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
>
饶平县旅游
饶平县文物古迹介绍
潮州市
饶平县文物古迹
饶平县红色旅游
饶平县名人故居
饶平县十大景点
全部
饶平县特产
饶平县美食
饶平县地名网
饶平县名人
[移动版]
61、
新华楼
新华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下善村,建于1948年。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58.4米,占地总面积约3347平方米。二进围屋,前二层、后三层楼房,中心辟有内埕,楼内共分36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无楼名。石墙基,墙体用田土垒筑,内墙外抹贝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门楼外面上方有泥塑狮头。该楼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中华民国末期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近现代客家土楼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2、
中共饶和埔诏第一区委旧址
中共饶和埔诏第一区委旧址位于饶平县黄冈镇龙眼城村,成立于1931年春,下辖二个党支部,一个是黄冈理发店党支部,另一个是龙眼城党支部,当年第一区委书记为邱月波。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区委领导机关,组织了黄冈龙眼城、李厝乡、田墘、诏安丁洋埔和深湖一带的党员及乡民进行革命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旧址建于清代,二进式宅第,现保存较好,有一定的革命历史价值。 2013年9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3、
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位于饶平县所城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四门建城楼,四角各建敌台,”为千户所,是明清闽粤沿海的军事要地,后住民多以晒盐为业。所城城廓为方形,现东、西、北三门基本完好,南门己拆除;东、北两面城墙尚存,西、南城墙己残缺;城中保存了三街六巷的基本格局,旧时的衙堂、城隍、祠宇、戏台错落其间。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所城。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4、
润丰楼
润丰楼饶平县境内土楼寨总数达655幢之多,润丰楼是其中较具规模、较有特色的一处。润丰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丰联村,背靠“背头山”(省道柏丰线西),建于清道光年间,该楼呈圆形,坐北向南,面积1846平方米,直径48.5米,周长152.5米,楼高10.52米。为二层半,二进一天井,全楼皆以黄泥土夯成,外抹贝灰,共有房屋29间,公用井一口,广场中间辟有八卦形地埕,楼外围还建有司马第、儒林第、调琴斋、广业轩,该楼小巧玲珑,结构紧凑,现保存较为完好。……
[详细]
65、
汉忠义庙
汉忠义庙位于饶平县柘林镇柘中居委,为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1994年再次重修。坐北向南,二进带拜亭,辟有龙虎井。通面宽12米,进深16米,面积约192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装饰较为丰富。门额“汉忠义庙”正楷阳刻,背镌“万世人极”正楷阴刻。该庙基本结构保存完好,体现潮汕地区清代坛庙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94年5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6、
饶平大夫第
位于饶平县新圩镇潘段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2007年重修,为私家宅院。坐西向东,行偏门,内为“宇公宗祠”及从厝带后包构筑。总面阔42米,总进深38米,占地面积约1596㎡。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有壁画、木雕及嵌瓷装饰。偏门门额“大夫第”,宗祠门额为“宇公宗祠”。大夫第保存有清代壁画等遗存,是目前饶平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大夫第,对于研究饶平的府第建筑布局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8年1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7、
华一东华楼
华一东华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栢嵩村华一自然村,建于1949年。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8米,面积1809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8开间,水井1口,石构门楼、门额。石墙基,墙体均用田土垒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各间房间门顶均标有不同名称,有特色。该楼基本完好,是中华民国末期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饶平县域近现代土楼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8、
旗头山炮台遗址
旗头山炮台遗址位于饶平县柘林镇下岱村东面旗头山山峰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坐西北向东南,朝向东南大海。营寨墙高约4米,厚2米,由灰沙混合筑成,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正座分成三格,前格是炮位,设炮台8座,整座炮台宽24米,长40米,大部分破损,中格是大厅,为厨房食厅连接正座的北面,后格是营房,设营房26间,驻兵62人。该遗址基本结构尚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88年10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9、
东泰楼
东泰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康东村城下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后有重修。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5米,占地总面积约2149平方米。二进围屋,前二层、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有26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石墙基,墙体均用田土垒砌而成,内墙面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保存较好,是清代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0、
饶平明清古寨
明清古寨位于樟溪镇乌溪村,全楼以黄泥土夯成。该楼总建筑面积2348平方米,共有楼房54间,水井3口。全楼为两围两层结构,首层为生活居住,二楼用于储物,内楼“紫来楼”建于明嘉靖年间,外楼“拱赐”建于清康熙年间,前后相隔60年,跨越明清两个朝代,故称明清古寨。整楼防御功能齐全,由于内外楼建造年代不同和主次之分形成内高外低,在潮汕土楼造型中实属罕见,可谓明清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中潮汕土楼民俗文化之精粹,古建筑之瑰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1、
雁溪楼
雁溪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鸭母坑自然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坐东北朝西南,呈圆形,直径48米,占地面积1809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水井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阴刻“雁溪楼”,石墙基,墙体由黄泥土夯筑,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规模较小,保存较好,是清末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2、
余氏大宗祠(敦本堂)
饶平余氏大宗祠(敦本堂),位于饶平县黄冈镇西门居委丁未路北,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 淸乾隆十三年(1748)重修,2007年、2010年修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格局, 有照壁,歇山顶、桔红色琉璃瓦、木瓜抬梁构架,建筑面积902平方米。宗祠聚集了嵌瓷、石雕、木雕、彩画等潮州传统工艺的精华, 保留原建筑的风貌, 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6年10月31日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3、
新彩楼
新彩楼位于饶平县饶洋镇赤棠村,背靠“西岩山”(省道柏丰线西),呈圆形,座东偏南23度,面积2769.8平方米,直径59.4米,周长186.59米,楼高13.6米,四层半,二进一天井,全楼皆以黄泥土夯成,内抹贝灰,楼内共有房屋32屋,公厅一间,中心为广场,水井二口,该楼是饶平境内楼层最多、最高的土楼,现保存较为完好,19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在这里拍过电影《天赐》,近年台湾也在这里拍过电视剧。……
[详细]
74、
饶平谢氏宗祠
谢氏宗祠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溁东村,座北朝南。始建于明正统乙丑年(1445),清康熙癸酉年(1673)、清雍正癸卯年(1772),民国壬戍年(1922),共和甲申年(2004)重修。 驷马拖车格局、三进两院结构,长64米、宽46米、总建筑面积2944平方米。谢氏宗祠是传统古村落代表性的建筑,木雕石刻,嵌瓷彩绘、红桁蓝桷,颇具潮州地方特色,2017年12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5、
隆南朱氏宗祠
隆南朱氏宗祠位于饶平县海山镇隆南村南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清光绪年间重建,1980年及1991年重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格局,有照壁。通面阔13米,进深22米,占地总面积约481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有木雕、石雕和嵌瓷装饰,门额“朱氏宗祠”。至今祠内保存有一定的历史文物,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3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6、
茂芝会议旧址
茂芝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重要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上饶镇茂芝圩的全德学校。全德学校,原名龙冈书室,俗称塘唇书斋,有一间教室,一个房间,一个天井,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1927年10月5日,朱德同志率南昌起义军抵达上饶茂芝,指挥部设在全德学校,并在这里召开重要的军事决策会议。全德学校旧址现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详细]
77、
永善东华楼
永善东华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永善村,建于1952年。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35米,面积962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二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有22开间,水井1口,门楼用青砖构筑。石墙基,墙体均用田土垒筑,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现保存完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近现代客家土楼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8、
镇福楼
镇福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马坑村,背靠“西岩山”(省道柏丰线西)始建于明永乐11年(公元1413年),该楼呈椭圆形,大门座向为东偏南8度,面积6936平方米,南北为97.7米,周长295.4米,楼高10.86米,三层半,三进三天井,共有房屋60间,皆以黄泥土夯成,内抹贝灰,楼内中心外辟有广场,呈椭圆形,有八角井一口,门顶有凹石刻“镇福楼”三字,石墙基,墙体均用黄泥土夯筑,灰瓦屋面。楼外墙辟有枪眼、炮眼、地下筑有阴沟、暗涵。该楼庞大、壮观,是饶平客区最大的土楼,现保存较为完好。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79、
饶平南阳楼
南阳楼位于饶平县上善镇永善村,与大埔县接壤,始建于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该楼呈圆形,大门座向为西偏北34度,面积1561平方米,直径44.6米,周长138.44米,楼高10.76米,三层半,二进一天井,共有房屋26间,皆以黄泥土夯成,楼内中心处设有圆形广场,水井一口,门楼上方有凹刻“南阳楼”三字,两旁写有对联,是饶平县655幢土楼寨中至今保较较为完好的一处。……
[详细]
80、
兴渭楼
兴渭楼位于饶平县浮滨镇溪楼村,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向东,呈圆形,直径60米,面积2827平方米。二环围,内环围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26开间,中间辟有内埕,水井1口,外围二层楼房,共分48开间,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镌“兴渭楼”,灰砂墙体,灰瓦屋面。该楼规模较大,基本结构较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饶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饶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饶平县A级景区名录
·
潮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
·
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