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文物古迹介绍

塔里木河
  导 游  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最后流入塔里木湖。看 点 被称为“无疆野马”的塔里木河,全长2179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介 绍 塔里木河河水流量因季节差异而变化很大。每当进入酷热的夏季,积雪冰川溶化,河水流量急剧增长,就象一匹“无疆的野马”奔腾咆哮着穿行在万古荒漠和草原上。在塔里木河上架有一座80孔,混凝土结构,全长1600余米的大桥。在塔里木河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塔里木河两岸瓜果满园,稻花飘香。塔里木河距阿克苏市120公里,途经农垦九团和阿拉尔塔里木农垦大学。   新疆阿克苏市……[详细]
香宝宝古墓群
  香宝宝古墓群香宝宝古墓群位于自治县城北2公里处的一块平地上,通常被人们称为“香宝宝墓”,此古墓东边是宽阔的阿拉尔草滩,有塔什库尔干河蜿蜒穿过,更有我县著名的天然矿泉水---帕米尔矿泉水源生自香宝宝古墓脚下,因而有“香宝宝泉”之称。据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次考证,该香宝宝古墓群为公元前5—4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羌人和塞克族的墓葬,距今有2500年到4000年的时间。据《汉书·西域传》介绍,土葬墓为竖穴土坑,墓口盖木,火葬墓不见盖木,土葬墓内葬一人或两人。从发掘的40个墓穴来看,有19个火葬墓和21个土墓葬,火墓葬的随葬品为铜耳坠、陶片、铁片、鸟骨。土葬墓中随葬品却有陶器、铜器、铁器、金器、木器以及石头、骨头、玛瑙项链等装饰品,每个墓穴的随葬品最多有十多件,一般只有几件,而装饰品居多,其次为生活……[详细]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座落在石河子市北郊,距市中心3公里。纪念碑南侧是-总理纪念厅,北侧是纪念馆。纪念碑正面刻有“敬爱的-总理永垂不朽”十二个金字,南侧碑文是1965年周总理视察兵团题词,北侧碑文是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摘录,背面是建碑志文。统观纪念碑,挺拔高耸,造型凝重,风格淳朴雄浑,碑前的花卉和松柏,给人以温和严肃之感。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来石河子视察工作,接见了上海支边青年代表。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总场党委决定,建筑纪念碑。碑址造在当年周总理接见上海支边青年代表时所在的地方。周总理享年78岁,所以碑身筑7.8米,周总理来此视察时67岁,所以碑文位高6.7米。后又增建了-总理纪念厅,将原展厅扩建为周恩来总……[详细]
桑株岩画
  桑株岩画刻在新疆和田皮山县城东南100多公里桑株乡乌尔其村的一块岩石上,画面正对着河滩。历史上,这里曾是通往西藏及印度的一条小道。岩画长3米多,高1.3米。画面上的形象有各类人像:有人作弯弓射箭状、有人跟随于马后作行走状、有人骑马而行状;有兽像,多为头上有双角的动物,类似大角羊等。画面左上方还有象文字一样的符号,利用硬物在岩石上敲击勾刻而成。岩画附近和河谷中没有找到什么古代遗物,在民间也无传说,一般人认为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作品,可能是反映远古时代畜牧和狩猎的生活。1962年被定为新疆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阿巴和加麻札
  阿巴和加麻札位于新疆自治区喀什市的东北郊。阿巴和加麻札是喀什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墓地,包括墓室、礼拜寺、讲经堂等,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规模日益扩大。陵墓是整个建筑物的主体,近于长方形,底宽约35米,进深为29米。在陵墓的四角各有一个圆形的立柱半嵌在墙内,圆柱底直径3米左右。圆柱的顶端,各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召唤楼,楼顶有一弯表示伊斯兰标记的新月。陵墓屋顶是用土块砌成的半圆形大穹窿,其圆拱直径达17米多。用普通的土块砌成如此大直径的圆拱,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在墓的穹窿顶端,也有一个圆筒形的小楼和一弯新月,与陵墓四角的小楼和新月遥相对衬。陵墓全高约26米,以绿色的琉璃砖从上至下贴面,在砖面上还写有一些古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伊斯兰宗教训诫。礼拜寺……[详细]
五堡墓群
  五堡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屋堡乡西北约2公里的戈壁深处,距今3200多年,是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原始社会晚期的氏族公社墓群。墓地分布在一土包上,平面呈半圆形,墓葬排列密集,在地表不见封土,出土有木器、陶器、石器、骨器、铜器、毛纺织品、皮革制品、干尸等。墓区于1978年发现,经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13座。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堡古墓群不仅在青铜时代的文化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新疆民族起源和发展上,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堡墓葬墓表为一层厚10-20厘米的沙砾,沙砾层下为厚10-20厘米的灰色细沙石,墓口在灰色沙土层下,杂有石灰石或石英成份,墓穴多为长方形土坑,大多有生土或土坯的二层台,上封盖加工过的胡杨木,墓内多葬一人,侧身曲肢,出土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用……[详细]
博斯坦古城遗址
  博斯坦古城遗址地处特克斯河北岸的河谷阶地上,南距特克斯河可约200米。该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逆温带,是特克斯县主要农区。古城内外多被辟为果园,东侧和北侧的城墙已被作为果园围墙,西侧是农田。古城西北距220省道约1.8千米,东北距博斯坦村约4千米,当地村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古城遗址为长方形,劣筑。现存城墙有三面保存较完整,其中南、北城墙均长约206米,西墙长约162米,东城墙的位置现仅存2米多高的阶地,隐约可见城墙遗迹。城墙残高5-7米,基底宽18-21米,墙外侧较陡直,存马面数个,内侧有较大坡度。西墙正中和南墙东头各有一个缺口宽6米有余,似为城门所在。城内外地面散布许多细泥质红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为罐、缸、瓮器物残片,还有圆形石磨盘和较完整的陶瓮。从陶片器形和质地判断,……[详细]
买力克阿瓦提故城
  导 游 位于和田市南25公里处的玉龙喀什河西岸。这是丝路南道上又一座重镇。也有专家认为,它是汉代于阗国都城遗址,兴于西汉初年,衰至唐代末年。介 绍 故城西有沙山环峙,南倚昆仑山麓。早年尚有内外皆为方形的二重城墙残迹,现已不存,仅留下大小高低不等的若干土墩,而以该城西南部为多。遗址上现有相当数量的陶窑堆积物和建筑柱石。地面上遍布红、绿、灰色陶片,器形有盂、钵、单耳罐等等。城南约1公里处,台基分布密集,疑为旧日王宫,也有人认为是官衙或贵族居住区。近旁还有一方形土台,高约3米,长约百米,似为一古代大型建筑,近处多有红色陶片。往南行约10公里,有一座石塔,周长约60米,残高约6米,周围散布许多泥塑残件。据传附近有屋舍遗址,已被流沙淹没。此处曾发现泥塑佛头,上饰金叶,制作精美。 故城遗址北端曾发现一口……[详细]
阿斯塔纳古墓
  阿斯塔纳古墓  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就位于高昌北郊的戈壁荒滩上。  墓群东西长约5千米,南北宽2千米,占地约10平方千米。解放后这里配合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吐鲁番吐峪沟千佛洞修筑,清理发掘了500多座古墓葬。墓葬年代为西晋到唐代中叶(公元2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初)。墓葬按家属分区埋葬,以砾石为界。每个墓葬基本上都有斜坡墓道和土洞墓室,地面堆着砾石,平面呈“甲”字形。墓室一般高为2米以上,4米见方大小,平顶或穹窿形顶。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后部的土炕或简易木床上,他们头枕鸡鸣枕,面部掩巾,眼上盖瞑目,双手握木,身着棉麻或绢锦织品制作的衣服。死者四周,或陈放模拟的亭台楼阁、车马仪仗、琴棋笔墨,或陈放葡萄、瓜果、饺子、面饼等食品,供死者阴间驱使或享用。有的墓室后壁,绘有人物、鸟禽……[详细]
焕彩沟石刻
  焕彩沟石刻位于哈密市以北约45公里处。体长33.2米、宽3米、高2米的方体天然石头。碑的南侧右端残存汉文“维汉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和“沙海”字样,初刻于东汉。碑的西面左端刻有两行楷书,隐约可辨首行“唐姜行本”四字及末行“贞观”“十四年六月”,为--利用汉碑而刻。“焕彩沟”三个大字是清代所刻。相传这里曾是唐代樊梨花行军途中休整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越往山里走,天气会越凉,若回头往山外走,天气则会越热,所以樊梨花才传令人马在此停留,进行了点将换装,并为死难将士在这里准备了棺木,当时人们见此情景,便给此处留名叫棺材沟。棺材沟一直沿用到清代,一次宁远大将军岳钟琪路过这里,听说这条沟叫棺材沟,觉得很不好听,也不吉利,又看到沟内那斑斓夺目的众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便下令改为今日的焕彩沟。南山口附近的洪积扇上有……[详细]
海努克古城
  海努克古城海努克古城位于海努克村东北约4公里的伊车布哈渠南岸,周围地势开阔平坦,多为现代农田。海努克古城始建于元代,约为阿鲁忽时也里虔城,即阿鲁忽的牙帐所在地。据黄文弼先生考证,此城与阿里马里城对代相同,为元代13世纪前后的遗址,至清代,准噶尔仍以海努克力政治、宗教中心。海努克古城为元代蒙古汗城。古城规模不大,筑内、外两城,外城的城墙早巳无存,仅余一土埂,周长2公里余。内城略呈长方形.尚残存城墙之残壁,夯土所筑,高约2米,整个城池的布局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椭圆形城池,总面积为50万平方未。城东,西、北三面有护城河遗迹。域东、西,南外围有基葬遗迹,墓葬形式为土堆墓,城东有泉水沟及庙宇建筑遗迹.据有人考证为银顶寺遗迹。城内出土丈物较多,陶片散布,有红、灰.褐色陶片,轮制、素面。还有玉石印,虎钮钢印……[详细]
132、雅尔湖故城 AAAA
雅尔湖故城
  雅尔湖故城是中国高昌国时期高昌郡治所遗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亚尔乡亚尔乃孜沟村。因位于两条河床交叉环抱的地带,古代又名交河故城。20世纪初,德国人A.von勒库克、日本人桔瑞超与吉川小一郎、英国人A.斯坦因等都先后到此城进行调查盗掘。1928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对城址进行了调查。1956年新疆文物干部训练班又对城址进行考古调查、测绘。故城对研究新疆古代的城市建设和布局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城依土崖,呈长方形,无城垣,南北长100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东、南两面各有一个城门。遗址的建筑形式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大部分的建筑物包括街道,都是从生土中掏挖出来的。窑洞是在生土中直接掏出的,平房则多是切挖生土留出四壁,然后用木……[详细]
伊庥木加帕尔特合兰古墓
  介 绍 位于和田策勒乡拖万加依村麻扎阿勒迪,距县城直距4.5公里,占地379.5亩,长550米,宽460米,是现存的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比较完整的—处古迹。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三大建筑物:艾提喀美其特寺院、主麻美其特寺院、斯-墓。 相传,伊庥木加帕尔特合兰同伊斯兰教圣穆德为堂兄弟,于回历八年在夏木(今叙利亚国)作战阵亡,死亡后飞至此地。未见尸体,仅有葬墓,因而得名伊麻木加帕尔特合兰麻扎。距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 此地是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和节日会礼之处,每逢肉孜节及古尔邦节,除本县各乡教徒外,还有上万人从外县赶来。  新疆和田……[详细]
北塔山古炮台
  北塔山古炮台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境内,东距中蒙边界68号界桩13千米,东南为北塔山。西面6千米为大红山,西北部8千米,即可见阿曼铁山。地理坐标北纬45°44′35″、东经90°18′23″,海拔1290米。有旧216沙石路国道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古炮台周围常有鹅喉羚、雪豹、狼、狐狸等出没。炮台东面有一处泉水,水草丰茂。炮台所在地叫达布逊,在4个山包上均有房屋的遗迹。南部的遗迹最高、最大,为4个建筑遗迹之首。遗迹内清晰可见成排的房屋建筑及取火用的火道。墙壁为土坯垒砌,土坯尺寸为7×18×15厘米,每个房屋的面积相当,为16平方米左右。房屋均筑在山包的外围空地上,还有一些类似的碉堡遗迹。遗迹内曾出土有弹壳、钱币、棉织物等文物,考察人员曾捡到苏制79式步枪弹壳、铁纽扣、帽子等。此地为-时期的军事……[详细]
孔雀河烽燧群
  孔雀河烽燧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孔雀河沿岸的荒漠地带。为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楼兰道上的重要军事设施,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烽燧群地处营盘古城至库尔勒之间,基本走势由楼兰沿孔雀河故道向库尔勒方向延伸,分布在长约150公里的地段内现存11处烽燧遗迹。自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兴地1号、兴地2号、兴地3号、脱西克吐尔、脱西克西吐尔、卡勒塔勒、沙鲁瓦克、萨其该、孔基、孔基西亚克伦等。烽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倒塌,部分形制呈土墩状。建筑形式主要为土坯建筑;少量为夯筑。孔雀河烽燧群分布于“丝绸之路”西域东段的“楼兰道”上,东联玉门关、阳关,西接西域都护府治所乌垒城。最具代表性的军事通讯、交通安全设施,在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汉晋时期中央政权经营西域……[详细]
扎滚鲁克古墓群
  扎滚鲁克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西2公里处绿洲边缘地带的台地上。墓地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属于先且末国时期,第二期属于且末国时期,第三期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目前发现五片墓地,近千座墓葬。一号墓地墓葬分布相对集中,东西宽750米、南北长1100米,面积达825000平方米。墓葬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方形竖穴土坑棚架墓、洞室墓等。一、二期以多人合葬为主,三期多为单人或二人合葬。出土的两件木竖箜篌乐器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珍贵文物,还有具有特色的陶器、骨木器、精美的毛织品、鸟纹刺绣织物等。扎滚鲁克古墓群代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反映了这一地区汉通西域以前至魏晋的社会发展概貌,遗迹现象和出土文物表现出古且末国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详细]
巴夏合其古城
  巴夏合其古城巴夏合其古城位于阿瓦提县西南部(三团)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巴夏合其是“许多路出城”之意。当时这里水草繁茂,处于交通要道,四面八方都有路到达此地,后因战争被毁,逐渐荒芜,整个古城被黄沙掩埋。1986年,阿吾提周地克在巴夏合其打柴时,古城内的许多文物被大风吹出,他拾到两件袍子、一本手抄古兰经、两本手抄-集、三份爱情护身符和各色捻线。一件袍子为浅蓝色,被火烧得只剩下衣领和襟;另一件为枣红色,被坍塌的墙压在底下,保存完整,用且克曼绸做面料,手工精细缝制。袍子长大,长1.52-1.65米,襟宽2.84米,袖长0.8米,袖口宽0.17米。古兰经中夹有一份协议书,用草纸(和田纸)写成,草纸被裁下来的一边有字,另一半为存根,右旁有打官司人姓名和用黑墨水按的指樱另有1张写有诗句的纸,还有3只靴……[详细]
赞木庙遗址
  导 游  公元399年,晋代高僧法显一行四人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401年他们来到于阗,在于阗国王的挽留下,法显在于阗呆了三个月,参加了当地一年一度的行佛大典,然后又继续西行,一年后,终于到达了印度。回长安时,除带回大批的佛教典籍外,法显还把他取经途中的游历写成一本《佛国记》,关于“赞木庙”的情况就记载在这本书中。介 绍  该庙地处和田西南36公里处,又名“库克玛日木”(波斯语音译,意为“蛇山”),相传伊斯兰修行者曾在此与蛇一-行,故尔得名。遗址现存两层石窟,西面有3个深坑。山后有一座麻扎,葬的是以前各大战役中阵亡的将士,每年七八月份,远近的穆斯林都会到这里来拜谒。交 通   乘和田到拉依喀乡的班车,然后再从当地租车到景点。新疆和田……[详细]
琼博拉古墓群
  琼博拉古墓群琼博拉古墓群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琼博拉乡琼博拉村南的山坡上,有沙石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海拔1380米。墓葬分布在乌孙山北麓的琼博拉沟口东侧的山前坡地上,墓葬约150座。可分三片。主要分布在琼博拉沟口东侧1公里的范围内,约有100多座,其中大型墓1座,坟堆高2米,直径约30米,坟堆外环绕有带状石圈,石圈宽0.8米,中型墓20余座,坟堆高约l米,直径10—13米;其余为小型墓,高约0.3—0.5米,直径3—6米,在坡东缘下的塔斯科莫尔沟沟谷东坡上,与现代墓杂处有40余座中小型墓葬。还有一片位于村北路旁,数量约10余座,封堆多绞小,有些因筑路而遭破坏。这批墓葬的封堆均呈土墩状,有的顶部铺少许卵石,少量为卵石堆,封堆较小,中型墓大多为三,五一纽南北排列。墓葬曾出上有两件青铜器。从其……[详细]
140、蒙古庙
蒙古庙
  蒙古庙蒙古庙,俗称“达孜庙”,位于沙湾县南部高山区,与旅游胜地水沟隔山相望,北距县城87公里,海拔1918米。蒙古庙按蒙古族自己的称呼叫“佛爷堂”。史料记载,明代这里属于蒙古卫拉特部落的领地。据民间传说和《缕来县志图》介绍,蒙古庙始建于明代后期,由于这里云杉繁茂,水草肥美,是上乘的天然牧场,被蒙古卫拉特部落的牧民看作天赐“福地”,从而成为蒙古牧民聚会、拜天、求神、祈福的地方。目前庙宇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原址的房脚墙根还在,是蒙古庙仅有的古迹遗物标志。这一区域位高而地势平缓,气候凉爽。景区背后是冰雪不融的层层雪峰,背负着海拔3390米的“雪涝坝”,两侧是水沟和回阳沟,靠水沟一侧,峭壁悬崖,登山公路曲折盘绕,峰回路转,险峻而又壮观。蒙古庙观日出,甚称景中一绝,此时,云山雾海,群峰如岛,云涌如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