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301、高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陵位于司徒镇大坟村北,又名大坟墩,村以墩名。墩底径约60米,高约13米。据《三国志?吴书》及清乾隆年《丹阳县志》记载,为三国吴大帝孙权之父孙坚之墓。孙坚字文台(155-192),东汉末破掳将军,公元192年攻刘表时战死,归葬于曲阿,孙权称帝后(222年)被追谥为武烈皇帝。据《建康实录》:“黄龙元年四月丁酉追尊,葬丹阳县西十五里孙陵港,吴皇后合葬。”高陵是有正史以及地方志明确记载的孙坚墓葬,对于研究东汉末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根据《贡氏宗谱》记载,贡家祠堂于明万历年间至崇祯十年(1638)年建成,乾隆乙亥年(1755)和嘉庆丁卯年(1801)年进行扩建和维修,原分三进庭院式,现第二进、第三进的西侧各3间保持明代原样,抬梁式木结构,用料硕大。散乱砌放的石板、石雕精美,石望柱完整,现第一进及二、三进的其余部分在解放后,经多次改建为供销社使用。贡氏祠堂第二三进梁架结构具有明显的明晚期建造特征,是丹阳为数极少的明代建筑,对研究丹阳明代建筑的布局、技艺具有很高的价值。……[详细]
303、官酱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酱园位于访仙镇仙桥南路1巷,店铺称“太和坊”,清末民初生产厂名叫“恒升酱醋厂”,是清代访仙乃至镇江地区酿制酱、酒、醋等产品的老字号,产品曾远销镇江地区,全国及南洋地区。清中叶曾被巡抚盐漕部院授予“官酱园”称号,清宣统年其香醋曾获得南洋劝业会颁发的奖章。现存民国时店铺一处,三开间,面阔11.5米,砖混结构,“官酱园”清代木制,木牌现仍保存完好。官酱园对研究丹阳清代,酒、酱、醋等产业的历史与发展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石曼卿神道碑位于丹阳市云阳镇乔家巷东端老中医院内。该碑刻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碑正面朝西。青石制成,碑高1.98米,宽1.03米,厚约0.15米,碑刻“先贤石曼卿神道”下款“明万历王子岁苏州旷鸣鸾立足”石曼鲫为北宋著名诗人,性滑稽,善戏谑,馆职为直学士,客居丹阳,后病死京都,丹阳知县旷鸣鸾立此碑以示纪念。现石质风化。碑面已部分剥落。……[详细]
  导墅老街始建于清代中叶,街道全长三百余米,街道北侧民民有二进居多,南面民居前面临街,后窗临老鹤溪河道。多为一进,大街现有老茶馆、书场和酒肆,街道路面为长条花岗岩石铺筑。导墅老街对于研究丹阳清代街区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张庆善堂”古井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石头巷38幢院墙边。井栏为汉白玉材质,高0.35米,井口内直径为0.3米,井口外沿为等边六角形,每边长0.26米,井栏厚0.1米。井栏西刻有“张庆善堂”四字,井栏东刻有“癸丑年”。……[详细]
307、僧伽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域僧人僧伽圆寂后,葬于泗州,宋绍兴年间在寿丘山建塔纪念。明万历年间徙塔于鼎石山,八角七层仿木楼阁式砖塔,高32米,塔基为条石叠砌,底层平面八角形,每边长3.4米,塔身用青砖,底层每边长3米,高3.5米。以上各层直径依次相应收缩,高度相应递减。转角处有倚柱,每层四门,上下相错,隔层有叠涩腰檐,内木楼板和木梯已改为水泥质地。1962年于塔地宫发现鎏金木塔等文物。塔西有山门一处,山门上有僧伽塔匾额一块,门口有一对户对。……[详细]
  药店于清康熙初年,由唐宗义开创,以秘制主治跌打损伤等病症的“一正膏”而著名于世,至今老店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旧址光绪、民国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南立面为石库门,立两根西方古典式立柱,两旁磨砖分别嵌方石刻,隶书(阴刻)“起首一正斋唐家老店”、“农商部注册石应灵膏”。店内东壁嵌石碑两方,一方为同治八年立,丹徒县正堂永禁碑内容为永禁假冒一正膏,另一方为七世孙唐萼楼立店史记碑。……[详细]
  瓦木公所为清光绪晚期建筑,坐北朝南,现存房屋1进,进深8米,宽18米,房屋前有蓬轩1.5米云头纹,七架梁,前飞檐40公分,所有梁架均为原木,未上油漆,蓬轩上彩云灵芝花斗,象鼻莲花。后蓬1.1米。房屋宽度分别为7米、4米。7米的为三开间。西开间又有分别为3.5米宽的两开间。东西开间有半开长窗,中间全部长窗。东开间有前一后二三个天窗。外墙双线山墙,砖扁砌,脊为三线层脊,小瓦。此公所为清末瓦木工人建立的民间组织。另房屋东南角与东面墙上各有石碑一方。……[详细]
  育婴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夏尔范创立,张公选经理,初为民办,乾隆时为官办,乾隆、道光年间续建,重建于嘉庆年间。占地面积为1 260平方米,共三进,皆硬山顶,第一进大门上横额石刻“育婴堂”三字,面阔三间12米,进深5.3米,高6米,第二进面阔三间11.5米,进深9米,高6.5米,第三进面阔三间11.5米,进深7.5米,高6米。有清嘉庆年间《重修育婴堂记碑》等石刻。……[详细]
  张鹏故居,现位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为同盟会会员张鹏的故居。住宅为两层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楼房,两组三合院房屋,呈“凹”字型,四坡水,平瓦屋面,坐北朝南,西面住宅为三间两厢,东面住宅为五间两厢,西侧二楼凸出一四方凉亭。昔日楼前花木扶疏,绿草如茵,景色秀丽。抗战期间曾被汪伪官员占用。2005年市建设局对房屋进行了保护维修。……[详细]
312、三思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思桥又名再思桥,坐落在市区谷口街,东西向的内城河上。该桥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左右),桥上原有亭,乾降三年(1738年)知县胡葵重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桥高约5米,长18.4米,宽4.8米。桥面由花岗岩石平铺,桥栏是用青石砌成,桥两边也镌刻“三思桥”三字。该桥是谷口街市民出行必走之道,现仍使用。该桥建于元代,并在明、清时多次维护,但一直保持原貌,对研究丹阳古代桥梁建造的形制、建造工艺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1925年“五卅”运动发生后,全国声援,镇江各界在此成立后援会,积极领导各界民众的反帝斗争。旧址为晚清重建之道教万寿宫后殿,硬山顶,面阔三家14.8米,进深11.5米,高10.5米,建于高1.3米石平台上,中有一大券门,整体建筑高大。……[详细]
314、刘贾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贾(?-前196),汉高祖刘邦的堂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1年)封为荆王,镇江是其都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淮南王黥布起兵造反,贾被杀,葬于此。墓前有白色大理石碑,上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楷书“汉荆王墓”。……[详细]
  刻于清同治年间,仅存碑身,高1.9米,上款为“三品御补用道四川夔州府知府前署江苏镇江府事”,下款为“同治十三年(1874)俞德模撰并书”。内容记修筑镇江内外城情况。原在四牌楼街道钓鱼巷东,今嵌北固山东廊壁上。……[详细]
  白蟒台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虬山水库内。俗称牛屎坯,面积11745平方米,文化层厚4.5-5米。1981年试气掘40余平方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导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灰陶、黑衣陶为附,印纹硬陶少见。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方格纹、弦纹等。出土石斧、锛、刀、鬲等。中层陶质、陶色与下层相似,纹饰仍以绳纹为主,上层仍以夹砂红陶为主,出现釉陶和原始瓷。由此下层文化大致相当于商代中期、中层相当于商至西周,上层为西周早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详细]
  陈巷更楼位于句容市天王镇磨盘孙岗陈巷村,清代。建于清末,全用砖砌,平面呈方形,顶平,下部大,有收分,底每边长4.1米,高约13米,顶部部分砖块脱落,获取作警员打更之用。更楼四周为民房,周围的村民以陈姓为多。更楼顶部部分砖块脱落,长年无人使用,年久失修,保存较差。……[详细]
  城头山遗址位于句容市黄梅镇大卓戴家边村句容水库内,现为高出水面略呈椭圆形的小岛,表面平坦,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200米。四面环水,为高出地面7米土墩。现为镇江市级文保单位。1981年、1983年镇江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分别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候晚期至商周、春秋战国各时期的生产生活工具及其它遗物。上层为湖熟文化层,出土文物有:鬲、泥质红陶罐等;下层为良渚文化层,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物:有锛、石镞、纺轮、夹砂红陶鼎等。属于湖熟文化晚期至西周。(《考古》1985年第4期)……[详细]
  赤山停机坪、碉堡位于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街道陈家边村赤山顶部,建于建国后,停机坪面积约200平方米,碉堡20平方米,为当时国家备战之用。碉堡高约4米,有4个机枪孔,碉堡内有通道通向另外一个碉堡,现无人使用。直升机坪台、碉堡表面水泥坚固,没有被破坏现象,保存较好。……[详细]
  殷氏是黄墟的望族,古镇黄墟也因殷氏而闻名于史。据2005年统计,在全镇八十七个自然村中,有殷姓居住的自然村,就有六十七个之多,占全镇自然村总数的77%。目前,全镇姓殷的共有一千四百四十二户,计七千余人,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殷氏六房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黄墟行政村黄墟自然村东南。距今270多年。占地2400平方米的古代建筑殷氏六房古宅,房屋虽已破旧,但整体保存较好。该屋因由当年的巨商殷霹雳的六弟所建而得名。整座建筑按八卦乾坤六段图设置,外人走进房屋仿佛进入了一座迷宫。建筑精雕细琢,是黄墟仅存的一座古民居建筑群。东边为四进住房、西边为六进住房,每进三间。水井两口。目前殷氏六房主体建筑保存完整,砖木雕刻精美,保存较好,部分破旧残缺为文革时期人为破坏。2004年被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