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141、草圭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圭堂
  草圭堂位于黔江区阿蓬江镇犁湾村阿蓬江畔,距黔江城区约50千米。该建筑具有土家族吊脚楼特色,共有房屋50间、地下室18间,院坝和院墙全部由数百上千斤重巨大条石垒成,占地面积达3.33公顷。此处曾是国民党将领李永端故居。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感召下,李永端积极投身抗战,在他所著“极目家何在,烽火四处侵”的诗句中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永端任四十三军副军长,调往上海吴淞口驻防。同年8月13日,日军入侵上海,李永端率部与日军激战七天七夜,给敌以重创,后奉命退至江西上饶休整。1943年,李永端在江西上饶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享年43岁。2015年9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李永端等约21万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为中国抗战胜利……[详细]
库里申科烈士墓园
  1936年,库里申科受前苏联政府的派遣,来华援助抗日。1939年10月14日,他率领神鹰大队从成都出发袭击日军占领的武汉,轰炸了敌机场、军用码头,空战中又击落6架日机,在返航时由于他本人和驾驶的飞机均在空战中受伤,最后落入万州红砂碛段的长江中。他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换来打击空中日寇的巨大胜利,而自己却长眠在万州的土地上。1958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国家拨专款在西山公园内修建了库里申科烈士墓园。墓园占地1600平方米,由影壁、花台、烈士铜像、墓碑和墓室几部分组成。198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革命纪念建筑物;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万州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地之一。每年清明……[详细]
育才学校旧址
  时代:1939—1945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合川区批次:第六批 育才学校旧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古圣村凤凰山古圣寺内,旧址所在的古圣寺系清代建筑,由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同善堂、厢房构成,中轴线对称,方向270°,总占地面积43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9平方米。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在此创立育才学校,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并聘请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任教,校内设有共产党支部,周恩来、邓颖超也曾到校为学生们作报告并题词,1945年育才学校撤离古圣寺至今,旧址原貌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大雄殿为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屋面为小青瓦,面阔7间24米,进深4间10米,高8.20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正脊饰二龙抢宝,柱间施花牙子雀替,撑弓上动植……[详细]
双江杨氏民宅
  双江杨氏民宅,又名田坝大院,位于双江镇正街85号,因该宅基地原为大片良田,故俗称“田坝大院”。 系双江首富杨守鲁的家宅,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历时12年于光绪庚寅年(1890)落成,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大院坐南面北,为单檐悬山顶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面阔七间,共四进,呈四合院布局,每进均建天井、栏杆、回廊、花台。主建筑左侧另建附属建筑,有甬道相通。共有大、小房屋,厅、堂51间,108扇大门,300余堵式样多异,雕镶精美的大型槅扇漏窗,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宅后建有对称的小花园,宅外另辟面积3亩的荷花池,共占地5400平方米。房宅四周用薄形方砖砌风火墙,墙头呈驼峰形;屋脊勾线,贴彩釉瓷片,两端微微起翘;正脊塑有仙人、走兽。民居占地面积大,建造房屋多,用料考究……[详细]
潼南杨氏民居
  杨氏民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民族的瑰宝”。杨氏民宅从设计到建造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品位,是经典清代民居建筑,被誉为“清代民居博物馆”。时代:清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潼南县批次:第六批田坝大院,又名杨氏民宅基地,位于双江镇正街85号,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南面北,有一大型过厅,51间房屋厅堂,108扇大门,300余堵式样多异,雕镶精美的大型槅扇漏窗,画栋雕梁,油漆如新。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房宅后院的两侧各辟有一小型花园,房周砌有高墙,墙外另辟占地3亩余的荷花池。总占地面积约10亩。因该宅基地原为大片良田,故俗称“田坝大院”。大院坐南面北,为单檐悬山顶木结构……[详细]
146、尹子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尹子祠
  尹子祠位于南川区西域东方红村三组,年代为清。尹子祠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南川县令黄际飞和举人徐大昌为纪念汉儒尹珍在南川设馆讲学而倡修。清光绪三十六年(1904年),在此开办民立崇实小学。辛亥革命后,南川的有志青年外出求学,纷纷到日本、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接受新文化的洗礼。1917年,在天津北洋大学读书的周佩难回到南川故乡,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的刘文简也回到南川,他们相约创办新学,革新社会风气、倡导科学民主。在多方努力下,1918年,私立南川道南校就成立了,并于1921年迁到尹子祠。办学几十年间,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开创了南川现代教育的先河。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地点,是川东文化的发祥地和革命纪念地,具有历史教育意义。在相关部门多次修缮保护下,基本保……[详细]
打枪坝水厂纪念塔
  打枪坝水厂纪念塔位于渝中区金汤街81号渝中区自来水厂内净水池南侧。纪念塔原为自来水厂水塔,1931年建成,整体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塔身表体由水泥砂浆以及水磨石组成,总高28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21世纪初,水塔功能逐步弱化,成为重庆建市时期自来水设施的纪念塔。1927年,重庆商埠督办公署为解市民用水及防火所需,决定筹办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厂址选在渝城高点打枪坝。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之一的税西恒任总工程师,负责水厂建筑设计及自来水公司建设工作。1932年工程建成并供水,结束了重庆无自来水的历史,被誉为“重庆市政第一伟绩”。抗战胜利前后,九三学社前辈先贤经常在这里召开座谈会,讨论时局,推动团结抗战、和平建国。1980年税西恒去世后,骨灰安葬在纪念塔旁,立有墓碑。碑文:“税西……[详细]
巫山古城遗址
  时代:汉-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二批 巫山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神女居委,位于长江北岸,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该遗址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考古所、武汉市文物考古所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遗址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共10015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深度0.5-8.5米。发掘城墙墙体及汉、宋、元、明时期的砖室墓和土坑墓等遗迹多处。出土器物1328件及大量东周时期陶片,包括玉、石、骨、象牙、陶、金、铜、鎏金、瓷器等。该遗址共包含了四个大的区域:人民医院旧址区域、城南门点、城关粮站旧址区域、巫山师范区域。其中人民医院旧址以大溪文化为主,出土了1千多件文物和鱼骨坑等遗迹,巫师区域发现了较完整的西汉时期巫山古城墙。从众多汉代文物标本和文化遗存表明……[详细]
六店子刘伯承旧居
  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烟灯山公园。原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位于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1995年因发生火灾,其建筑大部分被毁,后按1:1比例异地复建于现址,2012年6月建成开馆。旧居纪念馆分3个展区、8个展厅、1间卧室、1间马房,陈列文物40余套(复制品),真实反映了刘伯承在旧居战斗、工作、生活的历史场景。1924年,刘伯承来到重庆,在石桥铺购置了一栋晚清时期所建的木结构民居,在此居住了3年多,秘密展开革命工作。当时,此地设有食、宿、茶、烟、药、油腊6个小店,故名六店子。1926年5月,经杨闇公、吴玉章介绍,刘伯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六店旧居召开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会议,确定了泸顺起义的方案、策略和作战计划。泸顺起义失败后,刘伯承……[详细]
荆竹坝岩棺群
  时代:战国至汉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巫溪县批次:第七批 荆竹坝岩棺群位于巫溪白鹿镇香树村2社,南距巫溪县城21公里,岩棺群分布在大宁河支流东溪河荆竹峡西岸、棺木岩悬崖绝壁之上,高出河面100-140米。现存岩棺棺木24具,棺木为偶数成组排列搁置在岩壁狭窄而绵长平台状的石墩上。上面岩石突出,形成天然岩檐,使棺木免遭日晒雨淋。尚存完整棺木15具,为整木挖凿而成,制作粗糙,整底、整盖,盖身子母榫扣合,横切面近似成方形,棺头内凹成挡板,盖身头尾两端各凿有拳头大小圆形孔洞, 下铺成石块。其中最大一具棺木长约3米,高近1.5米,里面套有一具稍小棺木,是岩棺葬中特殊的外椁内棺形制。 荆竹坝岩棺群是迄今所知悬棺葬中时代最早,保存集中,保存数量较多的重要墓葬现象,是研究巴楚文化交融及古代少数民族族属葬制的……[详细]
151、白公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公馆
  白公馆监狱旧址位于歌乐山松林坡南山下,地处歌乐山腰,地势险峻。白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系土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临歌乐山下选址,看重此地后用重金强行将其买下作为看守所。从此大门终年关闭,改从侧门进出,原住房改为牢房,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白公馆改为美军来华人员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全部转囚渣滓洞,直到1945年中美合作所撤离后,白公馆才又重新作为看守所。中美合作所撤离后,白公馆还曾作为汉奸拘留所关押过大汉奸周佛海等人。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的“人犯”被迁回白公馆关押。在这里关押的均属所谓“案情重要”的政治犯,如抗日爱国将领黄……[详细]
152、四知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知堂
  四知堂位于双江古镇西800米,为四合院式木结构悬山顶建筑,建于清同治初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仅前厅采用了抬樑式,其余皆为穿斗式,通面阔55.4米,通进深35.5米,总建筑面积1966.7平方米,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该建筑座西南面东北,背依“半边山”,面临“猴溪”。平面布局以“四知”作为设计建造的指导思想,院落横向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四”字,名为“四知堂”。因房前“猴溪”岸边是一湾长长的河滩地,地名“长滩”,该房又称“长滩四知堂”,民间称其为“长滩子大院”。大院以前厅和正屋及两侧东、西厢房为中心,组成大型四合院。其两侧再建“东轩”和“西轩”,距“两轩”屋檐4米建有砖砌围墙,分别形成面积约150平方米的院坝。大院的内厢房与外厢房之间建有天井和卷棚顶廊道,一旦进入“长滩子大院”,就可……[详细]
庙峡神谷旅游区
   庙峡神谷旅游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庙峡历为“宁河七峡之冠”。两岸峻峰耸峙,峭壁如削,植被浓郁如墨,峡内猿猴攀援,鸳鸯嬉戏,古栈道依稀可见,云台仙子缥缈可人。峡中的“白龙过江”瀑布,宛如一条矫健的白龙,撞石飞越宽近100m的大宁河,汹涌壮阔,七彩斑斓,蔚为壮观,形成“飞瀑峡中过,舟从瀑下行”的“天下奇观”,是国家一级景点,位居全国知名瀑布之列。位于大宁河沿线最高峰云台山上的云台观,既有瞿塘峡夔门之雄,又有峨嵋山舍身崖之险,道、佛、巫三教合一,历史上是川东古刹之冠,曾与武当山并称。庙峡水碧、峡幽、峰奇、瀑绝。三峡工程竣工后,随着库区水位回灌延伸到庙峡入口,庙峡不仅可原址原样、原汁原味留存三峡地区古栈道人文景观、峡谷景观,并将成为新三峡旅游格局中原态峡谷旅游的替代旅游吸引物和新卖点,而且将因150……[详细]
重庆嘉陵江小三峡
  简介 以北碚为中心,由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组成,全长27千米。   上为沥鼻峡,又称牛鼻峡、铜口峡,位于合川盐井镇一带,全长3千米。峡中江流湍急,水深莫测,峡岸群峰高耸,峻峭幽深,有巨梁滩、狮子坟、笑和尚、牛鼻洞、猴子石、磨子沱等绮丽景观。   中是温塘峡,又称温泉峡、温汤峡,处于缙云山段,全长2.7千米。古时峡口建有温泉池,称为温塘,故名。入峡江水咆哮奔腾,旋涡叠生,气势磅礴;峡壁两岸相距不过200米,悬崖挺立,犹如刀凿斧削;峡岩之腰,泉如汤涌,云根窦生,景色秀丽,为小三峡之冠。   下有观音峡,又名文笔峡,全长3.7千米。峡口岸边有巨石屹立,形如石笏,俗称文笔石,旁边悬崖高处有一古刹,名观音阁,峡以阁得名。观音峡两岸绝壁万仞,怪石嶙峋,江水蜿蜒曲折,为嘉陵江小三峡中最险峻的一峡。  ……[详细]
烟墩堡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一批烟墩堡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商业二路,分布于长江右岸的二、三级台地后缘,四级台地前缘,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2.3米。1994年发现,1995、1996、1998年由中科院双古所发掘,3次发掘面积共980平方米,出土各类标本11309件,其中石器品1382件,有石核、石片、人工碎石,石器分为刮削器、凹缺器、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等,由于原料均为砾石,为南方砾石的特点,同时该遗址石片和断点绝大多数为北方石片特点,该遗址的地理位置又处于南北方工业分布区之间的区域,烟墩堡遗址具有南北方两个工业区的特色,属旧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以分布面积大、标本丰富、石制品含量大、种类多,研究价值高等碑评为“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详细]
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端的南腰界乡余家桶子。余家桶子系原清末秀才余兰城的私宅,为“U”字形瓦木结构大宅院,为木石结构的吊脚楼建筑,有明五暗七共12间房,占地599平方米。院内石板平整,厢房吊楼南北相对,两侧为青砖风火墙。红三军进驻余宅后,在房屋四周用条石、火砖砌成高2.8米、长278米的围墙,院坝中有两棵贺龙手栽的花红树。1934年6月,贺龙等领导的红三军(原红二军团)来到酉阳南腰界,以南腰界为中心开辟了川黔边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萧克、王震、任弼时率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师于此。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会议室,以及贺龙、夏曦、关向应的办公室和宿舍也位于旧址内。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详细]
杨沧白故居及墓
  杨沧白故居及墓位于巴南区木洞镇(故居)、东泉镇东泉村(墓),时代为清(故居)、1984(墓)。杨沧白故居位于重庆巴南木洞镇,1946年为纪念杨沧白先生,木洞镇易名沧白镇。解放后改称木洞镇。杨沧白(1881—1942),名庶堪,号邠斋、天隐阁,原四川巴县木洞镇人,现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人。1903年创立四川第一个旧民主革命组织“公强会”,1906年该会改组为“同盟会重庆支部”,杨沧白任主盟。1911年,杨沧白率众推翻清朝川东政权,成立“重庆蜀军政府”,先生谦任高等顾问。先后曾任四川省长、财政部长、广州政府大元帅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委和候补监委、广东省长、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等要职。1942年8月6日,杨沧白先生在重庆病逝,1944年12月25日,国民政府将位于洪崖洞的建国路(炮台街)改名为沧白路。……[详细]
马王场遗址
  时代:旧石器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大渡口区批次:第一批 马王场遗址位于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马王场及桃花溪流域。该遗址于1987年在桃花溪动物园地段整治工程中被发现,随后进行地层剖面调查,确定为旧石器遗址。该遗址从上到下可分为六层。遗址采集石器共69件,其中48件采自地层,余21件原整治河床工程中发现,无地层承载。出土石制品有锤击石核、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制品粗大、加工粗糙,其打击方法为锤击为主,偶用碰撞法和砸击法。根据其石制品及地层分析,该遗址时代当在旧石器时代偏晚段。马王场旧石器遗址地处大渡口区半岛后缘,南有长江,是一处非常适宜人类生活的地带,作为主城区发现的唯一旧石器时代遗址。为了解主城远古原始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为主城及重庆地区早期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基础实物资料,对认识主城远古地……[详细]
中峰生殖崇拜遗址
  生殖崇拜遗址位于綦江中峰镇,距綦江城区44公里,南与贵州省接壤,西与江津市毗邻,从重庆经渝湛高速到綦江,再经綦江—四面山高等级公路可以到达,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中峰是古代博人生息繁衍的地方,在清溪河岸古驿道旁遗留有先人为求子、祈福而留下的几千根男性生殖器石刻、石雕,根体上咸丰、同治、光绪和求子得灵的字迹清晰可辨,以其雄壮、挺拔、恢宏、逼真、罕见、奇特而闻名全国乃至全球。男根石雕高低粗细不一,最高的近4米、最粗的直径约30厘米。在中峰灵应岩有近3000根男根石雕、石刻,还有香火旺盛的灵应寺。清溪河边近百座汉代崖墓上刻有马、鱼、人物等,是古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峰寺老街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老式建筑保存完好。 地址:綦江区中峰镇 电话:48469760 交通路线……[详细]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二府衙街70号,是一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二楼一底,总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1925年,根据中共中央“要在四川建立党的正式领导机构”的决议,由杨闇公、吴玉章负责筹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1926年2月底,经党中央批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地委”)成立。之后,杨闇公、吴玉章、童庸生等领导中共重庆地委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顺应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大趋势,与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广泛开展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实现了党对四川革命运动的统一领导,从而使重庆成为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中共重庆地委发起领导的“泸顺起义”,不仅有力配合了北伐,更是我党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举行起义的一次勇敢尝试。该旧址同时也是杨闇公旧居。中国共产党重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