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五华区旅游

五华区文物古迹介绍

  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是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设立的国际无线电台的支台,主要承担国际无线电电报、电话业务,总台设于成都,昆明设支台。由于当时的电讯事业统由交通部管辖,因此全称为“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1938年,由云南电政管理局承建的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投入使用。电台设施包括发信台、收信台、中心控制室和营业室等组成。现团山发信台和红庙收信台旧址保存完好。团山发信台旧址位于五华区黑林铺小团山村,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有四幢砖木结构中西式结合的平房。其中有3间机房,1间住宿房,呈田字状排列,房屋均为硬山式顶的一层楼砖木结构。房屋构件简单、色彩朴素。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与成都国际无线电台一起承担国际无线电通讯业务,使我国与美、英、苏、印、澳等国保持了便捷的空中电波联系,为抗战的胜利作出……[详细]
  题刻位于北郊岗头村后的长虫山顶石壁上。题刻通高2.7米,宽0.40米,刻有“明黔国太夫人陈氏尽节处”十一个字,落款为“周士元题”。旁还有一长方形题刻,由于年代久远风化的很严重,字迹模糊不清。该题刻与明末云南一段重要史实相关。这段史实发生的时间是清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当时,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上吊自尽,随之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但云南统治者、明代册封的世袭黔国公沐天波仍拥戴南明王朝。这一年,元谋土司者吾必奎起兵发对沐氏政权,沐天波急派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征讨,并调蒙自阿迷州土司沙定洲等协助。杨畏知击败吾必奎后,率部驻楚雄,昆明城空虚。沙定洲垂涎沐氏财富,乘机于十二月初一日突然洗劫了沐天波府第。当夜,沐天波仓皇出逃,全家失散。其母陈氏、妻焦氏分别跑到普吉金井庵、长虫山朝……[详细]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五华区华山西路中段,碑系石质,为云南省督军蔡锷在1912年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而立。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翰”9字,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7字,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6字。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唐永泰元年(765),南诏国在滇池北岸修筑拓东城,翻开了昆明的建城史,为古代昆明城市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大理国时期和元代,拓东城改名为鄯阐城和中庆城,城址有所变化,城墙皆为土筑。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占云南后,将元代的中庆城改为云南府。明洪武十九年(1386),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主持构筑了新的云南府城。云南府城建在盘龙江的西岸,将五华、螺峰、祖遍三山及翠湖圈入城内。城墙墙体土筑,外墙使用砖砌。云南府城面积约有三平方公里,城墙周长4.6公里,高10米,环城有护城河,其外有重关扼市衢之隘。从目前行政区划看,全在五华区地域范围之内。云南府城共开设六座城门,上均有戍楼,南北各设一门,东西各开二门。南门名“崇政门”,后改“丽正门”,楼称“向明楼”,清初云贵总督范承勋改楼名为“近日”,宣……[详细]
  横山水洞位于黑林铺镇自卫村,是明代引水渠长山大沟的组成部分。长山大沟引白石崖水至尹家山灌溉普吉坝子北部农田。该工程先由村民自己组织开挖,开始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长山大沟虽然只有10多公里,但隔着22道山梁和深谷,转了73个弯。由于工程艰巨,历时33年,于隆庆二年(1568)才修到横山,被横山所阻。明隆庆三年(1569),又恰逢大旱,村民们由一位叫杨应春的人率领,开始开凿水洞。因岩层坚硬,工程艰巨,挖凿了一年,进深仅有100来米。隆庆四年(1570),时任管理民政事务的布政使司右使的陈善视察农耕至此,看到村农开凿隧道的艰难,遂由官方办理后续的开凿工程。据此,政府始拨给了经费,专人负责,从易门召来二十名矿工进行开凿。隆庆六年(1572)2月,全长1180米、洞高1.5米,宽0.6米的横山……[详细]
  兴文银行旧址位于昆明市南屏街67号,始建年代约为1941年—1945年,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呈对称形式,部分建筑为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筑外立面以竖向线条装饰,水洗石外墙面,体现了近现代金融建筑的特征。“文兴当”创立于1889年,由巨商王炽联合几位富商绅士筹资创办了这个“基金库”,后更名为“兴文银行”;1939年,云南著名教育家张培光出任兴文银行总行行长,1940年代,兴文银行总部的5层钢筋水泥办公楼在南屏街口建成,成为当年昆明最气派的建筑之一。2016年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位于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昭宗社区昭宗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的航空委员会将全国10多家飞机制造厂和修理厂,整合为4家,全部迁往大后方,其中,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好的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搬迁昆明,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于1939年建成厂房,194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全厂员工总计600余人。当时,工厂的厂房、办公室、住房等沿眠山南麓分散布局,除办公室、职员宿舍和两幢飞机组装车间为砖混结构外,其余车间以及工人宿舍均系木屋架,土墼墙,镀锌瓦和铁皮屋面,为了隐蔽防空,屋面及厂区路面、均以各色油漆,彩涂伪装。在物资匮乏、空袭频繁、技术落后的艰苦条件下,全体员工抱定爱国--的决心,通过组装和仿制,制造新复兴甲式初级教练机22架,并仿制苏联伊——15式双翼驱逐机3……[详细]
  杨文清墓位于西郊海源寺后玉案山半山腰,云南省人民政府建于1950年。墓园占地100余平方米,墓冢坐西北向东南,封土堆通高1.5米。墓碑书刻“故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杨文清之墓”,两边墓志铭碑题刻着杨文清的生平事迹。石柱上刻有陈赓、宋任穷撰写的对联,上联为“参赞云南解放正气长存”,下联“匡助国防建设功勋永著”。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杨文清(1889~1950),字镜涵,祥云下庄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民国时期,历任云南农业学校校长、省公路总局局长、省政府委员、建设厅长、民政厅长等职。修建滇缅公路,开辟抗日国际通道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2月撰写《云南起义通电》,随卢汉起义,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交通厅厅长。1950年3月,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同年10月病逝……[详细]
  赵又新墓位于昆明市西郊玉案山山麓,坐西向东,占地约7平方米。葬于1920年,1988年重立墓碑,碑左立有墓志铭碑。墓冢为弧顶长方体,封土、青石围护。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潘朔端旧居位于昆明市滇缅大道艺院巷5号。建于1944年至1945年期间。据有关资料,抗战胜利前后为奖励抗战有功且无自有住房的滇军将领,省府主席龙云主持在麻园建盖了五幢住宅,潘朔端旧居即为其中之一。这座住房是多年戎马生涯的潘朔端与夫人--第一个拥有的属于自己的安稳居所,他们及女儿曾在此居住。该建筑是二幢砖木结构二层西式楼房。平面布局为十字型,转角处设有露台。2012年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潘朔端(1901~1978)原名孝源,字文孝,云南威信人。自幼求学于昆明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毕业后留校任六期入伍生队排长。1927年调江西第三军八师政治部任职并参加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后因赤色嫌疑于1928年初被迫离职,流落上海谋生。1929年应友人相邀到……[详细]
  华罗庚旧居位于普吉镇陈家营村114号,始建年代不详,为典型的土木结构“一颗印”民居建筑,原房主人姓杨,因此又叫杨家宅院。抗日战争时期,自1938年9月开始,日机对昆明开始狂轰滥炸,西南联大教职员与众多在昆居住和工作的人一样,选择到郊区农村租房居住。当时,清华大学在大普吉设有三个特种研究所,因此西南联大中的清华大学教职员大多选择到大普吉一带居住。位于普吉坝子中间的陈家营村就有闻一多、黄子卿、余冠英等居住。1940年初,华罗庚租住的黄土坡农舍被敌机-击中,无法居住,居住于陈家营的闻一多便邀请华罗庚到陈家营杨家宅院同住。当时,闻家住正房楼上3间,华家搬来后,闻一多腾出一间给华家。因为中间没有墙,只好挂条床单隔开,闻、华两家相处甚洽,形同一家人。1941年10月,闻一多一家搬迁到清华文科研究所所在的……[详细]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94号,筹建于1938年5月,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全称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昆明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广播电台之一。名列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之后居第三位,但该台当时使用了功率5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其发射功率名列第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共有各类房间30间,建筑工程设计科学,用材精良。抗日御侮是昆明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除国语广播外,该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日语、泰国语、马来语等外语广播。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殊的合作关系,聘请西南联大教授组织起一个学科齐全、阵容齐整的广播演讲专家群体,从而使广播节目办出了特色,其中尤以“名人演讲”、“学术讲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