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于谦故居
  于谦故居位于杭州南宋御街-清河坊景区,河坊街祠堂巷北端尽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42号,距离西湖仅一公里。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于谦案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现故居已照原貌修缮一新,陈列于谦生平事迹,尚留旗杆石、造像碑等遗物。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故居一进有井一口,一面靠墙,三面由石栏杆围住。当年于谦在这里汲水,井圈内壁绳痕还在。井边有一间十余平方米的起居室,于谦在这里起居,在井边洗漱后开始一天的晨读。主建筑“忠肃堂”,原是故居的厅堂,陈设简单,一眼望得到底,一如于谦清白的一生。“忠肃堂”门廊的一副对联:“吟石灰、赞石灰,一生清白胜石灰;重社稷、保社稷,百代罄击意社稷”。忠肃堂后面是个小园,一池方塘,两个小亭,静穆得仿佛能听到池中的天光云影。一碑、一井、一室、一堂、……[详细]
杭州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属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仓前老街。在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南端,余杭仓前的塘河畔,曾经诞生过一位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仓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体、游客服务中心、国学研修中心、国学讲堂和临时展厅等部分。其中故居本体建筑面积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进一弄,由轿厅、正厅、内堂、书房、避弄等组成,为晚清时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长,并度过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二个春秋。故居前三进为历史场景的再现,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时期故居的风貌;第四进辟为展厅,以多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太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故居匾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艺术成就章太炎故居是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华的所在。无论是“扶雅堂”……[详细]
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
  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西湖区南屏山荔枝峰下。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宁波市)人。南明兵部尚书,奉鲁王监国,据守浙东山地和东南沿海一带,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南田悬岙岛(今象山县)被捕,同年九月初七遇害于杭州弼教坊,遗体收于今址。墓建成后屡经修缮,于1966年底毁,1983年按1920年重修时旧貌修复。墓坐南朝北,三墓成品字形布列,张煌言墓居中,西侧为参军罗子木墓,东侧为侍童杨冠玉及舟子墓。三墓皆圆形拱顶,墓壁清水砖砌,上封土植草。张氏墓直径5.20米,高2.45米,前立“皇清赐谥忠烈明兵部尚书苍水张公之墓”碑一方。罗氏墓直径3.07米,高0.92米,前竖“故明参军溧阳罗子……[详细]
84、宝成寺
宝成寺
  宝成寺坐落在吴山东南麓,吴越国王妃仰氏建,原名释迦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额宝成院,北宋熙宁间,苏轼第一次来杭任通判时,曾到过当时的宝成院,并题下了“宝成院赏牡丹”一诗。南宋宝佑五年(1257)赐额“宝成寺”。寺内的麻曷葛剌造像刀法简练粗犷,艺术手法夸张,是国内惟一有绝对纪念的麻曷葛剌造像。麻曷葛剌造像是藏传佛教“大日如来”范文的音译,2001年7月,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因其在宗教历史和宗教艺术史上的特殊地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成寺麻曷葛刺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开凿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题材为佛教密宗造像。龛形呈横长方形,龛顶略有弧度,高2.45米,宽4.1米。龛内又开三个小龛,中间为本尊麻曷葛刺像,左侧为文殊骑狮像,右侧为普贤骑象像,三像后为尖拱形……[详细]
许家南大房
  许家南大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主要包括南大房、许氏家塾、许氏宗祠等建筑。南大房,明万历年间许氏四世大房魁始建,清光绪二十九年续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依次列门厅、正厅、内宅、后楼及后宅,两侧分列廊庑厢房,总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门厅面阔十一间,正厅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后单步,用材粗大,后楼为清光绪时续建,二层楼,面宽九间,后宅为两进院落,面宽三间。南大房西侧有许氏家塾及许氏宗祠,许氏家塾,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前后两进,左右设廊,为当时许氏子弟读书场所。许氏宗祠,清道光八年(1828年)始建,后屡有修葺,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5平方米,三间三进,第一进为厨房和帐房,第二进为拜……[详细]
甘溪方氏民居
  甘溪方氏民居位于更楼街道甘溪村村中心,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1846),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362.3平方米。由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和附屋建筑(三合院)组成的院落群,建筑为传统砖木混合结构,硬山双坡屋面、马头墙、石库门。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由前厅,第二、三进主楼和四个厢房组成,大门为砖雕门楼,仿牌楼式六柱五间五楼,建筑面阔四柱三间,前厅进深四柱三间七檩,五架抬梁,前后带单步梁,第二进主楼进深五柱四间,第三进主楼为二层结构,进深四柱五间。附屋位于主体建筑西南侧,由主楼和两厢房组成,三合院,二层结构,面阔四柱三间,主楼进深五柱四间。门楼砖雕雕刻繁琐的蔓草纹、回纹、“万”字纹、花卉纹、人物故事纹等,牛腿为双面雕,雕刻亭台楼阁、风景人物、柱础带覆盆,六边形,上雕瑞兽。该民居规模较大,装修较好,以砖……[详细]
清泰第二旅馆旧址
  清泰第二旅馆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33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清泰第二旅馆旧址,又名群英饭店,建造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其前身是由张恂伯等合伙创建于清宣统二年 (1910年)、位于城站下羊市街的杭州清泰第二旅馆。当时同盟会主要成员王金发、顾子才等经常出入该旅馆,孙中山先生也曾下榻于此。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府将原来的旗营开辟成湖滨新市场,清泰第二旅馆也于民国二年(1913年)从下羊市街迁至湖滨延龄路。1933年,该旅馆迁移到仁和路。此后,许多知名人士如邵力子、沙千里、沈雁冰、于子三等均出入过该旅馆。抗战期间,旅馆曾被日寇占用,内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该店收回。1956年旅馆实行公私合营。“文革”期间,旅馆改称群英旅馆,后又改名为群英饭店。 清泰第……[详细]
杭州东岳庙
  建于北宋的东岳庙历史上几经沧桑,但它始终是杭州人节俗文化的汇集点。现存东岳庙占地面积2470平方米,分“山门”、“中庭”、“主殿”、“后殿”与“厢房”5个片区。对外开放后,游客在山门口将首先看到一块宽约5米的屏匾,匾上“善恶昭彰”4个大字为清代布政司方某所书。山门内左右两壁前,重铸了4尊太尉铁像。这4尊铁像分别称“灵应”、“福佑”、“忠正”、“顺佑”侯,杭州人俗称“铁哥”,铁像始铸北宋末年,元末重铸。正殿为东岳庙主大殿,殿正上方“东岳之殿”为南宋理宗字迹。进入主殿,便见东岳大帝木雕彩色坐像,东岳大帝左右两侧,增设了炳灵公、火神和碧霞元君。为丰富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还在东岳庙的中庭两侧,建了一组文化艺术长廊,今后展出的作品,主要描绘吴山一带的各色庙戏及民俗装扮。保护范围:东、南、北至文物本体外扩……[详细]
韩国独立运动(杭州)旧址
  韩国独立运动(杭州)旧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年代为民国。由长生路湖边村23号、学士路思鑫坊41-42号、板桥路五福里2弄2号组成。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民主革命志士--中国,积极开展反日复国运动。1919年,--志士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2年4月“虹口公园0-案件”后,日本展开报复行动,临时政府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迁往嘉兴和杭州等地。临时政府在杭州的活动地点约有9处,现查明的明确地点有3处。其中湖边村23号是1932年5月时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处;板桥路五福里2弄2号则是1934年时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处;思鑫坊41-42号曾作为当时韩国独立党部。3处建筑均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式民居,在这些普通民居点从事革命活动,有利于掩藏身份。当时的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就住在龙翔桥思……[详细]
90、嘉欣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欣园
  嘉欣园,位于富春江镇俞赵村俞家自然村后溪北岸,始建于1922年,建成于1924年。因康有为题“嘉欣园”而得名。来到嘉欣园的正门,上方刻着“渔山樵水之庐”六个字。出于保护之意,并不能从正门进入,只能转弯从第三个偏门进入园内。整个院落占地1900余平方米,由主建筑“渔山樵水之庐”、老屋及屋后一排平房组成。而主建筑“渔山樵水之庐”是较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占地949.2平方米,五间三进。如今除了主楼以外,其他老屋以及平房已经倒塌。嘉欣园主楼,四面高墙,屋顶内敛,属于歇山式屋顶,形状奇特,外看白墙黛瓦,西欧式罗马柱、罗马线条特征明显,大门前左右二方座放二只明代的青石雕成的大花缸。整个建筑物的设计构思,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特独风格。而高墙上部四周檐下塑有罗马风格装饰图案,墙上四角凸出荷花短柱。主房五……[详细]
91、过溪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溪亭
  过溪亭亦称二老亭,正是这座过溪亭记录了九百年前苏东坡和辩才和尚之间一段友情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道。为什么一个亭子会有两个名字,这里说的二老又是指谁呢?其实指的就是北宋时期的高僧辩才和大文豪苏轼。苏轼非常喜欢结交僧友,在众多的高僧当中,他尤其钦佩辩才。辩才是上天竺法喜寺第3代方丈,俗姓徐,名元净,他十八岁时来到杭州上天竺,学习天台教义,因善说法义而闻名吴越。宋神宗特地恩赐紫衣袈裟,并赐法号“辩才”。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时就曾去上天竺拜访辩才,辩才也非常欣赏苏轼的为人和文采,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当苏轼因为朝廷党争遭受排挤,辩才因与苏轼交往,受到牵连,一度被迫离开上天竺。辩才依然平心应对,泰然处之,并没有因此而疏远苏轼。后来因时局改变,辩才重新回到上天竺寺,担任住持。元丰二年(1079),辩才已年届……[详细]
吴越国王陵
  临安吴越国王陵位于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和玲珑镇,建于五代十国,是吴越国创始人之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陵墓包括吴越国第一代国王钱缪墓、吴越国第二代国王的王后马氏墓及钱缪的父母钱宽、水邱氏墓。钱缪墓位于临安市锦城镇东北面的太庙山南坡,占地面积120亩。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约9米,长宽各约50米,有华表、石马、石羊和钱王祠。吴越国第二代国王的王后马氏墓-康陵,位于临安市玲珑镇祥里村庵基山东北坡。墓葬为砖廊石室,分前、中、后室。墓内后室刻有天文图,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绘的牡丹图案。前室也有壁画。该墓是目前吴越钱氏王室墓中保存最完好、内涵丰富的。钱宽、水邱氏夫妇墓位于临安市锦城镇西墅村明堂山,总面积2000……[详细]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元宝街18号,占地10.8亩,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共耗资10万两白银所建,号称“中国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岩子孙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此后日渐破败。古宅为典型明清院落风格,经杭州市大力修复后,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楼宇、芝园等,亭台楼阁,水榭通幽。从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运用大量名贵木材精雕细刻。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以及两顶为胡雪岩度身制作的红木轿子,坐在其中,宛如置身小亭。整座古宅文物荟萃,犹如一座民间工艺珍宝馆。内中还有-长篇题词:“胡雪岩故居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详细]
杭州孔庙
  杭州孔庙(碑林)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此后府学除焚毁重建或规模增扩外,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办学府。现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劳动路57号、西湖东南侧的吴山脚下,占地约4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大气,风格古朴典雅。其内收藏着唐至清代各类碑刻500多石,有帝王御笔、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画像、天文星图、水利图刻等,其中以宋高宗的《南宋石经》、贯休的《十六罗汉像刻石》、李公鳞的《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刻石》以及五代的《五代石刻星象图》等最为闻名。此外,还有王羲之、王献之、苏东坡、米芾、祝允明等历代书法名家的手笔刻石和南宋及清代的帝王御碑。更值一提的是一批史实碑,记载了杭州及周边城镇有关兴修水利、筑海塘……[详细]
仁爱医院旧址
  仁爱医院旧址年代:民国红会医院位于下城区环城东路38号,前身是仁爱医院,又名圣心医院。1922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肋捐出部分家产在刀茅巷的石板巷创办了仁爱医院,医院由外籍修女出任院长。1928年秋天,英籍大姆姆彭(修女,俗称白帽子姆姆)出任医院院长时,在原有修女楼屋住宅、男女病房楼屋各1幢及医师住宅1所的基础上,又修建了1座哥特式教堂和X光室、施诊所、免费病室、海星小学校舍等。1949年以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6月医院改名为杭州红十字会医院。仁爱医院是由外国教会组织创办的,以西医体系建立的医院。院中的教堂建筑为哥特式,建筑用材考究,注重细部装饰,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而比邻于四周的四幢红砖楼房同为仁爱医院时期建筑,保存较好,与教堂建筑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人文内涵和统一环境氛……[详细]
吴越郊坛遗址
  吴越郊坛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五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吴越郊坛,又名拜郊坛、登云台,建于后梁龙德元年(921年),是吴越国王钱鏐祭天的场所。现存遗址大致分二层,占地约2000平方米,两层平台之间由数十级台级相连,中间的山体皆以齐整长方形大石块垫铺,人工垒筑痕迹明显。在两层平台上,散布多处历代遗迹,如灵化洞、登云洞、“朱天庙洞”、甘露井、午梦床以及近十处摩崖题刻。其中,吴越国王钱鏐为建郊坛而镌刻的题记全文为:“梁龙德元年岁次辛巳十一月壬午朔一日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钱鏐建置”,29字,竖排4列,每列约7字,字径为9厘米,书体工整,凿刻精良。该题记的发现,印证了《淳佑临安志》、《西湖游览志》、《方舆胜览》、《两浙金石志》等文献中关于吴越郊坛的记载。吴越郊坛遗址为研究吴越国的历……[详细]
建德大慈岩寺
  大慈岩寺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大慈岩风景区内,以称“江南悬空寺”。据县志载,大慈岩开山于元大德(公元1297年至1307年)年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来此、凿石为佛,号曰大慈,大慈岩一名由此而来。江南悬空寺主建筑“地藏王大殿”。它是新安十景之一,景名“慈岩悬楼”,因建筑一半嵌于岩腹,一半凌空绝壁,与山西恒山悬空寺相类似,故称“江南悬空寺”。据旧志记载:大慈岩为著名形胜之寺,傍岩建筑,岩高数十丈,四面玲珑,宛如民屋,内有石笋从地涌出。元大德年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居此,琢石为佛,号曰“大慈”。从地方志可以看出,山以寺名,寺以佛名。而佛、寺都是莫子渊所建。大慈岩高500多米,寺悬在400米左右的山壁上,悬空寺主建筑为清音阁,阁的立面即为山体,从左至右依次端坐着孔子、太上老君、释迦牟尼的塑像。近年来为吸引游……[详细]
慈云岭造像
  慈云岭造像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五代 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 位于上城区玉皇山慈云岭南麓。后晋天福七年(942年)五代吴越国在此建资延寺时凿山造像。主龛内圆雕造像七尊,中间三尊坐像,即本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后有宝珠形背光,内雕缠枝牡丹,边缘饰火焰纹,均为全跏趺坐式,端坐于仰莲须弥座上。两侧有菩萨立像和天王立像各两尊。七尊造像的上部浮雕飞天和伽陵频伽鸟各两尊,作散花状。龛楣呈拱弧形,正中横列七佛,两端为骑狮的文殊菩萨和骑象的普贤菩萨,均为浮雕。北面地藏龛,内雕地藏菩萨像和左右胁侍。地藏光头大耳,作和尚打扮,半跏趺坐式,左脚下垂踏莲座上,两侧胁侍持物恭立,龛左侧引出云头,绕向龛外上方,云际间浮雕“六道轮回”。附近还刻有“新建镇国资延遐龄石像之记”十二字篆书题额和……[详细]
浙江体育会摩崖题记
  浙江体育会摩崖题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云居山巅东侧。辛亥革命后,原光复会会员浙江军政要人朱瑞、吕公望、叶颂清、沈钧儒等为缅怀先烈,于秋瑾殉难五周年之际,举行纪念会,重建秋瑾创办的体育会,并在云居山岩壁刊刻题记一则。题记崖壁高4米,最宽处8米。共分三组,第一组位于岩壁左,上刻“云山万古”,行书,字径高0.45米,宽0.35米。第二组位于岩壁中部,分两部分,上部书:“中华元年,浙江体育会成立,圣水寺僧大休捐山地,王君湘泉赠山岩供摩崖用,因题四字,以志不忘。永康吕望记,宁海叶颂清书。”行书,字径高0.10米,宽0.10米。下部书:“逸趣”,行书,字径高0.50米,宽0.50米。并有1916年落款。第三组位于岩壁右,楷书“贞固”,字径高0.53米,宽0.……[详细]
盖叫天故居
  盖叫天故居位于杭州金沙港26号,又名燕南寄庐,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置地构筑。故居由门厅、正厅、后厅、左右厢房、佛堂等建筑组成,保持着青瓦白墙的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故居内陈列着盖老生前遗物达200余件,展示了盖老的从艺经历及艺术成就。2003年,盖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复,陈列盖叫天生前遗物和图文资料。故居外观白墙青瓦,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内部由门厅、正厅(百忍堂)、后厅(艺人之家)、左右厢房(盖叫天纪念馆)、佛堂等建筑组成,是一独特、完整的私家宅园。盖叫天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于此,平日不仅在院内勤于练功、唱戏,而且还在此接待过梅兰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艺人。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来此拜访。故居不仅见证了盖叫天本人的生活经历,而且见证了近代戏剧发展的一些片断以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