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谭嗣同墓
  谭嗣同墓位于浏阳河中游南区的牛石乡(现为浏阳市荷花办事处)翟水村(现改名谭嗣同村)石山下,海拔300米。墓地距浏阳市区8公里,南距云桥约1.5公里,距荷花办事处3.6公里,西300米有浏醴铁路。地处翟水之阴,从公路南折入有简易路直抵墓山下,墓地四面开阔,农田小溪纵横交错,翟水河由东向西缓缓从墓山下流过,左右群山环抱,若众星之拱北斗,松柏苍翠。谭嗣同墓地处浏阳中部山地丘陵地区,前有翟水河自东向西缓缓从墓山下流过,前与野猫峡、七鸦尖等山峰对峙,群山环抱,松柏苍翠。流水潺潺,显得端庄肃穆。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光照较多,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7°Ç~17.6°Ç,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1800毫米,为全省多雨中心之一。墓地周围植……[详细]
夏思痛墓
  夏思痛墓年代:民国地址:桃江县武潭镇新铺子村龙家湾组。辛亥革命人物夏思痛墓,位于桃江县武潭镇东流村龙家湾,距武潭镇2公里。于1924年从汉口将墓移至桃江武潭,并与其侄儿同葬,系尸骨墓,高台突起,条石垒砌冢座,冢座高1.5米,前竖青石墓碑一块。碑高1.68米,宽0.73米,厚0.12米,直铸“夏思痛老人之墓”,旁镌“二十四年一月于佑任题”字迹硕大,楷书阳刻,字旁饰龙凤绕柱纹,周边饰卷草花纹,刻工精致,线条流畅。1984年,桃江县人民政府颁文将夏思痛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益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1.夏思痛墓于1924年从汉口移至桃江武潭,并与其侄儿同葬。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984年,桃江县人民政府颁文将夏思痛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详细]
坪坦风雨桥
  坪坦风雨桥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百里侗文化长廊,坪坦河上,共有9座桥组成。9座桥分别为普修桥、回龙桥、普济桥、永定桥、永福桥、回福桥、观月桥、文星桥、中步头桥,均始建于清代,为木结构桥。在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风雨桥是由桥墩、桥身、桥廊和桥亭等组合而成的。桥墩承重;桥身跨河;桥廊,上铺有木板,两边设有长凳,供人们休息,齐腰处开栏杆,可观赏两岸风光;桥亭则根据桥的长短而设,一般有3亭,长的有5亭。它是桥,横跨河流,联结两岸;它又不仅仅是桥,造型如长龙,是一方风水要素,象征着保护一方平安的力量,也寄托着人们带来福气的企盼;它是廊,既能给人避风挡雨、遮阴躲阳,又能给人启蒙教育和美的熏陶,因为桥廊内绘的壁画是那么丰富多彩;它是塔,桥面长廊上座座宝塔,飞檐翘角……[详细]
溪洲铜柱
  溪洲铜柱现存于王村民俗风光馆内。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铸5000斤铜柱为证。据史截:“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溪州刺史彭士愁与当时占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发生溪州之战。彭士愁战败后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与马希范议和,把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铜柱重五千斤,高丈二尺,入土六心,形为八面,中空,内实钜钱,柱端覆盖铜顶,铭誓状于铜柱之上,立于会溪,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重立时,又羼刻了一些土官衔名。清中叶,柱上铜顶被盗,沉于江心,柱内铜钱亦被人以饴粘钱殆尽。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永顺府知府张曾扬建亭保护。民国年间亭被毁。”铜柱的铜质,精纯光润;八面所镌颜、柳体阴文,虽经千载风雨洗刷,霜雪蚀磨,仍清晰如初。溪……[详细]
西村坊古建筑群
  西村坊古民居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西村坊村,该建筑群由廪生李昌富在清嘉庆年间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6218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1985年和1993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3168平方米.西村坊距今当有300余年历史了。这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院落。住宅群坐东北朝西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为2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的梅花图案形的防滑路面作为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建筑群雄伟古朴,座座飞檐翘角,画卉雕花,每座庭院外为卵石白粉花墙,内为木质结构,各院皆有精工石砌开井,每栋壁板门窗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古香古色,令人赏心悦目。此建筑群……[详细]
芷江天后宫石坊
  湖南芷江天后宫,原为福建客民会馆,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福建客民所建。芷江天后宫坐西朝东,南北建有耳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结构基本保存完整。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芷江天后宫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舞水河西岸,座西朝东,与芷江县城隔舞水河相望。天后宫由闽商创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目前我国内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妈祖庙,“湖南潇湘百景”之一,天后宫之石坊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港台报刊誉其为“雄冠大陆大西南”、“内地罕见的妈祖庙”。 芷江天后宫最为称赞的地方是石坊青石浮雕:坊高10.6米、宽6.3米、重檐歇山顶、门楼建筑形式。石坊全部采用明山所产油绿带青的变质沉积岩石为面料,坊上各类浮雕大小共95幅,最……[详细]
常宁农民协会旧址群
  常宁农民协会旧址群位于衡阳市常宁市三角塘镇、白沙镇、蓬塘乡、烟洲镇、荫田镇、塔山瑶族乡、宜潭乡。旧址原名“康庄”和“志仁药店”。始建于清代晚期。砖木结构,硬山顶、屋面小青瓦覆面,跌落式山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98平方米。大革命时期,湘南地区的农-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1926年5月,省农运特派员李佳竹、李成蹊、吴谦、李敏述等先后来到常宁,与本县革命活动分子萧震球、邓受谷、萧礼樽取得密切联系,建立中共常宁特别支部,组织开展农民革命运动。1926年7月,在县考棚成立县农协会筹备处,由李成蹊、萧震球主持工作。1927年2月19日常宁县农民协会在教育会坪召开成立大会,萧震球任执行委员长、李成蹊任副执行委员长,执委有组织部长李敏述、宣传部长吴谦、自卫部长胡仲期、建设部长萧礼樽、财务部长郭……[详细]
达浒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位于浏阳市东部达浒镇金石村,明万历十四年(1586)由县府出资建造送于孔氏,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现残存建筑有大成殿、五王殿,大成殿为重檐山顶,小青瓦,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四面设回廓;五王殿为封火墙,硬山顶,小青瓦;内原有五王牌位(现无存)。两建筑因年代久远,无人管理和修缮,现已倒塌大半,2005年8月,孔氏家庙被列为长沙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家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由县府出资为孔氏建造。家庙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建筑形制与宋元时的浏阳文庙大至相同。中轴线上有万仞宫墙,月池、大成门、大成殿、五王殿;中轴线两边有备荒仓、东、西庑、文昌厅、学堂和享堂等。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残存建筑有大成殿、五王殿,其余建筑均毁。大成殿:重檐歇山顶,通高1……[详细]
九溪卫城及江垭古建筑群
  九溪卫城位于今慈利江垭镇九溪村。明洪武23年设九溪卫,同年筑城。清康熙时,迭修完善。陈宗瀛《九溪卫志》载:“卫城筑于宋索口寨遗基之上,周九里十三步,高丈八尺,门四,皆有楼。北门外濠堑四百八十丈,东西南三门以溇水为濠”。今卫城残存南北两门及部分明代房屋建筑,北城墙及其濠沟大部尚存。九溪古为“索口市”后因土家族、苗族聚居,宋设口索口寨,立栅为城,依山傍水。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在九溪设卫建城。城墙用石块砖头叠就周九里十三步,高丈八尺,门四皆有楼,(东“朝天门”,南“迎熏门”,北“拱极门”,西“镇边门”),北门濠堑四百八十丈,东西南三门,以溇水为濠”。城似弓箭形。卫署设北门八宝街,住行政长官,主管卫辖区政治,其辖区甚宽,统麻寮、添平、安福、澧洲四所,北起湖北鹤峰,下至湖南安乡,纵长五百五……[详细]
武冈古城墙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士结构,全长约9公里,宋元之后,仅余垣垒。明洪武初,江阴倭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46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曰宣恩门,西曰定远门,南曰济川门、北曰迎祥门。明正德三十年(1518)知州龚震于治前凿城为门,上建谯楼,以便民出入,称新南门。明嘉靖29年(1550年),岷康王奏添东北城1里6分,增设东南北三门。明隆庆元年(1552年)上命宝庆同知段有学,计费砌,建城门三、南曰薰和门,东曰迎恩门,西曰庆委门,城墙长736丈7尺9寸,上广8尺,垛头高4尺。明崇祯12年(1639年)岷王朱企丰将城墙增高拓宽,并再展北,计七里三分。清乾隆年间,南门城垣毁,北门闭塞,宣恩、定远变塞,仅留8处城门。清咸丰十年(1860年)补修州……[详细]
龙溪李家大院
  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的具有典型湘南民居特色的老宅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叫李家大院。李家大院背山面水而筑,体现了建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湘南民居特色。现保存完好的房屋有36栋,游亭17座,大厅36间。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院内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起排污泻洪作用。房屋布局纵横有序,讲究通风透气,正、横屋之间有阶巷四达。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户户相连,井然有序。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宗祠内地面都是用青砖铺设,梁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石质,木柱多为古树所制。听村民说李家大院内这样的古木大柱……[详细]
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
  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城东北40公里处的塔卧镇丁家院子。该旧址紧靠湘鄂川黔省委旧址,为三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750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东头与省委旧址相通,南西设木朝门。院内为王震、张子意、李达等领导人办公地点及住处。1934年11月26日,根据中央军委电示,红二、六军团在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成立湘鄂川黔省军区,贺龙任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12月10日,省军区机关迁往永顺塔卧。省军区在塔卧,一是建立各级地方武装,开展军事斗争。省委在1934年12月22日和省军区政治部一道发布了《关于游击队中党的工作的指示》,为开展军事斗争指明了方向;二是清剿土匪武装。猫儿山攻打顾桓臣,惩罚“义勇队”头子顾定三,破趴水洞伏击张玉阶;三是开展反“围剿”斗争。19……[详细]
宝盖古建筑群
  宝盖,据载,宋末年间,衡阳知府廖汉依途经此地,见山水宜人,环境优雅,便筑舍定居,时值兵革之变,建七层高楼,后称保家楼,因资源丰富,又传为宝盖楼,宝盖因此而得名。现宝盖镇系原宝盖乡与樟树脚乡合并而成,辖3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4.68万人,总面积176.5平方公里。位于衡阳市区东南约45公里处,东界安仁县,西接冠市镇,南毗耒阳市,北邻衡东县,距京珠高速公路13公里,距江口鸟洲12公里,故有“一鸡叫四县”之说。在宝盖楼内游览,你会发现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没有上锁,你可以到任何人的家里去,每一个见到你的居民,都会给你一个友善的笑脸,这足可证明宝盖人的善良与朴实。在这里,也同我在其他乡镇看到的一样,在家的大多是老年人、妇女与孩子,青壮年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如今正了春耕时节,在家务农的壮劳力真是屈指……[详细]
陈士杰故居
  陈士杰故居是湘昆发祥地,是桂阳唯一以二品规制设计建造的官厅。它又是同治中兴名臣留下墨宝最多、造访最多的地方,是陈士杰广武军的创始之地,同时也是太平军焚烧最为惨烈的地方。陈士杰(1825年-1893年),字隽丞,号俊臣。湖南桂阳县泗州寨(清湖南桂阳州)人。是曾国藩的重要军事幕僚,他有义救鲍超、王鑫等名将,花园堡挫败石达开,献计攻取九江等功绩,深得曾国蕃常识,历任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巡抚和山东巡抚等职。陈士杰故居位于泗洲街三里官街中左侧,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咸丰三年(1851年)陈士杰的父亲陈维之去逝,其归乡服丧。次年(1852年)三月初八,清文宗下诏诰封其父为文林郎户部七品京官,其母尹氏为大孺人。咸丰五年十月二十日因陈士杰为户部主事,清文宗又下命诰,赐其父为承德郎,其母为安人。据……[详细]
韶山宾馆一号楼
  韶山宾馆一号楼 时间为1957年。位于湖南省韶山市,此为毛泽东居住过的纪念建筑之一。 韶山宾馆的故园一号楼,位于宾馆内的松山,坐北朝南,1957年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砖木混凝土结构,这是一栋掩映在爱周围松竹之中朴素大方的小平房,环境幽静。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泽东在公安部长罗瑞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等陪同下,回到阔别32年的故里,下榻韶山一号楼。他对罗瑞卿等人说:“去年刮(共产风)也是一种左的错误。没有经验会犯错误。碰钉子不要碰得头破血流还不回头,有的人就是这样,比猪还蠢。”这说明,他在考虑纠“左”的问题。晚上,他在宾馆会议室宴请了堂弟等亲属和老党员、老农协会员、韶山公社干部等40余人。饭后他留了几位老人谈了生产、生活及干部作风等问题。他说:“……[详细]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湖南省志·地理志》:“唐置渭阳县,县治在今治西南,此地现名黄丝桥”),经宋、元、明、清各代改造修葺,建国后省县政府又拔款修复,形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石头城。古为屯兵之所,是历代统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衅的前哨阵地。黄丝桥古城系青石结构建筑,城墙高5.6米,厚2.9米,宽2.4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周长686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筑城所用石料皆采石灰岩的青光石,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精钻细凿,石面平整,工艺考究。砌筑时以糯米稀饭拌合石灰为砌浆灌缝,使数百米城墙,浑然一体,坚固牢实。古城开有三个城门,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楼,东门城楼题“和育门”,西门城楼题“实城门”,北门城楼“日光门”。三个城楼的屋顶均为歇山式,下层……[详细]
段德昌烈士纪念碑
  段德昌烈士纪念碑时代:1983年地址:南县南洲镇德昌公园简介:段德昌,字裕俊,号魂,湖南南县人。全国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1904年8月19日生。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夏领导南县雪耻会斗争,同年9月入党,继入革埔军校学习,翌年6月毕业于中央政治讲习班,尔后任北伐军师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公安县委书记,鄂西特委委员、红军师长、军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等职,是洪湖苏区的主要创始人,并为创建整个湘鄂西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3年5月1日遭左倾路线破孩,牺牲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段德昌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县南洲镇德昌公园。1983年5月1日修建,1995年7月1日重建。碑高19.95米,为钢筋混凝土浇铸。由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任何长工题写碑名。……[详细]
358、寿福寺
寿福寺
  资兴是无量寿佛释全真的故乡。寿佛释全真,俗姓周,名宗惠,唐开元十六年出生于湖南资兴周源山,唐天宝二年到郴州开元寺出家受戒,后到浙江杭州拜道钦禅师为师,唐天宝七年随师进京晋谒了唐玄宗,唐至德元年到广西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开创净土院(今湘山寺,被誉为楚南第一禅林),唐咸通八年端坐圆寂,享年138岁。全真大师著有《牧牛歌》、《遗教经》、《湘山百问》等著作,受到过历史上五位皇帝的敕封,宋徽宗敕封他为“寂照大师”,宋高宗加封他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宋宁宗、宋理宗又累次加封,清朝咸丰皇帝敕封他为“保惠无量寿佛”。由于他德懋寿高,远近都尊称他为“无量寿佛”、“寿佛老爷”,在江南地区、港澳台甚至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寿佛寺源起寿佛。寿佛寺位于美丽的东江河畔凉树湾,是东江湾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背倚周源……[详细]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康家戏台
  康家戏台——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位于衡阳市常宁市松柏镇金联村戏台边组。1921年冬,毛泽东在衡阳建党后,多次指示衡阳的党组织亚欧以水口山为重点,深入群众中去,启发工人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暑假,衡阳党组织派黄静源、唐朝英等党团骨干到水口山,以办识字班、工人夜校的形式传播马列主义,发展进步青年40余人,并经湘区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水口山支部。同年,毛泽东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派蒋先云、谢怀德等来水口山,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蒋、谢二人到水口山后先后吸收了刘冬生、陈梅生入党,并建立了中共水口山小组,同时,在康家戏台设立了“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处”。组织了临时干事会和临时代表会,由罗田锡和刘东生两人分别担任临时干事会正、副主任,蒋先云任全权代表,发布了俱乐部……[详细]
黔城南正街
  黔城南正街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此为省内第一个受到保护的省级历史文化的街区。南正街位于黔城镇南面,为旧县署所在地,系清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龙光旬修建,有《修城厢内外街道记》可证。路面中间以一米宽的青石板横铺,下有沟渠,两侧以0.36米宽的石板作走线连接,全长200米,宽80米(含民房基地),总面积16000平方米,并有石牌坊一处,街道两侧民居屋檐板均成“S”形起翘,并有封火墙,成为典型清代建筑群。区域内主要建筑:旧县署。南宋熙宁时为茅草盖顶,宝庆元年(1225)“易茨以瓦”。明洪武后毁以兵火,景泰元年(1450)复建,成化二十年(1484)增修赞政厅、架阁、库房、常平仓、八字衙门、鼓楼等。雍正六年(1728),大堂侧建西廊、琴房、甬道、戒石碑亭等。道光十七年(1830)造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