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旅游

西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于右任故居坐落于西安书院门52号(原20号、30号)。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于右任二弟于孝先(字佰行)购入做全家住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故居面宽三间,进深八十米,占地面积八百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由门房、花园、厅房、厢房、上房、后院组成,属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52号乘车线路:西安市内可乘6、12、16、23、26、29、31、35、36、40、46、213等路公交在南门站下。走路到书院门,于右任故居纪念馆位于书院门52号。类型:名人故居纪念馆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夏季9:30-12:00,13:30-16:30;冬季10:30-12:00,13:00-16:00;景区周四闭馆门票信息:门市价:10.0元起20元……[详细]
宝庆寺华塔
  宝庆寺华塔位于南门内书院门街西端路北。寺初建于隋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传说唐文宗时将其所食显观音形象的蛤蜊送此供养,并以五色砖建塔,故此寺唐时又称“花塔寺”。寺址原在当时的安仁坊,可能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韩建缩建长安城时,迁建今址。今址仅存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所建砖塔一座。此塔为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平面呈六边形,底层边长2.7米、通高23米。塔身以青砖砌成。第一、二层叠涩出檐后又叠涩内收,檐下砖砌斗拱,一层檐下还有龙、凤等吉祥物装饰。第三至七层塔檐由菱角牙子及数排平砖叠涩构成。第二、四层各面均有拱形小龛,二层各龛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白石造像,系镇国大将军、左监卫门大将军、上柱国梁义深等宦官所造,原为唐光宅坊光宅寺遗物,明代修塔时移此。四层各龛置……[详细]
西峪遗址
  西峪遗址位于周至县西南,属于秦汉时代宫殿建筑遗址。该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暴露出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3处,夯土密实,夯层厚约10厘米左右。在宫殿建筑遗址的范围内,收集和发现的文物标本主要有汉代的瓦当、筒瓦、五角水道、圆形水道、方砖等文物。在遗址的西南方向,还发现有大量红烧土块和较厚的瓦片堆积层。西峪遗址的夯土建筑基址以及大量出土物对于研究汉代建筑形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03年9月24日,西峪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堆村遗址
  黄堆村遗址位于户县草堂镇北堡,东南距宋村二公里,沧浪河流经西侧。包含了仰韶文化和东周、秦、汉、新莽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50米,文化层厚2.5米。出土有石质的斧、刀、镰、凿、锛、笄等,以石斧为最多;陶质的豆、鼎、鬲、仓、釜及扁身陶壶、彩陶壶、彩陶坛;铜质的弩机、镜、鼎、簪壶、秦半两、汉五铢、新莽铲币等;出土的还有玉璧。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建筑群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建筑群位于西安市碑林区西安交大校园内,建于1952年,1959年建成,建筑师为郑贤荣、华冠球等。主楼群包括中心楼、东一楼、东二楼、西二楼及老图书馆等,呈中轴对称的围合式布局,建筑以三、四层为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3306平方米。主楼群采用青砖墙体,机制红瓦坡屋顶,平面形状有“凹”字形、“E”字形、曲尺形、长方形等几种。建筑群为前苏联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风格、中苏文化交流等有重要意义。……[详细]
刘进夫妇墓
  进夫妇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事处(尤家庄村)文景路北段文景公园东南部,南邻王子饭店,北邻凤城三路,东邻文景路,西为王前村。刘进夫妇墓为汉宣帝刘询生父和王夫人的合葬墓。墓冢为夯筑封土,保存基本完整,呈覆斗状,底径长25米,残高约8米,封土表面种植大量灌木,植被良好。墓域周围曾散布残砖、瓦片。现墓葬周围专门建公园对其进行保护。刘进夫妇墓是西安市区内等级较高的西汉墓葬,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墓葬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1年2月刘进夫妇墓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陕西省检察院办公楼
  陕西省检察院办公楼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位于西安西新街1号,西新街因“新城”得名,其发展变化也与新城的沿革密不可分。今天的西新街不仅是行政大街,还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报话大楼、西安市青少年宫等都是街上的标志性建筑。西新街东起新城广场,西至北大街,长432米。西新街街北与新民街、皇城西路交会,街南与尚朴路相接。1927年开拓,因位于新城西而得名西新街。1966年曾改称人民路,1972年恢复原名。……[详细]
长安华严寺塔
  中国佛教华严宗佛塔。建于陕西长安县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塔上镶有石刻“严主”两字,二层上有“无垢净光宝塔”石刻,塔下有唐大中六年(852)刻《杜顺和尚行记碑》,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详细]
周穆王陵
  周穆王陵位于长安县祝村乡恭张村南约500米处。现存一古墓封土,南面有清道光年间所立青石碑一通,上 书“周穆王陵”①旧县志上亦云其在县西南25里恭张村。封土呈覆斗状,东西长18米、南北最长35米、高8米。夯筑而成,夯层厚约0.1米。墓室顶部曾被村民挖开,为高出地面约2米的砖砌穹窿顶。顶下为方形前厅,其南为墓道,北为后室,东、西各有侧室。墓砖长0.35米、宽0.15米、厚0.06米。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护单位。……[详细]
曲江池遗址公园观光小火车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计。占地471亩,在原曲江池基础上2008年7月1日建成,曲江池水面仅南北纵长就达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园内的观光小火车可以让人轻松悠闲的游玩整个曲江池公园,还有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景点。观光小火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可以将途中的景色轻松游览,走累的了时观光小火车更是您休息代步的选择哦。地址: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内开放时间:9:00-22:00门票信息:门市价:30.0元……[详细]
陕西省供销总社办公楼
  陕西省供销总社办公楼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七路85号,西七路开拓于民国时期,初名崇廉路。这里有著名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在老住户的记忆里,西七路上曾有许多深宅大院,那些漂亮的老式建筑,让人难以忘怀。现在,西七路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大院内还有一座民国时建造的“将军楼”,这是民间对它的俗称,其实是一座拥有地下室的单层别墅。省供销总社调研员郑治利说:“将军楼大约建造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好像是杨虎城的一位军机处长的住所,解放后,曾是西北军政交际处。将军楼东边,据说曾是蒋鼎文公馆,形制与将军楼一样,公馆位置就在现西七路七天酒店的地方。”在这里输入你的内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键把所有文字删除,请保留一个或者用鼠标选取后直接……[详细]
樊家义和遗址
  义和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樊家村义和组东,遗址南至石川河二级台地上,北至西韩线。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义和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樊家村义和组东,石川河北二级台地上,沿石川河断面上可见大量陶片、大多数为红色、褐色;灰色很少,同时可见文化层,不同程度的有厚1-3米深的许多灰坑,并夹杂有各类花纹的陶片、陶罐片及动物遗骨等物,对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具有一定价值。2001年2月义和遗址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汉左冯翊城遗址
  汉左冯翊城遗址左冯翊城,原为西汉武帝无鼎四年(公元前113)建置的佐助左内史并掌军事的左辅都尉府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后,随之改为佐助左冯翊的最高官署城,是所谓三辅都尉之一。东汉光武东都后,左冯翊出治本县,与之同驻一城。曹魏初年,改左冯翊为冯翊郡、治所迁到临晋。左冯翊(左辅都尉)城历时300多年。遗址位于县城西南1.85公里的鹿苑镇大古城时,地表层内存有墙基、零星瓦片、陶片及五角地下水管等汉代遗物。1982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唐鹿苑县城遗址
  唐鹿苑县城遗址位于马家湾乡西营村南塬上。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建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并入高陵。该遗址东西长1公里,因被渭水冲刷,现南北宽只有0.25公里。东、西、北三面墙基残存,为窝夯土筑。遗址中有大量唐、宋时代的瓦片、瓷片、砖块等。还有战国时代的陶片。相传周郝王曾在此筑寨屯兵,故有郝王寨之称。又传鹿台将军佐轩辕破蚩尤于此,故有鹿台营之名。元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李思齐又在此筑城戍守,故又称鹿台城或鹿台戍。1982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安交大汉壁画墓
  西安交大汉壁画墓位于今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所在范围内,面积约数万平方米。50~80年代陆续暴露汉、唐墓葬、车马坑10余座。汉墓多为砖室墓和土坑墓,出土陶盒、鼎、盆、釜、灶及釉陶熏炉、奁,五铢钱、铁剪、玉饰品等;唐墓多为土洞墓,出土铜熏炉、熏盒,黑釉瓷瓶及墓志等。另于1987年发掘西汉天象壁画墓1座。该墓葬群的发现为研究西安地区的汉唐时期墓葬形制提供实物资料。2001年2月西安交大汉壁画墓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96、太史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史桥
  太史桥位于户县县城西郊甘亭镇西街村涝河上。桥为花岗石条砌筑,东西走向,十孔拱桥,长75米,桥面宽7.5米。桥建于明嘉靖初年,由邑人王九思倡导主持修建。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雩县(今陕西户县)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曾任吏部郎中。每当夏秋之季,涝河河水泛滥成灾,王九思倡议筹划资金,费时两年建成此桥。后人为纪念他,遂将桥称为太史桥,并在桥的西端修庙、立碑以资纪念。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段遗址
  西段遗址位于临潼县零口乡西段村,地处渭河南的二级阶地上,东为零河,西为戏河。遗址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关中东部发现的一处较大规模的西周遗址。1975年发现一座西周前期的竖穴土坑墓;1976年发现著名的利簋铜器窖藏。利簋铜器窖藏共出土铜器60件和铜管状络饰91件,其中利簋的铭文涉及武王征商的重要史料,为西周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依据。此外,较重要的还有王盂、晕车父壶、陈侯簋等,约为西周晚期物品。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安兴教寺
  兴教寺又名“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樊川少陵原畔,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师葬骨处。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先后曾在洪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宜君县玉华宫等处译经。唐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初五日圆寂于玉华宫,先葬长安城浐河东岸白鹿原,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于少陵原并修建砖塔。次年又在塔院所在地建立寺院,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李亨来此瞻仰,题塔额曰:“兴教”。寺建成不久,曾一度荒废。唐大和二年(828年)修葺过一次。唐以后,屡遭兵燹。清同治年间,寺院多为兵火所焚。现寺内山门三间,耸立原畔,门额题“护国兴教寺”和“法相”“庄严”九个大字,门内钟鼓二楼左右对峙。正院前殿为大雄宝殿,后殿为法堂,正院两侧,各有一跨院,西曰:“塔院”,是玄奘及两弟子的埋骨处;东曰“藏经”,内建藏经楼,藏有《藏经》《……[详细]
高铁寨汉墓
  高铁寨汉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事处红色村高铁寨被200米处,东邻徐家湾南村,西邻EE康城,北临凤城八路。墓葬底周长约400米,残高15米,封土四周均有塌陷和取土痕迹,封土顶部中央有一处2米*2米的凹陷。1982年墓葬暴露竖穴坑墓和砖室墓数座,出土有壶、釜、仓、陶罐,铜镜,玉琀,铅人模型,五铢钱和五株钱范等。该墓群对研究汉代墓葬形制和丧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2001年2月高铁寨汉墓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
  古城西安北院门,清真小吃街,游客摩肩擦背,市井之声鼎沸……在这热腾的人间烟火气中,一处青砖古院落静隐于闹市一侧,大红灯笼下,青砖门檐内,一座古民居默默伫立四百年。这座被人们称为“高家大院”的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清同治十年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得御赐“榜眼及第”牌匾。从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是西安历史上有名的七世官宅。走进高家大院,这里藏着西安唯一一家古典服饰博物馆。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是西安唯一座古代服饰专题博物馆。展现了明清官宦人家日常生活、礼仪寿禧、朝堂礼拜等场景的服饰艺术。馆藏涵盖了织绣、玉石器、金银器、牙骨角器等类别,种类丰富多样,文化价值极高。馆长张义本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