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海陵区旅游

海陵区文物古迹介绍

  位于海陵区涵东历史文化街区顾家巷 30 号,原为王氏所有。现存建筑在东西两条轴线上,占地面积约 490 平方米,西侧主体建筑仅存前厅后堂和厅屋南侧一口古井,东侧仅存花厅。堂屋面阔三间 12.2 米,进深七檩 7.6 米,和合窗,隔扇门,除隔心透雕花纹外,其余部位皆素面。……[详细]
  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俞梅住宅。主体建筑朝南,有大门、仪门、照厅、厅屋及厢房等,青砖小瓦,硬山屋面。大门面巷3小间,门下有方形小石鼓,上雕牡丹、仙鹤图案。门内梁下有彩绘天花板,花板上残留彩绘祥云、飞鹤花纹。过门厅是一小天井,迎面是砖砌照壁墙。墙上部有一行组精美的连续不断的“万”字砖雕图案。从小天井向南转而西行是仪门。原仪门两侧安有圆形石鼓。进入仪门到大天井,天井南为照厅,北立面当心间花格长窗,两次间花格短窗。天井北与照厅相对的是正厅,屋面坡度平缓,从上而下呈下弧的弧形屋面,自然流畅,圆作抬梁式木结构,3间7桁,当心间5架梁,前后各加1道单步梁,每根柱下部均接有高50厘米的短柱。……[详细]
  位于海陵区涵东历史文化街区顾家巷 48 号,原为徐氏所有,徐氏原为经营粮行商人,粮行名为徐甘记。现存建筑在东西两条轴线上,占地面积约 670 平方米,东侧主体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照厅、厅屋、堂屋和廒房,其中堂屋青砖硬山顶,布瓦屋面,面阔三间并东侧暖房一间共 14.3 米,进深七檩 7.3 米,穿斗式梁架,西侧仅存一座歇山顶花厅和部分厢房。……[详细]
164、陈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庵在泰州东门大街南侧,是明代陈佞佛所筑的家庵。所谓家庵,系指旧时大户人家,为家0-家修行的人而建造的小庵。此类家庵,各地比比皆是。但泰州陈庵,却非同一般。陈庵始建时,明魏国公徐中山(达)为庵题写门额,后书法家董其昌又为其题写了门榜,可见规格之高,影响之大。清康熙十五年(1676),泰州安丰场著名诗人吴嘉纪,曾寓居陈庵。陈庵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前后两进,中有天井,左右为厢房。前面是正殿,硬山屋面,面阔三间12.15米,进深6檩前带船棚轩7.85米。……[详细]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康熙年间重修。南向,平面方形,四阿屋面,楼基高 1.20 米,面阔三间 7.40 米,进深七檩 7.60 米,脊檩高 6.55 米。楼上原置古铜钟一口,1952 年移至泰山公园,现暂存于光孝寺内。……[详细]
  为清初刑部郎中田敬锡所建,后易主夏氏,俗称“夏家花园”。宅南向,有厅屋、堂屋、穿堂、后楼,其中厅屋楠木结构,抬梁式,用栌斗、荷叶墩等构件,面阔三间,进深七檩 5.65 米,脊檩高 5.3 米,硬山顶;后楼五间,两侧有厢楼连接,保存完好。……[详细]
  清光绪翰林院编修支恒荣所建,宅南向,东边三进,每进六间,硬山顶;西边为锁式楼房二层九间,均硬山屋面。下层面阔五间,高 3.65 米,进深七檩 5.90 米,通高 7.9 米,两侧各有二间厢楼相连,梁架上有彩画,占地面积 400 平方米。现移建于鼓楼北路 215 号学政试院北部……[详细]
168、笔颖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颖楼,位于迎春路南侧,城东小学对面,靶场巷内。清咸丰元年,候选县丞尤金城和兄长尤金镳修建了城西草堂后,又在城东筑了笔颖楼。旧时,笔颖楼在周边民宅中最高,是观赏海陵八景之一“凤池笔颖”的绝佳之地。夕阳西下,登楼遥望,南山寺宝塔映入泮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多了一支灵动的笔端。笔颖楼建成后,成为尤氏兄弟与文人饮酒畅谈的地方。笔颖楼,有东向楼屋和南向堂屋等。想当年,登楼远眺,可见海陵八景之一“泮池笔颖”,故名“笔颖楼”。 楼硬山屋面,墙上嵌有拴马石二块,面阔三间,进深 4米,下层高3.50米,楼外上层卷棚屋顶,脊檩高6.7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86年6月公布为泰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关帝庙在泰州市鼓楼大桥东北侧滨河广场的东部,南临护城河,北近东进东路。旧时称此关帝庙在关帝庙墩上。庙西侧曾有小巷名武庙巷。庙曾和东侧不远处觉正寺隔东大街相望。泰州的关帝庙中,北门外关帝庙墩上的关帝庙,不是魏忠贤生祠改建,而是在明万历时就建成了,因此,被称之为:“古关帝庙”。古关帝庙现山门殿的弧形庙门上仍嵌‘古关帝庙“石额,上有嘉庆丁巳年重建字样。门下两旁有石鼓一对。山门后有天井,天井后为大殿3间,前有卷棚,脊檩下置斗拱,东边墙上立民国十年二月十七日当局签发保护庙产的布告。原此庙后尚有民国十五年州人王幼丹倡建西式砖楼1座,名为“文昌楼”,与城南原文昌阁在一条轴线上,前后呼应,古关帝庙位于滨河绿地的城河风光带中,居高台之上,2株参天古银杏挺立山门两侧,前面的护城河碧波荡漾,临河的一面石墙上还有……[详细]
  位于海陵区城北渔行大街 15 号,原为周氏所有。宅依街而建,南向略偏东,面积约 250 平方米,前厅后堂结构,周围围以高大围墙,大门东向,堂屋青砖硬山顶,布瓦屋面,面阔三间 10.2 米,进深七檩 7 米,穿斗式梁架,板壁槛墙,和合雕花窗,通体雕花隔扇门,隔心、绦环板、裙板等重要位置以透雕、浮雕的形式雕刻了“八仙”、“四爱”等人物故事。……[详细]
171、鲍坝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名东河坝,为明清时期里下河的船只从泰州通过的必经之地。清顺治年间,扬州钞关在此设关卡,补征扬关税,查禁偷漏。民国十二年坝崩,钉桩堵闭,1954年抢险加固,在坝北加筑土坝。现其上有鲍坝闸一座,仍在发挥作用。……[详细]
  始建于1921年,南向,有大门、正殿、厢房各三间,为四合院式。大门上嵌“石氏宗祠”额,正殿硬山屋面,面阔11.00米,进深6.65米,脊檩高5.02米,保存完好。据《民国续纂泰州志》记载:石氏宗祠为石张氏建,其公爹石小泉“学博以文行显”,夫石和钧优禀生,子抱中和守中都是神童,可惜家遭不祥灾祸,父子三人相继去世。石张氏遂修建祠堂纪念石氏三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