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长沙县旅游

长沙县文物古迹介绍

李维汉故居
  李维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区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并被选为中共四届、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根据……[详细]
紫竹山开元寺
  紫竹山佛寺坐落在玉皇山西坡腹地,她被倚玉皇山主峰,面向高桥新镇,两厢层恋拱护,呈“左青龙右白虎”环抱之势,其地形地貌颇似一只潜于崖下的水獭。据前辈老人说,这里本叫“獭鼻头”,是当地郑姓大户的祖坟地。郑家有三个儿子,均在外省为官,某年某月,三兄弟不约而同地回家省亲,都不约而同地叙说自己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一白衣老妇人说这块坟地是她的屋场地。三兄弟见面后猛然醒悟,那白衣妇人不久是观音菩萨么?于是,郑家的祖坟就理所当然地迁走了。明末清初年间就在这獭鼻头上建起了“紫竹山佛寺”,距今已有360余年历史。……[详细]
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
  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影珠山抗战遗址文化公园位于长沙县福临镇,此次开放的为影珠山抗战文化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包括影珠山抗战将士墓、五十八军指挥部旧址及新10师指挥部旧址、腰子坡战壕等遗址。在长沙会战中,影珠山作为一道天然屏障、交通要塞,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激战多达几十次。尤以第三次长沙会战最为壮烈。……[详细]
杨书樵、杨昌济父子墓
  杨书樵、杨昌济父子墓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是杨昌济和其父亲杨书樵的合葬墓,墓葬坐东南朝西北,墓葬形制为抄手墓,设有墓碑三通。杨昌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学家,参加南学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促成新民学会的成立,筹备建立湖南大学,任教北京大学,其进步思想对中国近代史发展和革命产生了广泛影响。……[详细]
25、明月庵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月庵
  明月庵,原名石彭庵,始建于明代末年,清乾隆47年(1782)更名“云雾庵”,民国25年(1936)改为“明月庵”,位于长沙县金井镇观佳村石磅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重新修葺。……[详细]
刘少奇天华调查驻地旧址
  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位于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1961年4月12日至30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今青山铺镇天华村)蹲点调查18天。其间,刘少奇在天华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认真聆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中央提供科学决策,提出了农民兴家立业“十个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了人民公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纪念馆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由刘少奇天华调查史实展厅和刘少奇旧居两部分组成,陈展面积310平方米。旧址先后获评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1月,被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长沙市党史教育基地。……[详细]
上华山庙
  上华山庙,位于长沙县白沙乡上华村上华山村民组,兴起于清康熙年间,庙宇占地面积42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神坛、观音殿、戏楼等。……[详细]
杨立三故居
  杨立三故居位于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整体为“凹”形布局,建筑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土砖墙,小青瓦,坡屋顶。故居1954年遭遇洪水冲垮,现存建筑为洪水后复建,后经长沙县委、县政府对故居进行修缮,201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旁建有杨立三生平事迹陈列室,包括树立信仰、建功立业、鞠躬尽瘁、永远怀念四部分内容,全面总结和展示杨立三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故居现已成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1月,被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长沙市党史教育基地。……[详细]
棠坡清代民居遗址
  棠坡清代民居遗址位于长沙县,年代为清咸丰四年(1854),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开慧陵园位于开慧镇杨开慧故居右侧300米的棉花坡。1930年11月,杨开慧家的佃户、农会骨干缪佩秋等,到长沙策划劫法场、解救开慧,无奈军阀防守森严,无法施救。眼见开慧背部左右各中一枪,尚有气息;又向心脏开枪,再砍头。他们冒雪偷出烈士遗体,连夜运回板仓,葬于故居右侧的棉花坡。毛泽东后寄30块银元,以他们3个儿子的名义立碑三通。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建陵园。1969年杨母向振熙与开慧合穴,新建合葬墓。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有3级梯形平台,每级石阶百余级。墓冢位于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平台边长18米,石砌,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墓长6.6米、宽5.8米、高0.4米。墓碑横置斜放,长2.7米、宽2.3米,汉白玉石质。其下镌刻毛泽东所撰“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题记。……[详细]
  吴文炳墓位于长沙县,年代为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达明墓位于长沙县,年代为元大德十年(1305),类别为古墓葬。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井茶场墓群位于长沙县,年代为东汉,类别为古墓葬。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严荔邨墓位于长沙县,年代为清光绪八年(1882),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德全墓位于长沙县,年代为198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太守墓位于长沙县,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汉域勒石位于长沙县,年代为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阳城遗址位于长沙县,年代为宋-元,类别为古遗址。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华渡槽位于长沙县,年代为197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回头是岸”石刻位于长沙县,年代为清同治六年(1867),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