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文物古迹介绍

    库车友谊路墓群
      库车自古就是龟兹文化发祥地,在库车县友谊路地下街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东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群,体量大、性质特殊,是新疆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新疆考古工作中的空白。这些古墓群,从墓葬的形制上看有竖穴墓和砖室墓两种,分别有竖穴墓葬2座,砖室墓7座,是在新疆首次发现的典型的汉式砖室墓。其中,砖室墓又分为单室券顶砖室墓、单室穹隆顶砖室墓、前后双室穹隆顶墓三种形式。单室穹隆顶砖室墓墓门上部有照墙(部分有砖雕),前后双室穹隆顶墓的前后室四隅起券处有灯台,墓葬形式为合葬。 通过与在江苏、山东、陕西、河南、山西以及甘肃酒泉、嘉峪关、敦煌、青海大通县等地发现的墓葬资料对比,库车发现的砖室墓的形制、构造方式、砖的规格等,与甘肃敦煌佛爷庙湾、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等地发现的魏晋尤其是西晋时期的墓葬极其相似,可推定为魏晋……[详细]
    北塔山战地遗址
      北塔山位于新疆东北部,与外蒙接邻,在北纬41°3′,东经91°1′,海拔1500米左右,距青河县140公里处。由于外蒙时常侵犯我北塔山地区,新疆骑兵五师二团,骑兵连连长马希珍奉命率部进驻北塔山,修筑了规模浩大的北塔山战地工事,被当地人成为“北塔山古炮台”。自一九四七年五月后,对我国土垂涎 已久的外蒙军队多次动用苏制战斗机对我阵地进行扫射和轰炸,外蒙军队在炮火掩护下向我阵地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激战,蒙军损失惨重,后多次调集重兵侵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连长马希珍派副连长马金福去向牧民头目求援,经过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100余名牧民亲临阵地和该连共同抵抗,从七月五日到二十七日前后,大小战斗共二十余次。为了防范外蒙军队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经总部同意,韩师长命令第二团团长韩潘亲率该团五个连进驻北塔山。……[详细]
    昌吉州境内烽燧群
      昌吉州烽燧群东起木垒县,西到玛纳斯,贯穿在古丝绸之路上,长300多公里,时代从最早的唐朝至最晚的清朝,跨度有1000余年。每个烽火台之间间隔也不一样,有五里墩和十里墩,昌吉市的烽火台间隔呼图壁的烽火台三十里,被命名为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是清朝时期修建。三十里墩烽火台坐落昌吉市榆树沟镇芦草沟古城西面约78米处,整个烽火台躲藏于茂盛的榆树林中,邻近是一个旷费的炼油厂,烽火台主体是四棱台形,底边长5.1米,顶边长约2米,高5米,占地26平方米,整个台体以黄土夯筑,夯层厚十多公分。通过200多年的风吹雨淋,烽火台一侧有些垮塌,其它三面保管较完好,但已找不到上去的台阶。呼图壁县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五工台镇和二十里店镇,这两座相距不足10公里的烽火台一座是唐代早期的,另一座是清代晚期,年代相距近1000年,……[详细]
    乌拉泊古城
       乌拉泊古城位于市西南郊约10公里处的乌拉泊湖畔,遗址海拔1100米,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城周长逾为2公里,城垣高大宽厚,残高达4米,底基宽5米,城墙的四角及城门均向外突出。 城门均在每边的中央部分,城区分三部分: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小城。该城的瓮门,城楼,角楼等都格外宏大,城垣中部还有对外了望的孔道,从其浩大的工程建筑及军事设施来看,它显然是具有重大军事意义的设置,军级建制的屯兵驻地。 古城距今已逾千年。有人认为,它就是唐代的轮台城,城内地面上曾发现辽,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如陶罐,陶盆,莲纹方砖,古钱币及玉器等,现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奇台药王庙遗址
      药王庙遗址药王庙建于光绪14年(1888年),正是奇台县城从老奇台搬至古城时,当时该县人口密集,瘟疫四起,前后两年经历了两次大的瘟疫,军队和商民都深受其害。为了扑灭瘟疫,古城内相继开张了很多药铺,内地郎中及药商奔赴古城,此地的药材生意十分火爆。内地的药材运抵古城再分售天山南北,本地药材经此地运往内地。民众祈求消除瘟疫,身体健康,建起了药王庙。随着药材生意的兴起,该庙成为药材行业的聚会所,维护药商的的合法权益。据县志记载,光绪年间,古城内有药铺二十余家,分为内科、疗疮科、骨科,既看病又售药。民国期间,药王庙办起医师学堂,分药剂师,药王庙在古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庙宇修建的小巧古朴,集中体现了中医药传统的玄妙。庙堂内供奉药王孙思邈,锁定人心,驱邪避魔,利用传统文化凝聚汉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医传统。……[详细]
    东地大庙
      东地大庙东地大庙位于奇台县城东北约二十公里的西地镇东地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古有东地河贯穿其中,四座古庙坐北向南,毗连相建,外有土墙环绕四周,院内古木森森,一派庄重肃穆气象,由东而西依次为城隍庙、关帝庙、娘娘庙、圣武宫。嘉庆、道光年间东地大庙扩建,新建武圣宫、圣贤殿、戏楼等。同治四年(1865)因白彦虎作乱,庙宇毁于战火之中,只有关帝庙得以幸存。光绪十八年(1892)当地百姓捐资重修娘娘庙、城隍庙等。四庙之中,以城隍庙最古,建于乾隆五十五年庚寅即公元179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庙内有泥塑及劝人向善的大型壁画。娘娘庙位于关帝庙西侧,彩梁画栋,气宇不凡,彩绘木制窗格把正殿与外殿一分为二,外殿山墙两厢皆是彩色壁画,其一侧壁画乃“严父教子图”,一侧是“五子夺魁图”,正殿内亦极精美,有……[详细]
    慕士塔格峰
      导 游 海拔7546米,位于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县交界处,塔吉克语意为“冰山之父”,是著名的登山地点,也是从喀什去红其拉甫口岸的必经之路。介 绍 相传,慕士塔格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她与住在对面的海拔8116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上的雪山王子热恋,凶恶的天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就用神棍劈开了这两座相连的山峰,拆散了冰山公主和雪山王子这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冰山公主整天思念雪山王子,她的眼泪不停地涌出,最终流成了道道冰川。天晴时,白雪皑皑的山峰夹带着伸向雪线下的道道冰川,宛若冰川公主飘逸的白裙和长袖。 慕士塔格峰巍峨庄严,纯洁高雅,又因为有这样美好的传说,它便被塔吉克族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交 通 从喀什到红其拉甫的车会经过慕士塔格峰。  新疆喀什……[详细]
    也迷里古城遗址
      也迷里古城遗址也迷里古城遗址位于额敏县也木勒牧场格生村北距额敏县约14公里,距今780多年。据《元史》记载:“太祖东归,定田子分地”记的是成吉思汗西征(公元1219—1244)后,把所征服的地方分封给他的四个儿子,其中“也迷里河滨之地封三子窝阔台”,历史上称作窝阔台汗国,首府设在额敏,统治范围包括今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蒙古西部。窝阔台曾率部在也迷里河(额敏河)南岸兴土木,筑高墙,建成一座四方形都城,取名“也迷里城”,也称“都鲁布津城”,随着窝阔台统治地位的巩固,也迷里城也日趋繁荣,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窝阔台继蒙古大汗位后,仍致力于成吉思汗未完成的对外征服大业,为适应连年征战的需要,他下令在各地设立驿站,开通道路,修建仓库,储备粮食。由于政治上的暂时统一,交通畅达,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详细]
    于田艾提卡清真寺
      艾提卡尔大清真寺于田县艾提卡尔大清真寺建于公元1200年前,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3449平方米。其中:寺内面积3066平方米,院内面积10439平方米,大清真寺共由11层,153个大立柱建成,面积比新疆最大的喀什艾提卡尔大清寺还要大,是和田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穆斯林群众的一座大型宗教活动场所,一般居玛日(星期五)做礼拜的信教群众达4000-6000人左右,肉孜节、库尔班节可容纳信教群众10000—16000人做礼拜。于田县艾提卡尔大清真寺从始建到现在共有7次扩建维修。1947年—1949年解放前夕,进行过一次民族建筑风格为主的扩建维修。解放后,从1985年—1988年做第6次维修,在历次维修中都保持了原貌。1997年—1998年重建北门,门塔总面积227平方米,这是第7次扩建。北大……[详细]
    海头古城
      海头古城在楼兰古城西南48.3公里处,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仅次于楼兰的第二大城。南北城墙长107米,东西城墙长约19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头古城附近是罗布泊地区另一个遗址集中区,在其西北约3公里处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遗址。文物部门将海头古城称做罗布泊南古城,1914年斯坦因在罗布泊探险时将其命名为LK城址。海头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维吾尔向导托克塔阿訇首先发现。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罗布泊探险时在此城获得李柏文书。当时他误认为此城是楼兰古城。同年,我国学者王国维在考译李柏文书时发现,两件文书均注明“海头”二字,日本学者森鹿三也根据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书出土地点的照片证实这里不是楼兰古城,而是LK城址。以后人们就将罗布泊南古城LK城址称作“海头古城”。在公……[详细]
    库车大寺
      库车大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群众做礼拜的宗教场所。大寺座落在库车县城黑墩巴扎最高处,距库车新城4公里,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第二大寺。伊斯兰教在库车传播后,约在15世纪营建此宗教建筑,初始为土建寺院,17世纪改作木结构寺院。1918年遭火灾被焚,1923年由当地阿吉主持集资、募捐重建了这座清真寺。1927年竣工。寺院面积1165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两部分,一是大寺院主体,内有旋转楼梯至寺顶,供阿訇喊“乃玛孜”之用。全为砖木结构。二是供信徒礼拜时使用的大殿。大殿分前厅和后室两部分,面积约65平方米。大寺门楼高18.3米,全部青砖砌成,高耸的门楼与宣礼塔,庄严挺拔。塔柱雕以伊斯兰风格图案,穹窿式楼顶,形似天宇,可容纳3000人大礼拜。在寺内庭院东南角有一处声威显赫的宗教法庭,它是政教……[详细]
    木孜塔格峰
      木孜塔格峰  “木孜塔格”为维吾尔语,意为“冰山”。此峰变为“乌拉格峰”,意即“伟大”。在其方圆200公里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54座,主峰木孜塔格峰首尾相边。恰似擎天的玉柱。木孜塔格峰翘首兀立,岩壁横截,常年为冰雪覆盖。西北坡坡度缓而长、暗冰裂缝多;南山坡则有45度的坡面,顺玲珑河道而上,穿越三道冰川和粒雪盆亦可登顶。  东南坡和东北坡有两条路线,均要通过5823高地才可直达顶峰。虽坡度在60度左右,但只要避开悬崖峭壁,在岩石裸露的山坡上攀登,当天即可登顶返回。这一地区的气候最为变幻莫测。由于受季风和西风带的影响,风力有时竟达12级左右,气温在最冷时可达-30度以下。登山的最了季节宜选择在6—8三个月,以7月份为佳,其时好天气的周期较长。  由于这一地区的特殊地理……[详细]
    克孜尔尕哈土塔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盐水沟东侧,距克孜尔尕哈干佛洞只有一公里,维吾尔语中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据考证,这是一个汉代边防报警的烽火遂遗址,因此,又称克孜尔尕哈火逢火台。这个烽火台高约15米,气势雄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烽火台之一,烽火台也称烽燧,是古代用于通讯联络、军事报警和交通驿站的设施。上端建有望楼,现在木栅残迹尚存,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个火逢火遂遗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烽火台是汉朝军事通讯设施之一,它曾经维护着西域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信息传递,可追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时候,乘车传递曰“驵”,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火……[详细]
    切木尔切克古墓陨石景区
      切木尔切克古墓葬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阿尔泰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墓群,给人带来一种外来文化的感受。据考古工作者对它的初步分类,大致分作四大历史时期的产物,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塞人文化,而多数是唐代突厥人的活动的遗迹。墓区除古墓以外,还有文字石刻、岩画,这些可能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等民族的遗迹。古墓大约有100余冢,分布在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墓有大、小两种,有的较集中,有的较分散。较大的一座长约65米,宽35米。切木尔切克陨石群位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西部5公里处。陨石堆砌在平缓的丘陵地带。陨石块堆积的小丘,高约3米,散落范围东西长39米,南北宽11.3米,约百余块,石块呈灰黑色,质地密实、坚硬,略有磨圆,棱角大多呈平滑状,轻击石面发出铿锵的金属……[详细]
    丹丹乌里克遗址
      导 游 丹丹乌里克遗址位于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乡北约90公里的沙漠中,知名度很高,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是文物工作者及旅游探险者的向往之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介 绍 该遗址从建筑材料上看,残存的墙壁和寺塔都是用晒干的土坯垒成的,有的还使用了烧过的砖。房屋则是用胡杨木构成,墙壁是芦苇纺织的,缠得紧紧的一小捆一小捆芦苇夹在棍子上,再在直竖的芦苇把子上涂抹一层和着碎草的墙泥。墙内外两面都刷了白灰,再绘制出优美的壁画。城区曾出土有佛像、壁画、陶器及古文字等,还有一些由成排的胡杨、杏树、李树等组成的花园。 遗址周围沙丘连绵高大,遗址相对处于低洼的地带,有枯死的胡杨林树干。从遗址所处位置看,可能是达玛沟水系的末端绿洲或克里雅河分支所形成的绿洲。从遗址0土文物分析,遗址可能属于汉至唐时代的遗址,与约特干……[详细]
    盐水沟关垒遗址
      盐水沟关垒遗址 : 位于库车县盐水沟南侧山梁上,为汉唐时代的关垒遗址。在东西长约1公里的范围内有关垒4座,其中只有一座保存较好,面积约77平方米,现高约7米,顶部面积27.5平方米,中心部分为夯筑,四周及顶部为片石垒砌。盐水沟关垒遗址位于跨越却勒塔格山的217国道旁边小山包上,实为一扼守盐水沟关口的小戍堡,主要由四座墩台和一处居住址组成,分布在东西约1.5千米的范围内。1号墩台平面呈长方形,石块垒砌,基部南北5.5、东西4.6米,剖面呈梯形,高约3米;2号墩台石块垒砌,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南北5、高约4米,中部被挖一个1米见方的坑;3号墩台石块垒砌,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高约3米,东南角有一个盗坑;4号墩台位置最高,平面呈正方形,南壁保存最为完整,可清晰看出遗址由一层石块一层泥混合交叉垒筑……[详细]
    阿克斯皮力古城
      古城位于和田洛浦县城西17公里处的沙漠边缘,东距杭桂乡祖拉吾绿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维吾尔语意为“白城堡”或“白城墙”,为古城废弃后的名称。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没。现残存北面城墙一段,其余三面墙已无迹可寻,墙为弧形,残存的城墙长约百米,高约2.60米,厚约1.80米。城墙用的土坯砌成。土块底面有刻划出的符号,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系用手指或树枝刻划而成。城墙有两个部分:下部较宽,可供城内守卫者巡回行走,上部为胸墙,有一排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观察防守,因多年风蚀,古城已低于墙下原地表约4~5米。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围古迹范围十分广阔,古城遗址其实只在此范围的东侧,古迹处于沙丘绵延的沙漠,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20公里以上,南接玉龙喀什绿洲,东邻杭桂乡,西靠吉亚乡、北至沙漠纵深处,在这片沙……[详细]
    阿日夏特石人墓
      阿日夏特石人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境内,为隋唐时期突厥墓。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00米,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有墓葬100余座,形制不一,有圆阵、方阵。有的圆阵为双层的大圆阵或小圆阵,在大、小圆阵之间有用卵石摆成放射状的卵石甬道。有的圆阵的外围由双层卵石排列而成,有的内围和外围均由双层卵石排列而成。双层卵石之间及“放射状”卵石围成的甬道之间的距离均为1米。在该处古墓中,有一座1995年夏发现的巨大的石围石堆墓,由内围和外围两部分组成,内围是古墓的主体。墓基是由大小不等的单层卵石均匀排列围成的圆阵,墓基至顶部斜高16.5米,分布着十七个由双排卵石砌成的甬道,内、外围均由宽1米的双排卵石砌成的双层圆阵。外围的甬道长12.1米。从整体看,整个石堆墓呈放射形状……[详细]
    满汗王府
      土尔扈特蒙古族在和静定居的200多年里,曾建立了许多王宫和庙宇,有的已成为不朽的艺术杰作。坐落在县城以北的满汗王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王宫。满汗王府民族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静县城中心。距库尔勒市80公里,是展示“东归”历史文化及察吾呼沟文化等专题型博物馆。该馆包括土尔扈特“东归”前后历史文化、建筑实体、艺术展品及察吾呼沟文化出土文物两部分。民族博物馆前身为满汗王府也称王爷府,1990年改名为民族博物馆,1927年落成,为中欧结合的宫殿式建筑,造型别致,占地面积8510平方米,是土尔扈特部落最后一个汗王府和盟长公署,曾一度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最高权力机关。主体建筑由正殿和东、西两宫组成,坐北朝南。正殿为两层0式建筑,正殿大厅为汗王兼盟……[详细]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导 游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介 绍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流动沙丘面积广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沙漠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台型沙山和沙垄,宛若盘踞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高度和规模使埃及的金字塔黯然失色。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巍峨壮观。 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湖光水色,清清的湖面,水波荡漾,树影婆娑,渴极的人会产生一种极欲前往的冲动。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海市蜃楼”幻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