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旅游

西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孙蔚如故居
  孙蔚如故居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道豁口村三组,属于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孙蔚如(1894-1979),灞桥区豁口村人,曾任国民党三十八军军长,陕西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民革陕西省主任,陕西省副省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等职。旧居建于1927年,有南北两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门房、前楼、后楼及东西厢房等。楼均为砖木结构的两侧结构。该旧居是灞桥街道办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近现代名人建筑。它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发展及名人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古栎阳桥
  古栎阳桥栎阳桥位于阎良区北屯乡与临潼区栎阳镇交界的清河上。距阎良城区7.5公里,是阎新公路一重要桥梁。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县北五十里清河上栎阳桥,明总督武志望倡建”。是一青石条拱桥,坚固耐用,宽7.5米,长30米,高8米。1994年,由陕西省公路局,在古栎阳桥上游150米处又建一新桥。新桥长166米,宽13米,为钢混式双柱,八孔。桥高15米,适应阎良南向交通需求。原桥已成为阎良文物古迹而被保护。……[详细]
汉宣帝刘询墓
  西汉宣帝刘询墓位于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南,始筑于元康元年 (公元前65年),初元元年(公元前 48年)汉宣帝葬此,为西汉诸帝陵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园平面方形,边长430米。1982~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陵园、寝园遗址和陪葬坑进行了钻探和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 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南旅游线路:大兴善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青龙寺……[详细]
鼎湖延寿宫遗址
  鼎湖延寿宫遗址位于今蓝田县焦岱镇,汉上林苑最东部。也称鼎湖宫,是汉武帝时修建的离宫,为汉上林苑内十二宫之一。198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勘探和发掘。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多处夯土建筑基址,宫城城墙基址断续可见。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堆积,以云纹瓦当最多,文字瓦当有“鼎”、“鼎湖延寿宫”、“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此外,发现有成排的排水管道和散水等。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秦陵地宫
  秦始皇陵地宫是指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临潼县的骊山,亦称骊山园;但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却一直没有确定答案,直到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详细]
西北一印旧址
  西北一印旧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是国家“一五”期间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印染厂,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印染厂。全厂占地24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830平方米,职工2900人。厂房为1956年筹建、1960年投产,为毗邻的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产品漂染、印花。西北一印在中国现代印染行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1960年至80年代末生产近30年,其高峰期为60年代及80年代,产品遍及前苏联、古巴、越南、东欧等30多个国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西北一印是中国纺织印染企业近代发展的一个缩影,是陕西近现代轻纺工业中的骄傲,具有极高的工业文化遗产价值。该厂旧址是研究中国50年代经济中心西移,经济飞速发展的实物资料,是中国纺织印染企业在近代发展中的一个缩影。……[详细]
滹沱村遗址
  滹沱村遗址位于户县秦渡镇滹沱村东和南留村之间的高地上,与镇西北的长安县文王灵台遗址相对峙,东有沣河流过。属西周遗址。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600米,文化层厚2.8米;出土有石斧、石鬲足、陶罐、陶网坠及有孔蚌镰等,以陶器残片为多,铜器亦有发现。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愍王朱樉墓
  愍王朱樉墓·杜陵乡大府井村东北。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54米,南北48米。神道东西30米,南北225米。西侧陪葬墓:封土东西36米,南北33米。东侧陪葬墓:M1封土东西30米,南北30米;M2封土东西40米,南北36米;M3封土东西30米,南北30米;M4封土东西27米,南北27米。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详细]
西安城墙玉祥门
  玉祥门是西安城墙一城门,又叫小西门,是西城墙一门,西门以北。民国时,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玉祥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饿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玉祥门外有玉祥门广场,道路为大庆路,门内为莲湖路。 景点位置西安市莲湖区二环路沿线商业经济带……[详细]
任家庄门楼
  任家庄门楼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劳动路北段。始建于清,曾是任家庄村的村门,建筑面积约19.4㎡门楼高约8米、宽约3米,砖木结构,现存有一扇木门,门道石基上有浮雕。门楼上端有两个圆孔,外形酷似汉字中的“囧”字。任家庄门楼保存完整、形制样式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关中地区传统门楼类建筑的砌筑工艺,该建筑作为任家庄村村门,见证了莲湖区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具有典型的历史与社会价值。……[详细]
崔家堡遗址
  崔家堡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甘亭镇西关崔家堡村西南,包括崔家堡、姬家堡,向南延伸到涝河湾一带。遗址地处涝河东岸二级台地上,东西1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度约0.8-1.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北部被村庄覆盖,南部为耕地,中心区地表为耕地,地势平坦,西侧南侧部分地段有断崖,是一处西周聚落遗址。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培支旧居
  西安市兴隆巷42号是高培支的故居,高家大院历经百年沧桑,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先后被批准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培支(1881~1960),著名剧作家、教育家,于1912年创立西安易俗社,曾4次担任易俗社社长,并于解放后率先将易俗社上交国家。高家大院是高培支先生生前旧居,建于清代,因该宅院保留了古朴、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历经百年沧桑后“高家大院”作为我市唯一一所民居院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在2001年2月被市政府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被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占地45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南至北依次有门房、厢房、过厅、砖雕门楼、厢房、上房,是关中两进三开间的标准民居。其中砖雕门楼有一个正门、两个左右耳门,中门额镌刻“平为福”三字,耳门洞上刻为“竹苍”、“松茂……[详细]
灰堆坡遗址
  灰堆坡遗址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位于通远镇灰堆坡村南。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灰坑、居住面和墓葬。地表陶片丰富,其陶质有泥质红、黑陶和夹砂红陶,饰绳纹、线纹、弦纹及-鱼纹、三角纹、宽带纹。可辨盆、钵、罐、尖底瓶、葫芦瓶、陶锉等。1982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灰堆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临潼扁鹊墓
  扁鹊墓位于临潼区纸李乡南陈村东北。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时名医,创造切脉医术,后遭秦太医令李醯嫉妒而被杀。20世纪60年代,此墓尚存直径3米、高1.5米左右的丘冢,冢侧植古柏一株,约70年代被平毁。近年临潼县又重修墓冢,包砌青砖,并建纪念馆对外开放。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流阳陵县城遗址
  流阳陵县城遗址位于马家湾米家崖村东产经300米泾河南岸台地上。呈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南墙残长约600米,东西墙均残长约60米;残高1—2米,基宽3米,夯层厚13—15厘米。因泾河南移,北墙已不存。采集有“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瓦当及外素面、内布纹筒瓦、板瓦残片。西汉景帝时以弋阳县改制,王莽时改为渭阳县。1982年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汉太液池遗址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建章宫前殿遗址西北,今未央区苗圃内。太液池是汉武帝所开的人工湖,高岸环湖,清泓荡漾,犹如沧海之汤汤。池中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山,并用金石雕凿鱼龙等奇禽异兽。池边水草繁茂,平沙上禽鸟成群,风景优美,为皇帝游乐胜地。太液池遗址出土的石鱼今移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景点位置西安市未央区苗圃孙武路……[详细]
217、华胥陵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胥陵
  华胥陵时代:不详地点: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保护范围:南至孟岩村环村路30米,北至孟岩村环村路90米,东至孟岩村六组村民孟庆国宅院西墙,西至孟娲路西段;南北宽60米、东西长13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100米。2008年,华胥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山遗址
  关山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荆山塬关山地带,地表可见大量陶片,绝大多数为红陶、褐陶和少量的灰陶,在南侧和关山居民点的断层可见到文化层,露出长约100米、厚0.5-2.5米,可见到灰坑中包含物有大量的上述陶片及白灰面,陶片中可辨认有陶罐、钵、陶环、尖底瓶等,对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具有一定价值。……[详细]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西北民大)旧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该旧址坐北朝南,共三栋建筑。每栋建筑左右呈中轴对称,为较典型的苏式建筑群,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简称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导创办,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班性质的干部学校,其前身是延安大学。195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名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并于次年5月迁址西安南郊,这即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西北民大从1949年10月到1953年6月在高陵通远期间,先后培养了一万多名党政和专业干部,他们把西北民大精神和作风传扬开去,为大西北的政权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时代:近现代地址:西安市高陵区通远镇东街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外扩10米围合成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通远村西……[详细]
宗圣宫遗址
  宗圣宫遗址时代:西周——宋、元地点:周至县楼观台保护范围:宗圣宫围墙以内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西自墙根至路沿(约5米),北自墙根至环山旅游路(约100米),南自宗圣宫南山门至新碑林北门(约30米),东同A区。2008年,宗圣宫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