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旅游

洛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洛阳东关清真寺
  东关清真寺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东,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后增建女寺,扩建大殿,升高望月楼等。现存清代建筑大门、大殿、望月楼。大门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大殿坐西朝东,面阔5间,歇山式建筑,殿前设卷棚顶建筑。望月楼为歇山式方形建筑。东关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布局严谨,建筑木构件雕刻形式精美,彩绘书画生动逼真,色泽古朴而华丽,凸显了中国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对于我们研究古建筑地域特色及伊斯兰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景点位置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东……[详细]
142、四龙庙
四龙庙
  四龙庙位于盐镇东村,坐北面南。此庙面阔三间,硬山顶五架梁。出檐有卷云斗拱,屋脊有雕花和走兽,屋内有东西两根主梁,东为荆木,西为枣木,原有堆塑龙形彩画,现已不存。四龙庙创建于明朝中期,后经清雍正、乾隆、光绪时期重修。 四龙庙内景庙屋内北墙和西墙残存有壁画,内容有龙神行雨、花鸟、人物等。东邻一间为供奉火神、瘟神的庙宇,庙内有“重修四龙庙碑”、“清光绪十年”、“重修东村火神庙碑清道光二十六年”等石刻字样。 ……[详细]
二里庙瓷窑遗址
  【二里庙宋代瓷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38公里处宜阳县城关乡二里庙村一带。遗址共4处:二里庙村北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二里庙村偏东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红窑村北1处,面积约600平方米;马底村北1处,面积400平方米。该遗址以烧青瓷为主,也兼烧白瓷、白地黑花瓷、黑瓷、黄瓷等。该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是研究宋代汝瓷的重要窑口之一。类别:古遗址宋地址:宜阳县城关乡二里庙村公布时间:1986/11/1公布批次:第二批……[详细]
皇陵南兆域
  皇陵南兆域位于偃师市高龙镇、大口乡、顾县镇和伊滨区庞村镇、寇店镇、李村镇。概况:东汉王朝共建造了12座帝陵,其中有11座分布在洛阳附近。5座帝陵坐落在汉魏故城西北的邙山上, 东汉 河南省另外6座帝陵坐落在汉魏故城东南的万安山麓,这就是东汉帝陵的邙山和洛南两大陵区。洛南东汉帝陵区葬有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6位皇帝。如今这些陵区内墓冢林立,基本保存着皇陵气势恢宏、肃穆威严的原貌。……[详细]
145、辟雍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辟雍碑
  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义再莅之德隆熙之颂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东大郊村北。1931年出土于东大郊村北东汉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晋太学遗址中,后立于村内。碑首、碑身以整石凿。碑名篆书,正文隶书,刻于晋咸宁四年(278年),记述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哀亲临太学辟雍视察的事迹。碑阴刻述,有太常散骑等行政学官和博士、助教等教职员四百余人,晋隶碑文,字体灵活,风格独特。1996年国务院公布辟雍碑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洛阳广化寺
  洛阳广化寺,位于中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500米处山崖,是北魏所建龙门八寺之一。寺前山坡建有石阶,中有五层高大建筑包括高山门、天王殿、伽蓝殿、三藏殿、地藏殿。唐朝时,天竺国僧人善无畏来中国传扬佛法,公元724年随唐玄宗来洛,735年圆寂于洛阳大善寺,后迁葬于龙门广化寺。758年,唐肃宗于广化寺为无畏禅师立了行状碑。寺中尚建有无畏师塔等。无畏禅师为佛教密宗(又称真言宗)创始人之一。804年,日本真言宗大师空海来中国学法,回国后专门在平安东寺、金刚峰寺创建道场,传播密宗,成为日本真言宗初祖,朝野尊崇。真言宗盛传日本后,多有信徒寻根到洛阳广化寺来朝拜无畏禅师。1988年5月17日,日本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高野山真言宗友好访华团一行70余人,又渡海来广化寺朝拜,并于10月间请赵朴初书丹,在广化寺址立起……[详细]
青龙寺塔
  青龙寺塔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河镇火神庙村东部的山涧之中,该塔始建于明代,原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雕古塔。现存四层,高12米,塔基用石条铺砌,青砖重叠而起,上镶二层釉彩陶琉璃花板,塔身中空上实,每层均有塔窗,陶饰斗拱12个,制方砖密檐,5—7层早期被毁。该塔造型别致,风格各异,具有一定的艺术研究价值。据嵩县志记载:云岩寺修建于唐元和年间(802—821),与青龙寺一山之隔,距今约一千二百余年。青龙寺塔与云岩寺塔林为同一年代所建。……[详细]
洛宁隍城庙
  洛宁县城隍庙位于洛宁县老城西街路北,元至正四年建,明洪武三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复修。主要建筑有正殿、后殿、山门,围以回廊,现存37间。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重拱重昂;正殿面阔5间,单檐歇山式;山门面阔3间,中间有两通柱。其它建筑手法与正殿相同,系明清式建筑,200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古建筑时代:元、清地址:洛宁县故县乡隍城村公布时间:2006/6/1公布批次:第四批……[详细]
白马寺接引殿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白马寺占地面积约为200亩,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景点位置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的白马寺内……[详细]
五顷寺双石塔
  【五顷寺石塔】位于嵩县城南140公里的五顷寺,现存石塔3座,分属喇嘛、密檐、袖阁三种类型,喇嘛式石塔为六棱形须弥崖,坛子形塔身,圆椎形盖顶。密檐武石塔为琵底座,共5层,重叠而起,逐渐缩小,尖顶,塔身中空,上下均呈六棱形。袖阁式石塔分为四层,塔身中空,平面六棱形,各层门窗设置布局合理对称。此三座古塔形式别致,为唐后期子孙塔风格。五顷寺双石塔类别:古建筑时代:明代地址:嵩县车村镇拜石村……[详细]
唐东都明堂遗址
  明堂是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而建造的殿堂,建于公元688年。20世纪80年代经考古发掘。明堂高294尺,南北、东西各300尺,共三层:下层四面对应四时,即春夏秋冬;中层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节气,亦为圆盖,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明堂中间有巨木中桩,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上下通贯,号万象神宫。 景点位置洛阳市老城区定鼎北路……[详细]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位于张午乡苏羊村洛河南岸的高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0米,北临安虎路,南依华岳。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左右,陶质有夹砂红陶、陶灰、黑陶及彩陶。可识别器型有红陶钵、缸、酒器、小口尖底瓶、壶、杯、彩陶盆、缸、钵,黑陶有小口高领缸,夹砂灰陶有觚性杯、-底盆等,纹饰有篮纹、刻线纹、网状纹、附加堆纹和白底彩陶,石器有石镰、石刀、铲等。从出土标本看,应为仰韶—龙山时期文化。2019年,苏羊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隋唐洛阳故城
  隋唐洛阳故城在河南省洛阳市区东部。北依邙山,南临伊阙,东靠瀍水,西至涧河,洛河中贯。隋唐洛阳为东都。外郭城也称罗城,遗址近矩形,周长27516米,除西垣无门,东、南、北三面共开八门。宫城在外廓城西北隅,东墙、北墙各长1400米,西墙长1270米,南墙长1710米。皇城在宫城南,东西宽620米,南北长1000米。含嘉仓城在宫城以东,为隋唐最大地下粮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庆安禅寺
  庆安禅寺原名赵村禅寺。据寺中《重修庆安禅寺碑记》记载,该寺修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至公元1294年),明弘治、隆庆年间及清代均有重修。庆安禅寺历经沧桑和朝代更迭,保存至今。2008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古建筑时代:清地址:嵩县大坪乡枣园村公布时间:2008/6/1公布批次:第五批……[详细]
155、二程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程墓
  二程(程颢、程颐)墓位于伊川县西1.5公里的白虎山下。墓地包括程墓和程祠两部分,墓在后,祠在前。东西全长205米,南北宽137.8米,占地40余亩,有古柏537棵,苍劲挺拔。坟院西北有墓3座,中为二程之父程珦,左为程颢,右为程颐。墓前均有石碑和石供桌。明宣德年间,增设墓前神道,两侧立石人、石马、石羊、石狮子等,今多数已不存。程颢、程颐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由于他俩生前长期在洛阳活动,因此洛阳被誉为“理学渊源”之乡,其“理学”又称“洛学”。二程祖籍安徽徽县,迁居中山博野(宋时保定路博野县,今河北省蠡县)。因避五代之乱,随曾祖父程羽迁河南住洛阳履道里坊。兄弟二人受业于周敦颐。二程所处的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各种矛盾都在激化。在宋王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详细]
韩钧将军故居
  韩钧故居位于新安县北冶镇西地村。建筑面积共有387平方米,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现存房屋4座10间,由倒座1座面阔3间进深1间,东、西厢房2座,均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倒座前出檐,两明柱,鼓形柱础,两窗,门开于正间。1座后房为砖混结构的窑洞,外墙为较规整的红砂石垒砌,整体保存较好。……[详细]
栾川白岩寺
  【白岩寺】 位于栾川县秋扒乡光峻岭北2公里处的白岩寺村。因寺的背后为百丈白岩石壁,放名。建筑年代不详,明清勾鼎盛时期。寺周围群山环绕,树木参天,竹荫蔽日,山门之内,分前、中、大三殿.前殿供弥勒佛像,四角立四大天王,中殿为观音菩萨像,大殿是释迦牟尼像。东西各有禅房。寺内彩色塑像工艺精巧。现存碑碣4通,廊房 9间。……[详细]
偃师杜甫墓
  杜甫墓位于洛阳城东23公里的偃师市首阳山下杜楼村北。墓碑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立,上刻“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之墓”,为河南府尹张松孙手书。墓以青砖包边,八角形,为1956年重修时所砌。墓北原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今已无存。再向北,有杜甫的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尚存墓碑。……[详细]
颜真卿墓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颜真卿墓位于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的村口,村民称之为“颜鲁公坟”。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明碑为县令吕纯如撰写的“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该碑高1.75米,宽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宽0.6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福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太守张松孙和邑令汤毓倬所立。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山化乡政府对颜真卿墓进行了整修,并建立了颜真卿纪念馆。国务委员陈俊生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著名作家吉学沛题写了“一代宗师”的条幅。……[详细]
尸乡沟商城遗址
  尸乡沟商城遗址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发掘。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