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建德关氏宗祠
      建德关氏宗祠位于大洋镇里黄村村中心,年代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类别为古建筑。位于建德市大洋镇里黄村,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年,距今300余年。祠堂三进三排房,碧瓦石阶,画栋雕梁,柱梁高大,富丽堂皇,祠堂正中供奉关羽神像和华丽的龙凤亭,正门上方挂有金殿传炉。文革时,关氏祠堂中的人物雕像被打翻,马、麒麟等动物雕像被锉掉。走进关氏祠堂,最吸引眼球的是关氏祠堂的门楼,门楼飞檐峭壁,马头墙高高耸立,白墙黛瓦,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门楼正面白墙顶绘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三国故事。由于历经几百年风雨,祠堂横梁已经霉烂。市古建筑维修专家表示,关氏祠堂原貌基本没变,维修技术不成问题,非常有维修价值。2010年,建德关氏宗祠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鹤年墓亭
      丁鹤年墓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古茶场由临街并列的三组建筑组成。坐东朝西,自北往南依次为茶场庙、茶场管理房及茶场等。茶场庙规模最小,由砖雕台门、天井、正殿组成;正殿单檐硬山,三间九檩,梁架有雕刻。管理房由门厅、天井、正厅等组成;门厅单檐两坡顶,三间五檩,制度简单;正厅单檐硬山,三间七檩。门厅、正厅各于南端加出一间,略呈四开间格局。茶场建筑均为二层,由砖雕门楼、天井、正厅、天井、后厅及两侧厢房等组成。正厅与后厅进深均为七檩,梁架雕饰较为简单。 据记载,茶场始建于宋代,所产“婺州东白”在唐代即列为贡品。现存建筑为清代或民国年间重建,其中管理房还保留有“谕禁白术洋价、粮价洋价”等清代石碑。现建筑保存情况良好。……[详细]
    123、秋瑾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瑾墓
      秋瑾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位于西湖区西泠桥南堍。秋瑾(1875-1907)字王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山阴(今绍兴)人,曾留学日本。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7年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不久,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后与徐锡麟谋划两浙起义,失败被捕。同年7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1912年安葬杭州西泠桥畔凤林寺前,1966年该墓迁至鸡笼山。1981年在今址重建。墓用花岗岩砌筑,为方形座,座高1.75米,正面嵌大理石,上刻孙中山题“巾帼英雄”。背面镶徐自华撰、吴芝瑛书墓表。两碑石皆为旧墓原物。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立像,高2.7米。……[详细]
    泗洲造纸作坊遗址
      时代:宋代2008年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和富阳市文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富阳320国道环线外移受降至场口段公路改道工程沿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该处遗址。遗址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占地达1.6万平方米,既有劳作的区域,也有工人们生活的厂区。遗址埋藏较浅,完整保留了整条造纸工艺线:摊晒场、浸泡原料的沤料池、蒸煮原料的皮镬、浆灰水的灰浆池、抄纸房和焙纸房等;附属的建筑有石砌的道路、排水沟、水井和灰坑等,还在遗址南部发现了一条东西向古河道。专家们测定暴露出来的遗迹,判定为宋代造纸遗址,评价为: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流程最全、拥有先进造纸工艺的古代造纸遗址,为研究宋代中国南方乃至世界造纸工艺的传承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余氏、汪氏家厅
      余氏、汪氏家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俞秀松(1899-1939),原名寿松,化名王寿成。浙江诸暨人。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2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先后在浙江、福建从事建党建团活动。1925年在上海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33年被派到苏联远东伯力工作,任中文版《工人之路》副总编。1935年6月,被调任新疆反帝总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等职。1937年因被王明、康生等人诬陷入狱。1939年在苏联被害。196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故居坐北朝南,属晚清四合院式楼房建筑,占地面积458平方米。东侧厢房楼上为俞秀松的出生地,对研究俞秀松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详细]
    杭州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杭州故居——“风雨茅庐”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大学路场官弄63号,1933年,因积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郁达夫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警告和监视,-离开上海到杭州避难。“风雨茅庐”系郁亲自选址、亲自设计,于1936年春建成的新家,是一幢结合中西建筑风格、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全国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毅然告别“风雨茅庐”,义无反顾地辗转福州、武汉等国内多个城市,并奔赴南洋投入抗日斗争。他以笔作-、主编多个文艺副刊,发表了400多篇抗日救国文章,并化名赵廉,利用各种机会掩护和支持华侨及印尼人民的抗日活动。1945年8月29日,因身份暴露,郁达夫在印尼苏门达腊被日本宪兵逮捕,后被秘密杀害,成为抗日战争最后一位被害的文化战士。故居由当时学人马君武题为“风雨茅庐”,由郁达夫自己设计,分正屋与后院两部分,进大……[详细]
    余杭万寿禅寺
      万寿禅寺坐落径山景区径山顶。属佛教“临济宗”寺庙,始建于唐大历三年(768),布局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史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坐落于径山山顶,海拔518米。径山寺庙建筑包括: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禅堂、法常、祖堂等。现保存有孝宗御碑亭、龙井泉、径山寺大钟、铁佛、铁香炉、石塔等文物景点。其主殿大雄宝殿建于隋朝,为重檐飞顶,殿顶雕梁有龙头装饰、殿顶有圆形铜镜。主殿宽25.6米,长24.10米。径山寺因其佛茶文化闻名海内外,与日本有700余年友好交往史。日本佛教临济宗尊径山寺为祖庭,并历来以径山茶为其茶道的发源地。历代名人学士到此游览甚多,苏轼、陆游、范仲淹等皆到此游览并留下诗文。……[详细]
    128、功臣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功臣塔
      位于临安县锦城镇南面功臣山上,五代吴越国王钱鏐建。功臣山南麓钱坞垄为钱鏐出生之地,此山原名大官山,唐昭宗以钱鏐有大功,下诏改名为功臣山。梁贞明元年(915年),钱鏐舍功臣堂建功臣寺,同时建功臣塔。功臣塔为砖木结构,塔身砖砌筒形楼阁式,平面方形,轮廓比较缓和,继承唐塔遗制。通高2530厘米,分为五层。第一层高500厘米。塔身的每层每面都隐出倚柱、平柱和木+兼柱。平柱梭形。木+兼柱间辟有长方形门洞。通道之深度即塔壁之度。通道顶部用叠涩手法砌成穹窿顶,其中一、二两层为八角形,三、四、五层为方形。塔檐和平座都采用乎砖叠涩,出檐很浅。腰檐铺作和平座铺作的扶壁拱均为砖制;出跳构件应该是木刻,均毁,但留有残洞遗迹。各层平柱上均有柱头铺作,底层并用补间铺作一朵,其扶壁拱为重拱造,从残洞遗迹判断应是五铺作。现……[详细]
    方家洲遗址
      方家洲遗址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第一处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对于当时的石器生产过程研究,如人类行为特点、技术差别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该遗址位于杭州桐庐县,富春江支流分水江流经此地,呈U字形的大拐弯,形成一个相当面积的三角洲台地,遗址地处这一临水的台地上。2010年12月2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庐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在调查试掘的基础上对方家洲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方家洲遗址所处的年代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古学文化繁荣兴旺、为良渚文化进入文明古国的时代。从该遗址目前的遗物出土情况判定,遗址主体年代约当于浙北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阶段,距今约5900-5300年,文化面貌上地域特色明显。……[详细]
    衙前农协旧址
      衙前农协旧址(包括李成虎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现代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包括李成虎墓及故居、农村小学、成虎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于1921年9月27日,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在李成虎等人领导下,协会发布了中国现代农-动第一个成文的纲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协会创办“农村小学”、组织“妇女协会”、“农民自卫军”,并领导农民进行了减租斗争,农协发展到萧山、绍兴等县八十余村。旧址原为东岳庙,坐南朝北,由前后大殿与左右厢房组成。现尚存前殿和左右厢房,占地面积592平方米。前殿面阔三间,五架梁前后廊,穿斗式,上有卷杀,硬山顶。衙前农-动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凤凰山南麓。1921年9月27日,在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等人的发……[详细]
    131、明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宅
      明宅在新华路277号,为茅宅、陈宅两座明代建筑之总称。茅宅今存两进,一进轿厅,三间开,面阔7.5米;二进为正厅,五开间,面阔19.5米。1884年茅家买进后始称。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方砖一块及察其建筑风格,属晚明民居建筑。陈宅原座落在拱墅区霞湾巷15号,京杭运河江涨桥段拓直时易此保护。两宅均经修葺,布局与原宅已略有变动。今由丝绸城作营业场所,属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现状围墙范围内,并于东侧石库门处外扩约3米,总面积为1992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新华路东侧第一幢建筑东界,南至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北侧花坛北界,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5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总面积为9051平方米。……[详细]
    于子三墓
      于子三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52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上城区万松岭路凤凰山北麓。于子三(1925-1947),又名泽西,山东牟平县人,1944年冬入西迁贵州的浙大农艺系求学,受浙大“求是”学风熏陶和革命思想启迪,毅然投身学生爱国-,任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1947年10月29日,在“反内战、反饥饿、反破孩”的爱国-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上仓桥监狱。1948年3月14日葬于此。墓为混凝土结构,呈半圆形,高1.8米,直径2.8米。占地440平方米。在墓碑和围墙上分别刻有-和吴学谦的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墓曾多次修葺。1996年又重修。……[详细]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位于上城区中山中路261号,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汤寿潜等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自办沪杭甬铁路,次年10月公司附设铁路银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呈准设立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坐西朝东,建于1923年,占地3.385亩,建筑面积3487.42平方米。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五间,三层,为仿西洋古典式建筑,大小房间78间,地下为金库。该建筑东面及北面临街,入口台阶两边弧形石鼓上为爱奥尼克双柱式门楼、门面、台阶,柱身采用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冠戴高突的圆顶。现为杭州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浙江兴业银行旧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4、仓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桥
      仓桥:又名“城中第四桥”,位于城厢街道东仓弄口,跨越城河。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桥长15米,宽3.5米,高4.2米,设计荷载为人行,系古石拱桥。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初夏因北侧房屋打桩造成损坏,经建设局协调,城厢粮管所出资3.6万元,按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了修复。明嘉靖《萧山县志》载:“在便民仓前”,故名。位于城厢镇文化路,横跨于萧绍运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跨径5.40米,拱券用纵联砌置法,桥长15米,宽3.6米。东侧桥栏上镌刻“城中第四桥”,西侧桥额镌刻“丰济桥”和“古仓桥”。桥南东侧有题记一处,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样,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保存较好。1998年4月,公布为萧山市文物点。……[详细]
    萧山极乐寺
      极乐寺是萧山市坎山镇勇建村航坞山麓的一座寺庙。一九九四年十月,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定名为「极乐寺」,属萧山市开放寺院。该寺所处地形独特,「青龙白虎,左旗右鼓;前有朝拜后有讲,像把帝王太师椅。」据当地民众传说∶当年刘伯温怕此地出反王,就从水塔桥开始破局,把东江的十个运串乌龟似的小山头砍成二段,痕迹至今犹存。海智法师在发动民工开拓大雄宝殿地基时,正好掘出一块陶瓷八卦牌和一个空洞,空洞内很有规律地排着五枚泥蛋,似在黄卵。今人以为此乃刘国师镇山之物,可惜保管不妥,此物被盗,至今下落不明。极乐寺青山环抱,松竹相间,风景秀丽。「钱塘江边起群峰,深入山中又一春。」此地穴向巧合,寺中两眼泉井,冬暖夏凉,天旱不涸,水涝不溢,可口甘甜。……[详细]
    136、于谦祠
    于谦祠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县(今杭州)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谋逆罪”在北京遭冤杀,后魂归故土,遗骸安葬于现址。冤案经平反昭雪,明孝宗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现墓区为1982年重建,由墓区与祠庙区组成。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各厅、殿陈列着于谦生前史料、实物等。墓区松柏围绕,庄严肃穆,与岳庙一同成为西湖边不可多得的爱国教育人文景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青山,烈火焚毁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交通:位于西湖三台山麓。乘4路、308路、599路公交车到赤山埠站下车,然后步行前往。浙江绍兴市……[详细]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墓园遗址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墓园遗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墓园遗址,又称血园陵,位于杭州市西湖景区南高峰。2011年属地管理单位对陵园进行整体整治和保护修缮,基本恢复陵园原有形制格局,并对公众开放。截至目前,血园陵累计接待党员廉政红-旅、市民公益祭扫、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红色主题教育等各项活动人次3万余人。为讲好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还特别建成一支为市民提供游线咨询和讲解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为参观者提供更优质人文服务。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墓园遗址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昌硕墓
      吴昌硕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超山大明堂外西侧200米山坡上。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别号缶庐。安吉人。中国篆刻家、书画家。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著有《缶庐集》。遵其生前遗愿,1932年墓成,灵柩由沪移葬今址。60年代墓曾被破坏,1980年修复。墓高2米、直径3米。墓碑刻“安吉吴昌硕先生墓”八字。高1.4米,宽0.65米。系诸乐三补书。墓右前侧亭内立墓表一通,记述其生平事迹。冯?撰文,于右任书丹,章炳麟篆额。墓台下左前方塑吴昌硕全身立像一躯。墓左侧建有吴昌硕纪念馆。……[详细]
    139、蒋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庄
      蒋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01-1923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西湖区花港公园东大门附近。为无锡人廉惠卿所建,原名“小万柳堂”,旧称廉庄。宣统年间转售给南京人蒋苏庵,蒋得此楼后,改建屋宇,并将小万柳堂易名为兰陔别墅,俗称蒋庄。蒋庄主楼建于1901年,东楼于1923年建成。1950年4月,中国学者马一浮(1883-1967)移居于此。蒋庄占地面积3168平方米,建筑面积129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面阔三间,通面宽15米,通进深12米。单檐歇山顶。四周回栏挂落走马廊,与西楼相接。东楼正面重檐,南北观音斗式山墙。主楼于1990年修缮,现辟为马一浮纪念馆,对外开放。……[详细]
    塘栖广济桥
      广济桥(又名碧天桥,通济桥),是古运河上唯一大跨度的七孔石拱桥,桥长78.7米,面宽6.12米,顶宽5.2米,端设石阶八十,石栏素面,桥栏饰有卷云抱鼓石,又有望柱六十四,上刻覆莲,中孔跨径15.69米,顶拱镌有“弘治二年”字样。广济桥广济桥始建年代不祥,已无从考证,据说桥建成于唐代宝历年间。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桥塌,百姓来往均靠摆渡,每逢风高浪急,总有人落水遇难。此时,宁波义士陈守清挺身而出,筹资建桥。因所需资金甚巨,故陈守清便搭乘便船至京城,以铁链束缚自身向来往官民募捐。此事惊动了官府,太后、太子纷纷助金赐银,朝廷命官也纷纷解囊,使陈守清募得巨款,历时九年,终于建成了这座七拱长桥,时为元年1498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