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 > 饶平县旅游

饶平县文物古迹介绍

邱成实夫妇合葬墓
  邱成实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在城居委南关外。邱成实,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由福建莆田迁居海阳县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是宋代邱氏入饶始祖,茔墓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墓碑刻“宋始祖枢密院使光禄大夫成实邱公墓”,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后官拜龙图阁学士)旅饶时,曾为之作墓志铭。墓地原在三饶琴峰山南麓,明置县时,因是地择为县署建地,遂迁墓于南坛圩(今三饶镇南关外),1988年冬迁居台湾的邱氏后裔捐资对该墓进行修复,有墓包、祭床、墓埕和摆手,规模较大,型制美观,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2013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是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楚巷居委会中山公园内的景点。建于1934年,1987年重修,是黄冈各界人士为纪念孙中山领导的丁未革命(1907),缅怀先烈志士而建。坐西向东,戏台式形制,前台后房。面阔12米,进深10米,面积约12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台中间壁面嵌着石碑二通,右为民国23年碑,由6块组成,分别镌刻343位丁未革命牺牲的壮士英名和纪事文;左为1987年重建碑记。纪念亭正面上方为“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具有重大革命历史价值。1981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侯山摩崖石刻
  侯山摩崖石刻位于饶平县海山镇浮任村侯山上,当地俗称“松磐石刻”,刻于清代。松磐由巨石组成,周边有榕树,构成一幅天然景观。在巨石上有4面石刻,其中3面朝东,1面朝北,总面积约为8平方米。分别为“海山之雅”,行书横写,字大35�35厘米;“松磐胜概,坐憇堪忘俗,登临可问天”,行书,横竖写结合,字体较小,落款“侯山林弘度题”;“山海奇观”,行书横写,字大56�6厘米;“虫二”,正楷横写,字大65�65厘米,落款“会稽沈文耀题”。石刻较为集中,年代久远,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4、和庆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庆楼
  和庆楼位于新丰镇溁东村,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 座西向东, 建筑面积约625㎡, 二进围屋, 前平房, 后二层半通廊式楼房 ,环环相绕, 全楼共20开间, 各开间有独立楼梯登楼,窗棂通雕精巧, 门楼正对众庁(祖祠) , 按传统礼制建造, 屋面檐口均悬挑, 公共水井一口, 石构门第, 门额阳刻“和庆楼”, 石墙基、墙体青砖泥土夯筑, 屋脊翘角,四边规整, 内墙抹泥, 外墙设有枪孔、炮眼, 以防盗匪、械斗和猛兽。地下筑有阳沟暗涵, 楼前池塘一口约3025㎡, 是该村清顺治年间进士谢元瀛的故居,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2017年12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善潮源楼
  二善潮源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二善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呈圆形,直径99米,占地总面积约8431平方米。二环围,内环围前平房,后三层楼房,共分36开间,中心处辟有内埕,水井1口,外环围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44开间,门前池塘1口。石墙基,墙体由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阴刻“潮源楼”。该楼庞大、壮观,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是清末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位于饶平县三饶古城的琴峰山东南麓。因其山形似琴台,故名琴峰山。在山麓偏东创办书院,名曰“琴峰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书院坐西北向东南,占地四亩,建筑面积约二亩,依山势坡度而建。入门前厅与两廊是二层楼房,连接成凹字形,两廊上下各筑成10间房子,为生员宿舍,中间是一天井,后厅因地势高,地基约与前厅楼板平,从天井设石阶登上后厅堂和两侧房子。前厅楼上,题名为“雨化楼”,取“春风化雨”之意。以本县及外地的举人、贡生等学行兼优之宿儒为山长,主持教育生员,以应科举考试。至清末废除科举,琴峰书院即办为饶平县立高等学堂。……[详细]
翁云叟墓
  翁云叟墓位于饶平县高堂镇塘南村尖峰山腰,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墓面为灰沙结构,有墓包、墓亭、祭床、墓埕、墓道碑和部分摆手,墓道碑高185厘米,宽55厘米,内刻有“大明敕封文林郎监察御史翁公之墓,弘治十二年岁次戌年冬十二月吉立,孝子莹理昱旭吉奇立石”,墓后壁还塑有麒麟画。墓葬庞大,占地宽广,构筑精致,型制美观,为饶平县境内明代大型陵墓,现保存较好,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翁云叟翁按察之父,生于明德七年,终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生前官至诰赠中宪大夫,兴化府推官,敕封文林郎监察御史。2013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柘北天后宫
  柘北天后宫位于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西北侧凤山南麓,建于明代,于清康熙年间及1986年二次重修,现遗存主体为清代建筑。坐东向西,二进二廊格局,门前石牌坊1座。通面宽10米,进深16米,占地总面积约24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枱樑构架。前埕正中建造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柱联分别用正楷、草、棣、行四种字体阳刻。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装饰较为丰富。南北侧有水井2口,当地人称为“龙井”、“虎井”。天后宫基本结构保存完好,体现潮汕地区清代坛庙建筑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10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9、里秀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秀楼
  里秀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太石自然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60米,占地总面积约3412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间辟有内埕,楼内共分34开间,水井2口,门前旗杆夹2对,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里秀楼”,落款“清乾隆癸未年孟冬阳月吉立”。灰砂墙体,灰瓦屋面,内埕均用鹅卵石铺筑。该楼保存较好,在饶平北部山区土楼建筑采用灰砂墙体的极为少数,用料独特,至今墙体十分坚固,门楼上方嵌瓷,在土楼建筑上也极为少见,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0、永昌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楼
  永昌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坝上村杨下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4米,占地总面积约2308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二楼辟有走廊,四周环绕,三楼各房之间开有门户,户户相通,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永昌楼”,款“乾隆甲戌年”,石墙基,墙体均用黄泥土夯筑,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其建筑造型高大、壮观,是清代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冈名贤余氏家庙
  名贤余氏家庙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楚巷居委,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清道光、民国年间以及1993年先后重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二火巷布局,有前埕、照壁。面阔24米,总进深49米,面积约1176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枱梁构架。有石鼓、石雕、木雕和嵌瓷装饰,门额石刻“名贤余氏家庙”。该祠系黄冈“三合会”首领,后参加“同盟会”黄冈丁未起义领导人之一余既成祖祠。现辟有黄冈丁未革命陈列馆,2009年9月列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饶孔庙
  三饶孔庙位于饶平县三饶镇镇区中华路饶平一中校内。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清代重修,1963年修缮。坐北向南,现仅保存大成殿,面阔26米,进深20米,面积52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金步、檐步为木瓜叠斗凤髻梁架,平棋下为叠斗凤髻辅作,平棋置“斗八藻井”,正殿后壁安有孔子石像。大殿上方挂有“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六块横匾,屋脊嵌瓷,屋顶均用琉璃瓦铺盖,前面辟有前埕。现大成殿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1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孔子文庙”。……[详细]
陈吊王庙(长彬古庙)
  长彬古庙位于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俗称“陈吊王庙”,始建于明代初期,清道光十一年(1831)、清光绪九年(1883)、1941年及1989年先后重修,为众乡庙宇。坐北向南,二进带拜亭布局。面阔10米,进深15米,面积约15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有木雕、壁画和嵌瓷装饰,门额书匾“长彬古庙”。为纪念抗元民族英雄陈吊王,于明洪武年间,村民在长彬古庙荐祀陈吊王,故长彬古庙又称陈吊王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93年2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陈吊王庙”。……[详细]
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是1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第三次预演,史称“丁未潮州黄冈起义”。为纪念此次重大历史事件和缅怀为革命捐躯的志士们,1934年,黄冈各界群众纷纷捐资,在黄冈城东郊中山公园内,建造了“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该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宽24米,深12米,前为台,后为室。台面为半圆型,台基高0.8米。亭中竖有七块碑文,镌刻着这次旧民主革命风暴的史略和343位烈士的芳名。该亭于1981年7月10日被列为革命纪念建筑物,200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5、涑玉泉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涑玉泉
  涑玉泉位于饶平县黄冈镇城区北部石壁山,半山腰有一巨石,覆盖四周的石头,形成一个天然石洞。洞口高1米,宽1.7米,洞里横直各5米。洞底有一大石头铺垫,依山势向前倾斜,低端有二条弯弯曲曲的小石沟汇聚洞口,清泉便从石缝中冒出,泉水甘甜。明嘉靖年间,有文人墨客在巨石上刻有“涑玉泉”三字,至今石刻尚在。另有三幅石刻,分别为乾隆十七年“玉泉留吟”;同治六年季秋凤冈督军使者顺德张殿雄撰书的“涑玉泉诗”;“录--句题诗”,年代不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81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星村八角井
  南星村八角井位于饶平县饶洋镇南星村,建于明代,2002年重修。八角形水井,井深1米左右,原井栏用八块石板和八条方石柱围砌而成,每块石板1.5米,高65厘米,石柱正方形,每边宽19厘米。每块石板上的浮雕内容分别为出水莲花、松竹糜兰、金龟食粟、状元游街、双凤朝牡丹、鲤鱼跃龙门、咬脐郎射兔、狮象把水口八幅图。原出水口处立一石碑,刻着“一鉴清泉”四个字。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10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井栏石柱断二根,8块栏板被盗,用水泥板替代,石碑也已灭失。……[详细]
饶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饶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南麓,建于1987年,是饶平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新民主主义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在饶平壮烈牺牲的烈士而建。坐北向南,碑高18.8米。碑体均用花岗岩砌筑,碑顶用黄琉璃装饰,周围石栏杆围护并设有入口。正面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笔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碑座镌刻400多位烈士英名,前面辟有广场供人们瞻仰驻足,该碑巍然耸立、四周苍柏翠松、庄严肃穆,是我县一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2018年3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8、五全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全楼
  五全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溁西村,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58.6米,占地总面积约3846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门正对面为祖祠,全楼房屋共分36开间,水井2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五全楼”,落款“夫簇光献吉立,岁在重光協洽”。石墙基,墙体均由黄泥土夯筑,内墙外抹贝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基本结构保存较好,较有特色,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饶平泰华楼
  泰华楼位于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坐东向西,四方抹角形,占地总面积约2385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二楼外面还辟有走廊环绕通行,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楼门正对面为祖祠,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泰华楼”,款“嘉庆甲子年建”。下半部块石垒砌,上半部用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坟埔墓葬群
  大坟埔墓葬群为黃冈镇霞绕乡张氏明代祖墓群, 位于黄冈镇霞绕乡中岭大道东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1992年8月重修。坐乾向巽兼亥巳,占地面积约21333平方米。该墓葬群内共有五座墓茔: 主墓为霞绕乡张氏开基祖松冈孝妣之墓;东侧为敬斋公孝妣之墓;乡进士南阳公墓; 东侧边墓茔明寿官, 云冈张公、 柔婉周氏墓; 西侧为诚斋公孝妣之墓;墓葬群构件齐全、 型制美观、规模较大,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2016年10月31日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