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 > 永平县旅游

永平县文物古迹介绍

  新光遗址位于永平县城东部,距今约3700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现于1993年,分布面积4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遗址自上而下可以划分12层,文化层厚1-2.2米,房屋遗迹为干栏式或半地穴式建筑,石器多磨光条形石斧、石锛、长方形石刀、柳叶形石镞等。陶器多夹沙灰陶,纹饰有点线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陶罐、陶斧、陶钵等,层位关系和文化内涵丰富。……[详细]
  永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位于博南镇曲硐村北门,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罗汉彩先生回乡组织倡建,1932年建成投入使用,为永平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仍作为曲硐中学、曲硐中心完小、幼儿园使用,是永平人文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详细]
  罗汉彩故居位于博南镇曲硐村北门,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是著名爱国乡绅、同盟会会员罗汉彩先生的故居。是目前曲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民居典型,是永平马帮文化的实物载体。……[详细]
  龙坡烈士陵园位于博南镇龙盘社区龙坡,占地面积13.57亩,始建于1955年,为新中国建立以来驻永平为国牺牲的各驻军部队的战士陵园,至1987年均有烈士葬入其中,目前陵园内共有烈士墓37冢。整个陵园坐东南向西北,全部属青砖条形墓,墓碑为大理石,陵园周围用红砖围墙保护。2011年6月公布为永平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坡烈士陵园投入使用后,每年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节日,永平县委、县政府和各界人士都纷纷到陵园敬献花篮缅怀,铭记弘扬烈士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全社会营造缅怀烈士、崇尚烈士、学习烈士的浓厚氛围。同时,将龙坡烈士陵园列为县级学习观摩路线之一,县级各部门、中小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到陵园缅怀先烈,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爱国主义……[详细]
  杉阳西山遗址位于永平县杉阳镇杉阳村民委员会街尾巴西山余脉(蟒蛇山),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上采集到石刀、石斧、陶片。从剖面上看,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0.2—2米不等。分布范围自杉阳西山寺脚至连家湾村子头,整支山头都有文化层出现,分布面积约70000平方米。是我县目前发现的继“新光遗址”之后又一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详细]
  龙潭箐龙王庙位于龙门乡龙门村民委员会龙潭箐,始建于清代,大殿坐西向东,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文革时被毁,1991年重建大殿,财神殿。大殿共5间,抬梁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大殿前建亭子一座。……[详细]
  马料田玉皇阁电站位于永平县龙门乡光映村大山山脚,坐北朝南,始建于1964年,为驻永平部队所有,后划为县所有,于1988年划归私人所有,机房属砖墙石棉瓦屋面,共两台机组,均为水轮发电机。占地面积1094平方米。为我县保存下来的较早的水电站之一。现正常供电。……[详细]
  马家桥文昌宫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杉阳镇岩洞村民委员会马家桥自然村,依马家桥山脚而建。根据寺内碑记载:始建于清光绪乙酉年(1885年),光绪二十四年、民国、1988年、1999年多次维修。该宫占地面积422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大殿坐东北向西南,共三间,通面阔11.6 米,通进深7.9 米,为抬梁式结构,单檐歇山顶,青色瓦屋面,正脊中部安装有宝塔,两端饰鄂鱼。东厢房,屋顶为单檐悬山顶,小青瓦覆面,前檐施吊柱,明间为大门通道,次间为宿舍,大门座镶嵌在明间后墙上,大门檐口青石板挑出,翼角起翘。寺内存古碑一通。文昌宫虽历次维修,但仍保持原有建筑和布局,它是永平县较早的文昌宫殿之一,具有历史、艺术、研究价值。……[详细]
  新城锁风桥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桃新村新城社,桥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横跨银江河之上,它是连接新城至平坡、初一、青羊等村的交通桥梁。1954年重修,2009年加固两桥墩。桥属铁索桥,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共用铁链10根,其中底链8根,扶链2根,吊链损坏,链扣大小不一,分别为26至35厘米不等。桥为上承式木板桥,桥全长36.2米,净跨18.2米,宽3米,桥高5.1米,桥面铺寸枋。两桥墩用红沙石打制砌成,铁链用巨石榫卯相连、十分坚固,采用美国货车大梁镶嵌在桥墩上作支撑承重铁链。桥墩呈八字形设计,这样做减缓了洪水对桥墩的冲击,该桥是银江河上保存下来较好的重要桥梁之一,是县城现存较早的铁索桥,它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开发价值。……[详细]
  北门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位于博南镇曲硐村民委员会北门自然村。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坐西向东布局,由罗汉彩组织倡办。由东向西时有大门、学海、南、北教室,训导台、正房,南、北宿舍楼;后院为体育场。占地面积 2540平方米。均属二层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瓦屋面。训导台为长方形,前为弧形,长8.5米,宽7.7米。解放后分别由曲硐中学、曲硐中心完小使用,至今为幼儿园使用。……[详细]
  北门罗汉彩旧居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北门,始建于中华民国任戍年(1922年),为罗汉彩旧居。坐西向东,平面呈方形布局,为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建筑;西北角外筑碉堡;南厢房前有休闲庭院。整过庭院平面布局完整,具有居住、休闲、防御等功能。建筑面积为860平方米。有正房、面房、南北厢房及四耳房共八幢。正房、北厢房均均为硬山顶前廊出厦,后檐、两山青石板挑出,面房、南厢房为重檐硬山顶,两山青石板挑出。所有建筑均为土木结构,小青瓦覆面。正房、北厢房属穿斗式结构,其余建筑木结构属抬梁式结构。墙体用泥土夯实而成,墙面均为上层抹石灰;下层细泥粉刷;山尖墙面绘水墨云纹、如意纹等图案。明间格子门窗镂空雕刻,做工精湛。是白族民居建筑的风格,是难得的实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牛街河三烈士纪念塔位于永平县水泄彝族乡水泄村民委员会牛街河,为1950年3月,在清剿侯茂祺,字德文匪帮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王光玉等三位同志在水泄一带光荣牺牲。1985年12月永平县人民政府将散葬在阿林、田心两地的烈士遗骨迁此合冢,建塔纪念。……[详细]
  象鼻山八烈士纪念塔位于永平县厂街彝族乡杨柳树村民委员会象鼻山脚,为1950年3月,在清剿侯茂祺、字德文匪帮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警卫团雷光保、曹小毛等八位同志在厂街乡光荣牺牲。1985年12月,永平县人民政府将散葬在杨柳树、厂街、滴水箐、大山等处的烈士遗骨迁此合冢,并建塔纪念。……[详细]
  西山革命烈士墓位于永平县杉阳镇杉阳村民委员会街尾巴自然村西山,为坐西向东排布,分别为杨芬烈墓和王杰墓,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杨芬烈墓属条形墓,用青石砌成,水泥沙灰加固;杨芬烈原名皎鸿开,洱源县人,参加征粮工作队,被土匪杀害,壮烈牺牲,年仅18岁。王杰墓属四方形墓,顶为四面坡,墓正前方呈立柱八字型。用青石砌成,属红军墓,立柱上刻有对联一副:左联“独有英雄驱虎豹”,右联“更无豪杰怕熊罴”,碑前对联一副:左联“唯有牺牲多壮志”右联“敢教明月换青天”。碑顶正前方刻“红军墓”三字。碑文记述了王杰老红军生平。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详细]
  街头杨自培石刻位于永平县杉阳镇杉阳村民委员会街头上(今杉阳中心校),原位于“雷神殿”后立碑处。杉阳中心完小扩建校舍拆除碑亭时,“腾蛟起凤”四字青石匾出土,为民国三监子杨自培书刻。杉阳中心校并将安装在新修围墙墙垛上,为坐北向南。每子1块,共4块,高均为60厘米,宽均为50厘米,字体行楷,右行横书,阴刻,大小均为35厘米。其中“腾凤”二字属繁体,余二字为简体。“凤”字石刻左上脚盖有两个印章;“腾”字石板右上脚盖有一个印章。安装石刻围墙长12.5米,高6米;字与字间隔为2.85米。……[详细]
  性华寺常住碑性华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明崇祯十七年重修,文革时拆毁。现保存有碑刻3块:常住碑记碑:主要记载了性华寺的历史沿革。碑青石质,通高1.5米,宽0.55米,厚0.06米,其中额宽0.64米,高0.45米。左行直书,楷体,阳刻,共21行,为崇祯十七年甲申仲夏月。祭田碑:青石质,通高1.44米,宽0.58米,厚0.05米,其中额高0.41米,宽0.67米,碑文左行直书,共17行,阴刻、正楷,为乾隆元年孟夏月,保存于墙偶之间。遗泽长存碑:青石质,通高1.4米,宽0.6米,厚0.04米,其中额高0.34米,宽0.7米,记载了周公和徐孺人的一生济贫。左行直书,共22行,阴刻、正楷。为大清乾隆九年岁次甲子姑洗月塑有四日。镶嵌于墙偶之间,保存完好。……[详细]
  倒流河凤鸣桥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杉阳镇岩洞村民委员会马沙坝倒流河,桥始建于秦昭王五十年(木桥),明代建三孔石拱“风雨桥”,曰“凤鸣桥”。清光绪十五年重修,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之一。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桥全长20.9米,宽4米,高3米;采用拱券条石并列砌筑法修建。三孔不等跨,中孔跨径4.5米,边孔跨径3.2米;桥面铺石板,有桥栏、桥亭。该桥是研究博南道上不可多得的桥梁实物资料,它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旅游开发价值。……[详细]
  大花桥关壁位于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民委员会大花桥自然村脚,始建于清代,为“博南古道”必经之关。关壁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建筑面积70平方米。长10.3米,高5.3米,厚1.3米;墙基用条石砌成,墙体用土夯实筑成,顶为单檐硬山四角起翘,正中为土基砌成卷棚顶过道。墙体用草泥石灰涂粉。2007年用水泥沙灰对墙基进行了加固。据传为“寨子门”,“风水墙”等。……[详细]
  肖家文昌宫位于永平县博南镇东庄村民委员会肖家自然村,文昌宫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为南山上寨甲合邑申耆士蔗人员等修建。采用中轴对称坐北向南布局,为土木结构瓦覆面。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有大殿、面房、子孙殿、圣谕堂各一幢。解放后用于学校、粮点使用。曾经过五次维修。……[详细]
  左团关庙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杉阳镇杉阳村民委员会左团自然村,始建于清代,为坐北向南四进三院中轴对称布局,依山势斜坡而建。有前院为武侯祠,中院为关庙,后院为结义殿(刘、关、张);占地面积2520平方米。前院由武侯祠、左、右厢房、天井正中为七级台阶上天坛组成;中院由左、右厢房、天井正中为九级台阶上关庙(三间,明间塑关羽像);后院由绕关羽像上十九级台阶进结义殿(大殿:刘、关、张。左、右厢房,门楼组成)。后院大殿三间,通面阔11.8米,通进深9.2米,为单檐歇山顶,小青瓦覆面,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东西厢房屋顶卷棚顶,青色瓦覆面,两山、后檐青石板挑出,抬梁式土木结构。门楼三间为牌坊式建筑,明间下层为踏步,上层为休闲之所。后院外为空闲地。左团关庙建筑布局合理,后院保存完整。博南古道从门前经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