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海口湖中寺
  湖中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港路。走近海口湖中寺,进了院门,就是唯一的建筑“大雄宝殿”。殿门联语:“湖心灵殿巍峨庄严垂万世,佛光神恩昭赫普施永千秋。”有气势,没特点。和多次遭遇强制拆迁的倒霉住户一样,现在的“湖中寺”所处的地方已经很逼仄了。殿内挂有“灵声显赫”、“佛光普照”等信徒还愿的经幡。寺院还从佛教名山——九华山迎请来樟木雕刻贴金而成的“三宝如来佛”、“十八罗汉”与“地藏菩萨”及“北帝”,一并供奉在殿内。虽然年月不久,可抬头望去,香火已经熏黑了楼顶,很有沧桑感觉。环绕寺庙,除了满池荷叶,再就是满目市井。周边的民居比肩而立,不远处就有一处老爸茶馆,对面还有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想来“湖中寺”也命运不济,明明在市中心的大英山上,却被当年修公园给强制拆迁了。人们不明白,一座公园怎么就容不下一……[详细]
南霸天故居
  南霸天故居南霸天陈贵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琼海的一个恶霸地主,南霸天因成为了芭蕾舞剧及电影《红色娘子军》中那个典型的反派地主恶霸人物而出名。南霸天故居,现坐落于海南省琼海市乐城北门村。南霸天故居这座废弃的豪宅经过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吹袭,已是风吹落叶无人扫,大门紧闭无人归。附近的农户告诉我们,原来这座豪宅很大,1973年那次特大台风刮倒了一部分,原来的三进院现在只剩两进。其后人重建了一间新的平顶屋。新建的房屋远没有老宅气派。乐城虽为古城,但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岁月之后,许多古民居已破损不堪。能保存至今,而且继承了海南汉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特色民居相对集中在城足村。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南霸天的这座豪宅为典型的海南汉民族类四合院三进院式建筑,是记者见到的,乐城现存规模较大的一间。豪宅做工……[详细]
冯白驹故居
  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白驹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南约5公里的长泰村。村庄四周林木苍翠,从平坦的大道进入村庄,在盘根错节浓荫如盖的老榕树旁,便是被-总理誉为“琼岸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将军的故居。长泰村背依山丘,面俯绿野,冯白驹故居处于村庄最高处,屋后古木成林,屋前庭地宽阔,花圃艳丽,草地如锦。冯白驹故居始建于1922年,1942年冬日军“蚕食”“扫荡”时被焚毁,1951年修复,1984年按原貌重建。宽阔的庭地上,一座雄伟的雕塑首先映入游人眼帘,冯白驹刚毅的面容令人肃然起敬。黑色花冈岩雕塑底座上,由-题写的“冯白驹将军”五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故居由正屋、后屋、铜像和陈列室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亩。走近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竖立在庭院正中的冯白驹半身铜像,铜像高1米、宽1米,基座高1……[详细]
44、斗柄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柄塔
  七星岭林密草茂,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野猪、山鸡、野兔、山龟、坡马、日獭、狐狸、松鼠等几十种。野生经济植物有仁酸、山姜、山薯、白藤、牛牯大力等好几十种。斗柄塔矗立于七星岭主峰上尤如七星生柄,故得名斗柄塔。塔建于明朝天启五上(公元1625年),清朝光绪十三年(公无1887年)重修。塔平面作八角形,共七层,层层收缩递减,砖道以线砖与梭角子砖叠涩出檐,每层有拱门,内设螺旋式阶梯104级,拾级可登塔顶。塔高允20米,塔顶葫芦已废。现仅存覆盆,塔基围44.8米,塔身厚3.55米。塔门向西,门额石匾刻有斗柄塔三个字。上款刻明天启五年孟冬月建造;下款刻清交绪十三年孟重修。斗柄塔斯社对望琼州海峡,过去商民船只经过此峡,因无航标,常有遇难,被认为是妖怪作崇。明代礼部尚书王宏诲(定安人)致仕后,以航标和镇妖……[详细]
侵华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地
  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是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港旁的荒滩上。管理单位是东方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所在的这片荒滩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埋葬近2万劳工的地点。人称“万人坑”。1988年,海南省文体厅和东方县(今东方市)人民政府在该“万人坑”旁兴建一座30米高的纪念碑,建筑面积86平方米,并勒石铭文,以示千秋。碑身正面镌刻“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碑背面刻有碑文。抗日战争时期,侵琼日军为了掠夺石碌铁矿以及海南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1940年10月,开辟出海口,兴建八所港。并从沦陷区的上海、广州、香港和琼岛内的各市县等地,以欺骗和强迫等手段,抓来近两万余名劳工及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盟国的战俘1200余人修建八所港。这些劳工在日军的皮鞭下受……[详细]
定安故城遗址
  定安古城,虽然遭受五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及战火破坏,然而经历代多次修葺,仍然是海南保存较完好的城池,城门洞内仍保存有当年固定门轴的门臼和门闩的洞,古城古道风貌依存。可是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墙竟然迅速被拆除三分之二之多,古城仅存西门、北门,北城楼也改建为定安县粮食局大楼,城墙则仅存西北、西南千米长的两段。如今,虽然幽深的北门洞依然黑石拱壁,可是磨光的石板路不再整洁乌亮。这座历经了五百年历史的老城区终于让位于蓬勃发展的新区,结束了它当年商贾熙攘穿行、货船舶渡往来的繁华,日渐趋于平寂。承载了悠久岁月的老城墙已静卧残喘,目睹了兴衰历史的古城门已风光不在,展现眼前的是摇摇欲坠,佝偻残疾的凄凉景象。任其下去,完整的古城池也将仅剩残迹。如果不妥善地保护起来,必将是人类文……[详细]
海南解元坊
  海南解元坊解元坊位于海南定安县城镇东门街老市场东侧,原在王尚书生祠后(今定城医院后),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孟春,为当时的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诲立。王弘诲系定安县龙梅村人,万历年间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广东乡试考中辛西科第一名举人,故坊匾是“解元”。解元坊初立于定城中街,清代曾重修一次,民国十七年夏,因建新街,解元坊始迁至今址。海南解元坊通高5.1米,面宽三间,明间(除柱)宽3米,次间(除柱)宽1.5米,明间解元坊额石面宽77厘米,长3米,厚20厘米,正面阴刻横写楷体大字“解元”,字大70厘米见方,右侧阴刻直写楷体小字“琼州府知府吏韩宜,同知陈梦雪,通判杨麦,定安县知县黄守潜,定安县知县元萃重修”;左侧阴刻直写楷体小字“翰林院蔗吉士王弘诲建,隆庆二年孟春吉日产。民……[详细]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豪情浓时石做纸,雅趣兴起刀为笔”。清代名将冯子材西望巍然耸立的五指山,在上安仕阶村大石旁踌躇满志挥毫而就“手辟南荒”四个遒劲工整的大字。泐石志事,古人所好。“摩崖石刻”即于天然石壁上摩刻字或图以纪事。海南琼中县上安仕阶村的清代汉字摩崖石刻群记载着清朝廷对黎区的开发,是重要历实和美的人文景观。五指山为海南第一高山,是世界保存最完好的三块原始热带雨林之一。它五峰相连峥嵘壁立,形如一掌五指而得名“五指山”。上安仕阶村是五指山东南麓的黎寨,属琼中县管辖,它东南连吊罗山西南望七仙岭。县城营根距离上安乡仕阶村约52公里,从仕阶村到五指山水满村5公里。据记载:清光绪十一年,由于官府压迫,琼洲汉黎起义震动清廷,两广总督张之洞急命因击败法军一战成名的钦廉提督冯子材,率重兵来琼镇压,直捣“生黎”……[详细]
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澄迈县美亭旧墟西边1公里处,离金江12公里,有水泥公路直达。1995年4月22日建成,占地面积1656平方米,建筑面积212平方米。纪念碑坐西南向东北,碑高8米,底座宽2.8米,碑座高1.3米。碑基平台四周有护栏,为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碑前一条约2米宽,100米长的水泥小道直通公路。碑身正面刻着“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背面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部队在美亭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的胜利概况。为纪念在美亭决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造,系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位于澄迈县美亭旧墟西边1公里处,离金江12公里,有水泥公路直达。1995年4月22日建成,占地面积1656平方米,建筑面积212平方米。纪念碑坐西南向东北,碑高8米,底座宽2.8米,碑座高1.3……[详细]
万宁海陵珍珠养殖场
  位于陵水县南约12公里的新村港,与南湾半岛隔水相望,是我国著名珍珠养殖场。珍珠场有一座楼房,通过一条长长的石堤伸到海中,远望像一座海上平台。登上海堤,只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排列着一条条绳索,上面飘浮着五颜六色的塑料球,就像游泳池里的泳道水线。叶叶扁舟,穿梭绳索间,涟漪阵阵,整个港湾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珍珠场以养殖马氏珍珠贝和白蝶珍珠贝著名,为国家提供数量可观的名贵珍珠。80年代珍珠养殖场和科研单位合作曾培育得到的大珍珠直径为15.5毫米,珠层厚0.6毫米,端部还附有一粒小珠,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粒人工养殖珍珠,被誉为“珍珠王”,被列为世界五大名珠之一。这里以天然海水养殖马氏珍珠贝和白蝶珍珠贝,游人至珍珠养殖场观光,可尝试开贝取珠的乐趣。开放时间:全天门票免费旅游时节全年皆宜。海南长夏无冬,终年……[详细]
张岳崧故居
  张岳崧故居位于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张岳崧,系海南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曾让嘉庆皇帝大赞神州大地“何地无才”。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他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吟绝、写绝、忠绝“四绝”中的“写绝”。张岳崧故居有两处,一处为出生之祖居,占地1500多平方米,今仅存有正屋1幢,为悬山式建筑。另一处故居,位于出生故居西南面,占地1200多平方米,四合院式结构,悬山式建筑,为张岳崧居官时所建,今仅存正屋1幢,后屋1幢,两侧横房2幢。故居西侧建有张氏宗祠,为张岳崧晚年亲自筹建,宗祠占地约1500多平方米,有完整的山门、前殿、正殿、廊庑。山门、前殿西厢及东廊庑圮损毁,其余尚存完好。故居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详细]
海口白沙门天后宫
  白沙门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是海南兴建的第一座妈祖庙,也是海南妈祖文化的起始地,相传是由福建商贾渡海到海口经商而建,有800年历史。白沙门村是城中村,地处海口市区最北端的海甸岛上,过去是一个滨临琼州海峡的渔村。以前,天后宫前有个小港口可以停泊船只,据说,那时官员到海南岛赴任,都在此上岸,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入宫祭拜妈祖,而后走马上任;商人渡海到海南,在此登陆,也一定要拜祭这里的妈祖,才可做生意。数百年来,村里的先民过着日出扬帆起,日落满载归,向大海讨生活的日子,在大海的风浪中,期盼丰收平安。因此,祀奉妈祖,祈求平安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解放后,政府填海要地,高楼大厦替代了低矮渔村,宽阔的马路替代了沙地滩涂,村民远离了大海,朴素的妈祖信仰却一直渗透在海岛人的心中,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和……[详细]
麦家祠惨案旧址
  麦家祠惨案旧址位于感城镇感城村西北角的麦家祠内。麦家祠建于民国初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投降,抗日战争结束。当时,琼崖特委南区军事指挥部(专门负责日伪军受降和扩大武装力量)昌感县委派第二支队第三大队副政委张愚和和昌感联县副县长王廷俊带领新编的第八中队和地方民兵共103人,到感城-活动,准备接受日军武器。但张、王二人盲目运行,丧失警惕,把部队开进麦家祠驻扎。日伪军拒绝向中国部队投降,伪军和日顽军这时乘机纠集300余人的兵力,突然对麦家祠发动围攻。解放军与敌激战五、六个小时,由于日军的暗中配合,加上中方援兵增援不及,又错误地死守麦家祠不肯突围。结果除4人外,王、张和其余97名战士装烈牺牲,日伪顽军联合制造了“麦家祠惨案”。旧址占地面积约100多平方米,为二进格局,……[详细]
南门岭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门岭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南门岭。陵水黎族自治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25年这里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6年,陵水县第一个党小组的成立,点燃了革命的火苗。1927年,以黄振士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陵水人民英勇地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从1927年7月至11月,先后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占领县城,创建了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在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从1925年起到1950年间,就有500余名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1982年秋,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中共陵水黎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讨论决定,在县城南门岭兴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碑座、走道均用花岗岩筑成,坐西南朝东北……[详细]
55、见龙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龙塔
  见龙塔又名仙沟塔,位于海南省定安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龙滚坡上,由砖石砌成,共7层,高25米。塔砖有《千字文》的单字印记,底层正面额上刻有见龙塔三字。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见龙塔,1986年,定安县人民政府定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着-救和保护。1996年,定安县文化馆集资对见龙塔进行修缮,使其保持昔日风姿。见龙塔是海南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时间较早的古塔之一。始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定安知县伍文运和乡绅林起鹤等捐资创建,未竣,至乾隆三十三年(1765年)再由知县吴先举等捐资继成。塔高20余米,八角七层仿楼阁式,塔砖有《千字文》的单字印记,底层正面额上刻有见龙塔三字,塔顶覆盆上树铁刹竿巅插蓝天,游人可从内壁砖梯螺旋登至塔顶,远眺建江南岸,观赏江边及远处绮丽景色,贻情悦性,心旷神怡……[详细]
56、落笔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落笔洞
  落笔洞在三亚市荔枝沟镇境内,距三亚市区约15公里。洞位于一座造型奇特的小山峰上,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高约12米,宽9米,深18米,洞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传说古代时笔尖水滴不断,人若以手接此水,便会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洞底地上数块形如砚台的大石块,传说是神仙用的笔砚。两根“巨笔”遭到破坏,现洞顶仅存半截残迹。落笔洞内有不少石刻,其中“落笔洞洞洞笔落”、“尖峰岭岭岭峰尖”两句诗,顺念与倒念是一样的,颇有意味,令人回味无穷。落笔洞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东北部的落笔峰南侧,是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时期的洞穴遗迹。落笔洞遗址中的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部分,遗迹仅有用火的堆积和灰烬,遗物主要有石、骨、角、蚌、牙制品等。落笔洞遗址是海南岛唯一经科……[详细]
57、水口庙
水口庙
  水口庙建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元月13日,传说当时多华村的“水通割田”(即现椰子岛一带)常遭洪灾,村民纷纷祈祷盼神治水,免受其害。正巧,本村一渔翁在河里钓鱼时遇见条奇木飘浮在水中,便打捞上岸并作为雕刻神公之用,经一番筹备后便在距水口港仅几十米的地方建起了水口庙。本庙中居有“水口侯王”、“水底夫人”、“万天元帅”、“明师公婆”等众神,以侯王为主,均是建勋业昭日月之先哲,令人万分敬仰,其英灵显赫非凡,赐予人间福德,水口侯王第一次点睛显灵是农历正月十三日,故定为诞日,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日,成千上万的善男善女从四面八方涌进水口庙,参拜道贺,求神祈福,热闹非凡。地址: 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开放时间: 9:00~17:00门票免费交通指南乘船到水口庙在码头坐船每个人20元,人多可以包条船100元。……[详细]
北礁沉船遗址
  北礁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中沙群岛办事处辖区永乐群岛北端,南距珊瑚岛32海里。北礁沉船遗址所在的西沙群岛北礁东北礁盘上,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自唐代起,它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近年来经过四次西沙考古调查和水下文物发掘,共发现十余处沉船遗迹。1935年、1947年、1983年中国政府均公布为北礁。渔民通称干豆。遗址所在地东西长12.5公里,宽4.6公里,椭圆形环礁,多水下礁滩,是西沙群岛北部航行险区。1947年以后,海南琼海渔民在此打捞到新莽至明清钱币400多公斤,以及铜锭、铜镜、铜剑鞘等大量文物。北礁沉船遗址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见证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2006年北礁沉船遗址作为唐至清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详细]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府城镇北门的三角公园内。管理单位是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由社会力量捐助,建于1931年12月。整个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设计奇特,独具风格。纪念碑高4米,基座呈圆形,直径4.6米,碑主体结构呈三面竖写“东北”字样形状,及汉字壁画构建碑体,代表东北三省,隔面均刻有“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的醒目大字,其主干为六面柱体,像一把利剑直戳象征日本侵略者太阳旗的圆形基座上,以表示中国人民收复东北三省的决心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袭沈阳,开始全面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谓之“九·一八”事变。为表示永远不忘这一国耻日,琼崖人民自愿捐款兴建起这座永久的纪念碑。……[详细]
宋庆龄祖居
  宋庆龄祖居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 幽静。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曾居于此地,其父于1861年在这间祖居里诞生。后来这里相继兴建了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等,还在祖居北边竖起了总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现在的祖居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宅院,由两间正屋、两间横屋,两间门楼和院墙组成。陈列馆设在此中,是一座庭院式古建筑,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的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仿制实物等,这些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地址: 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电话: 0473-63308418开放时间: 8:00-18:00,18:00停止入场门票15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