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文物古迹介绍

261、灵宝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宝塔
  灵宝塔建于唐代,因其耸立在灵宝峰颠,故以山峰命名。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13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登临塔顶,眺望四周佳山秀水。世上的古佛塔有的葬有佛教徒的舍利子,相传海通法师的骨灰就安入在灵宝塔中。灵宝塔为乐山古城的一座标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灵宝峰山脚为界。建设控制地带:北至城南旅游二号码头南端到岷江对岸观佛楼南侧连线,西至岷江西岸与凤洲岛东侧边界,南至拥翠楼与祝融峰和兑悦峰山脚连线,东至城南干道西侧、乐山大佛景区东门、就日峰西侧山脚连线。……[详细]
海鹰寺林场
  通江县海鹰寺林场位于通江县城东部,距县城95公里。经营面积分布于董溪乡、龙凤乡境内。东连万源县的三溪乡、丝罗乡,南接万源县的新店,西与本县董溪乡相嵌,北与斯波乡接壤。境内群峰重叠,连绵起伏,沟谷深切,环抱于佛爷山、海鹰寺两条主山脉之间,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海拔1906.6米,为亚热带秦巴区湿润季风气候。林场下设驴坪山、磨子坪、麻柳坪三个工区,驴坪山、田嘴、麻柳坪、印子石、牛毛溪、核桃河坝、伍家河坝、滩湾、磨子坪、老庙堂十个护林点。总面积3976.5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976.2公顷,占总面积的99.99%;非林业用地0.3公顷,占0.01%。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862.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7.14%;疏林地27.7公顷,占0.70%;未成林造林地65.1公顷,占……[详细]
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
  嘉阳小火车,一辆运行在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北15公里远的一条只有19.84千米的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嘉阳小火车特色这辆蒸汽火车的轨道距离仅762毫米,比国家标准列车的轨距少了近一半,铁路全线仅19284米,往返一次需2个小时,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的山区,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铁路1959年建成通车至今45年来,就一直是这里村-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小火车的客运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人次。这条依山而修的铁路,全线共有大小弯处109个,最高与最低处相差238.1米,其坡度和弯曲度在全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都属罕见。由于小火车沿用了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的蒸……[详细]
内江钟楼
  内江钟鼓楼位于城区中心,它的建筑规模极小,但历史内涵极为丰富,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现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内江县署(现市中区政府)大门前,“筑台卷洞,上构谯楼”(古代城门上用以高望的楼)。天顺六年至万历年的150年间,谯楼先后二毁二修。崇祯年间(公元1634年)续修,“楼下有门为通道,楼上悬钟定昏旦。”故又称钟楼。明甲申(公元1644年)楼毁。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为邑胜景。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谯门顷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后兴工重建,规模宏峻。光绪年间,楼毁于火后复修。内江谯楼的命运,正如朝代的交替,在数百年间几起几落。“简州(阳)一座塔,离天一丈八……内江有座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段民谣源起抗日战争胜利后,描述……[详细]
威远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镇西镇境内,由大、小老君山、寨子岩、河口水库等组成,距县城22公里,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奇丽险峻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威远与荣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称为“老君丹灶”,是威远八景之一。老君山海拔800多米,雄奇瑰丽,方若削壁,高矗云表,有华山之险。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曲折小道,攀登时须手脚并用方可。山西南面崖壁上刻有四则题诗、四龛唐宋造像、三通摩崖碑和三则题字。摩崖造像中保存完好又富有代表性的是太上老君及侍者力士造像。其中佛道合龛造像在四川极……[详细]
巴西会议会址
  巴西会议遗址原名班佑寺,位于阿坝州同甘肃省东南交界处若尔盖县巴西乡境,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巴西会议遗址(班佑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原貌为四合院布局。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巴西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所指出:“由于巴西会议和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地理位置:巴西会议遗址原名班佑寺,位于阿坝州同甘肃省东南交界处若尔盖县巴西乡境,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详细]
西平古镇
  一、基本情况2010年1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西平镇位于三台县、中江县两地交汇处,幅员面积77.31平方公里,辖7个党总支,36个村,6个居委会,3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178人。二、交通情况过去就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商贸云集之地,也是军事要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更是四通八达。120公里的水泥路直通省会城市成都,距三台33公里,距新修的塘巴高速公路三台古井口子10公里。三、历史沿革及变迁西平镇古名观音场,清康熙元年(1662年)建盘龙庙,以寺中观音得名。康熙十年(1672年)兴场,为星日乡驻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第四区。新中国……[详细]
贡井胡氏民居
  贡井胡氏民居,又称胡慎怡堂,系清代晚期自贡大盐商胡元海的私人住宅,坐落于贡井区长土镇沿河街。自1850年开始修建,后经过数次改建、扩建,至1905年最终建成,历时55年,总占地约2万平方米。在201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盐商胡元海祖籍江西庐陵(今吉安),靠经营棉布生意起家。1821年至1850年间,胡元海与人合伙经营盐业获大利,便买下贡井大山寨子岭土地,依山建房。起初,胡元海所建房屋为一正二横房舍,作为居家和管理盐业的柜房。1865年,胡元海长子胡勉斋对原房屋进行改建,新增上厅、中厅、横房,呈八个四合形模样,周围人称它“大山新房子”。次年,房屋又动工新建,设置抱厅、横堂屋、总柜房、管事房等。1867年基本建成,取名“胡慎怡堂”。1894年至1905年,胡元海的孙子胡汝修又对房屋进行……[详细]
新盛罗汉寺
  【罗汉寺】另一座古刹,叫“罗汉寺”。该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惠源禅师募捐建成,时任罗江知县的张振道捐白银二千两,题名“罗汉寺”。雍正六年(1728),该寺遭兵火焚化。雍正八年(1730),由玄空禅师重修而起。文革中,该寺大部分被毁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经多年的重修和恢复,现在建成的有“天王殿”、“观音殿”等七殿以及多尊菩萨和罗汉。罗汉寺坐落在莲花山,两条溪水环抱,依山傍水,四周松柏茂密、古树参天,是一个人杰地灵、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寺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各地的善男信女常聚于此。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这里都会举行传统的民俗庙会“童子会”。据传明代有一位叫做王琨的尚书,由于她的妻子久婚不孕,于是裱画了一幅观音像日夜虔诚祭拜。有一天晚上,他的妻子梦见一位白衣妇人用一个盘子托着一个可……[详细]
沉犀节孝坊
  沉犀节孝坊位于犍为县西南部历史文化古镇清溪镇,沉犀村三组。是当地有名的一景。这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牌坊,牌坊以南200米是马边河。坐西向东,面积100平米,是青石仿木建造,结构完整,保存完好。1998年被列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沉犀节孝坊说的就是清代一余姓女子,在19岁嫁到王家,27岁守寡,将公婆分别赡养至85岁和94岁,并将一对儿子抚育成人,成家立业一事。对于牌坊,《犍为县志》也曾有资料记载:“嘉庆七年建,时川督题‘从一而终’。王仲贤妻,乾隆间,孝翁姑,抚二子成家。”沉犀节孝坊为三重檐牌楼式石坊,庄重威严。牌坊的间数为三间,当中的一间宽大,当时以利车马通行;左右间窄小,供行人出入。除有四柱三门的坚实结构外,两面柱基还塑有抱鼓雕刻石象和石狮各1对,造型粗……[详细]
平梁城遗址
  平梁城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城西郊10公里处的平梁寨上。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先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时任兵部尚书的余玠令都统张实修筑平梁城,取扫平梁州之义,而山寨遂以此而得名。平梁城居山寨之上,而山寨四周如削,易守难攻,是四川抗御蒙军的古城寨之一。宋时在山寨上修筑城墙达20里,5寨9门,内外两层,排列整齐,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抗蒙期间,州城官民及州衙曾迁入此城寨。清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占领巴州城,州城吏民及州衙再次迁入平梁城,并在城内建有鸿禧寺,又名真武庙(已毁)。清咸丰皇帝赐四川提督、抗英将领张必禄为“武壮”谥号,张必禄系古巴州人,死后葬于平梁寨上。山前刊有“武壮佳城”四字。1933年,红四方面军曾在乎梁城作战,总指挥徐向前在此指挥战斗。城寨上有天生的平梁洞和古时……[详细]
272、蓬基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基井
  蓬基井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莱镇城工委基井湾社区,占地7000平方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因系全国第一口基准井且位于大英县蓬莱镇而得名。蓬基井是中国革命建设时期为探寻石油资源发现的巨大盐井。为了探明川中地区二叠系以上地层含油气情况,对蓬莱构造及川中地区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1956年3月9日,川中石油矿物局蓬莱钻探大队正式开钻,1958年1月18日完钻,历时680天。该井井深3201.16米,钻至三叠系嘉陵江统TC2地层,在三叠系须家河组四段地层(井深2222.22米)获得极高工业价值的黄卤和天然气,为蓬莱盐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该井的天然卤水中除主要成分Na+,Cl-1外,还含有4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其中Br-、I-、Sr2+、Ba2+、Li+、和B2O3含量较高。自1959年投产至20……[详细]
凤仪蒋氏祠堂
  凤仪蒋氏祠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为前殿、左右厢房、正殿三级台地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前殿所在一级台地以三级踏道与二级台地天井坝子相连。穿8米深的天井青石板坝子登7级踏道上三级台地所在的正殿。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凤仪蒋氏宗修修建于光绪23年(公元一八九八年》距今118年,该祠堂座落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凤仪乡永合村二社(蒋家梁),词堂背靠阳岭山,前向三汇雪山,左依永合村刘家场,右偎七家长滩河,由入川始祖蒋一亮之玄孙蒋明忠率本房蒋明喜、蒋正刚,蒋正常、蒋正伦等依前低后高地势修建,历时两年多建成,呈四合院布局,阔22米、深34米,由前殿(商3.5丈)左右厢房,为上下两层,正殿(高3.6丈)组成,总面积660平方米,现四周被七彩林环绕。祠堂建筑宏伟,……[详细]
西龛石窟
  西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西约2公里的凤谷 山西龛村,现存造像90余龛,分布在龙日寺、流杯池、佛爷湾三处,为巴中现存石窟中内容最丰富者。佛爷湾位于山脚下,又称西龛寺,现存龛像集中分布于南北向的一崖面上,共50余龛。内容有释迦佛、弥勒佛、菩提瑞像、七佛、释迦多宝并坐、释迦弥勒并坐、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观音菩萨、释迦老君并坐及墓塔和碑刻等。绝大部分像龛凿于盛唐,其中1 0号龛侧有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的造像记。距离1 0号龛不远的21号龛側有五代时题刻的“检得大隋大业五年造前件古像”题记。21号龛内雕释迦说法像,释迦两侧的天王和力士特别引人注目。力士项饰璎珞,下着长裙,身躯修长,衣着和装饰有别于以巴中他处唐代力士;天王身着铠甲,脚穿长—靴,佩剑,足踏地鬼,舒相坐,与一般的天王姿势不同。窟内顶上的四身……[详细]
鼓楼南街清真寺
  鼓楼清真寺是成都的清真古寺之一,位于成都市鼓楼南街115号。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毁于明末,清康熙雍正年间恢复,后经清乾隆七年(1742)及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两次重建,礼拜殿则是该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古代建筑,也是整个寺院的经典之作,同时亦是成都地区现存十余座清真寺礼拜殿中制度最完备、构筑最精巧的一座。1981年4月,鼓楼南街清真寺礼拜殿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初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毁于明末。修缮重建清康熙雍正年间恢复,后经清乾隆七年(1742)及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两次重建,清真寺原有规模较大,其建筑以大门、牌坊、邦克楼(唤醒楼)、礼拜殿、-室、浴室和教长室等组成。1941年……[详细]
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
  罕额依古遗址位于丹巴县中路乡境内。这是一个经四川省、甘孜州联合考古队于1988-1989年进行试发掘的一个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该遗址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达6余米,试发掘120平方米。通过对其最表文化层进行“碳14”测定,其下限年代为3500年。该遗址出土有丰富的文化遗物和众多的遗迹。文化遗物中有陶、石、骨器,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遗迹有房屋建筑和灰坑。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根据其制作工艺可划分为3类。一是打制石器,主要有锤、斧、砍砸器、乔削器、双缺石刀等;二是磨制石器,主要有斧、锛、凿、簇、穿孔石刀、网坠等;三是细石器,主要有用水晶等石料压制而成的小石核、石叶等。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有少量骨器。陶器的陶质、陶色以夹砂或云母片居多,灰陶为大宗,红陶较少,……[详细]
嘉州古城墙
  嘉州古城位置如《水经注》云“县治青衣江会,襟带二水矣”,即河口三角洲上。隋、唐继承,其城当南达大佛坝,此时,文人多称“江城”,如杜甫《寄岑嘉州》诗云:“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古城临江布局的特色十分明显。古人云“渎江(岷江)自东北来,顺下不争;而青衣、沫水西南来,如暴客挟万马而驰,沫为最甚”,即史不绝书的“沫水之害”。大渡河沙湾以下河道横向变化显著,主流不稳定,河岸常有崩塌现象,而岷江由于河谷横断面的不对称性,则以向东摆动为主。南宋以后,原来正对乌尤山的大渡河水北移,开始侵蚀嘉州古城墙。经元至明,城墙遭侵蚀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沿岷江、大渡河用竹笼卵石筑河堤以保护城墙。南宋画家夏圭的《长江万里图》上,能清楚看到嘉州城的雄伟城墙。公元1173年,陆游摄知嘉州,有《出城至吕公亭按……[详细]
棒托寺喇嘛塔
  棒托寺-塔及石经位于壤塘县茸木达乡东北1公里处的青山绿水间。表面上看它仅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小庙宇,可这里因古刹四周堆放着50万片大大小小的石刻佛经而早已闻名遐迩。它以规模宏大的石刻佛经堆和巍峨壮观的大佛塔群而著称。为宁玛派寺院,建于元代,现存明、清时期塔群及石经一处。塔群共39座,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及现代,塔内有明代以后的大量佛经故事壁画,塔群分布于长46.5米、宽25米面积内。该塔群在历史上与西藏降扎寺、甘孜色达寺塔群齐名,并称藏区三大塔群。塔群中部有保存完好的明清藏文石经,气势雄伟,巍巍壮观。其规模在全国藏区亦属罕见。石经用不规则片石两面镌刻,总数50万余片,堆放于长46米、宽16米、高9.2米范围内……[详细]
279、白流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流寺
  白流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洋溪镇涪江河畔的玉川山上,与蓬溪县天福镇接壤,距县城约18公里。为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村民及原寺金学焕言传,白流寺原名广福寺,为唐代勤安和尚所建,后迁至玉川山顶,更名为金禅寺。据清光绪10年《射洪县志》记载,明天顺4年(1460年)重建白流寺。明正德9年(1514年),宝灵农民起义军兰达顺进入射洪,大部分庙宇在战乱中被烧毁。1460年,白流寺达到鼎盛时期,占地约20亩,殿宇分四进;入大门的第一进为伽兰、五瘟殿;沿此而进,相继为观音殿、大雄殿、玉皇殿;玉皇殿两侧分别为太阳楼和月亮楼;西北两厢为文昌、六祖、三仙、斗母等偏小殿宇;北侧整齐地排着两进近20间平房和大小客堂;南侧有石砌浮雕俑壁及内-墙。清乾隆4年(1739年)又复建白流寺。又后苏伊和尚再尽其力,建成……[详细]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位于苍溪县城东1公里的塔山湾。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接到中共中央关于“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红军北上”的电示后,总指挥徐向前以及王树声、王维舟等同志,亲赴嘉陵江岸,行程数百里,摸敌情、察地形、找渡口、选战机,于2下旬制定了强渡嘉陵江作战计划:“以三十军在苍溪城南之塔子山实施重点突破,消灭江防守敌后,向剑阁、剑门关方向进攻,协同三十一军歼灭剑门关之敌;以三十一军从苍溪以北鸳溪口南石烙锅渡江,尔后消灭剑门关守敌,并迅速向昭化、广元发展进攻,打击邓锡侯和阻击位于甘南的胡宗南部南下,以保障红军右翼安全;以九军在阆中城北涧溪口渡江,尔后以一部协同三十军向北进攻,以另一部兵力消灭阆中、南部之敌,以保障红军左翼安全。”计划制定后,一方面集中铁匠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