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281、皇业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业寺位于埤城镇张巷村西北,是齐梁帝王祖先萧整的居住地,其子孙相继称帝后,于梁天监年(公元502)由刺史王僧辩所建。明代重建,又名“戒珠院”。现存两进建筑,为清代建筑,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三开间面宽11米,九檩进深10米。该寺庙在隋、唐时期规模极大,自明代以后逐步衰落,现存二进原是清代皇业寺僧侣的斋房。原皇业寺大殿及其宅建筑在现存建筑的西北方向,毁于抗日战争。皇业寺是丹阳市级文保单位,南朝齐、梁的历史文化的直接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282、培远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位于埤城镇城南自然村城南老街,建于清代,原有房屋三进,现一、二已毁,现只存第二进房屋,第二进原为明间大厅,五开间,面阔16.4米,九檩进深13.3米,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有卷蓬轩结构,木雕造形很精美。该建筑有一定的的历史、艺术价值。……[详细]
283、彭隍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隍庵位于开发区步家村东约300米处,为宋咸淳年间由僧可观建。毁于1966年,后由村民复建,现存一进三开间面阔13.2米,进深九檩10.7米,硬山式砖木结构,供奉佛像,每逢节日有香客供拜。从外观及内部梁架结构来看,彭隍庵现在的建筑应该是清代中晚期的遗存,对研究丹阳地区清代宗教建筑的布局、风格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戎家山遗址位于云阳镇新民行政村,田家村东南,地处低丘岗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约110米,平顶,地表发现陶片及石器,有里皮陶、夹纱陶几何印纹陶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弦纹等,经考证具有湖熟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特征,现有村民在遗址种植果树。戎家山遗址是经有关专家证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湖熟、马家浜文化特征,对研究江苏新石器文化谱系、社会结构有较高价值。……[详细]
  三城巷枕头山遗址位于丹阳市云阳镇荆林三城巷村西南方向,沪宁高速公路旁,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2002年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线经过该遗址。经镇江博物馆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精美石器、玉器数件。该遗址现南北长130米,东西宽90米,遗址东面损毁小部分,分布面积约为11700平方米。枕头山遗址2002年经局部的考古发掘,证明其中包含崧泽、良渚、湖熟文化特证。该遗址对研究宁镇地区人类文明起源、文化谱系、社会结构等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286、三女墩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女墩位于丹阳市开发区高楼行政村,地处低丘岗地,封土墩,形体高大,墩体呈圆锥形,墩体高出地面约15米,墩底径约120米,墩东面、北面环形,地表面生长着树木,东南面有近现代墓葬,未见遗物。该墓葬形制巨大,是一处贵族墓葬,对宁镇地区商周时期历史文化、丧葬习俗、规制研究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大山边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四周为农田,西边5米是宁杭高速。遗址面积为4318米,高6.4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灰土,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该遗址保存一般,北部的赤山湖在涨水季节,对遗址的堆积时有冲刷损坏,加之长年农业开垦、公路建筑以及在遗址上建现代坟墓使其遗址堆积损坏。……[详细]
  吕凤子(1886.7——1959.12)丹阳人,原名吕浚,我国近代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创办正则女校。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组教授,担任过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任教于江苏师范学院,故居原有平房四进24间,1937年毁于日军炮火。现存平房16间,为1946年重建,最北侧两间为吕凤子居住过。……[详细]
  访仙古街位于访仙集镇西南,共有大街、中街、东街、后街4条街组成,宽2—3米,总长度约640米,街道路面由1×0.30×0.1长方形砂条石铺成。始建于宋代,两侧建筑错落有致,古木挑檐,木栅格窗,显示了江南古镇的风貌。古街中有清代“官酱园”有一代数学伟人“华罗庚故居”,有1938年侵华日军造成“近月轩惨案旧址”,有访仙镇富商“汤通庆民宅”,有清代“访仙桥”等各类建筑。该街区内有宋、明、清、民国时期的各类遗存,对研究古代城镇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等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位于大路镇宗张村王巷里,为古建筑的坛庙祠堂。目前,王巷祠堂作为宗张村委会工农业生产用房。王巷祠堂由崇贤里王氏六世孙元美于南宋绍兴八年(1137年)始创宗祠,明朝末年遭兵灾焚毁,二十世孙瀹、二十一世孙守荣于崇祯庚午年(1630年)重建王氏宗祠,距今已逾380年。王氏宗祠具明末清初建筑风格,全木结构,三雕(砖、木、石雕)工艺精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宗祠坐西朝东,计前、中、后三进,每进五开间,后又在两侧接厢房、偏房二十余间,与主体建筑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581平方米。宗祠原有大门门楼,并有“王氏宗祠”四字匾额,两侧安放石狮,在民国年间建学校时全部拆除。进入中进,门楼上方原雕有“崇贤里”三个石刻大字,门楼内侧传说有一匾额,上 书-“代天觉世”四字,为清末所制。迈过阅台,便是三开间中厅,前檐中央原悬……[详细]
291、积昌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姚桥镇华山村15村民小组张家自然村内,为古建筑的宅第民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约130年左右。系清代李鸿章管家张麒麟所建造,(清李鸿章的管家张麒麟,现安葬于华山的粮棉山。)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共有平房42间,院落东西长45米,南北长34米, 有门楼、厅、正房、边房及院墙,整个建筑占地1530平方米。张家大院自建毕至今,其后人已有7代26户,现仍有6户居住于此屋中。张家大院为仿明建筑,砖木结构,古朴苍劲。砖雕门檐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木刻窗棂细腻典雅,别具一格,其内容为“鲤鱼跃龙门”、“喜鹊登梅”、“八仙过海”等,整个房屋青砖黛瓦,墙高院深,气势宏伟。原大门前有一八字形照壁墙,大门的上额、左右皆为精致砖雕。中厅设有五幅拜寿石马图案,后厅门楼浮雕“孝友家声”字样虽于“文革”被铲,但依然清晰……[详细]
  水晶山南朝佚名墓石刻,位于丹阳市埤城镇水晶山村南,东近水库,南邻烂石弄。经专家认为,可能是齐前废帝欎林王萧昭业陵寝。墓东向,已平。墓前存有石辟邪两只,较完整,南北相对而立,仰首张口,伸舌下垂,两兽作蹀躞状,造型体长而颈短,动作对称。两翼短小,身无纹饰,尾失,足四爪。南辟邪身长1. 85米、高1.45米、颈高0.65米、体围1.62米;北辟邪身长2米、高1.51米、颈高0.73米、体围1.65米。由于辟邪的东边近靠水库,为了不使石兽受损,于1977年冬月将两只辟邪向西高地移动两米,提升高底基座,将石兽起吊上座。……[详细]
  笆斗山战斗遗址址位于丹阳市界牌镇界西行政村芭斗山自然村芭斗山下。1940年11月10日,日军袭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老四团三营驻地。在二十七圩发生激战,以及1942年4月30日,日军届动千余部队包围中央路北特委和新四军51团驻地在窖坝及芭斗山发生7小时激战。这两次战斗中共击毙日伪军40多名,我新四军的梁照、刘培坤、陈金根等20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当时埋在芭斗山下。1985年界牌乡政府在芭斗山建立烈士公墓以及烈士纪念碑。碑正面题有“死难烈士万岁”大字。……[详细]
294、陈东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东墓位于丹阳市埤城镇大贡村北300米处。为一圆墩,墓向朝西,墓四周用条石围砌,直径3.4米,高1.4米。陈东丹阳人,北宋末年力主抗金的爱国太学生,曾先后八次上 书-钦宗、高宗,并率领太学生伏阙--,爆发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爱国学生运动,因言词激烈,引起宋高宗赵构不悦,于建炎元年被朝廷杀害。两年后,朝廷追赠陈东为承事郎,绍兴四年加朝奉郎。墓碑在文革中被毁,1992年重立墓碑,碑文刻“宋修撰陈东之墓”,现保存较好。……[详细]
  “大运河义渡碑”位于丹阳市陵口镇上栅口村南,京杭大运河北河堤上。碑高2米、宽0.95米、厚0.36米,青石质地,碑首刻有“捐造义渡碑”字样,碑左下方刻有“嘉庆二十一年仲冬上浣”字样。碑文记载了京杭大运河上栅口渡口在清康熙五十年(1712)就存在了,历时百年至嘉庆年间老渡船已损坏不能使用,由僧普信从南至存心观北至龙庆寺百余村庄化缘,村民捐资修缮渡口、渡船的历史和捐款人名、钱款等。“大运河义渡碑”是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唯一一块现存的记事碑刻,2005年被丹阳市文化局发现,2007年12月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6、荆村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村桥位于丹阳市云阳镇荆城村,座落于南北向的九曲河上,该桥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里人束崇文建。明永乐年间(1403年)僧一慧重建,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桥长23.7米,桥宽5米,中间宽3.7米,桥拱形顶部有石刻有“荆村桥”三字。青石桥栏上雕有莲瓣纹。1998年村民对桥栏修建过,桥面为花岗青石平铺,现桥仍使用。荆村桥对于研究元明清石拱桥的建造工艺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该遗址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珥城行政村,与祥里行政村分办为两村共有。地处平原田间,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约165米,高出土面约6米,为一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环濠台型聚落遗址,南西两面有环濠河沟环绕。地面有近现代墓葬。地面可采集到红陶片,鬲足、鼎片、夹砂红陶片、几何印纹硬陶片等。纹饰有折线纹、方格纹、几何印纹、直线纹叶脉纹等。遗址被砖瓦厂取土遭损毁,现仅存有2000平方米。珥城遗址对于研究宁镇地区吴文化的社会结构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黄竞西(1897.11—1927.7),丹阳人,曾化名黄丽华、吴福民。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5年经恽代英、刘重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9月任丹阳独立支部书记,1927年6月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史高塔路恒丰里104号开会,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7月遇难。故居现存房屋一间,砖木结构。院墙外有古井一口。黄竞西故居对研究丹阳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凤凰山遗址位于延陵镇联兴行政村西附自然村北200米,为台形遗址,东南至西北长约350米,东北至西南约250米,近似椭圆形,高出地面约4米。1988年6月,312国道施工前勘察时发现,由镇江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1989年7月至11月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300余件,出土文物有素面鬲、腰沿釜、鸭足鼎、鸡冠耳盆、扁方形石锛等,从上至下文化堆积依次为青铜文化、湖熟文化、马家浜文化。凤凰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实6000多年前丹阳就有人类在此居住。 该遗址对研究江苏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以及丹阳地区文明起源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300、符庄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符庄桥位于丹阳市吕城镇西符行政村符庄桥自然村东南,桥始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花岗岩石质地。坐落在南北流向的永济河上。桥东西向,桥长约21米,宽约3米,桥面改建过,加盖方块水泥板,桥身中部南北均有对联一对:“南通大闸千年水,北达长江万里湖”。该桥对于研究丹阳地区明、清石拱桥建造形制、工艺有较高的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