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我国五岳神庙之一,位于南岳古镇。大庙坐北朝南,周围红墙环绕,四隅角楼高踞,规模宏伟。唐初名司天霍王庙,唐开元年间,司马承祯建南岳真君祠。南岳大庙位于南岳镇北街,是我国五岳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大庙为宫殿式建筑,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占地9.8万m2,与泰安岱庙、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庙有九进:棂星门、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应门、正殿、寝宫、北后门。其中正殿规模最大,是主体建筑。正殿又称大殿或圣帝殿,高24m,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檐下的腾龙飞凤和大门上的木雕极为精美。大殿四周石柱间嵌着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刻制的双面汉白玉浮雕144块,殿前石阶(丹墀)中嵌着一条洁白的石龙,昂首曳尾,妄欲腾空飞去。屋顶上的各种彩陶,廊壁……[详细]
22、紫鹊界梯田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鹊界梯田
  娄底市紫鹊界梯田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娄底市紫鹊界梯田景区属于雪峰山脉奉家山系的中部,海拔1236米,最高峰海拔1585.2米,以紫鹊界梯田为中心,共有梯田560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的梯田在2万亩以上,主要分布于水车镇锡溪管区,从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间,共400余级。-紫鹊界梯田始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族、瑶族、侗族、汉族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历史沿革奉家山区紫鹊界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商周。两汉时期,统治阶级对居住在这里的苗、瑶民族规定“只服徭役、不纳田税”,唐、宋时期,朝廷鼓励开垦荒地,多次颁布有关垦辟农田的诏令,并……[详细]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县(州)署衙,始建于宋代中叶,占地10521平方米。地处湘赣要冲的茶陵县,是井冈山的西部屏障。当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上安家后,毛泽东便将攻打茶陵作为向外发展的首选目标。趁着驻守茶陵的国民党正规军调走之机,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主力近500人在团长陈皓等率领下,胜利攻占茶陵县城。这是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之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工农革命军进城后,陈皓等领导人缺乏管理经验,他们不做群众工作,仅委派了一个县长,完全按旧政府一套制度行事,部队所需经费仍由商会摊派。宛希先在力促中共茶陵县委成立和工农群众组织恢复的同时,目睹了新成立的茶陵县政府种种弊端,以及陈皓等军官的所作所为,甚为忧虑,写信嘱人送交远在茅坪的毛泽东。毛泽……[详细]
土司古都老司城
  老司城位于县城东20余公里处的麻岔乡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老司城留存遗址很多,现成为游客、专家、学者了解研究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地址:湖南湘西州永顺县老司城村开放时间:8:00-18:00。交通:从张家界汽车站乘发往永顺的班车,票价25元/人,发车时间为7:00-……[详细]
龙兴讲寺(沅陵县博物馆)
  龙兴讲寺在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距今已138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学院。龙兴讲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称帝第二年下旨修建的专门用于传授佛学的寺院。讲寺之所以用龙兴为名,是比喻帝王之业的兴起。《尚书序》载:“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由此可见,唐太宗敕建江南讲寺并赐名龙兴,是有其深刻政治含义的,希望籍此通过佛法传播,感化“判服无常”的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进而达到稳固朝廷对江南的统治。龙兴讲寺也因此为唐代建筑最早的佛学书院,后来直到玄宗开元六年(718),才建立丽正书院,725年更名集贤书院,比龙兴讲寺要晚建90年。以宋代著名的岳麓、白鹿、石鼓、应天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例,它创建于宋开宝八年(973),……[详细]
周家大院景区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富家桥镇东南18公里何仙观涧岩头村。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50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故名“周家大院”。涧岩头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何仙观镇境内涧岩头村,是一处古民居群落,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包括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具备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级旅游、文物部门多次来这里考察,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9--11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仪式,正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详细]
27、胡耀邦故居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耀邦故居
  --邦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敏溪河畔。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上五代祖父胡中泮所建。故居坐北朝南,呈倒凹字形布局,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计19间。为典型的浏阳民居建筑风格。1915年11月20日,-出生于故居西侧横厅内屋一间10多平方米的耳房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30年随工农红军走上革命道路,从此告别家乡,直至1963年元月,-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时,在回浏阳农村调查期间,才回故居住了一晚,并与当地乡亲坐谈,访贫问苦。1985年,--邦的哥哥到北京去,告诉他祖居就要倒了,怎么办?-说,年代久了,倒就让它倒吧,外边倒掉了,人就搬到里面去住。耀邦坚决反对修复故居。直到1995年2月,为纪念耀邦诞生80周年,浏阳市委、市……[详细]
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
  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位于邵阳市邵阳县塘田市镇对河村夫夷河畔(原邵阳县第四中学)。1938年夏,中共湖南省委为了在湘西南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时任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研究部主任吕振羽受党组织委派,在塘田市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旨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金称市镇溪田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沟桥事变后,奉命回湘组织湖南文化抗敌后援会,任常务理事和研究部主任。1938年夏,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吕振羽回家乡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邀请国民政府-副院长覃振挂名任院长,吕振羽任副院长兼党代表,主持实际院务。学院于1938年6月开始筹备,9月开学,分研究班和预备班二级,其专修课不同,其中“中国革命运动史”、“抗日战争讲座”、“战时防护”、“军事训练”等为二级学员共修。为动员……[详细]
29、圣安寺 AAAA
圣安寺
  圣安寺,是岳阳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始建于唐初(公元716年-760年间),最初为高僧无姓大和尚所住,宰相杨炎常来往于圣安寺。京兆尹杨凭捐巨资兴建。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为圣安寺刻写碑铭。 圣安寺地处岳阳市城南郊,距市区约3公里,背靠楞伽山,右视南湖,左眺洞庭,风景秀丽,交通方便,是十方善信难得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各方游客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详细]
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详细]
31、夏明翰故里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明翰故里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又称“合家堂”。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余年。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坐北朝南,土砖木结构,除北边外外墙青砖砌筑,北边为土砖墙。大院二进六厢,共有房屋45间,面积2316平方米。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阳洪市镇人。生于湖北省秭归县。夏明翰跟随祖父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过童年时代,12岁随全家迁回衡阳。少年时代的夏明翰就受到了父母追求科学民主和维新变法思想的熏陶,养成了爱读书善思考的习惯。1917年春,夏明翰进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他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读进步书籍,并参加-和反对军阀的活动。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1921年秋,进入湖南自修大学……[详细]
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里景区(MuseumofComradesLiuShaoqi)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占地面积1200多亩,是以刘少奇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传、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和收藏、保护、研究刘少奇文物的人物类纪念专馆。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文物馆及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炭子冲民俗文化馆、炭子冲学校、刘家祖坟等景点。馆藏文物资料共15507件,其中珍贵文物571件,是全国最大的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中心。刘少奇故居是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整修和科学复原,再现了20世纪初江南民居的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部分场景。陈列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详细]
33、岳阳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
  岳阳楼坐落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市西门的城墙上。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腾王阁齐名,并称为中国长江流域的“三大名楼”。登楼俯瞰洞庭湖,水面烟波浩淼,苍苍茫茫,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岳阳楼传说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至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建楼阁,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同时代的诗人杜甫有诗《登岳阳楼》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宋庆历五年(1045年),腾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千古名作《岳阳楼记》。范氏在文中不仅将四周的景物、早晚晴雨等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漓尽致,且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详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八一路538号长沙市博物馆内。1921年秋至1923年4月,毛泽东、何叔衡等租用此地作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机关秘密办公地。1921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不久,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辖湖南及江西萍乡),区委机关仍设于此。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湘区委员会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力开展工人运动,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4月,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水口山铅锌矿等十几次工人大-斗争,掀起了湘区工人斗争高潮。1923年春,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工人党员到衡山县岳北开展农-动,到1923年,湘区有7个县和地方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有15个……[详细]
厂窖惨案遗址
  厂窖惨案纪念馆位于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农科村。1943年5月9日至11日,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江南,出动三千余日军,汽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从水、陆、空合围南县厂窖垸,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三天时间里,-我无辜同胞三万余人,烧毁房屋三千多间,船只二千五百余艘,0妇女两千多人,抢劫粮食、牲畜、衣物等不计其数。当时,厂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就是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制造的仅次于-的第二大惨案——厂窖惨案,也是二战时期法西斯日平均杀人最多的惨案。厂窖惨案遗址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无辜百姓、犯下滔天罪行的重要罪证,也是人民群众英勇抗战的历史丰碑。为教育后人不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84年起,南县县委、县政府在“厂窖惨案”遗址上建起了厂窖惨案纪念馆。2005年,厂窖惨案纪念馆被益……[详细]
神农殿景区
  神农殿2001年重建于凤冈山上,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已投入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景区分四个阶梯广场,199级台阶拾级而上,第四广场建有神农殿、殿高20.8米、长42.8米、宽32.8米,整个建筑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内有一座高7米余的由安仁县世界著名雕塑家周国桢先生设计的神农塑像。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而建造的。此殿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的风景迷人,令人流连忘返。2005年,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制作的《走遍中国,郴州》专题片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神农殿。此殿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的风景迷人,令人流连忘返。2005年,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制作的《走遍中国,郴州》专题片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神农殿。神农殿的由来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当地人相传,神农的母亲是江口人,居住在白石仙岭……[详细]
枧头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位于湖南出新田县城四五公里的大冠岭上。古村落民居和古文化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这些民居、古迹,地处风水宝地,设计巧妙,制作精良,气度不凡,神韵犹存。龙家大院三面环山,前有池塘,现存古民居60余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成。房屋古朴大方,宽敞适用,不事豪华,很少装饰,街巷整齐规整,巷道内不见污水垃圾。最有特色的是建筑门壁上的对联,字体娟秀飘逸,含义追求恬淡自然,返朴归真。其中一联颇能反映主人高雅志趣。该联曰“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靖节先生即陶渊明,陶的居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零陵太守龙伯高“敦厚周慎”等“八德”一直在龙氏家族中传承,这些房屋的主人——龙吟(龙启葆)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龙吟,又名龙启葆。他是新田县的第一慈善家,一生不做官,不参加任……[详细]
临武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湖南省临武县,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相传陈昌道先生之妻与姐常年吃素礼佛,常欲出家,因姐妹情深,不忍分离,乃建此庵,取名“月庵”,并塑孔雀音像。其姐在此每月青灯黄烛,晨钟暮鼓,诵经直至往生净土。清康熙年间曾进行修整扩建,雍正年间却遭火焚,因菩萨像常生异相,住持尼慧明法师甚奇之,乃结茅庐于佛龛侧而居,礼佛如故。乾隆中兴这际,南福信士集资重修,添塑如来、燃灯、弥勒、韦驮、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于两厢。住僧28人,香烟缭绕,钟声常鸣,由是顶礼游览者日增。道光年间(1850年),南福村陈名教先生独自修建山门,并书匾“东林胜境”,从此月庵之称逐为东林庵取代。1944年日寇骚扰,净地仍然尚存,以宏扬大师为首的住持尼仍回庵常住。“文革”期间,庵内一切均被毁,所有常住尼落户生产队,长达十三年之久,十一届……[详细]
彭德怀故居
  彭德怀故居位于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8岁时,彭德怀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几间茅房亦作抵押,留下两间栖身,晴天可遮太阳,下雨时室内外一样。”(《彭德怀自述》)彭德怀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5年至1927年,任湘军连长、营长时,交给弟弟积蓄400元。团经委会瞒着彭德怀给他二弟400元,共800银元,由胞弟彭金华与彭荣华在原屋西南30米处新建瓦房12间,占地约400平方米,取名“三华堂”,意为得华(彭德怀原名)、金华、荣华三兄弟之华厦。彭德怀亲撰门联:“为善最乐;见恶必除。”屋后有树林,东边为竹林,系典型而端庄的湘潭农村宅院。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以后,国民党-派对其亲属进行破孩,故居亦遭破坏。1949年,当地……[详细]
40、杨得志故居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得志故居
  杨得志故居位于株洲市株洲县南洲镇湘渌村(原南阳桥乡三望冲村)。1911年1月,杨得志出生于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县南洲镇)。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纵队司令员、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为纪念杨得志诞生100周年,2010年,株洲县委、县政府修缮了--故居,同时在故居旁设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