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文物古迹介绍

六枝地宗矿矿井
  六枝矿区1956年规划建设,1958年开始全面建设,1961年六枝煤矿简易投产。1964年7月,党中央西南局决定补套建成六枝矿、恢复建设地宗矿,1965年1月1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矿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西南煤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始。1965年完成六枝矿井补套续建工程,1966年10月,地宗矿井建成投产,1970年四角田矿简易投产。六枝矿、地宗矿、四角田矿成为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地区煤矿工业的代表。先后建成的七对矿井及配套厂点,构成宏伟壮观的百里矿区。六枝煤矿和地宗煤矿在10余年的生产中,总结提炼的“四位一体”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获得煤炭工业部、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六枝矿区都是适应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如四角田的红粘土砖建筑,片区干打垒住房,苏式风格的建筑,在当时是一道新的工程景观……[详细]
紫江地缝
  紫江地缝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市开阳县东南部龙岗镇。贵开高速公路接龙岗镇可达。距省会城市贵阳65公里。景区内的地层古老,主要出露的地层为距今5亿年前形成的寒武纪早、中寒武世地层。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局部地区有页岩,景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景区主要为低中山峡谷地貌,由于第三世纪以来高原与盆地之间的巨大落差和活跃的外力作用,地形切割强烈,形成峰奇谷深的自然地貌。再加上大面积出露低碳酸盐具有良好的可溶性,造就了紫江风景区独特的喀斯特风光。2000年向游人开放。紫江景区河谷长14公里,面积约25.4平方公里。以紫江两岸的峡谷风光为主线,以珍贵奇特的钙华壳景观为特色,集瀑布泉井、奇峰异石、原始植被、布依风情等景物景观于一体。林古瀑布,高200米,顶宽6米,多级,常年有水,气势恢宏。下段分成多束,气象万……[详细]
石板寨抗日旧址
  石板寨抗日旧址石板寨抗日旧址位于自治县南部的九阡镇石板寨,距县城约69公里。民国时期,石板寨的水族群众出于保护村寨的需要,在寨子周围筑起了高2米、厚1米多的石墙。并利用寨子周围几十株高大挺拔的树木以及木枋和圆木相互横扎连结,加上茂密的竹林和杂乱的刺蓬,组成了人工和天然相结合的堡垒。开前、后、左、右四个寨门供出入。民国33年(1944)秋,日本侵略军数千人,由广西宜北入荔波至九阡水族地区,企图攻陷三都后攻独山。11月28日黄昏,一股日军抵达石板寨,受到了水族村民潘秀辉、潘神、潘老发、潘晓等50余人自发组织的抗击。他们以寨墙作屏障抗敌入寨,战斗一直坚持至夜幕降临,日军-退到距离寨外100多米的田埂上对峙。入夜,又组织了偷袭行动,再次打击日寇。第二天拂晓,日军使用火炮攻击,村民终因寡不敌众,退到后……[详细]
黎平纪堂鼓楼
  纪堂鼓楼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纪堂寨上,共3座。十分雄伟壮观。纪堂分上寨下寨,各有一座鼓楼,由十二根大杉树原木支撑而起。塔身分八角,而顶层却变化为四角攒尖顶花重檐。鼓楼周围的地面和民居的走道上都以卵石镶嵌成象征喜庆吉祥的图案。纪堂鼓楼建筑年代久远,曾多次修葺。1966年遭到破坏,1978年当地侗族人民自愿献工献料重新修复。塘明鼓楼由12根大杉木立于柱础之上,高约22米,突兀寨中。该楼以逐层内收的梁枋和全爪柱支撑层层挑出层檐,形如宝塔,内无层板,空至宝顶。鼓楼基面约160平方米,中央用青石板镶成一个火塘,周围有简易木凳。楼前有一歌坪,坪边建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侗戏台,与鼓楼相对。该楼底层呈方形,上为八角形,共有9重檐,为四角攒尖顶。铁制宝顶下有如意斗装饰。檐面铺小青瓦。屋脊白色,翼角高翘而起,装有……[详细]
165、瓮溪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瓮溪桥
  瓮溪桥瓮溪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1586~1588年)间,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商陈君仁“自备己财、鸠工命匠”修建。桥位于大坪镇瓮溪(今务川汞矿电厂山后),单石拱桥,宽约2米,长约15米,高约30米,跨两山岩壁之间,深溪之上。两山皆岩石,山顶相距约50米,从山顶到溪底深约100米。从北山(电厂)下到桥头要转五个拐,一路石梯,宽l~2米不等。第二拐靠石壁上凿有长20厘米、宽9厘米、深15厘米的一个孔。钻迹清晰。过桥后再转四拐上到山顶。溪沟两岸怪石嶙峋,水竹荆蔓丛生,桥下水湍涛涛,回声震耳。那个年代,务川已是“砂坑之利,商贾辐辏,民庶殷实”,但从板场过瓮溪至县城的路却崎岖逼窄,桥梁缺修。信商陈君仁夫妇率弟陈君义夫妇及子侄捐银买民地.请工匠,从龙井坡至碓窝坝修起。到牙-溪、黄……[详细]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随即决定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北渡乌江。1月2日,继红1、9军团在余庆回龙场渡口突破乌江天险后之后,中路红1军团先头师于3日又在江界河渡口抢渡成功。1935年1月3日4时,红军左路纵队第3军团奉命从茶山关渡口强渡乌江。防守茶山关渡口的黔军是侯之担的第五团,外加一个机炮营。红军侦察排由3个渡河点在夜幕掩护下泅渡到乌江北岸,并迅速攻下制高点,击毙敌军机炮营营长。敌人本来就对红军心存恐惧,后又接到侯之担的电令,谓红军由湄潭及江界河渡过乌江,令其速撤退到遵义,于是不战而逃。红军在当地船工及群众协助下,捞起沉船,搭起浮桥,在茶山关及桃子台渡口全部顺利渡过乌江。随后,红……[详细]
云山屯古建筑群
  云山屯古建筑群包括云山屯和本寨,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东南八公里。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军屯村寨。始建于明代初年。屯寨自建成以后,几经战乱烟火和自然侵蚀,逐年均有修葺和增建。屯寨内的屯墙、街巷、宅院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犹如一部古代屯田文化的百科全书。云山屯古建筑群,从寨墙、街巷布局到碉楼、寨门,处处展现出战争防御功能的特征,是《明实录》中所录“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的立体风俗画。云山屯地处峡谷,由东、南两屯门为前后关口。古民居建筑于谷地两侧,或单体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平行排列式顺山体布局。本寨古民居建筑靠青山坡北依山而建,前以三岔河为屏、后依青山为障,封闭式自成体系的三合院、四合院相套,整组建筑群建有七座粗大料石砌筑的高层碉楼,云山屯古建筑……[详细]
定边城遗址
  定边城遗址位于贞丰县城西龙场镇大塘村后的台地上,面积0.19平方公里。据《兴义府志》记载:“明天启六年(1626)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筑城于定头,宿兵以卫民”。明思宗朱由检赐名曰定边城,但当地居民习惯以“定头城”呼之。清嘉庆二年(1797)二月初一,南笼起义军攻破此城。定边城平面呈梯形,西南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350米,东、北两面城垣各长约550米。整个城垣周长约2100米,厚1.5米。均用五面剔青(石灰石)砌成。现残存的城垣,最高处仍有4米,最低处亦有1米以上,此城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现仅存西门门拱,高3.9米,宽3.28米,厚2.41米。各道城门之外均有驿道相通。城内尚存明代筑就的石街路和部分屋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成观音庙、关帝庙和陆续修建的民宅,城内现仍有70余……[详细]
马二元帅府
  贞丰县城内现一中校址,是清雍正九年(1731)修建的长坝营游击署,俗称“武衙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十六日,白旗军一部攻占贞丰城,其首领马斯俊(又名马仲)设府于该衙。因白旗军公推马斯俊为二元帅,故又称其府为“马二元帅府”。马二元帅府为四厅六厢三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坐东向西。有演武场,后有炮坊箭道,房屋均属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大门及正厅均系圆拱,重重叠叠。第一院正厅门额上原有匾一块,上 书-“元帅府”三字。花厅、正厅、议事厅均属单檐,小格花窗,浮雕栏额,门面刻有花、草、竹、林,古雅大方。院坝系方块青石铺就,设有花坛。花厅中原有丈许过楼,直通隔壁周衙,为文武官员议事、眷属互往的通道。下楼折内拾级而下,穿朝门,入四合天井。左右有厢房三间,正为后厅,房五间,中间为拱门,有木空雕花檐枋,……[详细]
中潮文庙
  中潮文庙位于黎平县中潮镇中潮村小学校园内,海拔463.2米。地处山地,四周有参天古树(为较名贵的白桥,香樟等树木),东面与东华山及东华山寺遥相呼应,西面是用青石板铺墁而成的活动场地,面积134.34平方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中潮文庙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冬,坐西南朝东北,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文庙也称孔子庙,由当时当地众方绅出资兴建,主要是作为教育场所用。文庙建在中潮村文阁脑山巅(即现在的中潮小学校园内),占地面积228.23平方米,该地势是中潮村的制高点,视野开阔,史传为中潮的风水宝地,与附近的东华山寺文笔塔遥相呼应,曾供奉有孔子塑像,塑像后毁于文革期间。现仅存正屋三间,披厦一间,墙体砖缝部分开裂,瓦口部分脱落,檐啄少部分损坏,存留部分漆色可见,石墩雕刻尚保存完好,建……[详细]
独山奎文阁
  贵州奎文阁又名奎星阁、魁星阁、文昌阁等,始建于清同治二十年(1873)。此楼以奎文冠阁名,是依据古书记载的“魁星”而来,魁星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奎文阁是贵州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私塾,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城关镇)兔场镇翁奇村,距县城北21公里处。“西南巨儒”莫友芝少年游玩、踏青、成长于此地。由山门、0、西厢房、一耳房组成两进院落,内设观世音、孔子、关羽、魁星牌位,是专供读书人祭祀魁星神的地方,另一个用途是“私塾学馆”,专门培育乡间学子,占地850多平方米,通高25米。楼阁建筑结构紧密,造型美观,雕刻精细,保留了清代建筑雕镂艺术特色,其古建筑是黔南的唯一。进入奎文阁不仅要了解古代的考棚、当地乡贤的故事,让学子真切体会到“游……[详细]
余庆回龙场红军抢渡乌江遗扯
  余庆县回龙场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位于遵义市余庆县境中部大乌江镇红渡村,以回龙桥为中心,上至构皮滩,下到沙水湾,长约1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1934年12月30日,红第1军团、第9军团当日到达白塘、白泥、龙溪一线。1935年1月1日,红1军团军团部及红15师移驻龙溪,红九军团驻余庆县城。同日,红1师派出工兵部队进入乌江边境,为强渡乌江做准备。由红1团团长--、政委黎林、参谋长胡发坚负责强渡乌江天险的任务。下午6时,红1团2营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30多名突出队员强渡乌江成功,率先突破敌人的乌江防线。红军占领回龙场渡口后,一面在回龙渡口用火力侦察对岸守敌的火力点,一面派员在南岸寻找渡船,为部队作渡江准备。红1师1团过江后,红1师分别在回龙场新、老渡口用木船和竹筏来回拉渡,1月4日上午11时红1……[详细]
南泉山寺
  南泉山寺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饮用,二备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长流。南泉山寺,“明初经始,旋毁于兵。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黎靖参将李思忠倡捐重建。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南泉山寺是具有明清两代风格的建筑群,既有明代的端庄持重,也不失清代的玲珑秀丽。寺有三殿,依山取势建于山腰,建筑层层向上。第一层为大佛殿;第二层为灵宫殿;第三层为宝顶庵正殿。大佛殿含有夕佳阁;灵宫殿含有天香阁;另有翠微亭,已毁。南泉亭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府袁开第创建,十七……[详细]
穿洞抗战遗址
  穿洞是一处抗战遗址,是荔波军民穿洞抗战遗址抗击日寇、阻击日军进犯荔波,威胁都匀、贵阳的主战场。1944年12月2日-3日,在永康乡的穿洞附近,我军民毙敌100多人。穿洞在抗战期间是进入县城的必经之地,现在还可以在洞内看到当年留下的军事堡垒,从洞中穿越,可直达山后,山下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用时参考2小时交通 班车:贵阳客车站有贵阳到金城江的班车,荔波汽车站也有去金城江的大巴,经过茂兰自然保护区入口,大约11元一人,但每天班次不多。回程可乘坐从金城江去荔波的车,车经过保护区路的时间大约在8点到8点半左右。公交:荔波——茂兰(大巴或小巴)——立化(小巴)——保护区入口(摩托车)。租车:告诉本地人到茂兰森林保护站下来,或者说在惊狮洞的路口下来。如果顺利的话,从荔波到森林保护站只要一个半小时。 门……[详细]
湄潭金桥宋墓
  金桥宋墓金桥宋墓系一座宋代古墓葬,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1982年.2月.23日公布,金桥宋墓与朝阳古洞、清虚古洞、万鸟归巢、寒潭映月、虚阁暮烟、水源洞等,一同被称为湄潭新老八景。金桥宋墓为双室合冢,有墓主、文官、武士等人物雕像,也有花草图像,和青龙,白虎雕刻!它以石筑壁,承载大量刻饰,为刻凿之精湛者。贵州的石雕艺术,到了宋代大盛,这一方面是因播州杨氏土司重视文化艺术,另一方面是巴蜀匠人大量流入黔北地区所致。在今黔北地区,发现了大量宋墓,金桥宋墓就是其中之一。金桥宋墓中有青龙、白虎高浮雕,龙虎都较近乎写实,如龙行空中,虎奔山野,与同在贵州遵义的赤水官渡宋墓群相比,又是另一种格调,而赤水官渡宋墓群有一座的墓壁上饰以浅浮雕的青龙、白虎,龙腾虎跃,富于动态感,官渡的风……[详细]
舒葆初故居
  革命烈士舒葆初故居舒葆初,又名舒忠元,瓮安县平定营镇高梘坡人,1906年生。1923年师范毕业后,在梭罗、岩坑等小学任教。1925年弃教从戎,年仅19岁。曾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队汉阳支队宣传员、杭州警官学校总务科长等职。1931年,舒葆初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补习班,其间与同乡冷少农来往甚密,经冷多方观察、了解、考验后,培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从此,开始了新的政治生涯。军校毕业后,受党中央指派打入国民党85师,发展党员,组建党支部,策反国民党85师起义参加红军。正当一切布置就绪之际,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于1932年被害于崇阳城。其故居位于瓮安县南18公里的平定营,是一座三合院民居,200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在景区出示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登记领取门……[详细]
177、禹门山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门山
  禹门山在遵义县东禹门乡。山上林木茂密,地势平坦。乐安江流经其下,蜿蜒曲折,碧波澄潭,风景秀丽。明万历初黎朝邦父子于此创沙滩寺。清初改称龙兴禅院。顺治年间(1644―1661)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雪避乱来居,旋开道场,易名禹门寺,广建禅院及藏经楼。同治中,黔北农民起义势成燎原,黎兆棋等在此筑砦“自保”,使昙花、贝叶尽成壁垒烽烟。光绪二十年(1894年)黎庶昌重修。梵宇琳宫,崇楼杰阁,名闻遐迩。河边古树参天,洞壑幽曲,有贵州文化名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篆、隶、真三体题词摩崖。字随岩石高下凸凹为之,或连上下,或贯左右,古朴疏落,雄浑苍劲,为书法家所珍重。山前平远桥,结构宏伟,堤柳依依,横跨江上,长虹倒影,为“禹门六景”之一。桥头大悲阁,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庄严肃穆,内祀三国蜀汉寿……[详细]
正安龙塘寺
  正安龙塘寺,又称林溪龙塘寺,位于土坪镇石家坡村林溪寨东1公里,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有冲天牌坊、山门、灵官殿、钟鼓楼、玉皇阁、配殿、大雄宝殿等,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7米,进深一间、通进深15.6米,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殿内存乾隆二十年(1755)铸铁钟1口。玉皇阁面阔一间、通面阔7米,进深一间、通进深7米,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僧人墓塔,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坐北向南,通高4.2米。攒角七层重檐式石塔。塔基平面为正方形,边长5米,高3.8米。塔基下为石地宫,长4米、宽3米、高1.1米。塔身平面为棱形,边长0.75米,高0.38米。塔刹已损毁。为县内最大庙宇,园内有300多棵古树。龙塘寺位于……[详细]
179、葛镜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镜桥
  葛镜桥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葛镜桥又称“豆腐桥”。传说麻哈江为明代京滇古驿道必经之地,两岸绝避千尺,江水汹涌,每当春夏便洪水暴涨,给过往行人带来诸多不便。明万历年间,郡人葛镜以积善为怀,决心造桥便民,以利往来。起初葛镜两次建桥失败。仙人张三丰外出云游到此处得知葛镜两次造桥未成,于是托梦给葛镜,说要在江岸石壁上写有“砥柱”二字的地方下脚,并要在鸡叫之前,让福泉城每户人家磨一箱豆腐搬到麻哈江边,桥才能建成。葛镜顿时领悟。最终张三丰利用法术将豆腐点化成石料,帮助葛镜在洪水到来之前成功建桥。为此葛镜桥又称“豆腐桥”。葛镜桥长52米,宽5.5米,高30米,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绝壁之上。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详细]
贵定城隍庙
  在贵定县城内,因“城隍”而建其庙。“城隍”乃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贵定县治从旧治移至今县城后,扩充城墙,城隍庙增建山门、耳房、厢房、大殿、二殿等。清嘉庆十年(1805)失火后重建。道光二十年(1840)增建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及七层0一座。后0毁于火,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山门等亦相继被毁。贵定城隍庙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硬山顶,青瓦屋面,坐东向西,平面布局为四合院。现存前厅、耳房、厢房及大殿等建筑。山门前设十级台阶,前厅进深3.3米,通道两边为面阔9米的耳房。天井为石板铺墁,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天井两旁为面阔14.5米、进深3米的厢房。大殿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