观测,文化堆积层厚约60厘米,内存磨制精细的双孔马鞍形石刀,扁平柳叶形石簇和石锛、石斧等石器残件,红砂硬陶鼎足和南瓦形器、深腹盆、缸、大口尊、折肩罐等陶器残片。陶片纹饰以大、……[详细]
祖武克绳门楼与张氏宗祠
  祖武克绳门楼及张氏宗祠位于会昌县周田镇大坑村下新屋组。祖武克绳门楼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蕴典所建。该门楼坐北朝南,红色条石砌成,6柱5门5楼,通高7米,面阔6.4米,进深2.9米。门楼上石浮雕精美,门额阳刻有“祖武克绳”四个行楷大字。整个门楼保存完整,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具有明确年代的清代门楼,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参照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厉害!会昌新增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你家乡吗?张氏宗祠由张镇公祠和张铉公祠组成,两祠并排而建。张镇公祠于明嘉靖年间由张镇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封火墙,青砖铺地。分上下两厅,中开天井,中厅悬挂毛伯温题赠的“诒谷堂”匾。石柱8根,木柱4根。张铉公祠由张镇的弟弟张铉所建,根据《张氏合修族谱》记载,张铉在壮年时私自创立祠宇,取名“诒经堂”,后世为纪念五世……[详细]
时氏宗祠和时文师川堂屋
  时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浒村村委时家段自然村,始建于元代中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瓦结构,占地面积为2220平方米。砖木瓦面宽60米进深22米穿斗结构,斜坡面阴阳合瓦屋顶,地面用材地砖,前、中、后三进,四口天井,14开间,梁柱门窗系各种花鸟人物木雕图案,整个建筑呈皇宫殿式,假九重。由48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支撑,分义路、礼门、中大门,前殿琼楼仙罗盖,中殿高悬各朝皇赐褒典,两根蟠龙石柱是由整块花岗岩石雕刻而成,全长4.3米,围径1.63米,一对栩栩如生的苍龙游戏于石柱云霞之中,如此精美的雕刻艺术作品和整体建筑,为铜鼓古城建筑工艺和客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该宗祠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客家文化及古建筑研究价值。时文师川堂屋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浒村村委会自然村,始建于元代中期建筑……[详细]
黄竹岭贺子珍故居
  黄竹岭贺子珍故居位于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始建于清晚期,系一幢米黄色的干打垒结构建筑。贺子珍于1904年在此出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贺子珍父母携全家迁居永新县城,开设“海天春”茶馆维持生计。后贺子珍一家相继参加革命。井冈山斗争时期,贺子珍及其兄妹曾回到这里,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活动。黄竹岭村风光旖旎,村前屋后,山青水绿。黄竹岭村并不大,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中。井冈山失守后,国民党反动派曾先后七次对黄竹岭村烧杀,贺子珍故居被烧毁。2005年由香港企业家林永财先生捐资恢复重建,2012年7月该故居被公布为永新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 唐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位于金溪县秀谷镇北门村委会第四、第五村小组和县华侨农场金窟林场分场。宝山又称银山,包括紧密相连的金窟山、老虎垅、铁屎墩(山)、羊石山四处,为云林山支脉。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北面部分是金窟山,金窟山分里金窟、中金窟、外金窟,有竖矿洞7个。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中间部分是老虎垅和铁屎墩,老虎垅位于金窟山与铁屎墩之间,老虎垅有斜矿洞和竖矿洞各5个。铁屎墩为一分布面积为20000平方米、体积约38000立方米的乌黑山丘,有垂直、先竖后斜和先斜后竖矿洞遗址12处。铁屎墩后山上有斜型浅井式矿洞遗址8处,炉基26座;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南面部分是羊石山,山上有一自然巨石,旧称白面坞。岩石高2.9米,宽3.6米,底长4.5米,白面坞上保存《金溪场银坑记》摩岩……[详细]
抚州玉隆万寿宫
  玉隆万寿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0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玉隆”乃宋真宗为祭祀东晋著名水利专家、道教大师许逊而赐名,后改名玉隆万寿宫。此后江西及全国各地建有多座万寿宫或许旌阳祠供奉许逊,抚州此宫即属此范畴。抚州玉隆万寿宫为坐西面东偏南30’,疑为与抚河走向相对。此宫最早建于明洪武年间,名文兴庵,乃正觉寺所属之下院。后毁,于清嘉庆年间原址重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文兴庵南修许旌阳祠(即目前中堂位……[详细]
廷鸾公祠
   马廷鸾公祠位于距乐平市区30公里的众埠镇楼前村马廷鸾故里,建设面积200余亩,内置了马氏先贤牌位及部分遗物。该祠是为纪念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而建。马廷鸾是乐平楼前村人,自幼甘贫苦读,知识渊博,工于文词,骈体文尤为工整,曾是两代帝王的词臣(起草诏书等文稿)。他为官清正廉洁,重视人才存拔,关心人民疾苦,对0佞-疾恶如仇,对朝廷对国家对民族矢志忠诚。晚年辞官隐居故乡著书,教子热心公益。其次子马端临在我国史学史上建树颇丰,所撰《文献通考》乃史学巨制。乐平之“洪公气节,马氏文章”后者即此。马廷鸾之后裔现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国内广东潮汕、福建等地,不乏事业成功之士。 1996年10月,泰国马氏宗亲总会及广东潮汕地区马氏后裔谒祖团代表出席了在本市隆重举行的洪皓马端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详细]
328、石塘村
石塘村
  中国美丽乡村石塘村这里有全市规模最大的黑山羊养殖基地这里有万亩竹林这里有全县数量最多的千年古樟这里原始生态、民风淳朴连空气都是甜的,吸上一口,沁到心田这里绿意盎然,四季常青,气候温和这里就是江西省省级生态村——石塘村石塘村位于长平乡的北面,北与上栗镇斑竹山连界,辖区面积2约6平方公里,山林覆盖率85%。“石上有奇观点缀无数美景,塘内出甘泉滋润众多良材”是概括石塘村美景的最佳诠释。进入精致的石塘村牌坊,一座千年古桥巍然屹立展现在人们眼前。桥下流水潺潺,泉水塘清澈见底,桥周围大树参天,浓荫蔽日。远处,高耸入云的是石塘名景“棋盘石”。登上棋盘石,-远眺,四周美景,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棋盘石脚下,有一龙洞,洞内有清亮的山泉滔滔流出,夏天冰凉可口,冬天热气蒸腾。石塘村的黑……[详细]
泰和法藏寺
  法藏寺,坐落在泰和县桥头镇水坑村,距井泰公路(319国道)3公里。是改革开放后经泰和县政府批准开放的佛教寺庙。史载:法藏寺始建于唐代后期,初名高紫名山,因山四周长满茂密竹林而得名。据说,唐代后期一时香火鼎盛,经常有香客到此烧香拜佛。法藏寺初盛时占地约10亩,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殿堂数栋。后来寺内被烧毁,原址只剩瓦砾,周围村民在庙地上放牛种菜,居士钟月秀念及当年老信士到外地去拜佛,十分不便,顿生复兴法藏寺之心。1994年泰和县人民政府批准该寺重建后,钟居士四方募化,并不顾年迈体弱,经数载艰苦努力,筹资百万余元,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寺庙。新建的法藏寺落在高紫名山峡谷之中,山上林木葱笼,寺前溪水湍湍,寺内香烟缭绕,气势雄伟,寺中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禅房、客堂都是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详细]
玉壶山风景区
  玉壶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是萍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萍乡市莲花县县城东面1公里处,沿县城新建街或外资路转环山公路可直达。总面积4平方公里,山峰绵延数十里,主峰玉壶山海拔380米。山势雄奇峻拔,峰峦叠翠,是以峰、石、瀑、洞、云、林兼胜,且以雄、奇、险、秀、幽著称的一座名山。玉壶山古称壶山,相传为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蟠桃宴醉酒后抛下的一只仙家玉壶幻化而成,因整座山远看似酒壶而得名。《太平寰宇记》、《江西通志》、《庐陵府志》、《永新县志》、《安福县志》、《厅志》等大量古籍文献对山中胜景、仙迹、名人传说有详细记载,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使她名闻遐迩。古往今来曾吸引众多骚人墨客探幽揽胜,留下了大量诗文词赋。唐开元名相姚崇、道家名士杨筠松、宋左丞相周必大、元朝状元李祁、大禅……[详细]
宁都起义部队秋溪整编旧址
  宁都起义部队秋溪整编旧址位于横江镇秋溪村背屋,2006年11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由赖氏家庙明烟堂和孔良公祠秩序堂两座赖氏祠堂组成。明烟堂由赖氏源重公建于宋至和年间,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35.36平方米,由前后两进厅组成。孔良公祠(秩序堂)建于明中期,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06.5平方米,两座建筑物前后相连,左右为邻,中间有11.5米宽空地分开。两座建筑物均为硬山顶,因为赖氏祠堂族人多次募资修缮,目前保存尚好,基本保持了历史原貌。1931年12月14日,原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在我党的正确引导和该军将领赵博生(中共党员)、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率领下,成功地举行了宁都起义。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和部署,起义部队于12月17日入驻石城的横江、秋溪……[详细]
万安崇文塔
  万安崇文塔,位于百加乡塘上地赣江之畔。崇文塔,塔身结构紧密,坚如磐石,造型美观,宏伟雄壮。塔为九级八面,由下而上逐层内收,塔高32米,底坐直径10.2米。塔门有如意斗拱,内设旋梯,可达五层。塔面每层交错有空心斗窗,墙壁内砌有螺旋式阶梯,塔山朝南有如意斗窗,塔顶冠以双层圆球形葫芦顶在第九级下面墙壁上还镶有一块碑石,文曰:“崇文塔明成化年建。”整座塔由青砖糯米浆浇粘砌成,结构严密,经500多年风雪侵蚀和遭多次雷击,依然巍然屹立。古塔为白壁九层建筑,雄伟巍峨,气势磅礴。塔身坐北朝南,底层直径10.02米,顶层直径6.88米,塔围长34.4米,占地面积344.69平方米。为砖木楼阁式,九级八面,通高33米。塔身全部用素面青砖砌筑,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塔内原有螺旋阶梯,木梁,木枋,每层塔面砌有一小神龛,……[详细]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时代:宋、元、明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位于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东溪行政村的周岭自然村。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发掘揭露出大批与宋、元、明三代造纸工艺有关的遗迹,而且时代顺序清楚,功能相互关联,几乎可以完整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造竹纸”有关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弄清了造纸作坊遗址的整体布局状况、造纸型水碓的形态演变,完善了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工艺流程,新发现了元代抄纸房遗迹,进一步证实了华林造纸作坊始建于宋代,并对华林古代造纸的规模与商贸路线有了详细的了解。共发现了宋代至明代时期水碓16处、沤竹麻坑20多处、槽房10多处以及蒸煮、拌料、漂洗、槌打台、烧灰坑等造纸作坊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代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白釉瓷等几百件瓷器;还出土……[详细]
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建成于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当年也是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整座书院,分中、前、后三进,面积2000余平方米,大小合计100多间,现存42间,系砖木结构。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按原貌维修。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面旧址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砻市,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当时,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是4月25日到达砻市。4月28日,指挥部队担任掩护任务的毛泽东也回到了砻市,他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几名干部赶来,在书院的门口和朱德同志第二次会见。接着大家一道登上 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参加交谈的有毛泽东……[详细]
安仁文庙
  祭祀一忠一孝的文昌庙与关帝庙是古代举行隆重大典的地方。安仁县的文昌庙始建于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知县汪杞建学宫于县东育才坊(今余江二中所在地),元朝邑人王溥又建“大成殿”,创建了“明伦堂”。明清两朝,几经废兴。清同治八年(1869年),代县令姚迥和后任知县朱潼发起乡绅大加修建,此时的文庙(孔庙)由兴贤门拾级而上,依次为棂(灵)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并把文昌宫和明伦堂连接起来,东西两排小屋分别为名官、乡贤、忠义、节孝四祠。新建“魁星阁”于孔庙东边,各殿漆以红漆,金碧辉煌,画龙雕栋,檐桷拱飞,气势雄伟,与巍巍的文庙珠壁相辉,与挹仙亭遥相对峙,颇为壮观。安仁文庙,面水背山,大有虎踞龙盘之势,庙中遍植古槐,绿树成荫,郁郁葱葱。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十四日,飓风自正西吹……[详细]
黄坳毛泽东同志旧居
  黄坳毛泽东同志旧居坐落在茨坪南面17公里处的黄坳乡黄坳村。旧居原为一座庙宇,名“地母宫”。旧居座北朝南,为土木结构的泥土屋,面积410平方米。毛泽东同志途经黄坳时常在这房屋吊楼上的左间居住。1928年2月,毛泽东同志带领工农革命军战士来到黄坳,深入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在此期间,毛泽东出席了黄坳区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会上,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打土豪就好比砍大树,砍倒了大树就有柴烧,打倒了土豪,穷人就有饭吃有衣穿。”号召群众组织起来,拿起枪杆,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的游击暴-动。 1928年初,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中共遂川县委、县赤卫大队也曾从县城迁来此屋办公。 1928年5月,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一部在黄坳歼敌一个营。同年9月12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在吊楼中厅主持召开了红军大队……[详细]
尚睦邓家围垅屋
  尚睦邓家围垅屋是赣西仅存的客家围屋,气势宏伟、固若金汤,宛如一座城堡。坐落在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围屋,又称三立堂、邓纯雅公祠、邓家大屋、邓家老屋,是一处融合了客家土楼与江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客家聚族围屋建筑,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尚睦邓家围垅屋的起源要从一个家族的迁徙与兴盛说起。据《邓氏族谱》记载:清乾隆年间,邓氏先人邓廷焕携子邓勋从广东嘉庆州(今梅州)迁居于分宜白田村,并在袁河两岸做油生意发家致富。邓廷焕过世后,邓勋携三子邓成章、邓锦皋、邓锦彪从白田迁居尚睦,继续做油生意。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邓勋第三子邓锦彪以三兄弟的名义建造邓家大屋,因邓锦皋早年去世,邓成章此时也已56岁,三兄弟又未分家,因此一切事务都由老三邓锦彪操持。起初只建了三进房屋,取名三立堂,寓意三兄……[详细]
余江血防纪念馆(送瘟神纪念馆)
  余江血防纪念馆是1978年10月由余江县委、县政府兴建,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国血防的一面旗帜——余江血防纪念馆。据《余江县血防志》记载:“血吸虫病在余江流行时间可能有三、四百年,而严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仅解放前30年间,全疫区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的达29000人,毁灭村庄42个”。新中国诞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螺运动,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斗,1958年取得了抗击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提诗《送瘟神二首》,写下了……[详细]
339、烟水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水亭
  烟水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至明末,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甘棠湖中,楼台远距世俗红尘。走过九曲小桥,进入洞门,即到四周环水的烟水亭。在粉墙环抱、楼台高耸、绿树浓郁、湖平如镜的环境中。犹如到达世外桃源。亭为水榭式建筑,有船厅、翠照轩、境波楼、纯阳殿等。纯阳殿左壁嵌石碑一方,上刻大草书“寿”字,由“九转炼丹”四字组成,传为吕洞宾手迹。殿内陈列文物,以有东林寺标记的砂钵最引人注目。亭前方丈地,石雕围栏贴水而起,垂柳翠柏点缀其间。两边有石凿“藏剑匣”,相传因为庐山北……[详细]
十都王家大屋
  十都王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当地纸商富豪王集贤所建宅院。十都王家大屋是江西目前遗存最大的古民宅。大屋体量宏大,布局完整;宅院规划科学,主从有序、功能分明。大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既防天灾,又避兵匪--,俗称“金带环抱”,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选址科学。十都王家大屋装饰华美、工艺精湛,是江南清代宅第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其装饰、绘画、雕刻图案内容丰富、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十都王家大屋地处赣东北,为赣浙交界区域,大屋充分展示了两地建筑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在梁架及小木作和雕刻工艺上均体现了浙江与江西相互影响的建筑手法,成为王家大屋较为典型的建筑特征;在清代赣东北民居中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十都王家大屋历经二百余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