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41、曲斗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斗桥
  曲斗桥,位于建德市航头镇大店口村曲斗湾自然村,横跨曲斗溪南北两岸,建于南宋初。据《寿昌县志》载,曲斗桥在县(今寿昌镇)西南12.5千米处,垒石为三道,宋中兴后建,上有石栏,为寿昌、龙游通衡州之地。桥为平桥,长10.2米,宽2.6米,高2.4米。桥墩两个,采用伸臂式叠砌法,下部有一大块石琢成分水尖,两墩间距为3.4米,桥面用34块石板铺成。桥两旁原有石栏杆,现已无存。曲斗桥坐落在航头镇大店口村曲斗自然村的西溪上。桥为三孔石梁桥。两个桥墩,采用伸臂式叠砌法,桥面用34块石板铺砌。曲斗桥虽然历经800多年的河水冲蚀和风雨洗礼,如今仍然坚实牢固,供行人通行。2010年,曲斗桥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蕙兰中学堂旧址
  蕙兰中学堂旧址位于建国中路36号,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开辟为杭州第二中学惠德校史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战时期,蕙兰中学堂旧址曾是杭城最大的难民收容所,先后共庇护了上万名妇女儿童,救助了数万名难民。为发掘这段历史,庆祝杭二中百廿校庆,杭二中重新梳理史料,对旧址展览重新布展设计,丰富完善了抗战时期庇护难民的这一部分史料,并特意建立了“蕙兰时期难民收容所旧址纪念室”,设计并制作了“庇护”及“汇流”这两组雕塑,目前已经接待了校外数千人的参观和访问。蕙兰中学堂旧址立足于延续教书育人的使命,将建筑开辟为校史馆,并发掘史料建立纪念室的做法,对杭州教育、杭州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贡献,是杭州文物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详细]
西天目山墓塔群
  西天目山墓塔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元—民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佛教禅师墓塔,保存数量较多。其中藏云塔群建于元代,共有五座,形制古朴;其院中塔保存较完整,六边形石质,塔身由基座、塔身、仰石等组成,塔刹分宝珠、仰莲、宝顶等部分。法云塔,建于元代,后经重建,形制类似四门塔,但体形较小。也是建于元代的重云塔,圜身穹顶,形如墓丘。清代墓塔中建于康熙年间的晦石塔,制度规整,分别由台基、须弥座、覆莲、塔身、顶檐、塔刹等组成,塔高近三米,是塔群中最高大者。 西天目山墓塔群现知最早的建于元代,以清代墓塔居多,一般体量较小。有些墓塔刻有禅师简略的生平。多数墓塔保存完整。……[详细]
龙门塔(含余四山墓)
  龙门塔(含余四山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白灰饰面。花岗岩基座。塔身表面素面无饰,每层每面砌出券门,有些做成假门。腰檐用菱角牙子结合平砖相间叠出,檐角有起翘。用瓦条砖结顶。塔顶较平缓,塔刹已毁。塔内部有梯道,为所谓“壁内折上”形式,可沿砖砌梯道转折登临。据记载,该塔为明代余四山所建。余四山墓,表面为青石仿木结构,三间两檐带两翼墙面,包括柱子、额枋、斗拱、瓦檐及格扇门等,仿制得很真实。墓前石象生有马、虎、羊等。余氏为明隆庆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两处建筑各有特色,现保存较完整。……[详细]
汤寿潜故居
  汤寿潜故居位于进化镇大汤坞新村,由祖宅和新宅两部分组成。2017年和2020年,区、镇两级分别对新宅和祖宅进行了整体修缮。2018年,进化镇对新宅进行了陈列布展,开放为汤寿潜故居陈列馆。去年,汤寿潜故居陈列馆被公布为省级乡村博物馆。汤寿潜,人称“布衣都督”,新宅辟为陈列馆之后,生动地展示了汤寿潜先生爱国爱民,立志图强,克己奉公,勤政廉洁的高尚情怀,是一部爱国主义与廉政教育的活教材。故居为三间西向木构建筑中的北端一楼一底,是汤寿潜出生之屋。旧居离故居不远,为一四和院,前临池塘。院内正屋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中为天井。2023年7月,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新叶村乡土建筑
  时代:明至民国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毗邻兰溪市。新叶村西为玉华山,为祖山,北为道峰山,为朝山,村东和村南各有一个小土丘为狮山、象山。这里的村民多叶姓。2010年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宋嘉定元年,始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玉华夏氏,后夏氏逐渐湮没不闻,而叶氏则繁衍成庞大的氏族聚落。现已传至第29代,共有人口3900多人。新叶村内有保存较好的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主要古建筑有西山祠堂(万萃堂,祖祠)、抟云塔、文昌阁、有序堂(总祠)、进士第、永锡堂、种德堂、崇仁堂(分祠)、双美堂等。……[详细]
南宋孝宗御碑
  南宋孝宗御碑 径山景区径山寺旁含晕亭遗址上。碑石取材太湖石,由底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通高5.3米,碑身高3.26米,宽1.34米,厚约O.4米。正面有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八个大字,四周绘刻龙纹,碑阴有宋楼钥书“重修径山兴圣万寿禅寺碑记”。碑亭久废,碑石剥蚀严重,碑额与龟趺已不成形。现因径山寺重修时被填补完整,龟趺惟妙惟肖。现有一御碑亭,改原木质亭为石雕亭。 历代祖师名衔碑 径山景区径山寺。历代祖师名衔碑,元至正庚寅年(1350)刻,高1.41米,宽0.66米,厚0.16米。碑面镌有61代祖师法名、俗名、忌辰等;碑阴刻有咏五峰诗五首。 ……[详细]
148、双烈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烈园
  双烈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现代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富阳镇鹳山东南山腰。双烈园因郁华、郁达夫兄弟两烈士而命名。郁华(1884-1939),字曼陀,富阳人,法学家。1932年,任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因为人刚正不阿,同情革命于1939年11月23日遭暗杀。郁达夫(1896-1945),名文,富阳人,文学家。与郭沫若等创办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抗战时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队杀害。双烈园由郁华血衣冢、双烈亭及松筠别墅三部分组成,自南向北呈一线分布。……[详细]
杭州林风眠故居
  林风眠故居位于仁寿山公园里,是林风眠先生于1934年亲自设计和建造的法式宅院。1999年修整后,开放供瞻仰,故居内展出林风眠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原样保留了画室等陈设。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广东梅县,6岁学画,中学毕业赴法留学。1928年创立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前身)。抗战时期-内地,胜利后回到杭州,1991年逝世。故居内展出林风眠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原样保留了画室等陈设。地址:灵隐路3号保护范围:东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南至南侧绿化带南界,西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总面积为187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木构建筑东侧小道西界,南至现状道路北侧路缘石,西至10米等高线,北至15米等高线,总面积为7713平方米。……[详细]
浙江省第一师范旧址
  浙江省第一师范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现代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下城区凤起路238号。原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背景下创办于1906年。辛亥革命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堂。是当时东南几省著名的学府之一,浙江新文化运动的摇篮。1920年在此爆发过著名的“一师风暴”。旧址占地80000平方米。原建筑共七进,每进平面呈“一”字形,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每进三间以廊相连。今校内尚存第一进建筑及“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堂”石刻匾。一进建筑共21个开间,通面宽70.56米,通进深10.63米。石匾立于学校碑廊内。……[详细]
灵隐寺石塔和经幢
  时代:五代、北宋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寺内。两石塔始建于五代或北宋初,系钱弘俶重建灵隐寺时而立,当时立塔四,今唯存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之双塔。两石塔相距42米,皆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两经幢分别位于天王殿东西侧,据经幢所镌之《建幢记》及附记中所载:石幢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乃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为多层八面形,下部三层须弥座,幢身上刻“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和“大佛顶陀罗尼”-。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纱帽山窑遗址
  纱帽山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春秋战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是春秋战国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合烧窑址。窑址文化堆积较厚,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器形有碗、罐、瓮等。烧造历史悠久,分布范围较广。印纹陶与原始瓷合烧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遗存的一个主要文化特征。这样庞大的印纹陶和原始瓷烧造中心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历史价值。 印纹陶与原始瓷正处于从陶过渡到瓷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制作工艺对瓷器起源和发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细]
龙门建筑群
  龙门建筑群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山乐堂位于龙门镇龙门五村,建于民国。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两坡硬山顶,观音兜墙,为走马楼台门屋,由院门、前厅、天井、厢房、正厅、后天井与后厢组成。占地面积490.05平方米。天井四周木雕工艺,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檐柱牛腿圆雕狮子、人物故事图案,“和合”、人物瑞兽雀替,檐下有垂柱。天井四周梁枋、夹缝板等用深浅浮雕套用工艺,有渔渎耕樵《三国》故事,刀马人物。飞禽走兽,龙凤鹤鱼等丰富内容图案。主人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喻,命名为“山乐堂”。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万佛金塔地宫
  万佛金塔地宫万佛金塔地宫系仿泰国皇宫式建筑。塔身内外供奉9999尊金佛像,连同建筑本身造型恰是一尊佛像,故称“万佛金塔地宫”。地宫内金砖铺地,金碧辉煌,豪华壮观。其中央有一座21尊地藏菩萨金塔,分3层供奉,形成塔中有塔的奇观;长3.5米的象牙微雕,雕刻有《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像和8万字的-;还有《中华佛教二千年》巨典(绝版)和众多国家一级佛教文物展示等。万佛金塔地宫广场上供奉着一尊高2米、长6米、重16吨、国内最大的玉卧佛像,系整块缅甸玉雕琢而成;佛像周身用宝石、珍珠、玛瑙等镶嵌,系释迦牟尼佛的“吉祥卧”,又称“涅磬之像”。……[详细]
兰陔别墅
  建于民国初年,属中式庄园别墅,位于花港观鱼侧,又称“蒋庄”,建筑面积405平方米,内有“真赏楼”、“香岩阁”、书房“蠲戏斋”等。曾为马一浮寓所,现为纪念馆。宅的前身是“小万柳堂”,清宣统年间,南京人蒋国榜从无锡著名金石书画收藏家廉惠卿处购得此堂,民国初年改建屋宇,广植花木,易名兰陔别墅。1950年4月,应弟子之请,一代儒宗马一浮定居在此。他时常在花港的长廊上散步,对弟子说:“做人乃一幸事,借彼可知天下之真。”激励天下学子应像一锭在熔之金,向上向大向博求索,以便“树我邦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山方氏墓
  后山方氏墓位于杭州市建德市甘溪村后山。据墓碑记载,该墓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建,为墓主方氏及其妻妾吴氏、项氏、叶氏、陈氏、鲍氏的六人夫妻合葬墓。墓向朝北,占地84平方米,墓整体平面呈椭圆形,墓进深7米,封土堆高2.5米。墓碑立于墓面正中央,为仿冲天牌楼式造型,四柱三间,左右设抱鼓石装饰。碑面雕刻蔓草纹装饰,望柱上饰莲花纹。墓碑刻字为阴刻楷书,分别记录墓主人及其身份、立碑人、立碑时间。拜坛呈半圆形,进深5米。后山方氏墓年代久远,为了解当地方氏先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现为建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7、祥符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符桥
  祥符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祥符桥始建年代不详,在南宋地方志中对该桥已有记载。现桥为明代建筑,五孔石梁桥,南北向横跨宦塘河,长28米,宽3.6米。桥栏板有素面和须弥座两种形式,望柱头雕饰覆莲或石狮。祥符镇境内有纵横交错的河汊、浜荡,新开运河和宦塘河从镇中穿过。自南宋起,苏、湖、常、秀、润诸州纲运及米舟,都经过祥符镇抵达杭州。祥符桥作为镇内的主要桥梁,发挥过重要的交通功能,从侧面反映了祥符镇的历史风貌。该桥还是杭州市区不多见的梁式桥之一,桥上雕刻较有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钟阿马烈士陵园
  钟阿马烈士陵园位于交通方便的云许公路边,佛山村附近的茶墩山下,坐北朝南,墓后群山起伏,苍松翠柏,衬托出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整个陵园比原来的墓地扩大许多。钟阿马烈士是闻名全省的南乡砍竹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曾任中共上堡党支部书记,中共萧山县委委员,南乡农民武装组织“铁血团”团长,南乡砍竹暴-动-总指挥。砍竹暴-动-失败以后,钟阿马不幸被俘,于1930年8月30日在临浦峙山脚下英勇就义。解放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修建了钟阿马烈士墓,后又定为萧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建烈士陵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设施更加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紫柏墓塔
  紫柏墓塔 径山景区径山寺大雄殿后山上。紫柏墓塔为紫柏大师墓,在径山寺大雄殿后山上。紫柏真可(1543—1603),字达观,号紫柏或紫柏大师,俗姓沈,江苏吴江人。嗣法于虎丘明觉。明万历七年(1579),在径山寂照庵开刻《大藏经》。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为“矿税令”一案牵连入狱,被定死罪,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二月十七日,端坐而逝,世寿61岁。次年九月,由其弟子等移灵龛南归,先安置径山寂照庵,万历四十三年(1615)冬,再葬于后山,次年安灵骨于塔,题名为“紫柏大师塔”。 ……[详细]
基督教青年会会所旧址
  基督教青年会会所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18-1919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上城区青年路27号。杭州基督教青年会由地方基督教人士发起创办,以“非以役人,乃以役人”为宗旨,曾开展平民教育,赈灾救济等活动,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现存建筑由主楼与钟楼等组成,占地面积4484.38平方米。主楼建于1918年,三层西式洋房,外墙用清水砖,券窗,一、二层均设券柱式拱廊。钟楼建于1919年,入口作半圆拱券形,楼内设报时大钟,重1200公斤。该会建筑形式和格局在欧美国家的现存同类建筑中也不多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