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
  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关上南路98号,坐北向南,建筑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布局,立面呈“品”字形,即总体规模为中间二层,东西两端单层,主体建筑面积494.24平方米,屋顶为西式扣瓦。据《云南交通志》记载,巫家坝机场建于1923年,是中国民国时期最早的两个机场之一(另一个是北京南苑机场)。该楼于1943年扩建巫家坝机场时始建,因为当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巫家坝机场作为中国重要的抗战空军机场之一,承担了很大的负荷,而沦陷区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也在此时迁来昆明,所以在1943年扩建了巫家坝机场并建了第一代候机楼,成为我国最繁忙的军民两用机场,作为民航候机楼使用,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二代候机楼建成使用方转为部队使用。巫家坝机场民国时期候机楼的重要价值体现在:……[详细]
等喊弄奘寺
  著名的“等喊弄奘寺”。相传释迦牟尼传经布道时曾路过这里并住了一夜,信徒们为纪念他的恩泽修建了这座奘寺。“等喊弄奘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18年和1958年曾两次重修,1981年再次翻修。寺门口一棵高大古老的菩提树被莲花座包围其间,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傣族几乎是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通常每个寨子都有自己的寺院(当地人称“奘寺”或“缅寺”),它是寨子中最重要的建筑。“奘寺”是小乘佛教寺院,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占据主导地位。大等喊的“奘寺”,是个开放式布局的寺院,从一条绿荫小道进入院中,寺院异常安静,不见人影。它是一座典型的傣式建筑,三层山顶重檐楼台,左右是两间重檐顶亭阁,穿斗走廊与亭阁相连。正殿由32根木柱撑起,几尊佛像静静地端坐在那里。空敞的底层上建楼台,属干栏式殿堂建筑,顶端有风标和塔帽,四周悬……[详细]
等觉寺及双塔
  等觉寺(又名报国寺),位于巍山古城东北隅。始建于南诏,是巍山地区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佛教寺庙,为明、清两代僧纲司驻地。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寺僧无用自应天溧水(江苏溧阳县)来,与蒙化府土官左氏、蒙化大族善信等合力拆建,建成五进四院,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开始塑像。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土知府左氏建双塔于二门左右,诸善信增建殿宇五座。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三十四年(公元1605年),僧纲司住持性定募修各殿,又新建后殿两庑及更衣厅并塑罗汉,至此,等觉寺为规模最大时,清代咸丰年间兵焚,大部被毁,仅余太阳宫等处,清光绪年间,於太阳宫之左建禄位祠,祀云贵总督林则徐,太阳宫之右改建昭忠祠,祀咸同年间阵亡、殉难诸人。等觉寺呈座北向南,前为双塔,后为太阳宫,东院为禄位祠,西院……[详细]
324、谷女寺
谷女寺
  谷女寺谷女寺又名高娘寺,在红岩乡西北2.5公里处古城村后。原寺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传原为南诏王避暑宫,又传为纪念牧猪少女高娘骑猪化象开天而建寺宇,《滇系·杂载》记述说:“白崖高氏女,年十三尚不能言,其兄从军东川,三月不归,此女一日忽语嫂曰:兄缺粮,吾往饷之”。家喜其开口,戏应之曰“当将裹饭去”。高女果行,家人笑,蹑其后,至磐陀石下入水涧而去,觅之不得,众方惊怪。米已,高女忽至,谓家人曰:“兄一旅之众皆已饱矣”!且言军中地形事势,其嫂不信,谓东川距此二千余里,安得即至,不知其有神力也,及以衣授之曰:“汝送与兄,取其垢衣来”!自是送饷日以为常。高女常牧一白猪,一日谓家人曰:“军回矣”。遂骑白猪,化为象,腾空而去。故又名高娘寺。《万历赵州志》称此为赵州八明之一——“天开玄窍”。寺建于莲花……[详细]
325、寿国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国寺
  寿国寺寿国寺位于云南省澜沧江东岸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城北80公里澜沧江东岸康普乡格丁洛巴村,离县城73公里。寺院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寺坐东向西,由山门、正殿、侧殿组合成一座四合院。正殿是整个寺院建筑的中心,为三重檐攒尖顶式木结构,总建筑面积为403平方米,横面阔20.32米,纵面深20.4米。外形为清代式建筑,内部装修为藏式风格。正殿檐下有密集的斗拱装饰,具有清代汉式楼阁建筑风格,又有藏式寺院的藻井殿堂特色,在装饰技巧上还融进了剑川木雕技艺。正殿共有3层,第一层为诵经殿,柱头、横梁和柱帽均绘有精美的藏汉图案,左右壁上绘有工笔重彩画,现保存有十幅壁画和一幅隔板画。绘画内容涉及观音、天王、罗汉、地狱黑神、天龙八部及花乌动物等密宗题材。这些壁画构图严谨、色彩艳丽、用笔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殿内还……[详细]
西门街古建筑群
  西门街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境内。剑川古城所在地历史久远,曾出土西汉五铢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格局,西门、北门、南门护城河桥犹存,历经沧桑,古貌依旧。现还完整地保存着明清古建筑群,独特的古街巷,众多的明代古宅和清代民居。西门街古巷通幽,古宅较多,如七曲巷四合天井的何宅,五马坊明代古建张宅、赵薄藩故居光禄第、原古谯楼下明建武将军府第鲁宅等。古城的居民至今仍生活在鲜活的文化生态当中,古风依旧,古习犹存。古城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态,但始终保留着浓郁的原生白族本主文化和独特的阿吒力佛教密宗文化。居民以白族为主,白语为主要交际语,白族民风民俗保留十分完整。文献名邦光彩照人,古城众多的名人故居,仍在叙述着历代风流人物的往事。南门街至北门……[详细]
蒙姑坡铜运古道
  蒙姑坡铜运古道位于会泽县娜姑镇西部的小江口至小田坝村的盐水河峡谷内。现存路段为以礼河四级电站至小田坝一段,全长10余千米。古道沿盐水沟峡谷北岸开凿,随山势盘旋而上,路面宽 2米,坡上转弯危险处达3米。其中石匠房一段古道开凿在悬岩之上,全为隧道。全长1000米左右、路面宽1.5米、高达2米余,隧道腹部宽达 3米多。为使隧道内光线充足,隧道外侧专门开凿有窗洞,洞口直径0.5~2米不等。由蒙姑方向进入隧道一端的洞口上方,楷书阴刻“飞云洞”3字,隧道出口一端是数十米深的山涧,原有铁索桥飞架相连,现已不存。古道凿岩穿山,蜿蜒数里,据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捐资新修蒙姑坡桥路碑碑文载:“悬岩不可栈者,斧凿之;山涧不能船者,桥跨之。”工程浩大而艰巨,全部由人工开凿完成。古道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详细]
玉峰寺万朵山茶
  玉峰寺北侧有两座四合小院,下院有一株十里香,学名云南含笑,雪白如玉,清香四溢。上院有一株被誉名云岭第一枝的年开花万朵的古山茶树,据载已有五百多年树龄。每年从立春到立夏,花期有一百多天,先后开放二十几批,每批千余朵,共开两万多朵。一批未凋另一批又含苞欲放,为世间一大奇观。现为丽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朵山茶的盛开是罕见的奇迹,假如游客开春时来丽江,可千万别错过这一盛景。 交通 天天早上在丽江东巴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四周,也有不少的夏利车提供到云杉坪,玉峰寺等景点的包车或定时接送服务,游客可以和司机谈妥接送的时间和价格,一般本地纳西族的司机可以完全信任,但在春节等旅游旺季游客也要把价格和服务问清楚。旅游巴士天天早上,在东巴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旁的古路湾宾馆院内始发两班一日五游的旅游巴士。五个景点依次为云……[详细]
法国租界旧址
  法国租界旧址蒙自法国租界旧址位于蒙自县城中心地段,南湖东北隅,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曾闻名遐迩。1883年~1889年,中国名将冯子材在中法战争越南之战中率众大败法军。但昏聩的清光绪王朝则屈从于法国的威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允许法国拥有在蒙自东门外南湖畔及东村大片土地开商埠、设领事馆、海关、银行、商行和监狱的特权,随后德、意、日、美也在这里设领事。几年间,外国的铁路局、银行、商行、教堂和0馆等多达30余家在这里建立。自1889年蒙自法国海关开通至l940年日本侵略者轰炸蒙自的52年间,每天有5000驮~6000驮货物进出蒙自。从法国进口来蒙自的商品,法国海关规定少征30%的税款,法商从蒙自出关的矿产和其他农特产品则要免征40%的出口税。由于洋货充斥蒙自城乡,蒙自新安所原有的50……[详细]
330、豫顺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顺桥
  又称东门桥。位于富源县中安街道东门社区富源县中医院西南50米处。豫顺桥由东向西横跨于东门河上。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全长24米、宽5.3米、高7.1米,孔跨径18米。原桥面由不规则的纯青石块铺砌,形成两端低中间高的弧形。由于桥中部高凸,桥两端各设3级石台阶以减缓坡度,故只能供行人、马帮使用。桥面两侧设条石护栏,桥拱两面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桥东原立有1通建桥碑,现已损毁。据清康熙、光绪《平彝县志》记载:豫顺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由邑人张大云倡议筹建。“豫顺桥”,取“和顺平安”之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于损毁严重,知县韩再兰及地方绅士又捐资重修。历史上,由于豫顺桥古朴、典雅,加之周边景色优美,明清时期曾将此桥列为“平彝八景”之“豫顺仙桥”“玉真仙桥”等。2……[详细]
曼阁佛寺
  导游:曼阁佛寺傣语叫“洼曼阁”,意为中心佛寺,寺院四周被一幢幢傣家竹楼和菩提、芒果、槟榔等高大阔叶树所环绕,为典型的南传小乘佛教寺院。寺院始建于1477年,原址在院址以西1千米处。由于这座佛寺是当地佛教信徒、佛教高僧和西双版纳最高封建领主,宣慰-捐款修建的,因而在宗教界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介绍:曼阁佛寺屹立在澜沧江大桥的北面,从景洪往东走,跨过澜沧江大桥,向右拐进曼阁寨,就可看到金碧辉煌的曼阁寺了,它是景洪市最古老的佛寺建筑。寺院规模宏伟壮观,主寺以18根高8米、粗40厘米的红椿木圆柱支撑,梁架全为穿头套接的斗拱式建筑,寺檐屹立16头清雕小象。整个寺院在建筑过程中,无论是梁架,还是斗拱,全部用榫相接,不用一钉一铆,造型十分考究美观。每逢傣族的“开门节”、“泼水节”,本地、甚至异国他……[详细]
黄河巷杨氏公馆
  杨氏公馆建于1932年,系原滇军将领杨如轩所建宅院,宅院占地1155平方米。系法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主体建筑为法式别墅风格的砖木结构两层楼建筑,占地面积170余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凸”字形,讲究对称。左右正立面为五面体,窗框高大,几乎占墙体四分之三的面积。三角屋顶高而陡俏,铺红色平瓦。中部二楼设外走廊,法式廊柱、顶部设露台,-以罗马瓶柱围栏。装饰简洁,线条凹凸有致,细节处理制作工艺精细考究,建筑外形丰富而独特,形体厚重。杨如轩(1895~1979),字夷斋,云南宾川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参加过辛亥昆明重九起义、护国战争等。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杨如轩任国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师长驻防江西临川,应朱德的要求,有“临川让路”之举,之后又“沓起眼皮”让朱德率领的起义部队在赣南上堡从容整训。192……[详细]
牛栏江大桥
  图片旧名车洪江桥,又称小江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德泽村委会乡政府驻地南2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由南向北流淌的牛栏江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7孔。全长95.1米、桥面宽6.9米、每孔跨径均为10.4米。桥墩上游迎水面和下游泄水面砌成三角形,减少水流阻力,以利泄水。桥面铺筑平整,可行车马。桥面两侧有0.5米高的石护栏,条石直联支砌。第4孔桥面两侧护栏内侧面上左右各刻浮雕水牛图案1幅。一为站立饮水状,一为卧睡状。图案尺寸长、宽约为0.2米左右,形态逼真而自然。桥西端南侧立有建桥碑记1通。青石质,长方形,内容主要记述建桥原因及始末等情况。据清光绪《沾益州志》记载:“车洪江桥,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东川刘汉鼎独立力建。”可知,桥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是巧家刘汉鼎独立出资建造。牛栏江桥是……[详细]
楚雄文庙
  楚雄文庙今位于云南省楚雄市中大街鹿城小学内。按史志记载,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倾记,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统一布局。其格局与建筑风格均与全国相统一,分为东、中、西三区,即东厢、西厢,中区有崇圣殿、苍qIn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三元桥、伴池等。“其地势宏敞,与临安府(今建水)埒,谓之甲于全滇”。清咸丰十年(1860年),旋遭毁损,同治年间,再次重修。虽然规模远不及前,但“阶级置楚石栏杆,栽松柏,殿宇越觉辉煌’。解放后,文庙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经损毁。现仅存苍颉殿、大成殿、大成……[详细]
蒙舍城遗址
  蒙舍城遗址位于巍山县庙街镇古城村南侧,与太和城遗址直线相距仅40公里。史载该城系蒙舍诏第一个首领细奴逻于公元七世纪中期的650年前后专门为让国于己的张乐进求而建的居所,至公元八世纪中叶又被做为软禁被南诏征服的其他民族头领及其宗族之用。该城址是迄今仅见的两座南诏方形城址中的一座,1988年被公布为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大致东西向,地势东稍高而西略低。从地表隆起疑为城墙的轮廓线来看,城址分为东西两城,两城相连各呈方形,东城西墙与西城东墙共用同一道城墙。东城面积稍小,边长约100米;西城面积较东城大,边长约160米。两城总面积约35600平方米,城墙外轮廓周长约840米,加上两城之间长100米的隔墙,城墙全长约940米。西城内北端中部有一高出周围地表近1米,长约40米、宽约30米,面积约1200……[详细]
三宝五联墓群
  三宝五联墓群俗称五联烟堆子。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现存土堆约呈圆形。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7米、高出地表10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墓葬顶部开挖长2米、宽1米、深1米的探沟时发现大量陶罐碎片。碎片为夹砂灰陶,火候较低,陶片上有简单的刻画纹饰。在墓群底部外侧边缘采集到陶鼎足部、陶罐口沿等碎片。1987年9月,当地村民在墓地顶部修建水池时,在东侧距地表深1.2米处挖掘出部分青铜器,后经云南省博物馆鉴定,初步判断为类似于八塔台性质的墓群。三宝五联墓群是曲靖市麒麟区盆地内发现的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重要墓地,对研究曲靖以及周边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此墓群周边不足1000米范围内现保存有银子山遗址、三……[详细]
晋宁宝泉寺
  宝泉寺座落于云南省晋宁县宝峰镇七珍山(亦名龙泉山),为明代广东惠州大居士杨黼之子——庆山祖师所建。被时人奉为大势至菩萨应化道场,誉称八宝世界、善住净地。杨黼居士晚年罢官,举家由惠州迁入云南省晋宁县宝峰镇居住,后携子到鸡足山结庐而居,耄年族人迎归,子庆山随父还乡,兴建宝泉寺,七载方成。清朝乾隆年间重建,光绪三十九年复建,香火绵延数百载长盛不衰,其迎佛赛社风俗尤为隆重,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为迎佛庙会,万人云集,盛况空前,后战乱被毁。至2003年,崇化大和尚开始重建该寺。如今建成石牌楼一座、正山门一座、侧山门一座、僧寮一院,居士寮一院、客堂、流通处、普庵殿、东西厢房、丈室、极乐塔、海会殿、伽蓝殿、地藏殿、龙王殿。宝泉寺环境清幽、山水相映,实为鹫峰灵地,规划依次建筑有:正山门、普庵殿、莲升桥,放生池、……[详细]
和顺图书馆
  提起云南腾冲县的和顺乡,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成语:人杰地灵。这不是空泛的溢美之辞,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评价——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华侨之乡”、“书香名里”。这里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张天放语)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落成。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地位和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详细]
南诏铁柱庙
  南诏铁柱庙又名铁柱观、铁柱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西面约6公里的太花乡铁柱庙村。因庙内的一根铁柱而出名,是弥渡县最著名的古迹。南诏铁柱,又称崖川铁柱、建宁铁柱或天尊柱,铸于唐、南诏时期,不仅是大理州内仅有的六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之一,也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是弥渡的镇县之宝。柱体为圆柱形,黑色,铁质,实心,重约2069公斤,高3.3米,直径32.7厘米,由五段接铸而成。铁柱的建立与宗教有关。祭柱是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古老的宗教祭祀形式,源远流长。至于建柱的原因,有多种传说。最盛行的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平定南蛮,缴兵器,铸铁柱纪功,后由南诏世隆重铸。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人民聚集铁柱庙,共同举行祭柱活动,是当地的传统节日。南诏铁柱庙整座庙宇占地震6000余平方米,由大门、照壁、拱桥、砚池、山门、两……[详细]
耀南中学
  耀南中学,坐落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委会,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不仅见证了耀南村委会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许多人的青春记忆。如今,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历史爱好者们探寻往事的宝贵遗址。学校自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开工建设,至三十七年(1948年)竣工,由清乾隆御封的“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的末代传人李润之(1886年—1950年)慷慨捐资兴建,命名为“私立润之中学”。该建筑坐西朝东,巧妙地分布在两级台地上,占地广阔,布局精美。其设计为一进两院,采用明三暗五走马转角楼的四合院风格,大门以三开间牌楼式石雕建筑呈现,中央明间还镶嵌着《私立润之中学》的石匾,两侧则刻有《创办润之中学缘起》和《私立润之中学纪念》的记事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所学校便作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