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云浮市 > 罗定市旅游

罗定市文物古迹介绍

罗定文塔
  罗定文塔矗立于泷江曲水环抱的一个半岛上,建于明万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筑宏伟壮观,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宝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层塔檐微微翘起,状如绽开的花瓣,整个塔身有如七朵盛开的花儿叠成,顶层由一铁柱直插苍穹构成塔尖,四周用铁链牵护,形若伸出的花蕊。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色彩华丽的花塔。塔顶的连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也是迄今我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塔地处曲水环抱之中,与神滩庙妆楼双峰相对,河上七级浮屠映照波心,登青云桥揽胜有宝光荡漾之趣,成为明清罗定八景之一,曰:“东桥塔照”。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历时三年竣工。清嘉庆五年(1800),曾修塔顶,道光……[详细]
蔡廷锴故居
  蔡廷锴将军故居在罗镜镇龙岩村大华山下,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的出生和成长地。故居建于1912年,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粤西典型农家大屋,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前有0、回廊。两侧设有附屋。后座两角置有炮楼,屋前为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四周砌围墙,附屋设有猪舍、牛栏、厕所等。通巷设水井,是粤西典型农户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1992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了主体部分。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前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匾额。蔡廷锴父母墓园在罗镜镇东山,筑于半山,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坟茔为六角亭,坟茔后面矗立一座石牌坊,牌坊镶有一块花岗岩匾正面为蔡廷锴亲笔书写“生我劬劳”,北面为李济深题刻了“山河并寿”。景点位置广东省云浮市罗定罗镜镇龙岩双轮角……[详细]
罗定学宫
  罗定学宫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下辖罗定市罗城镇西区,为清代罗定直隶州的学宫。罗定学宫是广东西、南二江流域仅存的形制最完整、规模最大、保存古建筑物最多的学宫。学宫俗称文庙、孔庙,专为祭祀孔夫子而设立。罗定学宫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后代多有修缮,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中轴线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配两庑、乡贤祠、名宦祠、奎星楼、德义祠、学署和明伦堂等。罗定学宫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朴素、轻巧、实用。整体布局严谨,遵守传统形制,细部装修和装饰又有创新,铺地、砖柱、斗拱等做法都很有特色。如大成门左侧的名宦祠和明伦堂、右侧的乡贤祠都是岭南硬山顶厅堂式建筑;学宫的砖木结构结合巧妙,简洁明了,善用当地材料,其中凹心砖的砌筑很独特。这种砖为南江流域首创,砖体分……[详细]
背夫山墓
  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陶豆,是广东首次发现。有胡铜戈是广东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中……[详细]
必名李公祠
  必名李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连州镇万车村委会大乐村。祠建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坐东向西,与其祖李庸将军祠逆向。一路三进,面阔12.3米,进深30米,面积369平方来。硬山顶,龙船脊,筒瓦,瓦面曾修葺,水磨青砖勾缝,头门有四条八角云石檐柱,雕花麻石砌鼓乐台,四组十字科斗拱雕花四步架梁、月梁、驼峰等,门廊较深,大门开在正脊前一檩。门额为《必名李公祠》 “雍正岁次甲辰季秋谷旦国学候选州同男乔馨建”,门厅一条砖仿石金柱,后接十字科四檩斗拱,小屏风。前天井两庑倒塌,中厅为祖堂,三开间三进深,中间敞开式,四条八角形金柱,雕花十字科斗拱7架梁,前檐为两条方檩卷棚顶檐廊,外有一条雕花额枋,上有两个十字科斗拱袱垫。有嫁妆瓦,后檐单步架梁,接后墙体,有雕花后额梁,两侧墙开券门入第三进。前有双八角形檐……[详细]
下山洞遗址
  下山洞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苹塘镇周沙村委会下山儿洞。该山地处罗定市东部石灰岩地带边缘,是一座凸出的石灰岩山峰,三面皆为山谷盆地,下山洞洞口朝西,前有弯曲小溪和古桥,小溪垂柳夹岸。洞口高于溪面5米,外有狭长洼地。洞高3.5米,宽2.2米,深30余米,分主洞和支洞。1984年9月,罗定县文物普查队在洞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文化遗址,1985年和198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罗定县博物馆等单位先后联合进行过三次发掘,在主洞中段、距洞14米处发现有四层堆积,第一层为石灰华钙板,第二层出土一段智人桡骨和60多块破碎蚌壳,不少蚌壳刃部锋利,有人加工痕迹,还有黑鼠和一些无法鉴定的破碎兽骨,第三层堆积胶结坚硬,内含动物化石极为丰富,有猩猩、长臂猿、巨……[详细]
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
  唐 罗定 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谭礼村龙龛岩石室内,刻于距地面高2.5米凹凸不平的岩壁上,宽1.13米至1.15米,高0.76米至0.8米,面积约0.9平方米。共刻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数20多至30多字不等,正楷,字方寸大小,镌刻精湛娴熟。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刻,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陈集原撰文。除二、三字外,余皆清晰可辨,内有武则天创制新字10多个,六朝碑版别字百多个,以六朝骈体文写序。《龙龛道场铭并序》是广东现存最古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现存最早的唐刻,历代金石家对龙龛岩石刻给予极高评价。由于石刻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民族、民俗和地方史志、书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该石刻文字先后被收入《全唐文》、《广东文征》、民国《罗定州志》和……[详细]
长岗坡渡槽
  长岗坡渡槽位于罗定市罗平镇,距镇中心约1里路,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素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美誉。渡槽起点位于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终点位于双莲村天堂顶,全长5200米。渡槽自南向北横亘大片农田之上,于天堂顶通过隧道引入金银河水库,渡槽东西两侧分布村落,渡槽管理所建于天堂顶半山,自罗平镇沿村路穿过双莲村可抵达渡槽管理所。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内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长岗坡渡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水利工程的大手笔,是金银河水利……[详细]
锦堂陈公祠
  锦堂陈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平垌村委会大屋垌村。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建,坐东南向西北,一路变三路,纵二进。面阔29.8米,进深25米,面积745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高脊,牌式镬耳博古封火山墙,两登带短巷,外厢正立面为两个镬耳山墙,后堂两鳌侧向有两镬耳封火山墙。全祠可见三组不同方向的八个镬耳。青砖墙体,夯土脚,青砖砌角。头门为麻石檐柱,石月梁,檐口人物雕板。前檐人物满屏雕板三步架梁。后立屏挡中已拆去,三开间两进深,9架梁,雕花平袱垫。两庑用双仿石柱,满屏雕花卷棚顶庑廊,绿釉瓦当,滴水,瓦面砌墙面灰塑牌饰。寝堂三开间三进深,前为四檩卷棚顶檐廊,重彩鎏金雕刻满屏袱垫。中堂圆木金柱9架梁,平袱垫,后檐墙体承重。边路前厢为侧向一厅两房,内有小天井,有登带隔开,后有屏式灰塑博古封……[详细]
大垌八角楼
  大垌八角楼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金鸡镇大垌村委会下新村。为一座传统民居加建碉楼式建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坐西向东偏北,广三路,深四进,面阔37米,总深60米,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前三进为传统民居,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正立面有两个装饰性镬耳,全封闭,内凹肚门,有方条趟栊,前墙侧面将悬山隐蔽,内部有纵横通巷相连贯,天井铺青砖,三合土井沿,三面瓦接后堂水。厅后有挡中格扇屏板门,前有落地龛罩屏门,均雕工精细,各小厢房均有小门墩。第三进在太公棚底开小门通后院,后院地面抬升五级,两边为两排辅屋,内有两水井,用后山汶泉水,一清一浊,一食用一洗用。后有一座四层高炮楼,青砖建造,四角凸出四个方形,故当地人称为“八角楼”。碉楼密檐,檐下一周用五彩灰塑装饰,四面有灰塑凤尾博古脊,并……[详细]
鹤咀山墓
  鹤咀山墓位于罗定市罗镜镇鹤咀山,1983年清理,为夫妇合葬墓。平面呈“艹”字形,长9.3米、宽4.5米。墓早年被盗,券顶塌陷。并列两个甬道各长3.1米、宽1.54米,前后均有券门,前门有九级台阶,前室不分隔,宽4.5、进深1.36米。后室用砖墙分隔为两棺室,长4.82米, 北室宽1.64米、南室宽1.56米。墓壁系用顺砖砌成,后壁凿山砌筑,均砌有券顶和直棂窗。后室地面比前室高出36厘米,用七道台阶相连。两棺室地面均有七个木柱洞,棺椁和木柱均已腐朽无存,铺地砖呈“人”字形错缝平铺。墓室内尸骨无存,南室发现棺钉24枚,北室发现棺钉33枚,北室有砚、茶杯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男性;南室有金饰物、铁剪、铜镜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女性。出土随葬器物68件,有罐、碗、杯、砚台、束颈瓶、金饰、铜镜、铁剪、滑石……[详细]
楼脚民居
  楼脚民居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石围社区居委会楼脚。明末清初建筑,坐西北向东南,一路四进,依地势逐级升高,面阔13.1米,进深37米,面积485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平瓦,龙脊镬耳封火山墙,水磨青砖墙、麻石脚,内凹肚门,两厢檐口贴塑海浪花,素胎瓦当、滴水。头门小屏风,大天井两侧有台式庑廊,用瓜柱5架梁,柱上加刻斗,两庑和第二进厅前共有四块红石雕花拦板,门厅后墙用木雕花窗。第二进官厅三开间三进深,八条圆木柱,瓜柱七架梁,前为双檩卷棚顶檐廊,十字斗拱,后为立体式屏风门,额枋底部雕花。第三进开中门,用方条趟栊门,立体式屏门分两层,上有双层雕花龛罩,设祖堂,厅门有方条趟栊门。第四进原为三层炮楼(今已拆小一层),底层为白砂岩,九级人字台阶,开高门,用方条趟栊,装有三个铁横栊箍,炮楼设四厢……[详细]
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
  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北区社区居委会道前街。原为彭家祠,清末民初建筑,坐西南向东北,面阔32.3米,进深33.7米,面积1088平方米,广三路,纵三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两登带巷,边路正立面有两个高大镬耳山墙,中路前两进有四个镬耳封火山墙,第三进,两层,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前门三级台阶、麻石梁柱、平袱4步架梁、外凹肚门。登带巷有三个搭洒,门厅三开间二进深,四石柱,11架梁,中厅三开间三进深,梁架被天花板屏蔽。前有6檩卷棚顶檐廊,东厢有议事厅,三开间三进深,前为四柱卷棚顶檐廊,中平袱7架梁延接后墙,其余为厢房,登带巷有三个长天井。第三进开横门,前有天井长廊,后楼共有7柱骑楼券拱式迥廊,有护栏,东西厢为楼梯房。该建筑以后楼最具特色,为清末民初最具规模的……[详细]
南门头大夫第
  南门头大夫第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西区居委会南门头。清中期建筑,又称老大夫第,坐西北向东南,三路五进,面阔22米,进深47米,面积1034平方米。悬山顶,龙船脊,平瓦,修葺后多有改动。前为两推首。前围墙,开有小斗门,第一进围墙后有小地堂,推首外后又建围墙留外明堂,变为门内外有三围墙、三地堂格局。青砖墙,红石脚,绿釉瓦当,明堂红石铺地,墙体红石上有三层麻石,右推首有花格屏门小客厅,前有砖砌花窗挡隔墙,前连内登带直巷,登带直巷实为一道排水明渠与檐阶石,第一进门厅在大门后有六檩卷棚顶檐廊,博古架,青砖地面,置花格挡中后屏板门,天井三面接后堂水,第二进前置落地花格雕花罩式门,后为立体式花格挡中屏风门,第三进开大门,第四进不相连,由一横式大天井隔开,青砖基础砌坭砖墙,第五进拆去。右侧一排……[详细]
石龙塘叶氏大屋
  石龙塘叶氏大屋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镜西村委会石龙塘村。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稍偏西,广六路,深四进,俗称十二座。面阔63米,进深43米,面积2709平方米,前有20米地堂。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中路高出其它各路,两条登带巷,边路厢房外又有两条直巷,巷外再有两排附屋。正立面原有两镬耳山墙,镬耳拆去,仅剩墙体,墙体较主屋凸出。青砖包泥砖墙,灰砂夯土脚。附屋泥砖墙。中路为外凹肚门,阔10米,旁路为内凹肚门,阔4.2米,均有方条趟栊。登带巷用企栊门,上圆下方。围墙灰砂脚,砖砌疏窗墙体,外为水塘。大门墩有木桎,大门厅后有屏风,天井较深,内铺青砖,门内两侧称朝厅。二进厅有石屏板门,三进厅后有立式屏板门。当地称为双落鳌,双登带,四角四炮楼(后高前低),共有十九个天井(两侧为长天井),12个厅(不包……[详细]
舆权黄氏宗祠
  舆权黄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替西村(朗)黄自然村。祠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1980—2003年曾维修。坐东南向西北,面阔30.7米,进深19.3米,面积592平方米。广三路纵二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博古两面雕有番鬼扛脊,博古人字斜脊封火山墙,两低鳌密檐,两登带巷,开前门,边路为两排辅屋,见人字斜脊。青砖墙画抹灰划砖线,灰沙夯土脚,门檐柱为圆木柱,双步架梁,内为砖仿石檐柱。小屏风,庑廊为7架梁,寝堂为三开间三进深,圆木金柱,砖仿石檐柱,瓜柱9架梁,前为四檩卷棚顶檐廊,后檐为墙体承重。内存清道光十八年《黄氏世系谱记》和《创造祖祠蒸尝碑》。边路为四耳房作书馆,右侧缺后角左侧再建一间为仓管,作管理宗尝用。地堂有矮墙,左右有小门亭,外侧为月塘。该祠灰塑脊和坭水墙画多人物图案……[详细]
罗城区氏祖屋
  罗城区氏祖屋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区屋居委会。清中期建筑,坐东北向西南,三路三进,硬山顶,龙船草尾脊,平瓦,第一二进为人字封火山墙,两条内登带巷,边厢正立面有两个龙脊凤尾山墙,厢房后为两个平脊马头墙,第三进侧向有四个龙脊镬耳封火山墙,青砖包坭砖墙(见光包),素胎瓦当,60公分红石脚,双凹肚门,红石檐阶,内墙面抹灰勾划砖线。前明堂有围墙,明堂14米宽,8米深,围墙外为半月塘,围墙左侧砌一小门楼,后为吹打房、红石门额、砖花窗。头门小屏风,内天井两侧有雅致小偏厅,外砌嵌花窗挡隔墙,内置双柱落地罩式屏门,顶有木藻井。第二进内凹肚门,内有立体式花格挡中屏门。第三进称观音厅,前开大门,后设神棚龛罩,横通巷走曲尺形接直通巷,后门通后花园,内登带直通巷外两排附屋,右侧围墙内有小花园。该建筑造型……[详细]
附台村翁氏牌坊
  附台村翁氏牌坊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驸台村委会牌坊村。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旌表区元德之妻,节妇翁氏而建造,坐西向东。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砖柱批灰仿石结构。面阔6米,明间3米,次间1.5米,庑殿顶。以灰塑艺术最具特色,彩塑飞凤,配以山水图案以殛各种人物造型,重彩粉饰,精妙传神。正中灰塑金童玉女捧月,两端塑彩凤1对,重脊翘起,下塑2个托梁力士(番鬼托梁),上塑4个彩凤。次楼依半个明楼模样各塑3个彩凤,形态各异。整座共塑12个彩凤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明楼正面上 书-“圣旨”匾额,两柱对联横额为“节孝流芳”,内容为“铁石为心任苦雨凄风干百年坚贞不朽;丹青刮目俨银台金阙亿万世瞻仰犹新”;明楼背面上 书-“旌表”匾额,两柱对联横额为“冰清玉洁”,内容为“想当年矢志柏舟猿啸鸟啼与冰霜而励洁;喜今……[详细]
莼圃陈公祠
  莼圃陈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平垌村委会大屋垌村。建干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坐西南向东北,一路二进,面阔27.2米,进深27.9米,面积760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书卷人字博古封火山墙,两边厢正立面有两个云头状大镬耳山墙,麻石檐柱,月梁,三步架平袱垫梁,青砖墙面抹灰勾划砖线,夯土墙脚。绿釉瓦当,滴水,头门三开间二进深,大天井有石条砌中路,后有一个四流水歇山顶拜亭,有嫁妆瓦,内用四条木柱,外用四条砖仿石柱,下有嵌素瓷花窗矮栏,天井两侧有双柱卷棚顶庑廊,六角形砖仿石柱。第二进寝堂三开间三进深,前檐砖仿石柱,中用八角形木柱,前檐为四檩卷棚顶檐廊,后檐墙体承重。中为11架梁,存三块练功石,刻有“至彀堂”三字。后墙密檐嵌绿釉花窗。该祠以中天井拜亭最有特色,且内部雕刻精美,檐……[详细]
罗定黄氏大宗祠
  罗定黄氏大宗祠位于罗定市素龙镇谭祝村。黄氏于明洪武年间入籍泷水县(今罗定),永乐年间四世祖黄克任布政司理问,诰赠通议大夫。其弟黄斌任江西按察御史时,在村里建祠堂,以显耀乡里。宗祠历经多次修葺,最大的一次在清乾隆年间。祠为七进,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面宽13米、总进深达120米。第一进为门,置五级台阶,九架,深4.8米,设有门屏、槛栏、石墩、石鼓等。门楼后天井正中砌一道直通二进大厅的石阶,天井两边各有一座长7米、深2.4米的卷廊。第二进厅前面为一个进深4.8米的卷廊,两侧各设一个小券门,厅堂面宽、进深均三开间。第三进厅梁架结构与第二厅相同,唯厅后正中砌一道墙,设神龛供奉祖先牌位,两边设侧门通第四厅。第四进厅和第一进一样,都是敞开式布局,但天井无廊庑,亦无侧墙门。第五进客厅在乾隆年间重修时被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