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湘阴文庙
  湘阴文庙位于岳阳湘阴县城步行街,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由“玉振金声”冲天坊、泮池、状元桥、“太和元气”坊、大城门、大成殿及厢房组成,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文庙,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湘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时间相近,历朝历代先后十多次予以维修、加修、重修,至清咸丰元年,“规模宏丽,遂甲于湖以南”,整个文庙建筑群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气势宏大,古朴雄伟,状元桥位于文庙之前,横跨“泮池”。按科举时代规矩,高中状元者可打马过桥。状元桥两侧,南面为“肃然起敬”牌坊,北面为“太和元气”牌坊,古时文官在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下马。二牌楼均为石榫结构,全用花岗石块镂空雕刻而成,其造型奇特,制作精良,令人叹为观止。湘阴文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详细]
红军标语楼——江家试馆
  年代不详。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霞阳镇。此为湖南省内红军标语最集中的纪念建筑。江家试馆始建年代不详。此屋坐北朝南,系江南晚清民居建筑形式,土木结构,阴阳合瓦顶,硬山顶屋面,两层0式。占地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13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前厅、后厅。前厅左右有两厢房,后厅左右有梢间,前厅有板式木梯通往0。1932年,李天柱、王震先后率工农红军湘东独立第一师在酃县城区进行革命活动时,在江家试馆内外和楼房的墙壁上写下了大量革命标语。1970年,将石灰、黄泥清除后,30余条(组)红军标语即显露出来。标语内容主要为:1、请看国民党十大罪恶一、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二、背叛中国革命,-工农群众。三、帮助资产阶级,禁止工人罢工。四、庇护土豪劣绅,加重租息剥削。五、克扣士兵军饷,……[详细]
营田砖拱仓库
  营田砖拱仓库有两座,即推山咀砖拱仓库和团湖砖拱仓库,分别位于屈原管理区营田镇推山咀社区和营田镇团湖村,于2008年11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两座砖拱仓库分别修建于1958年和1961年,是当时专门为收集、储存棉花、稻谷等农产品而修建的集体仓库。两座仓库相距2.4公里,除屋面防雨采取的方式不同外,其大小布局、建筑用材、内部结构和建造工艺都基本相同。拱仓库平面呈长方形,屋顶呈瓜瓣连弧拱形结构。与大跨度的拱形屋面相对应,为增加券拱的稳定性和结构力,在大券拱的垂直方向做成17道小券拱形式。小券拱全部为侧向上下两层现代机制红砖(规格24×12×6cm)按 “四横一竖”的方式砌筑,而粘合料是则是采用本地村民建房时常用的三合土(石灰、黄土、沙子)。除屋面防水处理用水泥外,整个仓库粘全料没有使用水泥,……[详细]
广州军区西湖生产基地军垦旧址群
  广州军区西湖生产基地军垦旧址位于西湖管理区,始建于90世纪60年代,坐北朝南,砖木或砖混结构,典型的苏联式建筑风格,糅合了具有北方气息的外廊式布局,面积庞大,独具特色。总建筑面积约6965.7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7093.52平方米。旧址由广州军区空军五七干校旧址、五七干校分校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46师的政治部(生产办)旧址、通讯营营部旧址、军人服务社旧址、军需仓库旧址、师部西湖水塔旧址、436团团部旧址、437团团部旧址、437团团部水塔旧址、438团团部旧址、438团团部水塔旧址、438团哨塔旧址等13处建筑组成。为了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1969年4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撤销第一--管教队建置,交给军队在此开办“五七干校”和农场,由广州军区陆军第47军141师……[详细]
湖南第一纱厂旧址
  在长沙潇湘大道上,从银盆岭大桥西桥头沿潇湘大道南下至营盘路过江隧道出口之间,一组掩映在风景入画的潇湘风光带之中的黄色建筑群。这组黄色建筑群就是曾被称为“湖南第一纱厂”的长沙第二批近现代保护建筑——裕湘纱厂,是长沙保存最好的“工业遗产”。湖南第一纱厂是1912年由老同盟会员、湖南都督府参议员吴作霖创建的,最初为官商合办的经华纱厂,1932年才改名为湖南第一纱厂。解放后在湖南第一纱厂旧址上建起来裕湘纱厂,在裕湘纱厂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沙纺织厂。至今保存完好的西式纱厂门楼为1919年建成的,显示民国初年风貌。80多年过去了,裕湘纱厂门楼还完好无缺地保存在岳麓区银盆岭湘江河畔。外观为浅黄色的方形的门楼,一颗硕大的五角星浮雕镶嵌在门顶横梁的正中间,四角各由两根圆石柱支撑,石砌拱门,三层楼檐外挑,构造庄重,……[详细]
郴州资兴寿佛寺
  寿佛寺源起寿佛。资兴是无量寿佛寺全真的故乡。寿佛寺全真,俗姓周,名宗惠,唐开元十六年出生于湖南资兴周源山,唐天宝二年到郴州开元寺出家受戒,后到浙江杭州拜道钦禅师为师,唐天资兴寿佛寺七年随师进京晋谒了唐玄宗,唐至德元年到广西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开创净土院(今湘山寺,被誉为楚南第一禅林),唐咸通八年端坐圆寂,享年138岁。全真大师着有《牧牛歌》、《遗教经》、《湘山百问》等著作,受到过历史上五位皇帝的敕封,宋徽宗敕封他为“寂照大师”,宋高宗加封他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宋宁宗、宋理宗又累次加封,清朝咸丰皇帝敕封他为“保惠无量寿佛”。由于他德懋寿高,远近都尊称他为“无量寿佛”、“寿佛老爷”,在江南地区、港澳台甚至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寿佛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东江镇凉树湾羊耳垅的东江湖畔,背倚周……[详细]
申鸣城遗址
  申鸣城城址位于临澧县新安镇古城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500米,南北残宽约300米。夯土城垣残存7段,高约3米、宽4米。城址内出土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鼎、豆及绳纹板瓦、筒瓦等建筑残片。申鸣城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当时以为规模不大。在古城北面、东北面、西面寻找到一些古河道,可能是从前的护城河,并且可能有水门,遗址最晚是东周时期。古城周围的九里墓群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大中型墓群,还有许多成片的小墓。由此推测,申鸣城不是一个小城,应该是楚国南方的一个中心城市。楚国士子申鸣以孝闻名天下,楚王想请他做宰相,他回答要做父亲的孝子,不做王的忠臣。他的父亲劝勉他说:造福于国家,在朝廷里有地位,你很愉快我也高兴,你应该出去做官。于是申鸣辞别父母入朝为官。三年之后,楚国王子白公作乱,申鸣准备率军出征平叛。他的父……[详细]
毛泽建烈士陵园
  毛泽建烈士陵园位于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南郊金峰村二组紫巾山麓。毛泽建,女,又名毛达湘,小名菊妹子,毛泽东堂妹,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东茅塘人。1905年10月出生,1921年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长期在衡阳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马日事变后,受中共湖南特委派遣,与丈夫陈芬一道,来衡山开展地下斗争,他们不惧-,恢复了中共衡山县委,陈芬任县委书记,毛泽建设任妇女运动委员,兼县委通信联络等机要工作。1928年2月毛泽建调离衡山,前往耒阳,任耒阳女界联合会负责人。5月5日,毛泽建夫妇带领游击队在耒阳夏塘铺一带活动时,被“挨户团”重兵包围,夫妇双双分别在棉花塘和鼓山被捕。后陈芬被杀害,毛泽建被井冈山游击队袭击耒阳县团防局和夏塘铺“挨户团”时获救。不久,毛泽建生下一男婴……[详细]
桂阳欧阳氏宗祠
  欧阳氏宗祠时间为清代。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下阳村,宗祠的建筑及石、木雕刻具有很高文化艺术价值。清顺治十年(1653)兴建,于康熙五年(1676)竣工。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曾多次维修。宗祠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长方形,面阔14.8米,总进深32.7米,建筑面积483.96平方米。地面铺设长形条石。一进为围以砖墙的庭院,南北有条石砌筑的拱门。庭院正面三道大门,中门为坐狮柱础,门首原有“进士”等匾额。二进为戏楼,面阔3间,进深2间。台座四面为六层条石叠砌,高2.1米,台上铺木板。台座两角竖石龙,形状各异。台前基石中雕二狮争绣球,右为大象,左有麒麟。台两侧围石上刻有花卉虫鸟。台上4柱,前两柱立于蟠龙石础上,雕工精细。顶上有覆盆藻井,封檐板及斗拱为镂雕的双龙戏珠、八仙飘海及花卉图案组成。前……[详细]
五尖山云林寺
  云林寺位于湖南省临湘市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望城峰顶,与驰名湘鄂赣的道教圣地大云山遥相呼应。古寺始建于唐宋年间,历史悠久;明清年间,佛教道场鼎盛,僧人不计其数,香云袅袅、晨钟暮鼓、梵音嘹绕,远至百里外,来寺朝拜者络绎不绝。古寺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之中,前屏后障,左侍右卫,玉带环腰。五尖山重峦叠嶂的诸峰,宛若朵朵莲花绽放在西天半壁。山间溪水清澈,音如琴声,梓林似海、峰峦瀑布、珍鸟奇花让人流连忘返。古寺面向连绵起伏的远山,俯瞰万家灯火的临湘城,极目远眺,令人心开意解,尘嚣顿消,可谓仙山佛国。随着悠久岁月流逝,古寺几经兴衰,至上世纪末只剩残迹横垣,景况萧然,这座千年古寺在默默等候有缘重振道场,再宣法音。欣逢我国宗教政策进一步开放,公民的信仰自由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护1994年政府正式批准修复云林寺,……[详细]
常德城区古井群
  常德城区古井群(含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白龙井、崔婆井)省保常德城区古井群之一,葵花井,系明代荣王府邸唯一原址遗存,在常德市一中内某个角落。葵花井,相传井中常现葵花,舀入瓢中则瓢中有葵,注入桶中则桶中带花。明弘治四年(1491年),朱佑枢被明孝宗封为荣庄王,封地为常德府。同年8月,常德武陵奉命兴建荣王府,但朱佑枢并未奉旨就封常德府,而是仍滞留京城,留在政治中枢。正德三年(1508年),朱佑枢在朝廷压力下,离开京城,到常德就封。直到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10月,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常德,代表封建王权的荣王府在劫难逃。王府繁华从此落尽,荣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朱慈炤携母仓皇出逃,不知所终。葵花井,记录了135年荣王府的盛衰,也留存了无数寻常人家儿时的美好记忆,镌刻着常德前行的历史轨迹。今对古井周……[详细]
红花岭红军战斗遗址
  红花岭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长潭坪乡刷珠溪村红花岭组。1933年8月初,夏曦、卢冬生率领七师回到鹤峰的时候,正逢敌三十八旅潘善斋联合当地团防向鹤峰苏区“围剿”。当时的苏区只有鹤峰一座县城,而巩固现有苏区的任务,实际是要以鹤峰县城作为依托,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基层政权。而夏曦抛弃烧巴岩会议决定,放弃巩固原有苏区的任务,不进鹤峰城,却率队奔袭于外线。8月6日,敌三十八旅乘机占领鹤峰县城。8月中旬,红七师-鹤峰失利。后强攻威风台失利,部队只好撤至走马坪。部队刚到走马坪,侦察员来报:朱际凯除留朱际孝一个连60余人防守其老巢江口外,其余1500余人由朱际凯带领,驻扎于40里外的官地坪。卢冬生认为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对夏曦说:“就从朱际凯开刀,打它一个伏击,把潘善斋逼走。”夏曦没有反对,点头同意。卢冬生……[详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珍珠港。旧址坐东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组成。中为文昌庙,始建于1803年;左为仓圣庙,始建于1831年;右为兴贤堂,始建于1833年。清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县党部和会议处所。1925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潘鹏举来攸县发展党员,是年冬和小学教师余来、谭志道等成为攸县第一批中共党员。1926年攸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同年6月14日,在叶挺独立团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成立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地址设在文昌庙,下辖7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60余名,由余来任总书记。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后,为发展壮大党的地方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农民运动,推进攸县革命运动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攸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大革命失败后……[详细]
华容洪山寺
  洪山寺位于湖南岳阳市华容县终南乡五谷坳村老鹰山麓,地处洞庭之滨,君山之侧,置身华容古四十八寺之中,独占素有“洞庭门户”禹山之隅。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厚。大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有高僧云游至此,择宝地,建庙堂,始名洪山堂。据《常德府志》记载:原名洪山堂、后改名为洪山寺。占地面积八十多亩,座北朝南,三分四合院,五进重檐殿,左右僧寮,斋堂,客堂,禅堂,等其余殿堂组成。僧众云集,历有高僧大德住锡,湖广及十方香客文人雅士云涌而来,佛法兴隆空前。自唐而下,明清以来,几经战乱,风雨洗礼,屡毁屡兴,香火依然,钟鼓不绝,实乃湘鄂名刹古寺之“观音道场”。相传,唐中有川籍高僧手植香樟于殿前。历千年,荫半亩,粗及十围,直上云端。每至仲春,花开盈冠,香越数舍,气袭容城。慕名游士,络绎不绝,香火衍盛,声……[详细]
长沙府文庙
  长沙府文庙,在今长沙市西文庙坪一带,距“百年名校”长郡中学不远。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改筑庙学为州学,王安石欣然作《潭州新学》诗以贺,是为长沙府学之始。明洪武年间,有所扩建,改回长沙府学。天顺六年(1462),知府钱赵又建尊经阁(藏书楼)。嘉靖至万历间,知府孙存、潘镒、周标、吴道行等又先后修建棂星门、敬一亭、司祭所和泮池,修复大成殿。天启三年(1623)知府谢宗泽“捐俸纠工”,“建尊经堂,广辟水池”,“耸文星阁”。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陷长沙,学宫付之一炬。清顺治四年(1647),长沙府学得以重建。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攻占长沙,将文庙做了马栏,祭器毁坏,盗走不少,校舍被砸,学府又毁。道光年间,湖南巡抚赵申乔、陈宏谋、吴荣光等竭力修复。咸丰十二年(1852……[详细]
桂东沙田万寿宫
  桂东沙田万寿宫——毛泽东等革命活动地位于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万寿宫居委会。1928年3月底,毛泽东应湘南特委要求,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前来湖南策应湘南起义,于3月30日到达桂东沙田墟。师部、团部均设在万寿宫。毛泽东寓此上殿右厢房,在此处中殿厅主持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1团负责人会议、工农兵代表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在沙田一带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将桂东赤卫队改编命名为“湘赣边区游击队”。毛泽东在沙田期间,在沙田戏台召开了群众大会,多次登台演说,宣讲革命道理,号召劳苦大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同年8月,红4军28团、29团攻打郴州受挫后,朱德、陈毅率红4军主力转移至沙田一带,开展革命活动。陈毅寓于万寿宫内耳房。朱德、陈毅多次在沙田戏台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桂东的沙田一带,三月……[详细]
云溪培风塔
  培风塔,又名臣山塔,又名龟山塔,其建塔时的塔名叫“簪笔”。培风塔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后清道光戊戌年(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重修。塔为八方七层楼阁式石塔,高33米,空心。时(道光十八年)赐进士出生临湘知县阮文藻为振文风士气,主持重修,并命名“培风塔”。《培风塔记》:“于为政宜,于为学尤宜。夫士气风,自人振之,皆曰唯,而后乃今培风塔也。”培风塔第一层门为拱卷式,高2.2米,宽1.03米,门额上镌刻有“上达门”三个大字,内设佛龛,佛龛顶端雕有“二龙戏珠”图案,惟妙惟肖,雕工精美,两旁石柱上刻有“虽楚有材,当年曾韫璞中玉;惟善是宝,此后应多席上珍”楹联;第三层为“联升门”,西北面和东南面皆设有门额,东南面门额上雕有“文光丕焕”四字;第二、四层各开两个东西向和南北向拱形门洞;第五层……[详细]
桃树湾刘氏大屋
  桃树湾刘氏大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金刚镇丹桂村清江片桃湾组,是由刘氏族人历时五年建造的一处规模宏大、具有清代建筑特点的建筑组群。现有大小房屋100多间,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据民居内现存的碑刻《桃树湾新宅记》记载:“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七月三十日酉时,课取己酉葵酉乙丑乙酉起首行墙安头二门,是年仅起正宅门厅四进,右旁正护屋三间;三十年造右畔护屋三层,并筑周围垣墙;咸丰元年起左畔护屋二层,二三年继造左边余屋、高仓,逐处装修,历五年而工始竣。”建筑组群原有大小房屋近400间,占地面积约21000多平方米。现存文物以-垣墙为本体边界,房屋100多间,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从2014年起,经上级拨款、村民捐资,桃树湾刘氏大屋一共进行了……[详细]
肖纪美故居
  肖纪美故居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吉信镇得胜营社区,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1920年12月肖纪美出生于此。肖纪美自幼聪明好学,于省保单位三潭书院启蒙,后升学至凤凰县文昌阁小学。1933年考入湖南省长沙市私立明德中学求学。1939年,被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录取,取得学士学位。1948年2月,肖纪美考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奋攻读,一年后获得冶金硕士学位,1950冬,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博士毕业后,肖纪美先生听闻新中国刚成立,便一心准备回归建设祖国。1957年肖纪美终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碍,回到了祖国。肖纪美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金属材料和金属物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材料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研究中多次获奖。在教育事业上,提倡用自然辩证法和……[详细]
曾国藩墓
  清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初四日,曾国藩去世,终寿62岁。其弟曾国潢,子曾纪泽、曾纪鸿等从金陵(南京)扶柩回原籍湖南,五月下旬抵达长沙,六月中旬出殡,葬于南门外金盆岭南。两年后,曾妻欧阳夫人去世,曾纪泽遂将父亲改葬,与母亲合茔于善化县湘西伏龙山之阳,即今望城县坪塘镇桐溪村伏龙山南。曾国藩系糯米混浇铸墓堆,墓碑三道,主碑题曰: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墓围直径5米,花岗石围:墓前古坪台50平方米;坪台东西石阙下通石级,沿桐溪寺墙而下,接曾国藩墓庐槽门。通道两旁原侍立石兽、石人,今仅存残迹。墓地正前有古银杏、罗汉松各两株,蓊郁茂盛。另墓地附近还有一倾圮神道碑,系李鸿章撰文,黄自元书法,大抵叙述曾国藩生平功绩,尤为珍贵。曾国藩墓是典型清代皇室墓葬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