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五华区旅游

五华区文物古迹介绍

金牛街清真寺
  金牛街清真寺位于昆明市金牛街41号,始建于元代,又称东门清真寺,是昆明伊期兰教重要礼拜场所,现存朝真殿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五楹,通面阔19米,进深13米。檐下用装饰性斗拱,雕花隔扇门,殿内可容200余人。1941年金牛街清真寺曾被日机轰炸破坏,1943年按照原样修复。1990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
  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位于华山南路63号至101号,共24间临街商铺,建于民国年间,建筑风格主要为中式土木结构,临街竖楼式商住建筑,坐南朝北,多为三层楼,建筑本体反应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昆明商业街道风貌,建筑群包含有胡志明旧居、宝翰轩装裱店、吉庆祥糕点店等重要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明街马家大院
  马家大院位于景星街36号,是一座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1142.61平方米的宽大宅院,因建造该宅院的主人姓马,故这个大院称“马家大院”。马家大院体量高大,中院开敞轩朗,平面布局为“四合五天井”建筑,土木结构,双面坡硬山顶。中间大天井四周皆为三间二层楼房,有回廊连通,俗称“走马转角楼”。四角天井较为狭小,三坊一壁。壁设南北,各有对外开门。原大门开于北面正中,面向小银柜巷,后改为东南角,有通道达景星街。该宅院原装饰简朴,主要为传统做法,檐下檩枋挂板均有浮雕,抱头梁下有灯笼垂柱。局部装饰有时代特点,如外墙窗框为砖嵌拱顶、窗扇使用了方格玻璃窗等西式做法。房主人马鉁(1886~1963)字少坡,云南洱源人,白族,云南陆军讲武学堂丙班毕业。1924年,靖建国联军第五军少将参谋长,1925年,调任昆明市……[详细]
64、福林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林堂
  福林堂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由李玉卿创建。现已成为一个零售药业连锁公司,拥有零售店面80多家、职工600多人,药店严格按GSP要求建设。2000年,云南医药集团与香港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合作,重新组建昆明福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其制药86种,著名品种有回生再造丸、益肾烧腰散、黑锡丹、济洲仙丹、加味银翘散及糊药等。2013年5月,福林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迤西公清真寺
  迤西公清真寺,主体建筑为清真寺大殿,长13.9米,宽11.9米土木结构建筑。另有五间六耳的住房一院,以及浴室、厨房等附属建筑,总面积为160余平方米。大门有前后两道。正门位于庆云街,后门位于南昌街。因寺多接纳迤西来昆的回民,谷称“迤西公清真寺”,是我市回民重大节日聚会地点之一。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聂耳故居(昆明)
  昆明聂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现在的甬道街上73、74号。聂耳故居为穿斗结构二层民居建筑,原建筑面宽两间、进深两间,底层铺面原为药店。后因拓宽街面,原临街建筑部分被拆除,现存两间铺面,楼上楼下共四间,每间9平方米。2004年以来,省、市、区文物主管部门多次对聂耳故居的历史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与考证,制定了《聂耳故居修缮方案》,2007年5月省文物局同意《聂耳故居修缮方案》。修复后的聂耳故居复原了1912年时的原貌,被开辟成聂耳故居陈列馆,于2012年对广大市民游客开放。1986年7月,盘龙区人民政府将甬道街之73、74号临街铺面命名为“聂耳故居”,并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划归五华区管辖,2003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甬道街72号-74号……[详细]
文庙直街海天阁1号民居
  海天阁1号民居为一座三合院建筑,砖木结构,悬山式瓦屋顶,二层。其屋宇式门框庄重典雅,檐下叠砖起涩,五层砖台层层收缩,额枋石条和砖砌石柱收束处方框浮雕以及三重木门罩雕刻细腻精美。外隔墙檐下砖砌梅花窗,檐上砌空心花台也独具特色。该宅院年久失修,内部空间略有改动,但部分隔扇门、花格窗保存完好。……[详细]
华山东路99号建筑
  建于1950年,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54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坐西朝东,中设大厅,对称式布局,交错瓦面坡顶,西式墙体,方窗。内走廊,局部立面檐口、腰线和墙裙装饰回纹图案,有苏式建筑特点。现作为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东临祥云街,一层为商铺。……[详细]
  云南第一天文点在云南天文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遗迹就在今天的云南大学文津楼旁,绿草树阴中的云南第一天文点看似不起眼,似乎被人们遗忘。由青石板构建的石台上,正中有一个圆形柱状的石圆台,台基两侧和正面碑记留有云南大学校长何瑶题写的“云南大学天文点”以及天文点的来历等史料内容。云南第一天文点是我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也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原测经纬度的确切点位,其始测于清康熙49年至57年(1710—1718年),当时的初测数据为:云南省昆明县北极高25度6分,京师偏西13度38分;1934年由云南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发起复测,在云大校长何瑶主持下,经计算,此地经度为102度41分58.88秒,北纬25度3分21.19秒,其数据更加精确,这是我国第一次用新法测绘最早、最准确的昆明经纬度。1993年……[详细]
  云南大学的主体建筑会泽院后,有一座白墙黄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的建筑——云南贡院。它始建于明弘治12年(公元1499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贡院是明、清两代科举乡试的考场。南明时期,这里曾是农民起义军大西军将领艾能奇的定北府。明末,永历帝流寓云南,曾以贡院作为滇都宫室,在此驻跸一年左右,因此云南贡院也是汉民族封建皇权衰落的历史见证。历史渊源清王朝统治云南后,“云南贡院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连考三场,考舍分列至公堂两云南贡院(15张)边,逐年增建,至清康熙47年(1708年)已增建到4865间。每次乡试,云南及贵州考生达五六千人,据《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统计,云南籍进士共950人。清光绪29年(1903年),贡院举行了最后一次乡试。民国11年(1922年),云南大学建校就以贡院为校址,在此基础……[详细]
  莲花池陈圆圆画像碑位于莲花池公园内,陈圆圆画像碑,高1.38米、宽0.63米,原碑首、碑座已毁。该碑是莲花小学校长张根培和莲花新村民众于1940年所立。碑文阴刻有“陈圆圆梳妆台遗址在铁路左侧联大校址内,即屹立碉堡之高埠,距此约百步耳”等字。从碑文判断,画像碑为李澍溥仿清初陈圆圆宫妆原图画刊刻立。解放后该碑曾一度丢失,1982年从昆明市消防器材厂内访获。1990年重立于莲花池畔。2008年修建莲花池公园时移立于“安阜园”东侧山墙。2012年6月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陈圆圆(1624~?)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从养姥陈氏姓,有殊色,崇祯年初为田畹歌伎-,后为吴三桂妾。李自成破京师,掳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平西王……[详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建于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时,纪念亭共建了3个,布局呈三角形,亭子也为三角形攒尖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象征当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办学的盛事,各亭有独立对联一副。纪念亭是后辈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光荣传统的历史见证,有一定历史价值。2003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73、铜犴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犴位于金牛街南端盘龙江西岸,原为井宿祠供奉之神——井木犴。井宿祠俗名金牛寺,即今金牛街地名的来历。现寺已不存,仅余铜犴。铜犴铸于清同治三年(1864)。为坐卧姿态,身长约2.3米,高约1.5米,背上有一眼孔,腹中空,其形似牛而非牛,顶具独角,卧地昂首,欲作斗状。其造型生动,铸工精致,是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古人为了观测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各有动物形象相配,其中井宿属于南方朱雀星象下的第一星宿。井宿八星的形状如同井字,传说与水事相关。昆明雨量集中,雨季盘龙江经常涨水,势若游龙,淹没土地房屋,古人在盘龙江边建井宿祠,供奉以铜铸井木犴之身像,以镇水怪。传说铜犴身体下有井通盘龙江,涨水时,江水入井,空气从腹往外排,发出……[详细]
  金锁桥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下瓦恭村,建筑形式为廊桥。廊桥即有顶棚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金锁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清代所建。桥长17米,宽3.75米,南北走向,木结构平桥,桥面铺木板,南北桥头立有四个石质桥柱支撑双坡悬山顶棚。正脊高3.5米,板壁式桥栏,两侧设有条凳供行人休息。南桥头东侧石柱原建有桥碑,现仅存留碑额,书有“金锁桥”三字,雕有龙凤祥云纹。桥头西侧桥柱中空并开口做成水缸,用于盛水供行人与马帮饮水用。桥南面有青石板铺就保留较好的古道约200余米,此桥是我市保留不多的几座廊桥之一。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大村西南面的半山上,面对沙朗坝子,坐西朝东,始建于清初,现存部分建筑为清末重建。凤凰寺实际上是由三座寺庙组成。占地面积较大,东路为佛教的凤凰寺,中路为道教的灵官殿,西路是土主庙。三座寺庙各开山门,但内部相通,统称凤凰寺。凤凰寺为三进两院式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配殿、厢房。灵官殿规模较小,位于整体布局的中南部,为单体建筑。土主庙为两进合院式。其中凤凰寺大雄宝殿为光绪年间所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七架梁,抬梁式结构,前廊卷设棚。檐下枋额、雀替木雕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花草等。彩绘鲜艳,为2005年修复时新做。沙朗地区为白族聚居区,该寺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2012年6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极乐宫寺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大村西北面的半山上,面对沙朗坝子。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曾一度荒废。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寺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为三进两院,逐级升高。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左右有配殿、厢房等。其中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和厢房为清光绪建构。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翼角舒展,檐枋、垂柱、雀替均有彩绘雕饰,但门窗有所改变。1944年寺院改办为沙朗小学,直至1988年归还寺院。1995年村民重修山门、弥勒殿、左右配殿并在寺前建17米高的六角佛塔一幢。2012年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门书屋旧址位于五华区北门街南段68~70号,为两层砖木结构民房,面积180平方米。原为工商界人士李琢庵建盖的房产,建于1940年。1941年12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与夫人张蔓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昆明,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宣传真理,动员民众,在李琢庵的支持下,李公朴1942年12月创办了该书店,因在北门街,故取名北门书屋。北门书屋主要经销三联书店、华侨书店、上海图书杂志公司等出版的进步文化书刊,1943年,李公朴、张光年等又在北门书屋对面创建北门出版社。李公朴一家亦居住于书店楼上。1943年,李公朴加入民盟后,担任云南支部执委,同时,他还被选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李公朴居住的北门书屋二楼,成为进步人士聚会的地点,被称为“文化沙龙”、“民主之家”。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在附近学院坡遭……[详细]
  灵源别墅位于黑林铺海源寺村900号,建于1932年,为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宅,因近旁有海源河,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取名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原为宽大的园林式别墅,现仅存四合五天井主体建筑和前面的池塘石桥。其前厅建于九级台阶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有前廊。穿过前厅,是一个长方型的大天井。气宇轩昂的正堂名为“燕喜堂”,坐落在天井西面约一米高的台基之上。“燕喜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前置殿式抱厦,支撑抱厦的是6根石龙抱柱,直径74厘米、雕饰有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鼓型柱础上则饰以螺蚌争游、鱼虾戏水,荷花牡丹等浮雕,充满生活情趣。当年“燕喜堂”是主人的会议室、会客室和居室,两侧厢房各为三间,四角各有小院,为附属用房。所有门窗皆采用西式做法,安装了玻璃,室内更显明亮。抗日战争爆……[详细]
  卢汉公馆位于翠湖南路4号,建筑占地面积6204平方米。卢汉公馆分为新公馆和老公馆两个部分。老公馆建于1930年,是一法式楼房。该楼房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陡坡硬山平瓦的屋顶,山尖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墙体立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东西侧为三面体立面凸窗,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外观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内部装饰典雅豪华。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由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1940年后期,卢汉又紧邻这座公馆建盖了一座两层西式建筑为新公馆。新公馆原大门开在青莲街,内部则与老公馆相通。卢汉公馆既是卢汉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重要的办公场所。1949年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向大西南进军的情势下,卢汉决定投向共产党,投奔新中国。12月9日晚,卢汉以召开……[详细]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华山西路中段。石质,高1.96米,宽0.72米。文阴刻3行,22字。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澣”9字,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永历帝朱由榔(1623~1662),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的孙子,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的堂弟。朱由榔于顺治三年(1646)被在南方抵抗清军的明宗室奉为南明皇帝,年号“永历”。永历政权存在了17年。先是倚仗李定国、孙可望等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在两广、湖南一带抵抗清军,顺治十三年(1656)退驻昆明。1658年12月,清军三路入滇。永历帝与沐天波等大臣--缅甸。康熙元年(1662)3月,缅王迫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不久被吴三桂下令用弓弦勒死于篦子坡金蝉寺(一说被迫自缢),年仅40岁。民国元年(19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