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石堰坪古建筑群
  石堰坪古建筑群石堰坪村地处张家界东南边陲,是中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所在地,属湖南省旅游名村,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堪称张家界市一颗璀璨的民族文化明珠。石堰坪村不仅古香古色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水碾、筒车、老式油榨作坊别意犹存,而且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浓郁。今年,永定区石堰坪村古建筑群还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122、岳州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州关
  岳州关,又名城陵矶海关,俗称上洋关,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客运码头东侧的山丘上。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继而颁布了由英国人赫德制订的《内港航行章程》。于是,外国列强便开始了进一步对中国内河航运的利益纷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国驻汉口领事便要求将岳州辟为商埠。1898年3月24日,总理衙门借口“以裨商务”,向光绪皇帝奏请于湖南岳州添设自开通商口岸。光绪皇帝欣然“依议”。4月12日,总理衙门“札行总税务司查照钦遵妥善办理”。时湖南巡抚俞廉三,即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往复筹商,派员分赴上海、宁波等处详细访询,并上奏朝廷:“惟此次自开口岸,与增辟租界迥然不同,总以不失自主之权为第一要义”。“欲收自主之权,惟有事事自行筹备,方免外人……[详细]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衡阳市衡南县廖田镇阳合村西面2公里处。这里地处原衡阳、耒阳和常宁三县边界山区,今属衡南县廖田镇林场。1925年,当地腿有残疾的木匠何炳林,带领族人在桐梓山秘密组织洪门圈子会,他们公开劫富济贫,响应者达130余人。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后,5月27日,衡阳又发生了沁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到处追杀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笼罩着衡州大地。当时,中共衡阳县委领导群众转入地下斗争。共产党员、县农运组织部长资歌铗,发动并指挥衡阳东乡的5支武装队伍,其中一支便是中共党员李育松率领的农民赤卫队在桐梓山一带活动。资、李二人广泛接触圈子会成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在党的指引下,何炳林和他的圈子会成员放弃了狭隘的劫富济贫思想,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桐梓山革命武装力……[详细]
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
  永定湘鄂川黔省委、湘鄂川黔省革委会、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位于张家界永定区解放路41号。旧址原系大庸县城1918年修建的天主教堂。1933年冬至1936年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领导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为了策应中央红-移,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等率领下,发动湘西攻势,挺进湘西,11月24日,攻占了大庸。同年11月底至12月间,先后在大庸县城天主堂建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中共湘鄂川黔省委(1934年11月~1936年2月)书记:任弼时;委员: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夏曦、王震、萧克、张子意、刘士杰(后叛变,被处决)、周玉珠。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贺龙;副主席:夏曦、……[详细]
汝城古祠堂群
  汝城县保有明清风格古祠堂700多处,规模大、结构美、功用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极高的研究、观赏、旅游价值,有8处已列入省、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先生欣然题字“古祠堂之乡”。汝城古祠堂是江南一朵瑰丽的奇葩。汝城古祠堂多。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偏邑山县,36万多人口,280多家姓氏,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并有金山、津江等古祠堂群,有8座古祠堂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汝城古祠堂美。美在华丽、凝重、庄严,美在沧桑、古朴、久远,美在丰厚、载物、适用。从选址造型、布局朝向、风水环境到山水田林路、门坪巷房墙的整体和谐,从建筑法式型制、结构风格、取材用料到雕塑油画漆饰的精工细作,动静有致,流光溢彩,天人合一。欣赏一座古祠,犹……[详细]
天心阁古城墙
  天心阁古城墙 位于长沙市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处西北。明洪武年间(1368~1398),长沙守御指挥邱广营建长沙城垣,将元代所筑土城墙全部改用石基砖砌。今仅存天心阁古城墙一段,余已拆除。 明末,张献忠率部攻入长沙,城墙曾遭破坏,清顺治十一年(1654),洪承畴驻节长沙,拆运明藩王府砖石修筑城墙,使长沙再度城池崇屹,甲于他郡。长沙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城”,又名瓮城。顾名思义,因形状像半个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台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放置远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 明洪武年间(1368~1398),长沙守御指挥邱广营建长沙城垣,将元代所筑土城墙全部改用石基砖砌。今仅存天心阁古城墙一段,余已拆除。 明末,张献忠率部攻入长沙,城墙曾遭破坏,清顺治十一年(1654)……[详细]
张家界老院子
  张家界老院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区永定大道鹭鸶湾大桥东侧200米,长张高速入口处,交通方便,乘1、2、7、9路公交车直达。老院子始建于清雍正初年,其建筑风格为四井封火墙式土家建筑,融土家园林、土家吊角楼于一体,是典型的毕兹卡(土家族)居民。是整个湘西乃至全国幸存下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古宅,堪称土家建筑的活化石,被誉为“土家地一宅”。前国务院总理-在这里读书。老院子是田氏族人的祖居,田氏先祖田承满在北宋年间,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官居极品,曾以统抚街代朝廷官束湘西诸土司王。老院子末代之一的田奇镌是新中国的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老院子世代书香,人杰地灵,谱写了一部历史罕见的家族传奇史…….做客老院子,让您感受大山深处.“蛮夷”之地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您讲述八代书香的家族传奇故事,……[详细]
千家坪遗址
  千家坪遗址位于桂阳县银河乡三都村,湘江上游支流舂陵江左岸一级阶地上,海拔129米。经初步勘探,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近2万平方米。遗址南、北两端文化堆积较厚;中间地势低洼,文化层较薄。由于村民修建鱼塘,遗址已遭严重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11~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集中于遗址北端,主要围绕村民修鱼塘挖出的取土沟布方,共布5×5米探方23个,发现房址8处,灰坑43个,墓葬51座。从发掘的情况看,遗址文化堆积厚约0.6米至1.5米不等,其中以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存是千家坪遗址的主体。遗迹主要以坑形遗迹居多,有少量房址和墓葬。前者从其包含物分析,可能有不同用途。有的出土完整的白陶,有的出土大量动……[详细]
二酉藏书洞
  二酉是一个地名,历史上流传有二酉藏书的故事。若干世纪以来,人们对二酉藏书经过众说纷纭。后来,《辞源》对“二酉藏书”作了较明确的注释:“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太平御览四九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称藏书名二酉”。从沅陵县城驱车,沿着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江北岸的“沅凤”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出城不远,便见奔腾的酉水,两岸群山起伏,公路紧紧缠住酉水的北缘,向西北方向蜿蜒盘曲。车行不到30分钟,便到了二酉山对岸。向导告诉我们:“二酉山是一座山,并不是古人流传说的有大酉、小酉两座山。因为发源于四川酉阳县的酉江和源于湖南古丈县的酉溪河流,在这座山西面汇合,故名此山为二酉山。”渡过酉水,来到二酉山山脚,只见那二酉山气势磅礴,二酉藏书洞就深藏在悬崖峭壁的正当……[详细]
洞口文昌塔
  文昌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城关镇。文昌塔雄伟壮观,堪称古塔建筑艺术的完美力作。文昌塔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同治六年(1868)竣工,光绪四年(1878)刊碑记事。文昌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方,八角攒尖顶,塔刹为铁葫芦宝瓶,通高41米。塔基以条形青石砌筑;边长4.67米,周约37米,高1.7米。塔身七层,每层有门、窗和叠涩式塔檐,檐边饰山水人物等彩画。1至6层檐面盖小青瓦,塔顶盖铁瓦。每层塔檐有8个鳌鱼翘角系铁铃,风吹铃响,清音远扬。一层门上以青砖筑牌科墙门,重檐翘角,叠涩式檐口。门额石匾为“依日月光”。门联曰:“碧水环流地疑蓬岛,青云直上人在琼宵”。塔内有两条通道螺旋而上直至顶层,层层阁室内皆有神龛。二层塔心室地面阴刻双鱼图。三层以上塔室窿顶和甬巷、门巷等处,皆彩绘人物花鸟、双……[详细]
侯材骥故居及墓(含侯氏宗祠)
  侯材骥故居位于县城东南方30公里处,依山傍水而建,属典型的湘南大户人家建筑,雕梁画栋,木格花窗,“叠梁式”构架体系,结构复杂而华美。整栋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一进三厅,分前厅、中厅、后厅,每厅有屏障天井相隔,左右设侧门相连,两厢房与整栋三厅呈“十”字形布局,厢房前均设有一眼两亩左右的鱼塘,朝向为座北朝南,正厅朝向高山亮。屋前有良田千余亩,攸洋河横贯其中,视野开阔。侯材骥故居所在村,叫万田村,该村山青水奇,土地肥沃。既有夏天如冰的泉水井,又有恒温42°以上热水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宜居最理想的地方,对此,该村原有众多富丽的古村落古建筑,就是最好的历史佐证。攸洋桥,是安仁境内最古老的桥梁之一,约建于清嘉庆年间。该桥用青石砌成,单拱,长5米,宽3.5米,高4米左右。桥西头设有桥碑,碑长0.8米……[详细]
宝庆石城墙(宝庆府古城墙)
  宝庆府古城墙位于邵阳市大祥区资江南路,系宝城古城的北城墙,它巍峨矗立在资水之湄,成为资江文化休闲街上一道最为醒目的景观。滔滔不尽的资江水和邵水,紧倚城墙而走。荡水而立的古城墙,盘旋灵动,古韵犹在,并无寂寞之感。古城墙外侧由青砖或红砂石包砌,墙体古朴,墙砖斑驳陆离,尽显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一、宝庆府古城墙承传着邵阳2000多年的历史信息(一)、邵阳2000多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府古城,即汉初(公元前206年起)昭陵县古城,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所置昭陵郡亦治此。晋邵陵县、邵陵郡治,隋末到唐初的建州、南梁州,唐至北宋时期邵州皆治此,南宋至清朝末年的宝庆府(其中元代称为宝庆路总管府)均治此。民国时期的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又称邵阳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邵阳地区专员公署、……[详细]
杨度故居
  杨度故居位于湘潭县姜畲镇清泉村石塘。杨度有兄妹三人,弟杨钧、妹杨庄,时称“湘潭三杨”。杨度(1874—1931年),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一生富于戏剧色彩。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1894年应顺天府甲午乡试、中试,列第五十五名举人。次年,返乡师事王闿运,后留学日本。1903年,谢绝孙中山的劝说,不愿加入共和革命行列。但将黄兴介绍给孙,促成孙黄合作。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发表《金铁主义说》。不久,组织-讲习会,任会长。1908年,以四品京堂衔任-编查馆提调。1911年,任“皇族内阁”统计局长。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任内阁学部副大臣,被袁授予二等嘉禾勋章。后任参政院参政、筹安会会长,为袁策划复辟帝制。袁败,避居天津外国租界,隐身佛门。1922年倾向革命,……[详细]
134、夹山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夹山寺
  [夹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南8公里处,由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境内的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等景点组成,总面积3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林公园示范园,是AAA级风景旅游区。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始建于公元870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明未清初闯王李自成兵败禅德夹山住持30年,其规模宏大,有九殿一宫。后屡经兵荒马乱数度兴废,现已修复六殿一宫。夹山寺是佛教禅宗祖师讲经说法之所,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主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1993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明史学会、湖南李自成归宿问题研究会先后3次在石门举行李白成归宿问题学术讨论会,通过对夹山收集和出土的文物史料分析考证,确认李自成禅隐并圆寂于夹山,为纪念安息于斯的农……[详细]
九龙岩石刻
  九龙岩石刻位于东安县芦洪市镇东一公里的九龙岩,有北宋至清各种名人石刻43方,宋刻达30方。最早的一方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东安县令张太年所题,距今已1100多年,记载了镇压农民起义(“平将寇”)和“芦洪置司”的重大史实,对研究东安政史和建置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史价值。北宋著名文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王安石变法主要参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曾布,南宋抗金名臣、经学大师胡寅以及众多官宦、文人、儒僧幕名寻访,为诗为文,题刻留名,盛极一时,成就了九龙岩石刻。宋景佑初(1034),僧人元喜入九龙岩建寺,但无寺名。宋治平元年(1064年)。九龙岩寺赐名寿圣院。宋治平四年(1067)五月七日,周敦颐游九龙岩,题摩岩。宋熙宁六年(1068)五月五日,蒋忱作《九龙岩记》,周敦颐书凡上石。寿圣……[详细]
衡山县农民运动纪念馆
  衡山县农民运动纪念馆位于衡山县开云镇沿江大道9号。衡山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篷勃兴起的农民运动,在全省、甚至全国,颇负盛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23年4月,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刘东轩、谢怀德回衡山开展农民运动。9月16日,衡山岳北地区成立了岳北农工会。这是湖南第一个农会组织,是全国第三个农会组织。它是湖南农民运动的旗帜,为湖南省和全国以后的农民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宝贵经验。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上半年,衡山县农民运动迅猛发展。1926年4月,衡山就有多个秘密农民协会在活动。北伐战争胜利后,衡山农协组织开始公开活动。到当年7月底止,已有区农协13个,乡农协203个,农协会员2万多人。到11月底止,县内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区农协149个,乡农协350个,农协会员7万多人,……[详细]
君山青砖窑
  君山青砖窑(君山明代南京都城城墙砖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是明代洪武年间营造南京都城时朝廷钦定的烧制都城城墙砖的窑址群。君山青砖窑共发现42处遗迹点,分布在横垱湖东北岸与白浪湖西南岸的二、三级台地。多为馒头形、鹅蛋形两种型制,窑体有火塘、烟道、窑床等。发现的城墙砖均制作规范、精细,表面平整光滑,色泽青亮,规格尺寸不尽一致。砖铭皆模印于砖的一侧或两侧,内容主要为负责监制的地方长官、烧制年代、总甲、甲首、小甲或工匠姓名等。君山青砖窑窑址目前清理发掘的5处窑址中2012JSY5(图一)、2012JSY6(图二)、2018JSY20、2018JSY21保存较为完整,面积皆为6.5平方米左右。其窑址形态以圆形竖坑为主,个别有椭圆形竖穴,皆为穹隆形顶,顶部构筑有具多种功能的大圆孔。窑体后……[详细]
普光禅寺古建筑群
  普光禅寺,坐落在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城东,前有天门山,后有福德山(即今子五台),是一座历史悠久,名声远播的寺庙,故有“江南名刹”之称。又名普光寺,原是一片古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城隍庙、崧梁书院等,现仅存普光寺、武庙与文昌祠等建筑,其余部分,或毁于兵燹,或毁于火灾,或因愚昧无知被破坏。普光寺共占地达8618平方米,供奉僧系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常住僧侣达50—100人,除主持与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近百座寺庙,有几届主持都是佛门名人,曾先后6次在普光寺举行龙华大会,不仅有本省的,而且有江南其他各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普光禅寺的主要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具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领略佛门的好去处,……[详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建于1966年,是中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的附属设施,后改为长沙市博物馆。馆舍为两层砖混结构现代大型公共建筑。占地面积3591.51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门亭硕大,特色鲜明。顶部牌坊高出楼顶,由双面对称五层相叠的党旗组成,外表用专门烧制的红釉瓷砖成。牌坊中止方嵌大型青年毛泽东瓷像。旧址两侧各陈列着数门红衣大炮,又称红夷(衣)大将军炮。铸造于清代咸丰年间,出自于长沙天心阁下的凤凰台。……[详细]
黎锦熙故居
  黎锦熙故居在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黎锦熙有兄弟8人,都是全国著名人物,被誉为“黎氏八骏”、“黎氏八贤”。他们是:语言学家黎锦熙(1890—1978年),民族音乐家黎锦晖(1891—1967年),地质矿产专家黎锦曜(1895—1953年),教育家黎锦纾(1899—1954年),铁道桥梁专家黎锦炯(190l—1981年),文学家黎锦明(1905一1999年),音乐家黎锦光(1909一1993年)、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1915一)等八兄弟。他的故居相传是黎氏八骏祖父、清奉政大夫黎葆堂(?一1898年)所建。两进四合,土砖青瓦,坐东朝西,占地约为20市亩。第一道槽门朝南,第二道槽门和正堂大门朝西。正屋两进13间,除厅屋外,都是卧室。正厅悬有巨匾“美意延年”,是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在黎葆堂50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