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泗洪县旅游

    泗洪县文物古迹介绍

    崔庄汉墓
      位于泗洪县瑶沟乡崔庄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门,墓门前十几米处曾出土成套的汉代青铜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径15~20米左右。平整土地时被推平。地表采集到汉代陶片、残砖及“五铢”钱币等。……[详细]
    龙庙遗址
      遗址地处平原地貌,为台形遗址。遗址墩高3.5 米,文化层厚2 米,面积约7000 平方米。采集到的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鼎、鬲、豆、甗等。曾经出土过鹿角、石斧、石锛、骨镞等。……[详细]
      泗洪县郑墩遗址东西长150 米,南北130 米,高约1.5 米,文化层厚约2米,面积2 万平方米。地面散落大量鬲足和陶片。……[详细]
      郑集郑家宅位于泗洪县上塘镇郑集居委会,年代为清代。为宿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址所在地为平原地区,东距汴河1公里,南为村道,东为现代村落。据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为隋时筑。城垣平面略呈正方形,高出地面2米,每边长约90 米,底宽25-30 米,残高约3 米,夯筑,城门开于南垣正中。城内外出土筒瓦、青瓷碗、壶、盘、杯、四系罐等器物残片。……[详细]
      1941年5月,彭雪枫率领第四师主力右津浦路西撤,8月成立淮北区党委,9 月淮北苏皖地区各界代表会议在孙园附近的柏树林里开幕,正式成立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行署设于张塘村,刘瑞龙任行署主任。刘瑞龙在淮北主政期间,勤政爱民,心系百姓,1942 年春,张塘唯一的古砖井坍塌,刘瑞龙组织领导民众,取石二十里外柳山,镌成圈石,清理坍砖,砌以圈石,月余石井圈成,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问题,为颂刘公之德,取名爱民井,百姓又称瑞龙井。井台石质、圆形、外径1.1 米、内径0.45 米,井壁为块石圈砌,深约10米,井-有砖砌花墙保护。井南有纪念碑亭一座,亭内立纪念碑一通。……[详细]
      臧桥烈士公墓位于泗洪县朱湖镇臧桥村,年代为现代。为宿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954 年6 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贾兰坡等人,在下草湾调查河狸化石时,于引河东岸捡取一段人类股骨化石,长15.2.厘米,属右股骨的上半段,骨脊尚明显,表面布满长尾纤孔,小转子基部以上缺损,经测定,这段股骨属于旧石器时代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距今约4-5 万年,属晚期智人。1981年,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在下草湾东南约1公里处的火石岭发现与下草湾人同时期的旧石器遗址,面积约1500平米,出土有刮削器、尖状器等。近年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多次对下草湾地区进行调查和发掘,专家大胆推测:下草湾人是北京猿人的后裔,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之一,下草湾人股骨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地层中无原始人类踪迹可寻的论说,对研究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涧北遗址位于泗洪县魏营镇涧北村南800 米的农田中,东临车魏公路,东南为涧北窑厂,北距改涧路200米,西面紧靠涧北村,遗址由大小二墩组成,大墩在东小墩在西,紧密相连,二墩结合部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通过。墩高约2 米,东西长250 米,南北宽150 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表陶片很多,有夹砂红陶及泥质灰黑陶。采集到的标本有鬲足、陶纺轮,罐、盆等残片。纹饰有细绳纹,指捺纹等。文化层厚约2.5 米,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属青莲岗文化遗存。涧北遗址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人类居住址,对研究新石器时期苏北聚落址的分布,淮河流域地区文明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遗址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王铺烽火墩遗址位于泗洪县魏营镇王铺村西北的岗地上,东北距先锋水库2公里,东南临王铺村,遗址呈圆墩台型,墩高4 米,底径15 米左右,墩北原为古代驿道,顶部残存约1 米厚的灰黑土层。据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宋时筑,从上塘向东南延伸,经魏营至双沟镇,共有8 座。元代以后继续沿用。该遗址是现今仅存的一处。……[详细]
      张墩遗址俗称挂剑台。张墩遗址所在地位平原台地,遗址中间略高,向四面缓慢降低呈漫坡状,东、北方向至张墩村,西、南方向为大面积农田,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墩顶较周边地表高约1.5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土色深黑灰。地表采集文化遗存以夹砂黑灰、红褐陶为主,纹饰有弦纹、绳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甗、豆、罐等。2003年进行考古发掘,现为市级文保单位。2005年6月,被公布为宿迁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2、曹庙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庙墓俗称“张基陵”。墓坐北面南,高3 米,底径30 米,占地面积约900 平方米。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泗洪县娥眉嘴遗址东西长110 米,南北宽90 米,面积约10000 平方米。文化层厚0.6米。地表遗存丰富。地表采集到汉代的板瓦、筒瓦、钫等碎片。唐代的青瓷盘口壶、罐以及宋代的白瓷高圈足。遗址西部还见汉唐时的墓砖出土。……[详细]
      凤墩南遗址,原叫南墩遗址,位于泗洪县梅花镇凤墩村南,西邻黄泥村,东靠利民河,北邻金梅公路,北800米处有凤墩遗址。为平原台地,南北长约130 米,东西宽约110米,基本呈长方形。面积约1.5 万平方米,遗址中部较四周高1.5 米,文化层厚约1.5 米左右。土色为灰黑色,陶片数量不多,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资料记载可辨器物有豆、杯、钵、罐等,另有少量石器,属青莲岗文化遗存。现为县级文保单位。……[详细]
      王迁遗址位于泗洪县梅花镇王迁村西20米,北距赵圩村1.5公里,南临村道,西距拦山河1200米。为新石器时期聚落址。遗址地处平原台地,中部隆起,四周渐缓降低,东西长180 米,宽150 米,面积27000 平方米。地表采集有夹砂红陶罐耳、泥质灰陶鬲足、罐、盆等残片,还可见白陶蛋壳陶片。文化层厚1.8米,内涵丰富。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地处丘陵岗地。1977年,中科院李传夔在泗洪松林庄调查,首先发现中新世古猿牙齿化石,1981 年在松林庄西北约0.5 公里的沙砾石坑周围发现古猿化石,后被命名为发“江淮宽齿猿”和“双沟醉猿”。这是继云南开远和禄丰古猿之后,发现的我国第三个古猿化石出土地点,为猿人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资料。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37、雪枫堤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3 年秋,连续20多天的大雨使得淮水猛涨,四面临河的泗南县大柳乡(今四河乡)的河堤岌岌可危,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师长率众筑堤抢险,为纪念彭雪枫,1945 年淮北行政公署建议将大柳巷四周白子河堤命名为“雪枫堤”。该堤土筑,高3 米、宽5 米,全长25 公里。老鼋口为当年彭师长抢险地段。……[详细]
      该碑坐北面南,为清乾隆时治理淮河而立。青石质螭首,楷书“圣旨”二字,方座后配,通高2.13 米,宽1.14 米,厚0.24 米,碑阳首题“敕浚泗州境内挑修河道工程碑记”,楷书,字约10 厘米见方,字距5.6 厘米,内容叙述修河工程始末。泗州志有记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