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341、指云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指云寺
  指云寺位于拉市海西部山麓,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为丽江五大古寺。该寺近年大修,焕然一新。寺旁所产蜜桃,个大色艳,清香甘甜,享有盛誉。寺前湖光山色,农舍田畴,错落有致,景致极佳。指云寺现存1个大院及5个小院。大院为二进院落,有门楼、过厅、厢房、大殿,整个建筑外形精巧,内部庭院有植于两三百年前的岩桑、槐、银杏、脑脂梅和云南樱花等五株古树名术,环境幽静古朴。大殿为三重檐楼阁,寺顶覆瓦,雕梁刻柱,明显不同于藏区碉房式建筑,体现出汉、藏、白、纳西建筑艺术交融的特色。左右两侧檐柱粗重踏实,并作双柱础处理,即在覆盆式柱础上置木雕莲花柱础,以便于更换糟朽檐柱,可谓独具匠心。交通:可从丽江城乘坐拉市海方向的班车。云南丽江……[详细]
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旧址
  位于陆良县活水乡沙锅村。旧址坐西向东,分别由正厅,南、北厢房组成“走马串角楼”三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06.6平方米。正厅,重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6米,二楼楼板、墙壁均为木板构成,楼道有木制扶栏。建筑建于中华民国年间,为沙锅村保长张照宇所建。龙海山区是云南省较早建立的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而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沙锅村是当时龙海山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8年7月在此建立中国共产党陆良中心县委,领导着以龙海山区为中心,包括陆良、曲靖、沾益、富源、罗平、师宗、马龙7县的游击革命战争。后来又在此相继成立了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陆良县游击大队、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等地方政权和地方军事组织,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迁入县城后,此处一直……[详细]
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青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陆良县同乐街道西门社区西北方2000米处。陵园坐西南向东北,由大门、革命烈士雕塑、革命烈士纪念塔、熊从周墓及若干革命烈士墓组成,分布面积15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440平方米。革命烈士雕塑,基座高2.5米、身高5米。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革命烈士雕塑后10米处,高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16米。塔前基座刻有“陆良人民革命斗争史”9字,在塔的两侧,安放着部分革命烈士遗体、骨灰。熊从周墓,位于纪念塔西南侧20米处。墓占地约50平方米,墓前有墓碑,碑上部书“永垂不朽”4字,字下面为熊从周烈士遗像,碑正中直书“熊从周烈士之墓”7字,左右为介绍熊从周烈士生平事迹的文字,墓地前方左右各设石狮1尊,墓地四周置石栏杆围护。熊从周烈士墓原位于陆良县城西门外西华寺旁,修建青山革命烈士陵园时将墓迁进……[详细]
大理观音塘
  关于观音塘,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时官兵进犯大理,观音大士化作一老妇,用草索背着一块大石头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看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心想:这里的老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更何况是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这就是著名的“负石阻兵”的传说。后人为了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观音塘位于下关和古城之间,在大理市五里桥乡观音塘村,距离下关9千米,距离大理古城约5千米,在滇藏公路的西侧,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刹之一。观音塘整个建筑严谨有致,殿宇巍峨;院内树木繁茂,花草斗艳;阁内香烟缭绕,木鱼声声。这里不仅是香客云集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游历之地。观音塘建于明代,到了清代重修,在修缮观音阁的同时,始建殿宇,建成了七开间、三面封闭、正面……[详细]
白水台东巴胜迹
  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麓,距香格里拉县城103公里,海拔2380米。它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就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被称为“仙人遗田”,面积约3平方公里,它是我国最大的华泉台地。白水台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的三坝乡白地村,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远处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台-造型真的就像层层梯田,在阳光照耀下,又仿若摄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一脚踏在白色的石阶上,说不出的泌凉畅快。每年二月初八,是纳西族一年一度的朝白水活动,四面八方的纳西族民众汇集到这里,歌舞、野餐,向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相传,纳西族的两位天神为了让当地的纳西族人学会造田耕地,特地变幻出来这样一片梯田,所以又有仙人遗田的说法。……[详细]
望海楼(恩波楼)
  望海楼位于昭通城南郊凤凰山脚下,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恩安县知县沈生遴建。1983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咸丰年间,望海楼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邑绅杨履乾倡议并筹资重建。楼门题写楹联:“万千气象满垌野,杨柳楼台接凤凰。”2010年再次修缮完工后,“昭阳八景”之一的“恩波蜃影”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的面前。此楼又名恩波楼,由来是为了感恩当时在位的皇帝其天恩浩荡而建设的,彰显当代皇帝恩德都波及到昭通这些地方,为此有了恩波楼的别称。风景优美,环境优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望海公园依托恩波楼建立位于昭通市区凤凰山麓,恩波楼始建于清乾隆25年,人称“望海楼”。当时此地一片汪洋,楼的四周叠浪涌碧。云南总督爱星阿游览登楼,见沿闸柳树映日摇风,楼下水光滟滟,叠浪摇天,凤凰山和楼阁倒影参……[详细]
侯氏宗祠
  位于宣威市落水镇灰洞村。宗祠坐北向南,由倒座、水池、厢房、正房等组成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宗祠建于一座石灰石小山南面断崖处,依山石地势而建。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小青瓦屋面。正房建于高于院落所在平面约3.2米的1整块岩石之上,重檐建筑。由设于西厢房左次间的台阶踏道与院落相通。3开间,通面阔10.6米,明间通面阔3.8米,左右次间通面阔3.4米、进深6.3米。东、西厢房对称布局,厢房、倒座为单檐建筑,通面阔、进深均与正房相同。倒座底楼明间作为进入院落的通道,南面檐墙上开设祠堂大门。大门用五面平石灰石砌筑为拱形门洞,宽1.5米,门洞上方书有“侯氏宗祠”4字,为祠堂建造者侯正邦所题。厢房与倒座均设有宽0.9米的回廊。正房前岩下左右两侧各有水井1眼,清泉自井中冒出,随地形将天……[详细]
周家旧宅
  周家旧宅周家旧宅位于蒙自城内武庙街的周家旧宅,始建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是当时蒙自豪绅,富滇银行副行长、个碧石铁路协理周伯斋的旧居。南北座向,单檐硬山顶木结构,住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设有主房庭院,共四院90间楼房,占地面积2808.4平方米,建筑面积3258.4平方米。院内和方形石柱上刻有对联19副。东侧院里的一幢青砖楼房,取“颐养天年”之意。名为“颐楼”。周家旧宅于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春在蒙自设文法学院,主人得知联大学生避乱到此,便慷慨借让了这一处蒙自城中幽静豪宅。周家老宅成为了学院的女生宿舍。因楼高风大,同学们又忧国思乡、常御夜听风、难以入眠,女学生们并把“颐楼”称为“听风楼”。原楼高三层,在抗战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一……[详细]
石鼓何家祠堂
  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村民委员会石鼓村内。建筑坐西南向东北,由照壁、门屋、东西厢房、过厅、东西书房、正殿、东西耳房及厨房组成“走马串阁楼”四合院,占地面积1387平方米。照壁,原照壁已毁,现存照壁为20世纪90年代新建,仿牌楼式砖混结构。长9.7米、宽0.84米。门屋,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9.21米、进深2.05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各2开间,通面阔7.5米、进深3.6米。过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一底一楼。3开间,通面阔11.75米、进深4.25米。东西书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一底一楼。各3开间,通面阔11.7米、进深4.17米。正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一底一楼。3开间,通面阔11.75米、进深7.2米。东西耳房,各1开间,通面阔……[详细]
沾益九孔桥
  九孔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浑水塘村北500米处的九龙山河谷内。桥东西横跨于珠江干流南盘江上。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置,共9孔,无护栏。桥面平直,全长84.5米、宽6米。桥孔根据河道水流大小而设置不同跨径,大小不一。最大孔在东端主河道上,跨径3.7米;处于水流较小、地势稍高的河滩上的桥孔较小,孔跨径仅2米。为减少水流冲刷阻力,桥墩迎水面均呈三角形状。桥东西两端立石灰岩质地建桥碑各1通。碑文字迹漫漶不清,几不能识读,唯一可辨者为桥东端碑刻有“横亘如斯”字样;桥西端碑刻落款处有“大清乾隆三十年”字样。从现存建桥碑记可知,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于桥地处南盘江上游偏僻的九龙山山间河谷内,行人、车马不多,对桥的损坏不大,故桥至今仍保存完好。2017年在九孔桥下游建设拦(蓄)水大坝,桥……[详细]
爨龙颜碑
  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位于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中。碑为青砂石质,由碑额、碑身两部分组成。碑额呈半圆形,额高0.88米,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央正书阴刻“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24字,4行;下部正中有穿,直径0.18米;穿左右雕日、月,直径各0.16米,日中又雕跋乌,月中又雕蟾蜍。碑身呈长方形,上窄下宽。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4米。碑阳、碑阴皆有文字,正书阴刻。碑阳正文左行直书,凡24行,每行7~45字不等,共计904字,蚀泐20余字;碑阴刻职官题名,左行直书,共3排,每排15~17列,计313字,残缺9字。碑文为同族爨道庆撰写。碑立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主要记述了爨氏家族的远祖世……[详细]
马文仲故居
  马文仲故居位于师宗县葵山镇黎家坝村委会大新村村中。建筑坐北向南,沿中轴线由照壁、垂花门、正房、东西厢房、耳房组成“前照壁、后花园三进式”封闭四合院,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原建筑前院及照壁、大门花台、后花园已毁,现存中院和后院保存完好。建筑除耳房外,所有房屋均为3开间两层楼房。垂花门(倒座),建于高1米的6级石质台基上。单檐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一楼一底。5开间,通面阔18.9米、进深4.2米。底楼明间设通道。门外侧檐下置三重斗拱,斗拱下门两外侧为呈“八”字形门墙,砖砌,下部基座为须弥座。东西厢房,单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各3开间,通面阔均为12米、进深4.2米。檐下置回廊通道。正房,位于垂花门正前方9.9米处,建于4级石台基上。重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米、……[详细]
芒捧奘寺
  芒捧奘寺位于户撒乡芒捧村委会芒捧村民小组西侧的缓坡地上,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2平方米,该奘寺为户撒现存较早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之一,是当地阿昌族群众使用的一处宗教场所。据傣文史料记载,宋开禧元年(1205年)德昂族就在此建塔,现存塔基。现存建筑修建于明末清初,由大殿、戏楼组成,大殿为干栏式三层檐歇山顶抬梁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面阔13.5米,进深12米,通高11.12米,大殿供释迦佛像。大殿系明朝末期户撒土司邀请的剑川木匠所建,建筑融合当地代表性的干栏式建筑形式。旁有佛塔,佛塔由主塔与8个小塔组成,为方形实心砖塔,上设三层塔座,小塔高4米,主塔高10.5米,上有十三层轮,塔刹由仰莲托宝瓶、宝伞、风标等组成。佛塔与奘寺并不是一个建筑群,奘寺是上寨的信仰,佛塔是下寨的供……[详细]
西山龙门
  “道家仙骨,石窟胜境”多常见与中原,西山龙门的道观与石窟不仅不输中原,还兼有儒、佛之风。翻过陡峭的罗汉崖,驻足绝壁,俯视下界,滇池水波荡漾,出没的云烟仙气缭绕,好一幅海天丹青。“三清境”的降福祈愿,可利年流转,灵官殿前的“青蜿缠龟”据传可益寿延年,真武殿后的“孝牛泉”宣道“善心善报”。三阁无一不显现出道家之风范。山花飞落,石道曲折尽处,“揽海处”石屋中的凤凰衔印图,精美飘逸。慈云洞中,佛火香炉,门楹佛像均在巨石上镂空雕凿而成,精妙异常。云华洞悬于崖高处,跃过天然绝壁,龙门可达天。如刀劈剑削,险峻笔立,石窟到此嘎然而止,一番艰辛攀援,换来极目仙境,偶感清新开阔,仿佛站立在人生一个更高的起点,悟出了大千世界的种种玄机。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滇池西岸,距昆明城区约15千米。是昆明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游……[详细]
香格里拉奔子栏
  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沙坝”。奔子栏地处金沙江西岸,区位独特,奔子栏以上的金沙江怒涛滚滚,汹涌奔流,以下一段江面则豁然开阔,江水平静。奔子栏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奔子栏渡口为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也是“茶马古道”由滇西北进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从这儿往西北行即可进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德荣、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维西、大理;往东南走,则是香格里拉县及丽江。地处这样的位置,奔子栏就自然而然成了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政府曾在此设渡口,并设汛驻兵。如今,在奔子栏已修建了横跨金沙江的公路桥——“伏龙桥”,使两岸人民沟通往来方便不少,同时,也为今天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里的民族节日也很特别。-新年并不盛行,而是与汉族一起过春。与汉族春节不相同的是,除夕之夜,人们围着点燃的篝火……[详细]
秦五尺道
  秦五尺道五尺道位于豆沙石门关口,现存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243个)的古驿道。五尺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秦国占据巴蜀后,秦蜀守李冰采用了积薪烧岩之法,修筑了从僰道县(今宜宾)经石门关,到千倾池(昭通)的第一条内地入滇通道——“僰道”。秦朝建立后,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路又修到了建宁(曲靖),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从此,五尺道成为内地入滇的一条大通道。石门关也一成了内地通往云南的重要门户。汉武帝时,唐蒙再次在五尺道上“凿山开阔、以通南中,迄于建宁……”,史称“南夷道”。开凿于秦代的豆沙关五尺道,经历代修筑置驿,形成了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中原进入云南的要冲。历经2400多年的沧桑巨变,古道至今犹存。一段约350米长的不甚……[详细]
357、清官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官亭
  昭通清官亭公园位于昭通市区西北隅,为昭通市民最近的一处城市园林,但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其特点。园内最著名的要数清官亭了,此亭建在池水中央,原名为三多塘亭,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王禹所建,亭为二层外回廊水榭,前面有石桥相通,建筑面积305平方米,相传王禹为官清廉,故名清官亭。现在的清官亭,是民国21年(1932年)改建的,昭通人饶起考撰一联挂在亭前:“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1982年,昭通市政府拨款建成清官亭公园,新片土地两公顷,扩大公园范围,开掘曲池,修建凉亭水榭,种植了牡丹、芍药、缅桂、月季等各种花木。在园内增建了人工假山、欣悦园、动物角、鸳鸯亭、儿童乐园、盆景室等。园虽不大却有苏州园林的风韵、亭台楼阁掩映于绿树丛中,新建的盆景园、哈哈镜园为园中……[详细]
凤庆文庙
  凤庆文庙凤庆文庙位于凤庆县城,是祭祀中国传统文化先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纪念性建筑,整个建筑占地约12000平方米,有鸣凤阁、崇胜殿、大成殿、棂星门、龙门等组成,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及历史研究价值,是凤庆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省现存第二大孔庙。也是凤庆历史文明的象征!代表着几千年凤庆的历史文化的繁荣发展,永远走在历史的前沿,是值得历史铭记的风水宝地,清康熙8年(1669年)重建,清光绪19年(1893年)全部完工。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云南省现存的第二大文庙。文庙建筑群由鸣凤阁(魁星阁)、崇圣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泮池等建筑沿一中轴线组成。大殿悬挂有“圣集大成”“斯文在兹”和“万世师表”的横匾,大成殿外悬挂有明朝“嘉靖大铜钟……[详细]
东岳宫大殿
  东岳宫,也称东岳庙。位于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院内。现仅存大殿。大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73.25平方米。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5开间,通面阔14.8米、进深9.8米、檐高5.1米。明间通面阔5.2米,左右次间通面阔各3.1米。东西两端山墙沿檐柱砌筑,两端原廊道现已改为稍间,2稍间通面阔各1.7米。四檐内外均置斗拱,明间平身科4攒,左右次间各2攒,稍间1攒。大殿内檐设置斗拱,后檐外檐装有斗拱板,顶棚装有彩绘天花板。大殿屋面施青灰色瓦当,明间正脊顶部置金黄色琉璃双龙抢宝造像,四脊施金黄色琉璃瓦当。翘角上置吻兽。据东岳庙碑记载,东岳庙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岳宫收归国有,进驻陆良县公安局。1996年,陆良县公安……[详细]
龙家祠堂
  龙家祠堂龙家祠堂建于1932年,是一座仿清建筑,极具规模。龙家祠堂建在小松山脚下的龙潭边,距昭通城西南十公里,为龙云家庙。仿照昆明吴三桂的金殿而建成,但其规模又比金殿大得多。祠堂建于民国21年(1932年),祠堂坐南向北,四周有高大厚实的石墙,由于建于兵荒马乱年间,护墙上沿设有枪眼和垛口,正面左右接护墙外有二层尖顶炮楼。左为祠堂,右为庄院,最前立照壁一堵,门开两侧。据说,龙云一步一步走出昭通,经历磨难当上了云南省主席后,为建家祠,昭通有名的风水先生翻山越岭寻龙点穴一直到永丰簸箕湾的小松山,举目望去,可看到龙山寨、望海楼,小松山脚下有龙潭水,便附会龙入大海,选定在小松山脚下修建龙家祠堂。1928年1月17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不久,龙云捐巨资创建了昭通联合女子中学,发展家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