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文物古迹介绍
巴音郭楞州
阿克苏地区
阿勒泰地区
伊犁州
和田地区
喀什地区
乌鲁木齐市
昌吉州
塔城地区
哈密市
克孜勒苏州
吐鲁番市
博尔塔拉州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五家渠市
阿拉尔市
新疆文物古迹
新疆红色旅游
新疆博物馆
5A级景区
4A景区
新疆十大景点
新疆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
新疆特产
新疆美食
新疆地名网
新疆名人
[移动版]
161、
乌鲁木齐陕西大寺大殿
乌鲁木齐陕西大寺大殿 大寺占地面积5186平方米,庭院式建筑,西面大殿是寺院主体建筑。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坐西向东。面阔五间,由前殿、川亭子、月台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凸字形,前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飞檐脊兽,雕梁画栋。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大殿后部伸出上八下四的重檐八角亭,与前殿相连,俗连“川亭子”。大殿始建年代无考,建筑专家们从遗存的建筑装饰判断属于清代乾嘉年间所建。 与市区其它清真寺不同的是,陕西大寺大殿系中原地区古代传统砖木结构、琉璃瓦顶的建筑风格,坐西向东,高达十余米。大殿前部为单檐歇山式,用40根朱红色大柱支撑梁架,美观而有气势。拱门上,刻有《古兰经》文,其刻工之精,令人赞叹。后部为望月楼,乃阿訇登临观看月亮出没,宣告斋戒的场所,为上八下四的重檐式八角亭。这种建筑形式在新疆十分罕见。……
[详细]
162、
伊宁陕西大寺
伊宁陕西大寺伊宁回族大寺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南侧(市人民医院对面),始建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同时也是清代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该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宁固寺”、“宁远寺”、“凤凰寺”;因该寺执教人陈其周、-、马玉林都是回族穆斯林,又是回族教民礼拜的集中地,故最后定名为回族大寺。伊宁回族大寺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伊宁回族大寺原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建筑造型与布局仿照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兼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前有山门、正门,两侧有双重八字影壁及门楼,其后面是寺院的主体建筑----礼拜殿,供讲经和礼拜,建筑风格采用中国传统结构,建筑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庄严。礼拜殿分内、外、中三殿,共600……
[详细]
163、
犁铧尖关帝庙遗址
犁铧尖关帝庙遗址犁铧尖关帝庙建于光绪21年(1896年)正是古城商业鼎盛时期,同时又是屯兵之地,为了确保边疆安定,消除0,大量清军屯守古城,关帝之神是民族英雄,军中之魂,军民祈求安定清除叛乱,由朝廷拨款于城中建起关帝庙,该庙香火不断,成为古城军民的精神支柱。民国年间,该庙成为调解商业纠纷之地,社会名流在此主持公道,决断民间争议。关帝庙寄托了民族精神,弘扬团结之风,至今古城民众念念不忘。关帝庙位于奇台县城中心闹市区,紧靠市区主干道。目前该庙基本完好,庙宇建筑高大宏伟,气宇轩昂,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属区级古建保护单位。该庙整体建筑完好,不变形,不走样,保持了原有的古朴大方的历史原貌。其格式风格独具风范,至今观者不断,是奇台人为之自豪的古建筑,随民心,造和谐。为增强民族自尊心,弘扬民族文化之难得……
[详细]
164、
公主堡古城遗址
公主堡景区位于塔什库尔干城南古丝绸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古峡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公主堡位于塔什库尔干城南古丝绸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古峡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古堡所在山头山势峻险,北侧有山沟可通皮斯岭大坂,海拔4000米。是丝路南道上的咽喉。这座古城遗址南面为一东西向土墙,长150米,高约10米。堡墙以土石与树枝相间垒筑。由城垣、重门、地穴和石室等建筑组成,高危险峻,攀登不易。垣墙依山势的起伏筑成,西面的垣墙突出部呈现出“马面”状(俗成炮台)。城堡内有居住遗迹13处。堡墙内有从古堡所处地势分析,主要是一处军事性质的工程,与保卫古代丝路交通安全有关。2019年,公主堡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65、
汉城遗址
汉城遗址奇台汉城是对满城而言,位于唐时蒲类城南侧,曾修筑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城址是在原古城子军事堡的旧址上逐渐扩展起来的。这里除了古城堡之外,还有一座老满城,城名叫“孚远城”。它和古城堡的命运一样,在百年战乱中,焚毁不堪。光绪九年(1883),古城子县治由老奇台靖宁城迁至汉城。两年后,清政府在原古城堡旧址上修筑了两座新城—一座是汉城,一座是满城。同时还修复了已毁的老满城。光绪二十二年(1896),扩展县城时将汉城和满城连接在一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从抵御战乱起见,政府动员百姓,绕城一圈,筑起一道城墙,将果果滩和老满城都圈入城内。自此,汉城、满城和老满城便贯为一城。这一时期,汉城以犁铧尖为中心、以东西大街为主街道,街道的商号、商行、店铺、货栈、作坊、庙宇、会馆等混杂在一起,鳞次栉比。……
[详细]
166、
高昌古城
介 绍 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 通 在市区东面40公里处,可乘旅游车前往。 新疆吐鲁番……
[详细]
167、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 纳达齐关帝庙”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纳达齐牛录乡北街,北依旧城垣,占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系该牛录迁移新址后所建。现存关帝庙、娘娘庙和山门以及新建的“图伯特纪念馆”等建筑。关帝庙系土木结构单体建筑,庙内供关帝半坐像,左、右两则塑关平、周仓像(均已毁),塑像背后及左、右两壁绘制“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壁画,清晰可辨,正殿东西两壁上,绘制有《三国演义》壁画,各12幅,包含了“桃园含义”等三国主要故事情节,人物刻划生动,别有风格,每幅画面右上方都有锡伯文说明。木柱横梁上则绘有锡伯族群众熟悉的“刘邦斩白蛇”等故事画面。这些建筑、绘画均出自锡伯族工匠艺人之手。壁画除一小部分略有损坏外,大部分尚完……
[详细]
168、
古坟梁墓葬群
古坟梁墓葬群古坟梁墓葬群位于吉木萨尔县老台乡政府西北约500米处。其北为乡村道路,东西为农田,南临河沟,整个墓群坐落在地势较高的黄土梁上,占地约2亩。庙院内到处摆放着棺材,打开棺材盖,装的全是死尸头骨。其中一口棺材很特殊,整个用油桐漆过,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分外棺、内棺,做工考究。棺内装一男尸,头戴红缨帽,身穿官服,足蹬朝靴,但无文字记载属何职位。整个黄土梁上到处都是棺材,棺靠棺,棺摞棺,有的三四层,几乎所有的馆内装的都是死人头骨,没有尸身。有的三四个,最多的装七八个。据当地徐有仁老人回忆:破四旧时,光古坟梁上挖出的死人头骨最少不下五千颗。有人曾看到一死人头骨上牙床上还镶有两颗二鬼把门的金牙,闪闪发光。据传,同治年间战乱,惠徕堡毁于战火。杀死的人全部埋葬在这个土梁上,所以内装的全是人头。……
[详细]
169、
准噶尔古城遗址
准噶尔古城遗址准噶尔古城遗址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以东5km处(距318省道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古城为方形,规模为500X500平方米,古城城墙为土墙,高5.2米,底宽8米,顶宽5米。看可分为墙皮和墙芯两部分,墙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长0.4米,宽0.25米,厚0.11米墙芯为夯筑,夯层0.15米,跨度4米。城墙土坯为灰黑色,至今保存完好。城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圆形的岗楼,北、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城中的遗迹大都分布在偏北部分,有房设残垣,有夯土台等,散落的青砖、简瓦、瓦当、瓦片上有兽头、花等图案。在城的西北角有一藏式佛塔遗迹,发现有-、泥制佛像和铜念珠,1972年尚存,后遭雷击而毁。道尔本厄鲁特古城遗址是为数不多的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未开发,四周环境优美,具有较高的考古旅游开发价值……
[详细]
170、
毛主席语录塔
毛主席语录塔民丰古称尼雅,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所在地。县城很小,只有两条主要街道,如字母[T]。每条街长不过三,四百米。县城的中心是一座“文革”期间建立的语录塔,上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其它一些毛主席语录,使人闻到一点旧年的气息。“毛主席语录塔”始建于1964年,塔身有四面,分别用汉语、俄语在塔身四面雕刻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和人民思想的深刻阐述。此塔在0期间局部遭到破坏,七十年代中后期修复,2002年民丰县进行扩建时对是否拆除此塔,展开了广泛的意见征求,这个偏远小县城的居民一致认为不应拆除,并将其修葺一新。“毛主席语录塔”在全国曾经修建了4座,0期间有两座被毁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云南拆除一座,现仅民丰县这座“语录塔”得到了很好保护,现今“毛主席语录塔”已成为民丰县标志性建筑。……
[详细]
171、
独山子油田遗址
位于独山子城区南侧3千米外的217国道西侧。1897年,独山子开始土法采油,据《新疆图志》载:新疆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源和抵制洋油倾销,1909年从俄国“购置挖油机一座,运置独山子开掘油井,井深七、八丈。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这是独山子第一口油井。独山子所产原油质量优异,在俄国巴库化验结果为“每百斤可提取净油60余斤,足与美洲之产相抗衡。” 独山子油矿正式规模钻井采油始于30年代,从30年代到新疆和平解放的19年间,共采油约11497吨。独山子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与玉门油田、延长油田并称为当时中国三大油田。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后,独山子油田的200多口油井被封堵。地址:独山子城区南侧3公里217国道西侧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
[详细]
172、
安阜城遗址
城址分新、旧两城。旧城略呈矩形,南北长约166米,东西宽约122米。四周城墙大半犹存,黄土夯筑,高一般约5米。南墙中段辟城门,宽约4.5米,高4米。北墙中段残存马面一座。东墙因紧邻民居,破坏较严重。城内文化堆积层厚约0.60米。并有现代伊斯兰墓群。 新城遗址在旧城遗址东约1公里,城中现代民居鳞次栉比,巷道纵横,古城已破坏殆尽。据《清史稿?地理志》载,城周二里二、高一丈七尺三寸、城楼四座,雉牌五百八十个,有四座城门:东曰登青、西曰永丰、南曰辑和、北曰保康。关于新旧安阜城,-明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准部平始建安阜城于精河,设典史”,安阜取“永保康宁”之意。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于“安阜城东二里建新城,仍旧名。”安阜新旧城沿袭两个多世纪,因战乱,居民逐渐外迁,此城遂废。……
[详细]
173、
策勒小佛寺
策勒县达玛沟乡小佛寺遗址于2000年3月被一牧童发现。佛寺面积为4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门朝南开,坐北朝南有一莲花座佛,佛的头部、双手已失,墙壁内绘有精美的壁画,从佛像的制作技法判断,系南北朝遗迹,距今1500-1800年。该佛寺周围是一个庞大的佛寺群,曾出土千手观音手托带有老鼠图案的法器,是世上首例印证“万民崇拜鼠王”这一典故的重要文物。它的发掘被考古界列为2005年中国考古七大发现之一。现又在该佛寺附近发现了2号小佛寺,佛寺内发掘出许多精美的壁画和佛头,这些发现印证了唐玄奘《大唐西游记》中关于古于阗国的记载。新疆电视台制作专题片《策勒风物》和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丝绸之路》对小佛寺都有专门的报道。其具有较高的考古和学术价值,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潜力大。……
[详细]
174、
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位于新疆阿勒泰市西南16公里切木尔切克乡(原称克尔木齐)境内的山间盆地中,以海依那尔、科克舍木老克木齐、喀腊塔斯、喀腊希力克别特、阿克托别等为主的十一个地点,分布着数量较多的石雕人像及古墓葬,形成南北宽12.5公里,东西宽3.5公里,总面积达43.7平方公里左右的墓葬分布区。遗址年代的上限为青铜时代,下限沿续至汉、魏。遗址中墓葬形制多样,以大型茔院制石棺墓和石围石堆墓、石棺墓最具代表性,石雕人像的数量及类型居阿勒泰之首。对于墓地石人的解释,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一般学者认为,早期墓地上立的石人,首先应该反映的是祖先崇拜,或者说具有人形神的崇拜,具有灵魂保护的意义;晚期的石人是军事长官,以此来代替祖先或英雄,并认为石人逐渐趋向于肖像化,表现出具体的个体。……
[详细]
175、
龟兹故城
时代:西汉至宋龟兹国,西域古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曾两度将安西都护府设置于龟兹,所辖4镇、16府、72州之地。并在此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龟兹当时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都城。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古城周长近八千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荡然无存。全城成不规则正方形,城墙高约2--7米,为夯土筑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个。1985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曾在此城进行过发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铜件、汉五铢钱、龟兹小钱、开元通宝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76、
独山子岩画
独山子岩画位于米泉市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独山子村,岩画主要分布于独山子南部山坡的石壁和崩塌的黑色石面上,从山脚的岩画到山顶的峭壁,在约两万平方米的斜坡乱石上分布着各类题材的岩画,总计不少于一二百组。独山子岩画内容也异常丰富,画面上不仅刻有羊、骆驼、鹿、马、狗、熊、牛、狼、野猪等动物,而且也有表现原始游牧民族狩猎、放牧、生殖及原始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生活内容,其中两组最具代表性,第一组位于独山子东南角坡底的一块巨大岩石上,该石呈长方体斜卧于地面,微微向西倾斜,坚硬而呈铁黑色的石面光滑平整,在宽3米、高4米的范围内,布满各种动物、人像、太阳、月亮及不明其意的符号,右下角的一块岩画因剥裂而于1988年初被盗,最上部的画面有骑者的形象,还有羊、狗、马等动物,而尤以马的图案最多。……
[详细]
177、
吉仁台沟口遗址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天山伊犁河峡谷中的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最大的成就是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初步断定其时间约距今3500年前后,相当于青铜时代中晚期到商代,这将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历史最少上推千年。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的记载见诸于《史记·西域传》,书中曾描述今天新疆南部的库车县一带用煤冶炼生产的场面,但没有发现任何用煤的痕迹。有确切记载的用煤记录和发现是在东汉,在此次考古中的M49墓葬可以确定为青铜时代中晚期,而依据“打破遗址”关系,遗址应早于墓葬,可以推断,中国最早的用煤时间大约在3500年前。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吉仁台沟口遗址入选。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178、
赛克散烽燧
赛克散烽燧,在七克台镇赛克散村东南约350米处。该烽火台顶部已坍塌,平面长方形拿嫫銮剑胶�90厘米,东北角墙残高4.7米,西壁残高3.7米,东壁3.7米,南壁7.7米,每面约有外护壁,厚85厘米,北侧有一券顶门洞。“赛克散”为维语“80里”。烽火台顶部已坍塌,四面用土坯砌墙建成,墙厚0.9米。东壁保存较好,长8.7米,可看到穿眼;南壁长7.7米,东墙残高4.7米,西壁残高3.7米。北壁有一顶门洞,可进入烽火台里,外壁抹有草泥。……
[详细]
179、
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址
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址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址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3连。时代:唐宋时期。2005年4月28日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坐落在包尔其山南端石质山体上,南北走向,遗址东、西为3连棉花地,西30米处有座现代清真寺。该遗址六七十年代保存尚完整,后人为破坏严重,据当地人讲是人为用0炸山取石所破坏,该遗址南部基本无存,在北部可见断续的房屋墙基,房屋大小不一,有单间和套间。有一间房屋东西长8.3米,南北宽8.3米,墙厚1.3米,高约2.5米。遗址中常见佛造像残片和陶片,陶片多以红陶为主,也可见少量灰陶片,基本手制,据当地人讲述70年代时房屋保存尚完整,曾发现佛像和石桌。关于该遗址的定性,有学者认为此处为一处摩尼教遗址,其依据是遗址建筑风格和曾出土过摩尼教文书。……
[详细]
180、
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
时代:明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位于北纬48o46,东经85o48,在和布克赛尔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莫特格乡2公里,占地面积16.81万平方米。古城呈方形,边长为414米Ⅹ414米,墙的方向北偏西20o,北墙保存较好,在北墙中段有一缺口,宽20米,可能是城门,现已成为一条干河床,河床在城内呈“人”字形分布,其首部即在北墙缺口,一条支流伸向西南,一条伸向东南,东墙保存一般,没有城门,南墙正中有一门,西墙有一门,保存较好,可以看出痕迹,门洞宽10米。在古城西北角有一残破的藏式佛塔,城内发现有-、泥制佛像和铜念珠,现尽存一塔基,高约3米。据当地牧民讲,1970年以前此塔尚存高约10米,后被雷击倒。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新疆A级景区名录
·
新疆国家级湿地公园
·
新疆国家级森林公园
·
新疆国家级水利风景点
·
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二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