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竹桥村古建筑群
  竹桥村古建筑群(含品字三井、总门楼、上门楼、中门楼、下门楼、苍岚山房、余氏大屋)竹桥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北距龙虎山景区30千米、南接大觉山景区40千米,济南-广州高速公路、抚州-吉安高速公路和206、316国道穿境而过。竹桥古村面积约2.8平方千米,始建于元末明初。竹桥古村是一个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保存有明清时期风格、格局比较完整、赣派建筑成片的古建筑150余个,以及古祠堂100余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余座、古民居1万余幢。竹桥古村形似一柄巨扇,存有109幢明清建筑,其中明代祠堂1幢,明代民居8幢,其余为清代建筑,均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山字墙有防火防风的实用功能。民居多为上下两堂,仅有一幢明代所建民居分上下四堂。厅堂居中,左右为卧室,中间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详细]
靖安宝峰寺
  宝峰寺千年古刹宝峰寺位于宝峰镇宝珠峰下,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9年),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宣宗赐“宝峰”匾额而得名。宝峰寺是禅宗八祖马祖道一-的重要道场,马祖真身舍利归骨之地,原宋代所建舍利塔仍保存完好,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峰寺占地700多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前后五进,东西两院,恢宏壮观,禅意深远,是江西省佛教文化中心、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全国禅宗样板寺院。宝峰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一诚大师亲任方丈,江西省佛学院亦设于此,该寺以传播禅宗要义为-要旨,是国内难得的禅宗纯修行寺院,其每月一期举办的大型公益讲座《宝峰讲堂》,主讲者均为国内外一流大学、知名学术机构的鸿学大儒,已成为国内禅宗、国学方面的名牌性公益讲座。千年古刹宝峰寺,是江西境内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禅宗寺院,占地面……[详细]
兴国大圣寺
  兴国县大圣寺大圣禅寺位于兴国县城,汐水江边,滨江大道东侧,南距319国道兴国将军桥1公里,北离红军桥200米,距兴国火车站4公里,交通方便,汽车可直达寺内。大圣寺,原名大乘寺,位于县城东门直廨(县衙门)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建。初名万年寺,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敕赐“大乘寺”。旧有飞来殿、石佛、铜钟古迹。旁为东林、西竺二禅房。明中叶,以其址建学宫,后移学,寺仍旧。清乾隆三年(公年1738年),知县徐大坤徒城隍庙于大乘寺,西竺仍存庙右,东林移在庙左。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重修,分为内外二寺。大乘寺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且有铜钟飞去又飞回的奇传。据1988年版《兴国县志》记载:县城东门内大乘寺有唐铸巨钟。宋绍兴初(公元1131年),钟忽失去,被卖至赣州天宝寺,该寺僧扣而无声。……[详细]
石城普照寺
  普照禅寺位于县城西北20华里的如日山。如日山原名高寨,山顶原名高灵峰。后因传说山顶庵中有一玉牌(日晷)能随日而转,故而更名。该山地处石城与宁都交界处,其北、东、南三面属石城,分别为原琴江镇桐坪、丘坊和沙塅辖地,西面为宁都县田埠乡金钱辖地。高岭峰上古有佛寺,名高灵峰庵。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载:“高灵峰庵,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开创,国朝(清,下同)康熙十七年(1678)僧寂俦重建,雍正九年(1731)僧照苏募新”。道光四年(1824)《石城县志》亦载:“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赁桐坪白十三郎之基建造,国朝雍正九年山主白姓重建”。康熙至雍正间又建一道观,有大师余本来在此-传教,一时门徒甚众。多次修建,佛道同存,故有上、中、下三寺庙之说。明清以来,该处曾出过惠显、了……[详细]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国家2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县城南门广场右侧,沿解放街南路或外资路可直达。是展示我国赣西古代建筑艺术及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光荣历史的专题型纪念馆。纪念馆中堂陈列着部分珍贵文物和照片,靠中堂右厢房为毛泽东和方志敏同志旧居。大厅右侧陈列着一枝枪等90余件珍贵文物,并着重介绍了一枝枪的光荣历史。1926年,在湖南农-动的推动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全县8个区136个乡都成立了农民协会,县城成立了总工会,同时还成立了两支工农武装力量,即农民自卫团和县城保安队,两队共有枪枝60枝。工农武装成立后,为保障工农利益,强迫土豪劣绅减租减息,开展平仓清谷运动,受到贫苦工农的热烈欢迎。1927年6月下旬,江西省农会负责人方志敏化名李特派员(李祥松)来指导农-动,曾……[详细]
46、阁皂山 AA
阁皂山
  道教名山——阁皂山,又名阁山,海拔802.7米,位于市境东南隅,雄峙赣江东岸,蟠衍200公里,成为樟树碧嶂。山名肇见于东汉。宋代以来,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的誉称。东汉建安七年(202)著名道家葛玄在此悟道修真,在此山建“卧云庵”,筑坛立灶,“九转金丹”,尊称樟树药业之祖。唐仪凤年间(676-678)朝廷赐阁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与金陵(今南京)茅山、广信(今贵溪)龙虎山并称为天下三大名山。[引路松]也叫唐松引路,位于福地景区登山公路东侧,高耸路旁,恰似给游人指点路途,故称引路松;它们又像一对孪生姐妹,婷婷玉立于道旁迎送登山客人,故又名姐妹迎客松。古志记载其皆为唐宋物,经考证确定为千年古松,已载入《中国古树志》。现仍枝繁叶茂,其中一株顶侧枝上有片针叶特别茂……[详细]
血防纪念馆
  余江县“血防纪念馆”是江西唯一、全国最大的血防展览馆。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座落于余江县城中心区域,由著名书法家吴作人题写馆名。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舍院式结构,建筑风格朴实、壮观。正门前景中心广场,与广场另一侧的“血防纪念碑”遥相呼应。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则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枋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自然流畅。内庭设计雅致,水池、拱门、踩石、花木错落其间,令人心旷神怡。馆内由序幕厅、第一展厅(苦难篇)、第二展厅(消灭篇)、第三展厅(巩固篇)、第四展厅(变化篇)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地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国0的领导下,克服……[详细]
48、安福孔庙 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福孔庙
  安福孔庙为江西省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坐落在江西18大文明古县之一的安福县城南.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福县城,距吉安市60公里。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旧称“学宫”、“文庙”,后屡有兴废,至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迁现址。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面积2148平方米,整个院落10000多平方米,有下马碑、泮池、圜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露台、大成殿等建筑。大成殿采用中国宫殿的营造风格,殿内陈列了安福县自秦始皇至今2200多年的建县史,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孔庙占地10余亩,主要建筑物均以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它利用层迭推进的门阙、津桥、院落丰富空间的变化,借以突出尊崇孔子的主题。大成门与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详细]
49、洞山禅林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山禅林
  洞山是中国佛教曹洞宗祖庭,天下举宗,曹洞宗弟子遍及世界,早在公元840年就有日本瓦室能光、朝鲜利严等和尚在洞山长住,使曹洞佛法徒入日本及朝鲜。现在,曹洞弟子在日本就有千万之众,良价大师(公元835年)创立的曹洞佛法,传扬世界,良价于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懿宗敕以“悟本禅师”法号,圆寂后敕建“慧觉宝塔”建于洞山后山。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原始森林内,古木参天、藤蔓环绕、兽走鸟跃、鸣泉飞瀑,景致美不胜收。景点20余处,有普利寺、价祖塔、苏辙诗石刻、木鱼石、七仙桥、千年罗汉松、石上楠、逢渠桥及夜舍山、红米埚塔林、牛头山塔林、经坑塔林等多处佛塔林,雄伟的山门有已故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扑初老先生亲题“洞山禅林”四个金字,洞山山清水美,代代出佳人,……[详细]
江南第一墓
  “江南第一墓”坐落于吉水县城105国道旁的县博物馆内,整个墓形呈“品”字状,整个墓的外形给人的感觉就如一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大墓均使用干砌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的粘接物。经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此墓为“东汉大型藻井砖室土墩墓”,建于三国东吴晚期,距今已1700多年了。免费开放服务电话:8680233……[详细]
吉州窑遗址
  吉州窑位于吉安县千年古镇永和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群之一。吉州窑创烧于隋唐时期,鼎盛于南宋,至元末明初终烧,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吉州窑制瓷工艺精湛,特色鲜明,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滚滚红尘千百年,沧桑未蚀吉州窑。2011年起,吉安县投资数亿巨资,开工建设吉州窑遗址保护暨永和省级示范镇项目,着力建设吉州窑遗址博物馆、文化广场、吉州窑遗址公园、宋街环境整治等,努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成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南宋,至元末明初,具有1200多年……[详细]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遂川县泉江镇名邦街,原称“万寿宫”,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为国家AA级景区。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分前、中、后三进,第一进为戏台,两旁为厢房;二进为大厅,两边为六间住房;第三进为水晶殿和魁神楼,共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遂川县城最大的古建筑。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系毛泽东于1928年1月24日亲手创建的中国农村第一个红色政权,是毛泽东亲自领导建立的红色政权,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制订的《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相当完整地体现了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的方针和任务,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乃至中央苏区建设的蓝本,成为湘赣边界斗争的一面旗帜。现在的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陈列了许多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树起了……[详细]
53、严嵩故里 AA
严嵩故里
  严嵩故里——介桥村,是严嵩出生和生活了几十年的故乡,她座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城郊东南角,背倚袁岭,面临省道清萍公路。严嵩故里数十栋明清古祠群,严嵩真假墓址,严嵩洞,严嵩家庙—石门庵。……[详细]
临川金山寺
  金山寺,坐落於江西省临川市北段海拔二百六十五.九米的金山岭上(又称金峰),东与东乡毗邻,北与进贤接壤。自依山而过的316国道仰望,满目葱茏的群峰烘托出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雨天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晴日云蒸霞蔚,流光溢彩,犹如天庭仙境。从寺内俯视,山下方圆数十里田野无限,村落密布,道路纵横,抚河如带,湖泊似镜,人间美景尽收眼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年的慧悟师已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法名改称印空。法师看到党的宗教政策已逐步落实,顿起复兴金山寺之宏愿。一九八五年春,在满目疮痍荒草萋萋的寺庙废墟上,又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在国内外众多缁素大德和十方善信的资助下,经过十馀载的栉风沐雨,惨澹经营,印空法师的夙愿终於实现,金山寺再现昔日辉煌,五千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巍然挺立在金峰之巅。踏入寺门,但见红墙……[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瑞金市城西沙洲坝乌石龙村,原系当地杨氏私祠,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于1931年11月25日在瑞金叶坪宣告成立。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中革军委先后设有总参谋部(后改称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武装动员部(后改称武装总动员部)、总经理部(后改称总供给部)、总兵站部(后改称总兵站运输部)、总军医处(后改称总卫生部)、政治保卫局以及秘书处、抚恤委员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等机构,总参谋部内设一至六局。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乐平古戏台
  乐平戏台(含传芳余家戏台、余家戏台与祠堂、涌山昭穆堂戏台、龙珠戏台、戴村上房祠堂戏台、车溪敦本堂戏台、横路万年台)乐平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现存412余座。它们灿若星辰,遍布全市农村各地。其中不乏明清建筑。接属性分,有祠堂台、庙宇台、会馆台、宅院台等;接功能分,有晴台和晴雨两用台;接结构分,有木质结构台、石质结构台和石木混合结构台。无论何种戏台,其造型之雄伟,气势之恢宏,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乐平古戏台是熔建筑、工艺、雕塑、美术和文学于一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国内外罕见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众多的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普遍关注与浓厚兴趣。海内外近40家新闻媒体对它作了专题报道。乐平古戏台具代表性的有:(1)涌山昭穆堂祠堂台……[详细]
57、洎阳楼
洎阳楼
  洎阳楼是乐平市乐安河两岸景观建设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展示当地人文、历史的功能,呈内6层外3层的结构,整体建筑高度超过41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一新地标于春节期间正式亮灯,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登高观景的又一好去处。洎阳楼共7层,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1.32米,建筑面积约2893平方米,为乐安河景观项目的最高建筑。……[详细]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之一,位于五老峰东南,始建于公元940年,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方得以兴盛。白鹿洞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详细]
永修真如寺
  云居山,古称欧山。位于永修县西南部,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因常年云雾笼罩,又名云居山简称云山。这里,群峰环列如屏,嵯峨峻峋,层峦相望;万木峥嵘叠翠,竹木参天,奇秀天成;山泉流涌成湖,澄彻如玉,不染纤尘;山中坦荡平整,青畴绿亩,景色旖旎。佛教曹洞宗祖师道场真如寺,就座落在这天上云居,冠世绝境之中,又因列岫峰围,宛如莲瓣,山中寺宇,好似莲蕊,佛教尊真如寺所在地为莲花城。曹洞源流真如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10年)。开山祖师道容与名僧司马头陀同游云山,上山后,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镜,四周峦岫环列,屏障护持,宛然为一处远离尘嚣,清静幽雅的桃源胜境,于是率徒诛茅垦山,治基建寺,一时名声大振,从者如风,唐宪宗李纯亲赐寺名云居禅院。此后,道容与其弟子全庆、全诲在此弘扬佛法,……[详细]
庐山定慧寺
  定慧寺,原名定慧庵,土名城墙沟,位于庐山北麓莲花洞景区内,背倚双剑锋,面对城南山,驻市区9公里。元末明初始建。据九江旧志记载,元末明初,一佛者明心觉显的赤脚僧人曾在此清修,因荐药治好明太祖之疾,圆寂后赐葬庐山。明末清初,文石和尚募缘数哉,始修大佛殿,时僧人九百,香火极盛。至隆钵和尚,鼎盛之至,朝奉者万计。清顺治十七年(1660),刑部主事送“定慧禅林”匾额。乾隆十六年(1752)显亲王感其幽谷松啸,亲题“松风临水”金匾,寺庙名噪一时,住持隆钵法师由此又称“听松和尚”。清末,寺宇、佛像毁于兵火,金匾遗失,僧人遣散。民国五年(1916),福山和尚重修佛殿、寮房,维持香火。新中国成立后,宗教信仰自由,僧人恢复早晚课诵,--参禅。“文革-”间,僧人再度被逐出山门,经书、法器等皆被损毁,祖师墓塔亦被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