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文物古迹介绍

枫香溪会议会址
  1934年6月19日,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到达枫香溪,当天下午在此举行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枫香溪)会议。决定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军中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建立秘密基层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停止“肃反”,扩大工农武装。枫香溪会议会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又为红三军军部驻址。枫香溪会址纪念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2平方米,前为石板砌院坝,有三道龙门及围墙。“枫香溪会议会址”文物系列还包括:红三军参谋处旧址,红三军保密局旧址,红三军医院旧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枫香溪会议纪念碑。红三军参谋处旧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红三军参谋处旧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该址现属“枫香溪会议会址”文物系列,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此休整时临时征用的民房为……[详细]
22、遵义湘山寺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遵义湘山寺
  湘山寺屹立于名城遵义市中心,雄踞红花岗区群山环抱、贯城河湘江偎依的湘山之巅。碧波捧莲蕊,绿叶护红花,是幽雅秀丽的千年古刹。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景区。该寺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名万福寺,1200余年间,数易其名,元初称护国寺,明末称湘山寺,清中称双泉禅寺,民国初称万寿禅院,但湘山寺之名却被沿用至今。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中轴线上三个殿:一、天王殿耸立南端。二、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额匾是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手笔;翠绿彩绘的重檐之间,“爱国爱教”金色大字和“芬郁灵台三际寂光常照彻;华严觉地十方法界总含融”的楹联,是中国佛协会长、书法圣手赵朴初的墨宝;枕匾“人间净土”是佛学大师虞愚手迹;前门刻二龙拥日,后门雕双凤朝……[详细]
石阡万寿宫
  石阡万寿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阡县城长征路北端,在县城以内可徒步到达景点,是贵州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和旅游景点。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始建万寿宫时称“豫章阖省会馆”。清雍正十三年,知府赵之垣重修,乾隆三年,知府杜理复加修葺。当时的万寿宫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格局是坐北朝南。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对万寿宫进行改修,其格局改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就是今天的规模,但山门的位置一直未动,山门不在中轴线上,这是石阡万寿宫与其它地方的万寿宫所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万寿宫的三个山门巧妙地将牌坊、大门、山墙结为一体,以青砖仿木雕刻垒砌,既美观实用,又节工省料,还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建筑……[详细]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1976年,南京大学教授俞锦标等人到普定作岩溶勘察,在穿洞首次发现……[详细]
台江文昌宫
  文昌宫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文昌阁,为三层六角攒尖顶木塔式结构,左右配殿。整个建筑颇具汉族传统风格,在这个被称为“苗疆腹地”的地方,显得颇为另类。文昌宫内现辟有贵州刺绣博物馆和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交通:文昌宫就在县城东南,步行即可到达。……[详细]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中木召古庄园遗址,是思州尚未解剖的最大谜题,它以文物群落、风光优美而著名。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位于大有乡中木召自然寨,距岑巩县城公路行程23公里。此遗址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底的迷。中木召古庄园,布局得体,工艺古朴。据出土遗迹测量,遗址占地面积34120多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还有部份遗址仍掩藏于厚土之下,地层表面已荆棘丛生,并有合抱大松、柏、枫木林。其中,一株银杏树,母树早年枯死,子树己长高五六十米,胸围5.7米;一株合抱大无名树生长在古城墙基石上,根系缠盖满了基石。此庄园何年何人为何建造,经反复查考,正史均无文字记载。1982年以后,省、州、县文物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对遗址考察,未能定论。遗址中的木构楼阁已多次被焚而改建,但城墙、基石、门栏、石柱础等仍历历在目。从显露遗迹看……[详细]
黄平飞云崖
  飞云崖景区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距黄平县城12公里,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从施秉前往黄平,汽车沿湘黔公路而行。在黄平县城东约10公里处,严车嘎然而止。飞云崖到了。下车但见古树参天,流水潆洄,-座拱桥横跨溪上,桥东石坊岿然。过石坊拾级而登,便是飞云崖。它似洞非洞,内甚宽敞。顶上崖檐覆出,石乳倒垂;其下澄潭邃谷,幽深无底。岩半立大士像,有……[详细]
肖国宝烈士陵园
  肖国宝烈士陵园肖国宝烈士陵园位于长顺县城东北,与长顺县民族中学毗邻,地处东经106°26′,北纬26°11′,海拔1140米。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左为小山坡,右为蓑衣坡,三座六角红柱小亭遥遥相望。两山之间,翠柏森森,绿草如茵。一九五0年十一月十三日,解放军一四0团二连一班0员副班长肖国宝随部队到长顺剿匪。匪首曹绍华是当时蒋介石任命的“贵州-自卫救-”司令,他带领一帮土匪,四处0淫、掳掠,涂害生灵,成为贵州最凶恶的一股顽匪。追剿部队将曹绍华顽匪追至长顺县斗蓬冲。该冲地形险峻,仅有三个垭口与外相通,易守难攻。曹绍华与四百余名残匪龟缩于斗蓬冲,在三个垭口架设机枪,-山下剿匪部队企图顽抗。十三日下午,肖国宝和七十七名解放军战士围追到斗蓬冲山脚,遭遇曹匪机枪猛烈扫射,追剿受阻。四百多土匪在敌参谋马启……[详细]
织金古建筑群
  织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华桥位于城关镇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顺治十八年(1661)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三孔石拱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详细]
贵阳东山寺
  东山寺遗址位于贵阳市城区东面的东山上,是贵阳城周围各山开辟较早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之一。由于几经遭受毁坏,现昔日旧貌无存,只留遗址。1981年5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又名栖霞岭,旧时俗称老王山。山势雄伟,险峻突兀,一峰矗立,领袖群山,与城西黔灵山遥遥相对,同为贵阳名胜。山上寺院称东山寺。清代赵德昌《棲霞岭》诗,描绘出了一幅巍峨险峻的栖霞山麓风景画。诗云:“东岭路如梯,云深曙色迷。仰攀高鸟近,俯视万峰低。酒醉戈为枕,更阑月映溪。举头天尺五,拟上岱山西。”据考证,东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时有洪忠和尚在山上建三省寺,后改名法昙寺。自明成化二年(1466年)起改称东庵。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建有东山寺。万历三十年(1602年)和崇祯……[详细]
贵阳文昌阁
  文昌阁景点位置:位于贵阳市东门月城上(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文昌街29号)旅游线路:乘4、5、12、21、54、64、22、24、25、35路公交车到省医站、东门站或莲花坡站下步行即至。景点介绍:文昌阁,位于贵阳市城区东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占地1200平方米,以设计巧妙、结构独特而著名,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庙宇在贵州省贵阳市东门月城上,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清代康熙八年(1669)重修,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时均有维修和扩建。该阁是一座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两边设有配殿,前为联结配殿的斋房,平面布局成四合院形。主楼高约20米,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九角攒尖顶,各层插拱较多,斗呈曲线,翘角不高,窗花和枋板施有彩绘,其建筑风格颇……[详细]
大屯土司庄园
  大屯土司庄园位于七星关区东北部大屯乡境内的大屯村和平村民组,距离毕节市区108公里。大屯土司庄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设计者在修建庄园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中国建筑样式辅之以彝族的龙虎图腾等民族文化符号,使庄园显得古朴中蕴含着典雅,处处匠心独运,布局合理,结构别致,恢宏大气,人文气息浓郁。大屯土司庄园部分建筑依山势而建,坐东南向西北,由缓坡低平的台地逐次升高,远望呈虎卧之势。整个建筑呈中轴大体对称的三路主体构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布局严谨,结构别致。庄园的左路为西花园(也称时园),前为轿厅以大门相邻,西花园通道由二堂右园墙开门而入,依次由㥞雅堂、祠堂和风雨桥组成。㥞雅堂是余达父先生读书著……[详细]
宣慰府遗址
  宣慰府遗址宣慰府遗址位于黔西北(毕节地区),座落在纳雍县城东北面乐治镇杨家湾村(古彝语称卧这)的蚕箐梁子中段芦花百坡山下,它是红楼碧瓦、雕栏玉砌的彝家古建筑,作为水西文化的象征,挺立在乌蒙高原上。曾被誉为“竹书木简多如牛毛”的安氏宣慰府第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被吴三桂烧毁,在清道光初年,水城诸生安淦辛聚族人筹资在此修建了宣慰庙,1985年,卧这水西宣慰府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宣慰府第系明弘年间的水西宣慰使安贵荣而得名,其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为五重堂,四个院落,左右通道,占地约1万平方米,院宇四周由石墙围绕。宣慰府被吴三桂烧毁后,只剩下荒台废基,但现存遗址上的瓦珰、石级,雕痕钻凿,设计布局等,仍然记录着水西文化,闪烁着彝族风情,谱写着历史的变迁。现存宣慰府第的府门前有公候府衙前的照……[详细]
34、来仙阁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仙阁
  来仙阁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麦穰寨村赵家庄一侧大塘河中的矶石上,距贵阳市中心16公里。麦穰境内山峦叠翠,溪河环绕。南明河源出广顺东北山间逶迤而下,城南十里处的龙洞河绕龙井、头堡流至麦穰,两河汇集,水流湍急,蜿蜒东去。汇流河口处巨大矶石涌突波澜间,高出正常水位近10米,形家谓之“星罗锁水池也”。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乡人于矶石上建水月庵。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总督在水月庵旁建仙临桥。武弁胡某构亭于矶上,额曰“水月招堤”。后亭圮桥存。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桥重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夏,暴雨绵延,河水骤涨,水过桥圮,里人鸠工缭石,将桥修复成九孔,易名汇川桥,取河流纳集于此之意。乡人协力在小亭原址处修建阁楼,因阁凌空高耸,山环水绕,云霭缥缈,松翠鹤鸣,似有仙人将至……[详细]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九坝镇境内桐习公路25公里处,被称为“桐梓人”发祥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灰洞洞穴下距河面32米,向阳不燥,泥土多成粉末状,所以当地人都叫它岩灰洞。洞穴呈喇叭形,高3.0米,宽1.8米,洞道时宽时窄,“之”字形向东北延伸,进入洞口2.5米处是一宽大的厅堂。1972年,112地质队在九坝格庄坝开展地质普查时,在岩灰洞意外发现了两枚人牙化石,经专家鉴定,属20万年前左右的古人类化石。从岩灰洞出土的旧石器和烧骨的研究中,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痕迹,是迄今长江以南古人类用火最早的发现。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人类发展进化史上距今20万年前时期古人类考古的空白,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桐梓人”.岩灰洞距桐梓县……[详细]
安顺武庙
  安顺武庙,原为慈云寺,始建于明代,坐落于城中心中华东路首端北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市博物馆设于此。安顺武庙的前身为慈云寺,明季城中居民捐资而建,择地于大十字钟鼓楼东向北侧,仅一门一院一殿,其碑记在后来的重修中湮灭,故建成年代不详。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主,崇尚教化,兴建庙宇。出于祀典,各地当有文武二庙以供春秋祭祀。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将驻跸安顺的贵州提督李本深征拨慈云寺,大兴土木,改建为武庙,安顺武庙自此始建。慈云寺改建武庙,不唯将原大殿全部拆除重建,建成面阔五间,前后带廊,三十六根整料石柱,殿高六丈之歇山顶石木结构建筑,还兴修牌楼式山门,中有额曰:“文武圣神”,门前竖下马碑。新建院中泮池、泮池后宫墙、礼门、义路、天子台、两庑等建筑,俨然与文庙规制相符。大殿中塑关帝坐像、行像各……[详细]
37、奢香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
  奢香墓,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奢香病逝,年仅35岁。明王朝遗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参加祭奠葬礼,加溢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详细]
彝族向天墓
  彝族向天墓彝族向天墓位于威宁县城东北20公里的盐仓镇,分布在大坟梁子、小坟梁子周围。另在二塘、龙场、中水、羊街、大街、城关等乡镇也有发现。向天墓分两种类型:I型:以毛石砌椭圆石墙,直径一般在10—20米,如墓依山而建,则依山一侧的石墙的顶部与墙外地表大体齐平,而另一侧石墙则高出地表2米左右,石墙内地表略高于墙外地表,中尖有一封土堆,直径3—4米间,高1米以内。少数墓在圆墙一侧建有一段弧形石墙或半圆石墙,也有的墓葬不用石头而用泥土筑成椭圆形墙,这类墓葬规模较小,圆墙直径在10米左右,还有的墓葬周围砌石墙,中央用泥土填平,形成封土堆。据当地老百姓说:这些墓葬是属于当时君王家的奴隶死后埋葬的,因此,这些坟和君王坟有很大的区别,其形状相似,但占地少、规模小。II型:以盐仓大坟梁子的大坟和小坟梁子的小……[详细]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位于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境内。1935年1月25日,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沿公路向赤水方向疾进,经大金沙、葫市、小关子进驻旺隆场。当晚探悉川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驻防赤水县城,县长周维安下令附近各乡送稻草到县城给川军垫铺的情报。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决定将计就计攻占县城。1月26日拂晓,红军以四个排的兵力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把0藏于稻草中,混在送稻草的群众中向县城靠拢,主力随后跟进。红军行至距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皮洞、丛盘附近的癞子湾时,与赤水奔袭而来的川军章安平旅第一团、复兴场取捷径而来的第三团同时遭遇。川军在盘问中发现送铺草的老百姓中有操江西口音的,疑是红军伪装开枪射击。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川军抢先占领右侧高地,凭借左侧堡垒对红军进行火力-,红军……[详细]
贵阳黔明寺
  黔明寺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阳明路84号。1981年5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国务院宗教局将黔明寺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设于该寺内。据清(道光)《贵阳府志·祠宇副记》记载:“黔明寺,在府城内西南隅双土地街。明末创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清初曾有行之显笃禅师住持于寺,弘传禅宗。最初寺院规模较小,经住寺僧众苦心经营,寺院逐渐扩充。清末贵州战乱频仍,寺内住僧纷纷离散,寺内无人照料,由士绅舒竹平暂行代管,舒竹平私自将黔明寺更改易名为“舒家祠堂”,霸占为己有。舒竹平有两个女儿,皈依东山栖霞寺方丈广妙法师住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火。民国21年(1932年)广妙法师于东山任期届满退院,二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