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自治区旅游

    西藏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普布觉寺
      普布觉寺,拉萨北郊。夺地乡山坡上,适合骑行,简易公路已经修至寺庙门口。由阿旺降巴于1744年得到当时执政者颇罗鼐(1689~1747)的资助而修建的。阿旺降巴(1682~1762)原为一穷僧,因勤奋学习,刻苦实修,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高僧。当然他的知名还由于当时他的左右是些地位很高的人:他的上师格勒嘉措是第六世0仓央嘉措(1683~1706)之师;他的弟子耶协坚赞是第七世0格桑嘉措(1807~1757)的上师,因此他的地位自然也就增高了。尤其是第七世0经师阿旺乔丹和他共同拜的是塘萨巴·欧珠嘉措的门,同属于格鲁派密宗传承的温萨系统。所以1744年颇罗鼐作他的施主助建普布觉寺,由他住持法座。阿旺降巴圆寂后,他的转世-继承法位。第三世班禅白丹耶协也是他的弟子,为他作了《普布觉阿旺降巴-传》。1808……[详细]
    类乌齐寺
      类乌齐寺类乌齐寺位于类乌齐县以北,海拔3850米的类乌齐镇,距县城35公里,是类乌齐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寺庙,系达隆噶举派主持之一。由达隆噶举派高僧扎巴微色波于1276年创建,后又经历代法台扩建,形成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的著名寺庙。主要建筑有“萨玛扎仓”、“宁玛扎仓”、“达隆扎仓”、“阳贡嘛樟”、“夏仲嘛樟”、“特大经堂”、“查杰玛大殿”。其中,查杰玛大殿是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属杨贡寺管理。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系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查杰玛大殿是由达隆噶举派另一位高僧桑吉翁大师于1285年创建,据史书记载,他于公元1285年开始着手备料,塑造佛像,撰写经典,并测定地基开光破土修建。不久,桑吉翁大师圆寂,其侄乌金贡布继续修建,公元13……[详细]
    康松桑卡林
      康松桑卡林位于西藏扎囊县桑耶乡桑耶寺南约1.5公里处。康松桑卡林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一位王妃按照桑耶寺乌孜大殿的式样修建的。由此可知康松桑卡林创建于八世纪晚期,比桑耶寺稍晚一些。在本世纪初,曾进行过一次较全面的维修。康松桑卡林是一座坐东向西、建筑规模仅次于桑耶乌孜大殿的建筑,总占地为4000平方米,主殿居中,共四层,高18米,周围是两层楼的僧舍形成的大院,大院四面各设一门,西门为正门。西门宽2.2米,高2.3米,门内有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廊,门廊共十二根方柱。康松桑卡林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其结构简单轻巧,具有一定的汉式建筑风格,但在柱头等局部却具有藏式建筑特点,如此藏汉结合的建筑风格,在西藏还不多见。康松桑卡林是桑耶寺修建后,赞普的四位王妃分别在桑耶寺四周所建的外四洲之一,是桑耶寺的……[详细]
    希夏邦马峰
      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十四,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聂拉木)的8000米级山峰。这里是喜玛拉雅山脉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个枯岗日山脉冰川和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积雪,大多分布在希夏邦马峰周围。纵横交错的冰雪裂缝和时而发生的巨冰雪崩,为登山者设置了重重困难。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首创登顶记录。交通从拉萨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到协格尔,行程670公里。再西行经定日至门哈墩约138公里,继续西行50公里后南下,沿简易公路行20公里即可到希夏邦马峰北麓的登山大本营,这里海拔5114米。景点位置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详细]
    邓萨提寺
      邓萨提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桑日镇(原降乡)帕竹村以北、郭卡拉山脉东段俄木雪乃波斯温之黑山山坳,寺庙北靠黑山,南临宽阔的雅鲁藏布江,东西两面山峦形成天然屏障。这里海拔为4410米,邓萨提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东西长10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堪称噶举派寺院之最。邓萨提寺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雄伟壮观。自西向东建筑群分别由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经堂、大殿及神殿等组成。邓萨提寺作为噶举派四大支中的一支即帕竹噶举的祖寺,它的建筑结构十分完美,寺内保藏极为丰富的文物,是西-史上尽人皆知的山南境内最为富有的寺院。但是,未能幸免“文革”无情的洗劫,从而使这座闻名全藏的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及其所有的珍贵文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邓萨提寺1962年被自治区人……[详细]
    麦龙沟遗址
      从西藏札达县出发,沿着一条简易公路,在土林中盘旋而上;走完一条干沟,穿过一片荒原,眼前出现了数十座土林遗址和佛塔墙。同行的札达县人武部政委杨明春告诉我们:麦龙沟遗址到了。据说对这片遗址还没有人来得及搞清它的历史,就已风化殆尽,只留下墙基的痕迹和几座经过风吹雨淋已化为土堆的佛塔,多像人静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一样,它只好“来于尘土,归于尘土”了。有人把札达县誉为“土林环抱的地方”,这话一点不假。从县城到达巴边防连,这种景象一直断断续续地伴随着我们,本以为快到边界它会渐渐消失,没想到到了达巴,它又集中起来,成为一组千姿百态的景象,丝毫不亚于古格王国的恢弘气势。达巴边防连和达巴乡近在咫尺,这里海拔4100多米,闪亮的喜马拉雅山的光辉极目可见,在宏伟土林的辉映下,小小的达巴乡政府和边……[详细]
    87、色庆寺
    色庆寺
      色庆寺—全名叫噶举峨东曲果林,系藏语寺庙属于噶举教派;肯定了佛学之地的之意。坐落于仲巴县偏吉乡色庆村格瓦亚吉(系藏语吉祥快乐之意)山山腰处,当地的牧民习惯称之为色庆寺。这一代山峰比较多,从远处看,山峰很像寺庙大殿里念经的喇嘛,具有无量的佛法力,象征着该寺的佛学发展的潜力。座山的山头有一个-台,名叫“朵格瓦”-台。传说两千年前,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人间时,从印度的斯瓦财-台,一个上有自然形成的藏语字“格”(快乐之意)的石条飞到此处,造就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朵格瓦”-台。在文革和-时期破坏了这个石条的一半,剩下了另一半,山和-台的名字由此得来。现在各方面的原因这里很少见葬礼,不过该寺的喇嘛介绍,在这个-台上送葬尸体,具有死者重新得到一次宝贵人生的神力。色庆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楚布寺的喇嘛噶玛晋美……[详细]
    扎西曲林寺
      革吉县最大的白教寺庙——扎西曲林寺,在阿里地区之革吉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的盐湖乡。扎西曲林寺于1894年由革吉如曲旺资助,次仓巴·贡噶扎西仁钦始建,信奉噶举派。主要建筑有杜康(面积12柱)、贡康、次久康、嘎举拉康、觉沃康、孜森琼等,规模较大。寺内主供药师佛、十一面观音、文殊菩萨、金刚持泥塑像。药师佛亦称“大医王佛”相容呈如来相,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药钵,其两侧为二胁侍: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右为月光遍照菩萨。据《药师经》记载: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因此其身金色,蓝色肉髻。十一面观音菩萨系“六观音”之一,有十一种面相,分为五层,第一层脸有三面,主尊是面容和、蔼的慈悲相,白色,右边脸是蓝色,左边脸是红色;第二层脸有三面,主尊呈悲哀相,黄白色,右边脸是明黄色,左边脸红黄色;第三层……[详细]
    藏王墓群
      藏王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05万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导游藏王墓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距离泽当镇约90公里。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为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详细]
    象雄王国遗址
      导游那曲文布地区据说有一古代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苯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著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象雄的都城据苯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布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详细]
    曲德贡寺
      曲德贡寺,亦称“上曲德寺”。在山南市乃东区境内,位于区驻地以南的曲德贡乡。该寺建于11世纪,属格鲁派,最初是大译师热罗泽瓦的住宅,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1876~1933)时曾进行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曲德贡寺坐北朝南,面积11993.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大殿和僧舍。大殿高四层,面积2231平方米。第一层中部基本处于地面以下,内砌有矩形的厚石墙。第二层是大经堂和供佛殿。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6间,4根大柱直通三层,形成高侧天窗。佛殿主供宗喀巴大师与他的两大弟子(贾曹杰和克珠杰)、释迦牟尼佛和第十三世0合金塑像、丹东米若杰银质像,两侧供奉三世佛及八大随佛弟子塑像,东边供有多杰羌-、白度母和无量寿佛塑像。第三层有3个佛堂及0的住室,每年夏季0都要到这里念经;中间佛堂内供有多杰羌-塑像,还供有高达一米……[详细]
    92、绒布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绒布寺
      建于1899年,由红教-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顶约20公里。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大师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新寺建成于1902年,绒布寺一度规模较大,曾有十几座属寺,有的还在尼泊尔境内,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今主寺下面有8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由于绒布寺距珠峰顶约20公里,所以这里已成为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儿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餐饮/住宿/购物绒布寺除了一家招待所,寺内也可以接到住宿,寺内外都是25元/人,招待所有藏民开的餐馆,一般的主食每份10元左右。交通要去绒布寺,最好是包车,从新定日出发,这条线上很少有……[详细]
    93、纳唐寺
    纳唐寺
      纳唐寺距日喀则15公里,于公元1033年由噶当派高僧洛佳扎始建。它虽远没扎什伦布寺那么宏伟浩大,但历史却比扎什伦布寺长四百多年。纳唐寺建成以后,前后有不少有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0-根郭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以后建了扎寺,才搬到日喀则。纳唐寺最为著名的是其印经院。公无1730年,当时西藏地区政府噶伦兼管后藏事务的颇罗鼐,为了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主持创建了这个印经院。这个巨大的印经院,修建了20多年。为完成这一浩大工程,颇罗鼐下令全-民,支差服役,建设经院;同时,又调集全藏书法家、刻工和画师,并结集了一批青年学习刻板技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纳唐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佛经疏注的《丹珠……[详细]
    直贡梯寺
      直贡梯寺有着全藏最有名的-台。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台一个是印度的斯哇采-台,另一个就是直贡寺-台。直贡梯寺背侧的山上就是直贡坛城。传说,经过直贡寺-灌顶的人,死后灵魂可以出窍,进入三善趣境界,而不会下地狱。因而,许多人不远千里送死者来此-。直贡梯寺是直贡噶举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拉萨以东墨竹工卡县境内雪绒河边,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白所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非常壮观。直贡梯寺附近一座连着一座有很多的直贡噶举派寺院。据说历史上曾经有30处之多,现存的至少有六七处。山涧深处有德忠寺,为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忠温泉水量充足,热度适中,能医多种疾病,历史上享有盛誉,来此旅行观瞻洗浴的人也络绎不绝。雪绒河中下游,还有亚尔岗寺、宗则寺、扎雪寺、嘎泽寺等等。噶举派本来是个很大的教派,但是由于在萨迦王朝时期一……[详细]
    江孜城堡抗英遗址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在历史上,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为西藏一大重镇。它位于前藏最西端,距离拉萨254千米。 在镇上,黄土盖掩的石板路,藏汉共处的商店,不停转动佛珠和念经轮的藏族店主,录像室里不断发出的港产片喧闹的声音,使江孜构成很典型的现代西藏城镇。然而,江孜最享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在江孜县中心的山顶上,屹立着一座城……[详细]
    96、楚布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布寺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之主寺。亦称磋卜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由塔布拉杰弟子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修建。楚布寺海拔4300米,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西北的楚布河上游,距拉萨西郊70公里。楚布寺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以大殿为中心进行分布,共包括经堂、佛堂、0殿、佛学院、密宗修习院、-私邸及僧舍等,正在修复建设中的还有较具规模的讲经台等建筑。楚布寺拥有大量稀世文物,包括江浦寺建寺碑,现位于楚布寺大殿内,高约两米半,宽约半米,上刻古藏文,该碑对研究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空住佛,楚布寺镇寺之宝,也是第八世噶玛巴为纪念其上师而塑造的银像。此外,玛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过的钵、都松钦巴的僧帽等都是楚布寺弥足珍贵的宝物。环抱着楚布寺的吉钦波神山上也有一系列著名景点,如-台、静修室……[详细]
    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28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公元7至9世纪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地域大,人口多,生产和文化都非常发达。而同一时期于唐王朝分庭抗礼的是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纪初,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进行了统一的伟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庆吊、纳贡等形式,与唐朝缔结了政治上联系,经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815年,赞普赤烈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继位。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与赞普赤祖德赞为妻。当时唐蕃之间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但时有战争爆发。此时吐蕃王朝内部0,国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受到严……[详细]
    格拉丹东冰塔林
      安多县格拉丹东冰塔林 那曲安多县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其冰塔林观赏价值极高。格拉丹东雪山位于那曲安多县玛飞吉日乡。其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这些冰塔林,其形状各有不同,有的犹如精工细雕的水晶塔,高耸林立在山下的地平线上。塔身通过阳光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柱纵横交错,使整个冰林变成了彩虹世界。一座座高耸直立塔顶随风传出悦耳的法铃声,如此迷人的冰雪景色真是别有天地。有的冰峰俨然一对玛瑙般的骏马耳朵,两边那对称合谐,黑白两色构成的斑纹华丽得像两枚九眼珠刚从水中游上来一样,有的却象一双巨大而深陷的眼窝时刻窥探着这片辽阔的大地,而有些冰峰的形状酷似恐龙和雪蛙抱人,总之奇形怪状比比皆是。不过要说最有趣的莫过……[详细]
    99、达热寺
    达热寺
      达热寺位置坐落于仲巴县帕羊镇达热村往北20公里处,系藏语达是马的意思,热是圈的意思,达热放马的地方。达热寺传说曾格萨尔王前往西部攻打达尔斯王时,经过柴曲河的源头,也是现在建寺的地方,觉得这里的草原辽阔无边、草地肥熬,动物和泉水繁多,在伦布雪山的点缀下景色显得格外亮丽,特别是傍晚,从远处看望此地,象一张虎皮铺在此地,寺庙背后的这座山象一头大象鼎立在此地,整个环境给人一种神奇而向往的感觉,于是格萨尔王采纳了军师的主张,此草原便成了格萨尔王及英雄们放马的地方。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格萨尔王打败达尔斯王的伟大功绩,马圈修建了由16根柱子组成的一间殿堂,名为——达热寺。公元15、16世纪,香巴噶举的高僧,著名的藏戏创始人和桥梁专家唐东杰布和香巴(属于西藏南木林县)喇嘛格隆格桑群培先后到仲巴一带进行讲经说……[详细]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位于林芝地区波密县机关大院中,是一座典雅的红色二层仿苏联式木楼。 1953年,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工区进驻扎木,为了解决办公及住宿的需要,便请专家设计并建遭了三幢仿苏俄建筑风格的木质结构楼房,现存的红楼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幢。1956年,中央决定西藏六年内不实行民主改革,而实行适当收缩、精简机构、内调干部等等政策。根据上级决定,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及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迁入红楼办公及住宿。在红楼上,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宣传了十七条协议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改革前,张经武、十四世0、十六世噶玛巴等人都曾下榻红楼。 1959年藏区-中,1959年1月4日,扎木保卫战打响,红楼成为该战斗的指挥中枢,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