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文物古迹介绍

姜维城遗址
  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一处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位于汶川县威州镇的今汶川中学后山上。姜维城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3年度遗址发掘的宋代遗存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为了解当时这一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交流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传说蜀汉大将军曾在汶川一带驻防,现存有古城墙,有人为之命名为姜维城。威州镇是汶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阿坝州的门户。这里古属冉毵部,绵池镇为郡、县旧址。姜维城在今威州镇。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古“汶”、“岷”通用),历代治所有所变迁。现为汶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汶川境内的藏羌历史上是善战的民族,羌碉尤其是居……[详细]
朱家山东华诗社旧址
  在四川泸州市市中区南极路,有一所面积约二千平方米的的住宅,名曰朱家山。它是朱德早年在泸州时结成的“东华诗社”旧址。朱家山是泸州开明绅士、诗人陶开永的住宅,修建于辛亥革命时期。宅内筑有石园,乃一四合小院,有凉亭、水池、假山、天井等结构。殿前左首一小楼,木花雕栏,飞檐悬挂,古朴简陋,书香甚浓。门前一匾,上 书-“帅府”,是朱德将军亲笔所题。字迹苍劲,刚柔并济。朝南座一小楼,隐于修竹之茂,藏于乔木之葱,筑室于峰岩山石之上,即朱德将军故居。1916年,朱德时任靖国军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兼四川南下清乡司令,驻节泸州先后达五年(1916-1920)。其时,当地百姓深受兵灾匪患之苦。朱德驻任后,表示“既其处此区域,忧患安乐,当与民同”,决心“以兵卫民”,之后的几个月里,他指挥所部平息了匪患。先后写下了《军次……[详细]
金堂云顶山风景区
  介绍位于成都西北部的金堂县九龙镇境内,距离成都市区65公里,由云顶山、沱江“小三峡”等景区组成。云顶石城是川西唯一幸存的南宋末年抗元的古城堡,绮丽的青山秀水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相结合,是该景区的一大特色。交通可在城北客运中心或金沙汽千米站乘车到达金堂县。•不错的登山休闲之地,非常的清幽,山上还有千年古寺可以祈福。景点介绍金堂云顶山景区由大小云顶山、沱江金堂小三峡、三学寺、炮台山等组成,山上的的慈云寺始建于南朝,现存建筑均是清代重建。相对一些著名的大山,这里显得非常的清净。大云顶山,又称“石城山”,是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遗址。山上有“云顶日出”、“雾山云海”等美景,还有唐代的摩崖石刻造像。小云顶山距离大云顶山大约2.5公里,满山翠绿。在山顶上,还能看到金堂小三……[详细]
124、魏延祠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地处山间的魏延祠,有些落魄,有些荒凉,游人罕至,这对镇北征西勇猛忠诚定汉土的魏延来说,有些悲凉,有些凄惨,有些不公,但对“生有反骨”而遭“夷三族”的魏延来说,这样的祠堂,亦是难得的一种纪念。西出梓潼县,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约15公里,就到了三泉乡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远,就看到路边的“魏延祠”石碑。这块石碑,是全国第一个县级《三国演义》学会——梓潼《三国演义》学会会长谢汉杰先生题写的。这里属于卧龙山景区,据《舆地纪胜》和《蜀中名胜记》记载,卧龙山,距梓潼三十里,又名葛山,亦名亮山,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历代方志及有关史籍均有蜀汉丞相军师诸葛亮北伐魏驻兵于此的记载。卧龙山山顶,有始凿于唐贞观八年(634年)的千佛岩石窟,这些石窟造像保存完好,雕刻精细……[详细]
芦山东汉石刻馆
  位于沫东镇飞宝公路旁,距县城6公里,是芦山县博物馆专题野外保护陈列展出场馆。该馆集中展出汉代石刻二十余件组,有“樊敏碑阙.石刻”、九具东汉大型圆雕石兽、杨君之铭碑首及石刻、无名残阙等。其中,“樊敏碑阙.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芦山东汉石刻馆,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敏阙及石刻”之原址上辟建的芦山汉代石刻陈列场地。该馆陈列的九具大型陵墓圆雕石兽皆为东汉时期之作。汉代石兽尚存无几,据有关资料所知,流散国外11具,国内尚存18具。汉代大型陵墓圆雕石兽造型以粗犷拙朴雄浑神秘为基调,只作大部轮廓的神奇夸张,不作细部的忠实描绘。芦山汉代石兽造型均为跨步前行姿态、昂首、挺胸、曲腰、垂尾;头上有双角、独角、无角之分,肩上有的无翼,有的为双翼;有的头似狮、似虎、似羊、形态各异,作张口吐舌姿态,威……[详细]
中江南塔
  中江南塔又名“联云塔”位于中江城南,朝阳南路北侧,坐落在距地表高约30多米(航测海拔442.8米)的铜鱼山顶。山脚北、东北邻东溪河(御马河),西南邻朝阳南路。中江南塔始建于明神宗万历37年(公元1610年),为邑人明大理寺少卿宋兴祖建,中江南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边形,为八面体形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0.2米。由于中江南塔历史悠久,秀丽壮观,高矗于东溪之滨,连同周围山色一起自古即为中江八景之一而备受世人赞美,清人楹联“东河水汇西河水,南塔云联北塔云”正是其真实写照,至今未曾修葺,现保存基本完好。中江南塔为中江古八景之一,连同所处铜鱼山在内,为本邑之胜景,历来为中江著名风水宝地,也是中江古城历史之象征。现已被收录进《中国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名胜古迹词内。中江县历史悠久,从新石器石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详细]
蒲江大佛寺摩崖造像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梨山村之长秋山南麓。据其造像风格,断代为唐代至清代摩崖造像,大多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蒲江县志卷二·方外·寺观》记载:“大佛寺,县东十里,石崖上大佛一尊,高丈余,前有石池,终岁不竭。”大佛寺摩崖造像1-22号龛,系一环首方碑,高1.27米、宽0.43米,文字漫没。这通龛碑应该是记述大佛寺历史的最确切材料,可惜文字不存。故而,大佛寺营建于何时,今已不可考。以摩崖造像时代推之,当于唐代兴建。大佛寺摩崖造像,现存17龛,303尊。该造像主要分布于大佛寺后南北走向长100米、宽5米、距地高10米的白砂石山崖上,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崖壁东部的大佛区,另一处为崖壁西部的千佛崖。大佛区造像4龛,均坐南向北,1、2号龛的时代大约在唐,3号龛未刻成,4号龛为清代造……[详细]
小乐山摩崖造像
  小乐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蓬安县东南方约15公里的河舒镇锣山村,与该镇的抗元遗址运山故城遥遥相望。其海拔高度600.1米,山脊为东北西南走向。该处造像位于山体北坡,东西相距200余米。由东向西依次为大佛头像、大佛殿、八仙洞、千佛崖。自明末起,小乐山上开始了佛教造像和寺庙的建设。原有的观音阁、大佛殿等寺庙几经建,最后分别在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后“文革”中被毁。但该处交通困难,除了遭遇大的政治运动外,建设与破坏均不是很方便,千佛崖造像在二十世纪中叶因被作为民居背壁而得以完整保存,其它造像也均末受到较明显破坏。根据大佛头像右侧一块功德碑残体记载,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9年)曾整修过山上和寺庙,此外不见任何文字记载。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前对造像进行了修复。199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详细]
平昌小宁城
  此城位于平昌县荔枝乡杨柳村。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城址高出河面300米,四周绝壁,三面环水,东有小径通山顶,平昌县城至邱家乡公路经城东山脚而过,城东有北垭岩,西有罗城岩。从东向西是石铸固城,从南向北是天生屏障,岩高十余丈,向上不可攀登,向下令人不寒而栗。东北面设有渡口,可通报敌情;西南面停泊船只,负责漕运。北垭口兴有小场,营有栈房和商店。南宋战乱时期,入城要经店主通报或响箭发出信号,得到州官允许方可进城。四周城门双层,戒备森严。只有东门沿石级而上,一路可通。但镇守更严,必经三关,层层盘查。城上筑子午两城,内为子城,岩高约五丈,城高约二丈,环围约三里。外有午城,岩高十余丈,环围约六里。子午两城均为方石所垒。东西南北,内外四门,城楼高悬,威严壮观。城中央建有三进口衙门,并有庙宇、寺院……[详细]
三台云台观
  云台观为四川省第二大道观,仅次于青城山位于三台县南百里的安居境内,据<<云台观碑记>>:云台观为赵肖庵开创。原名佑圣观。南宋嘉定七年(1214)九月九日,赵肖庵于此升隐(去世),后钦封“妙济真人”。明朝正德八年(1513),钦差太监锦兴、锦衣卫千户龚清到云台修醮。十年,遣内宦造金玉帝像、帐幕纹炉、府花爵盏恭诣云台朝谒。先建拱宸楼,阶下一台名曰“玉玺”,命工于玺上建八角楼,题额“天乙阁”。十一年又遣官修治。十五年(1520),钦赐绿幡二首,-“大明皇帝喜舍玉幡”张挂观中。肃王命铸渗金帝像一尊,执旗旅行袋、捧剑、灵童、玉女、温、关、马、赵、灵官10像,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遣官送观安放。明清两朝曾培修十余次。清光绪十二年(1886)失火将前殿及拱宸楼烧毁,是年附近绅耆捐金培修,历五年竣工。……[详细]
瑞峰崖墓群
  瑞峰崖墓群位于眉山市青神县岷江西岸的瑞峰镇黄角村丘陵地带,是一处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墓葬群。2006年5月,瑞峰崖墓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六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秦并巴蜀后,四川盆地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跃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稳定和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一批拥有大量土地和佃户的富裕庄园主,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民众的意识形态和丧葬制度开始转变,厚葬和家族葬风开始盛行。纵贯眉山的岷江,远在秦汉,就是四川的“黄金水道”,沿途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当时沿江的眉山人,不仅生在岷江边,死后也安息在岷江两岸,这就是岷江两岸面水背山的峭壁和山坡上分布着大量崖墓的原因所在。地处岷江古航道中游的瑞峰镇,原是青衣县治所,是古代进出川的水陆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加……[详细]
长宁苦竹寺
  长宁县佛教苦竹寺,位于长宁县境西部10公里的三元乡紫竹山上,海拔572.2米。苦竹寺现有大殿、观音殿和东、西厢房、大雄宝殿等占地1340平方米的古建筑,能住100居士,可供1000善男信女豆花饭和佛事活动。寺内现有2名僧尼、6名居士负责日常事务,每年上苦竹寺朝山拜佛、许愿求签、盏灯了愿,问财运、盼安康的各界人士、各地信众上万人次。整个寺庙有面积约10亩,建筑1470平方米。  苦竹寺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末的我国元朝成宗皇帝铁穆尔大德年间,以前叫龙泉寺。办过学堂,周洪漠在这里读过书。明朝永乐帝(1404年)到弘治帝(1505年)的100年间,有8人中进士,有一家三兄弟中解元而得名“三元”。清朝大火后,更名为苦竹寺。1950年,解放军剿灭土匪,进入太平盛世。1951年龙泉乡人民政府驻苦竹寺。195……[详细]
瓦切塔林
  瓦切塔林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镇,此地是一丁字路口,北距黄河第一湾60公里,南距红原县城40公里,往东150公里可去松潘县的川主寺。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这里有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甚为壮观。108座白塔整齐而庄严地伫立在一起,照亮人们寻佛求经的道路。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 书写-,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乡,此地是一丁字路口,北距黄河第一湾60公里,南距红原县城40公里。气候特点: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地貌呈现高山地貌和高平原地貌,为高山峡谷型草地。联系方式:0837-2662163官方网站:www.hongyuan.gov.cn(红……[详细]
朱德故居纪念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朱德出生地、客家古镇、川北大木偶发源地——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修建,1982年8月1日落成开馆。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胡锦涛同志视察仪陇后,作出“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后,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并于2006年12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2016年纪念馆陈列改展,于12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红色精品线路之一。纪念馆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近5600平方米,展厅面积近4600平方米,分为三大展区:朱德……[详细]
三星堆遗址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详细]
大英高观寺
  大英高观寺,座落于大英县北通仙乡高山村境内之高观山上,与射洪县西南相邻。是大英县建庙历史最悠久,历朝历代最闻名,自然生态环境最优美,信奉区域最广泛,信众最多的古寺。相传高观寺始建于北宋时期,但据清初《蓬溪县志》记载,高观寺始有寺院应源于汉代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蓬溪县志》记载:蓬溪有八景:高观有其二,一曰“高观鼓响,”二曰“佛岩夜灯。”据《清初康熙志》载:“县之东门外,高观山,夜至五更,鼓声大震”。“高观鼓响”因此而被誉为蓬溪县八景之一。高观境域历为妻县、巴兴、长江、蓬溪县治之西,大英县之北而非“东门外。”妻县县治在今三台县妻江镇,高观寺正处其“东门外,”直线距离仅十多公里。高观寺,大英及周边区域内的海拔最高点,夜深人静,音传甚远,十多公里外的妻县县治“东门外”可闻也并不神秘。妻县立于汉……[详细]
137、赛格寺
赛格寺
  赛格寺是全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位于县城东测。自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对觉囊派实行改宗后各地寺庙逐渐消亡,唯有这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十分兴盛,寺内有许多藏密气功等神秘宗教现象,该寺燃灯节酥油花会十分著名,是研究、旅游觉囊派藏传佛教的最佳去处。该寺距成都504km,距马尔康245km。    赛格寺院位于阿坝县城以东一公里成(都)阿(坝)公路南侧的哇尔玛乡铁穷村,是阿坝县和整个川西北藏区规模最大的觉囊派寺院。赛格寺的藏戏表演和燃灯节早已享誉四方。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末)哇尔玛洞沟村赛桑家族的赛翁波和更尕云丹勒珠远涉西藏拜请觉囊派第五世祖师达饶那它为师,虚心修学觉囊佛法,并受到大师多次灌顶,学成返家后,遵照师傅嘱咐在阿坝广传佛法,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在哇尔玛乡……[详细]
南部永安庙大殿
  永安庙,位于四川省南部县桐坪乡卫星村六组境内,占地约1200平方米。据留下的石碑记载,该庙始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距今1300多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当地族人进行过一次维护,是我县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传说北宋时宋徽宗为太子时游过此庙。2002年公布为南充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该庙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古名山僧占多”,永安庙却座落于一平旷处,周围群山环绕,一条小河呈玉带般绕过其左右。从楼房街(4组)、天井坝(5组)、枣子林(3组)等地出土了大量的瓦砾和陶瓷(其中有汉代陶瓷)、器具等来判断,在环永安庙一带,历史上曾有过相当的繁荣,永安庙的选址也正充分体现了永安庙的人文亲和力。永安庙为一座北向南的单间歇山式庙堂,三开间8.2米,进深6.2米,付阶长8.2米,宽2.……[详细]
大田会议会址
  大田会议会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现为攀枝花市武警教导队所在地,占地3750平方米,是攀枝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为拉姑林业局机关所在地,是1962年修建的林业局机关办公楼,四合院,砖木结构屋架、土坯墙,小青瓦屋面,白泥、白灰浆抹面起保护土坯墙和美观作用,为当时仁和区最好的建筑楼群。1964年9月9日,冶金、地质、铁道、交通、邮电、粮食等18个部委和云、贵、川三省的有关领导共计180余人在大田拉姑林业局机关办公楼召开现场联席会议,会议传达周恩来总理关于基地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的指示并作出具体安排,史称“大田会议”中共中央于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上,从中央领导到各省、市、中央各部门思想认识都统一在下决心建设三线,建设攀枝花。会后,周恩来总理指定国家计委……[详细]
中江寿宁寺
  寿宁寺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清代邑训导左凝登楼妙山有诗云:“寻常极目叹崔嵬,此曰登监实异哉。四面群峰呈画谱,一湾流水倒瑶台。燕随春风高低舞,风送松声远近来。看看烟霞从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数语,色画出楼妙山秀丽风光。名字由来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该寺现所在地原为楼妙山古刹旧址。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青年时期出家于圣寿寺。法师圆寂以前曾说:“四川省中江县寿宁寺是我出家寺庙,希望能回去看一看。”后因事务繁忙,未能如愿,不幸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圆寂。同年12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