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
  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位于海南省五指山毛阳镇毛贵管区,距五指山市约20公里,在毛阳镇往乐东方向2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占地面积600亩,是全国六大革0据地旅游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海南第一个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集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服务岛内外的公园。公园围绕“革0据地”、“黎苗民族风情”两个文化背景,弘扬革命精神、推介黎、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在缅怀先烈和英雄,领略革命前辈战斗功勋的同时,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让游人欣赏青山碧水,陶醉于自然美景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详细]
海口中山纪念堂
  海口中山纪念堂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文明西路19号。管理单位是海口市龙华区民政局。海口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2.28亩,其中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纪念堂面前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门庭,沿七级水泥台阶而上是大门,大门两侧有花池两个,大门前有6根清水石红色方柱,六柱之间有5个门,中间的为正门,其横楣上刻有“中山纪念堂”。厅堂南高北低,北部建有舞台兼有主席台,楼体上端前后面积较大。屋顶为绿色琉璃瓦铺筑,整个厅堂、楼座可容纳1200人参加各类会议、活动等。……[详细]
博鳌禅寺
  博鳌禅寺博鳌禅寺,里面的七宝莲池是不可错过的。这里分别种有大贺莲、舞妃莲、中日友好莲、东坡莲、海瑞莲和杭州满园香莲。其中,最珍贵的是远嫁日本又重返娘家的大贺莲。据说,约二千年前一艘中国船在日本沉没,1953年从日本千叶县东京大学厚生省农场地下七米的青泥中发现并挖出这艘古船。在这艘古船上发现了三粒荷花种子,通过资深植物学家大贺一郎博士的精心培育,其中一粒在第二年发出新叶。这一生命的奇迹被命名为“大贺莲”。看着那具有千年生命力的“大贺莲”以及千姿百态的莲花风姿,可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友好源远流长的历史。……[详细]
洪水村金字形茅草屋群
  洪水村金字形茅草屋群位于王下乡东南约10公里的尖龙岭山脚下。这里地势山高坡陡,地势南高北低,洪水河自南向北从村中穿过流向南浇河注入昌化江。金字茅草屋以一间计算,纵向式长6米、宽4米、高2.5米、茅草屋平面呈长方形,长形两面有房门,屋盖是两边朝下的木料金字架、屋的4角采用4条木质较好且不易腐烂的木料作为支柱,屋的骨架由竹、木构成,顶面上以茅草覆盖,四面墙用树条--成架,再用干稻草和泥糊上而成。金字顶的平面构成有单开间的、双开的和三开间的,单开间的炊煮和卧室不分开,双开间或三开间的炊煮和卧室分开。……[详细]
85、苏公祠
苏公祠
  苏公祠位于海南琼山五公祠东侧,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这里有苏轼留下的双泉、洞酌亭的遗迹,是一座园林式庭院,祠堂、绿树、鲜错落有致,溪涧曲径,泉水呆咚,苏公祠的左侧是面积近10亩的琼园,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等东坡遗迹,浮粟泉旁一堵粉墙嵌着一快石碑,石碑上刻着“浮粟泉”三个大字,碑前清凉的泉水注满了上下两口方井,相传这是苏东坡在此发现的,泉水纯净,清澈透亮,味道甘爽,盛夏泉水,十几年不见水垢,用它泡茶,香醇无比,素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现在井中泉水仍清澈见底,但已不见泉水喷涌。 在浮粟泉的上方,是粟泉亭和洗心轩,据说,这二者是因苏东坡的一首诗而分别由明朝翁汝遇和清朝叶汝兰兴建的.……[详细]
珊瑚岛沉船遗址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深2米至7米,距西沙永乐群岛珊瑚岛距离约2000米。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没有发现船体,遗址以石质建筑构件为主要堆积,还发现了少量青花和白釉瓷器碎片。调查发现,遗址现存大小石构件274件,本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共出水石构件37件,有石像7尊、石板8件、石条6件等。另外还发掘出水了瓷器碎片13件。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石构件大多数为祠堂和庙宇的建筑构件,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详细]
天涯海角石刻
  天涯海角石刻位于三亚市天涯区,时代为清-现代。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以天涯、海角石刻及礁群为保护中心,东侧向外延伸36米;南侧向外延伸54米;西侧向海延伸62米;北侧向外延伸39米,面积共2.144公顷(合32.16亩);2.以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石刻及礁石群为保护中心,东侧向外延伸10米;南侧向外延伸27米;西侧向海延伸39米;北侧向外延伸20米,面积共计0.861公顷(合12.915亩)。天涯海角石刻总保护范围面积3.005公顷(合45.075亩)。……[详细]
儋州故城
  中和古镇古时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谪居三年。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都喜爱吟诗作对,因此中和镇享誉“诗对之乡”。镇里主要的看点是参观古迹。除了著名的东坡书院外,还有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等。另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此外,逛逛中和镇的主要街道(约30分钟可逛个来回),也可感受古朴气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西南六公里处,是海南比较古老的一个小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三年于此。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都很爱吟诗作对,中和古镇享誉诗对之乡。这里古迹不少,镇东有东坡书院、桄榔庵、东坡井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中和古镇历史悠久,大约公元前一百年,路博德将军渡海南……[详细]
王弘诲故居
  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是王弘诲的故居。王弘诲,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南京史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事业。明万历四年(1576),王弘诲以一纸奏折《奏改海南兵备道兼管提学道疏》上 书朝廷,请求万历皇帝在海南设提学道,让海南儒生就地参加会考。这个奏疏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允准,并付诸施行。这便是海南民间著名的“奏考回琼”。此举大大促进了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王弘诲故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约50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建筑,现存大屋二幢,横庑小屋一幢。前后大屋均为一幢三间式砖木建筑,悬……[详细]
伊斯兰教徒墓葬群
  位于陵水县与三亚市交界的陵水湾海滩上,该墓葬群延伸至三亚的番岭坡,共有四十多座。在隋唐时代,陵水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物品补给站,在这里曾有过古代波斯人暂居的波斯村,当时在航海中去世的波斯人就被安葬在这里的海滩上。这些墓碑全部坐北朝南,一般高0.45米,也有的高0.63米。墓碑是用珊瑚石做的,有的还清晰地保留着阿拉伯镌文。伊斯兰教徒的遗体都被埋在沙滩的坑道中,遗体屈膝朝西,表示向西方伊斯兰教徒的天国朝拜。……[详细]
91、西天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天庙
  西天庙位于海口市新华区义兴街75号,是祭祖明代海南名士王佐所建,王佐系海南临高县人,邱浚的高材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他怀才不遇,入仕以后20多年一直徘徊在高州府、邵武府、临江府同知,85岁卒,有诗文传世,西天启有正室三进,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有天井,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有拜鲜拜亭,两边为东西厢廊,占地面积达1193平方米,整个庙宇建筑系砖木结构,单式斗拱,雕梁画栋,工艺精致,规模宏伟。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75号乘车线路:在海口市内乘5、20、22、30、32、42、43路公交前往……[详细]
儋州东坡井
  儋州东坡井位于东坡书院中园中分东西两院和中心游览区。东西俩面多是文字展览和东坡先生的生平与其如何来到此处。并在此居住3年中为当地黎民百姓所做贡献。当年,苏东坡帮助乡亲们打了一口水井,泉旺水甜,乡亲们命名为“东坡井”。数百年来,清甜的井水从未枯竭过。井边额外加上半月形的围墙,这可能与古时淡水资源奇缺,井会被封起来,有需要时再进入围墙内取水吧。地址:儋州市中和镇桄榔庵的西侧……[详细]
93、韩家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家宅
  韩家宅位于海南文昌市东阁镇宝芳办事处富宅村的韩家宅,是旅居泰国的文昌富商韩钦准于1936年回乡所建,历时两年建成。韩家宅整体占地面积1335平方米。建筑风格沿用海南传统的单纵轴线多进式布局,四进大宅院每进正屋三开间,有横房16间,四面有高大的院墙护卫。东横屋顶建方形凉亭二座,既体现了中原和琼岛的民居特色,又融入了南洋以及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是海南侨乡建筑的典型代表。2013年5月,韩家宅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4、邢宥墓
邢宥墓
  位于文昌市文教镇铜斗村的铜斗山南面,坐北朝南,是邢宥与夫人林氏异穴合葬墓。墓占地750平方米,分前庭、阳埕、拜亭和墓穴,地面有神道、碑碣、列兽等,是一座大型明墓。文革期间,邢宥墓被毁,仅存部分墓穴和石刻列兽一骊。虽面目全非,但慕名前来瞻仰的海内外游客常年有之。现池地人民政府对邢宥墓进行修复、保护,让前来参观、瞻仰的人们看到这座明代著名贤臣的原貌。地址:文昌市文教镇铜斗村开放时间:全天门票2元……[详细]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位于海口解放西路竹林街131号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39平方米,为二进三间,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海南民居结构,几十年前栽种的盆架树如今已亭亭如盖。这里原是“邱氏祖宅”,1920年老宅兴修之年,正是中国革命风云初露端倪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先后有三批共产党员和团员来琼进行革命活动,并于1926年2月在海口“关帝庙”成立了“中共琼崖特别支部”。……[详细]
文昌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文昌市东郊镇白土尾,又称白土尾塔。面向清澜港,距离海边不到五十米。据《文昌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港边村潘运通邀众建造。塔为砖灰结构,空心,无梯登顶。平面呈八角形,坐东朝西,塔基周长21.58米,共分七层,高25米,底层面西开一拱门,二、六、七层各开拱门采光。第二层还有塔廊,以供观赏清澜港秀色。地址: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白土尾开放时间:全天……[详细]
五指山摩崖石刻群
  五指山摩崖石刻群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一手撑天摩崖石刻(4处):以本体边缘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0米,东至路边,南至槟榔园,西至第二小桥下,北至上山小路边。仕阶冯子材摩崖石刻(2处):以本体边缘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0米,东至小山沟过路处,南至亲凿沟,西面向外延伸50米,北至五指山山脚。……[详细]
98、迎旺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迎旺塔
  古崖州唯一尚存的塔。迎旺塔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砖物建筑,塔高七层,高约15米,八角形直井式,首层内径3米左右,塔内不可攀登。近年因地层变化,塔身明显向西倾斜,彩绘花纹已模糊不清,但塔的结构及砖石仍然保持完整,屡次登陆三亚的十几级台风也把它奈何不了。 门票 免费景点位置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近城西小学)……[详细]
云氏大宗祠
  云氏大宗祠建位于文昌头苑横山村。宗祠原名“维山公祠”,创建于明永乐年间,坐落于头苑下村,清康熙年间迁到横山村,道光年间重修并改名为“云氏大宗祠”。宗祠自民国四年重修至今已89年,由于历经兵荒马乱,族亲四处避难,生活困苦而致年久失修,祖祠各进正屋、厢房、廊墙几乎全部崩塌。2003-2004年间又进行了重修。 地址: 海南省文昌市头苑横山村……[详细]
镇州故城
  镇州故城位于东方市东河镇,时代为宋。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地中央为中心,四周残存的古城墙为界。东至中方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林地处,西至中方村第八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园地处,北至中方村第四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园地处,南至中方村第八村民小组、第五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园地处,面积42776.3平方米,约64.16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