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江苏省
丹阳市
句容市
润州区
丹徒区
京口区
扬中市
镇江市文物古迹
镇江市红色旅游
镇江市名人故居
镇江市博物馆
4A景区
镇江市十大景点
全部
镇江市特产
镇江市美食
镇江市地名网
镇江市名人
[移动版]
101、
葛城遗址
时代:西周至春秋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0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02、
美孚火油公司旧址
美孚火油公司旧址位于迎江路马路东侧,临街而立,原为工人文化宫的一部分,现经修缮后作为西津渡文化旅游公司的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为三层西式建筑楼,整座楼层是曲尺形,高度约14米,正楼南北向,面西,长约29,宽约11米。连楼东西向,长约9米,宽约11米,面北。美孚火油公司系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垄断集团于清光绪年间在镇江设立的支公司,是当时镇江最大的一家火油公司。该公司主营火油,兼营汽油、沥青、机器油、滑润油、白蜡、矿烛等。该旧址于1992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详细]
103、
老西门桥
老西门桥又名宝成桥,俗名西门大桥,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由知县韩万象建造,原为拖板桥,清康熙二十一年宝成桥圮,知县吴之彦重修,清代雍正、光绪年间及民国时重修多次。该桥横跨在西门护城河上,桥东西向。桥长约36.6米,宽约6.3米,高约12米。桥基由青石块砌成,桥栏及桥板民国期间用混凝土浇铸重修过。栏高约1.5米,桥面为近代用混凝土铺面,现仍为市民交通要道。老西门桥不但是丹阳老西门大街明代人民生活、居住的直接见证,更对丹阳明、清桥梁建造的形制、工艺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详细]
104、
束锡琦民宅
束锡琦民宅位于丹阳市埤城镇门楼村下门楼自然村。该建筑建于清代咸丰2年。座向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12.5米,分布面积为505平方米。房屋为4进。第一进三平小间,进深6檩,方形水磨砖铺地,第二进三开间,进深七檩,东西山墙,保存较好。方形水磨砖铺地,天井地面为长方形青石块铺地。第三进进深七檩,上下2层,中间明间大门为方格子门窗。第四进进深七檩,上下2层,天井左右各一小门。该民宅对研究丹阳地区清代中晚期的民居建筑风格、布局、技艺有较高的价值。……
[详细]
105、
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位于金山公园内,又名中泠泉、南泠泉。泉水四周筑池,正方形,边长约10米,岸上四周有石栏,池南壁石上嵌有一块宽2.15米,高0.63米的白石,刻有“天下第一泉”五字。泉水原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丰、同治年间登陆。此泉唐代时已天下闻名,唐代评茶专家陆羽品中泠泉水为天下第一,以后唐名士刘伯分全国水为七等,把中泠泉列为第一,从此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光绪19年,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书写了“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即现存在池南石壁上的五个字。……
[详细]
106、
巫恒通故居
巫恒通故居位于句容市白兔镇行香前柘溪村,清光绪二十几年。巫恒通(1903-1941),曾任新四军第三团团长,苏南行署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1941年9月在句容县与日军战斗中负伤被俘,坚贞不屈,--八天牺牲。现存他的故居三间瓦房。三间砖瓦房系砖木结构瓦房,屋架、墙没有整修过,内墙近年粉刷过,屋顶近年从新翻盖过。前有近年建造的厨房及院子。正屋系原有旧居。目前是巫恒通的侄孙居住,七八十年代整修过,正屋内较乱而且堆放部分柴草,不易防火。……
[详细]
107、
镇江伯先公园
镇江伯先公园坐落在树木葱郁、景色秀美的云台山。1926年镇江人民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倡议筹建,辟云台山为伯先公园,园艺专家陈养材精心设计,历时5年,至1931年6月落成开放。园中有手握望远镜,腰挎指挥刀的赵伯先铜像;有小型动物园,展出熊、鹿、狐、猴以及孔雀、鸳鸯等珍禽异兽;有“绍宗藏书楼”,珍藏古籍图书近八万册;有“五卅”演讲厅,建于1925年8月,是镇江各界人士纪念“五卅惨案”,进行反帝爱国活动的-场所。……
[详细]
108、
油库墩土墩墓
油库墩土墩墓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江粮山,时代为西周—春秋。油库墩土墩墓位于谏壁油库东南,中盛粮油公司院内西南,北距临江西路50米、长江350米。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距墩脚东南15米处立有保护碑,该处地理坐标:东经119o35′51”,北纬32o10′48.5”。土墩位于山体上,馒头状,平面圆形,直径60,高8米。墩体杂树、草丛生,植被茂密。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09、
望褚桥
望褚桥位于丹阳市皇塘镇下琴行政村绕云岸自然村西。横跨在南北流向的越渎河上。桥为石板板,花岗岩石质地,桥东西向,桥两边基座上由青石块叠砌成。桥柱为二组三块长条花岗岩石竖立成。桥面由三组三块长条形大理石平铺成。桥两边有“望褚桥”三字。桥两边基座倾倒塌陷。桥长12.4米,宽1.8米。据光绪年丹阳县志介绍,“望褚桥”桥名为里人怀念唐代中书令,大书法家褚遂良所起。该桥对研究丹阳地区古代石梁桥修造、形制、工艺等有较高的价值。……
[详细]
110、
镇江自来水厂旧址
镇江自来水厂旧址又名江边水厂,该建筑目前有出水间、清水池、滤水间、混凝池等4幢建筑和进水间的岗楼1座,占地11.36亩,另在北固山中峰建有2000平方米的钢混结构蓄水池。初为解决城西商业区防火消防所设,故曾名镇江市第一救火会自来水厂,后因设备简陋,经费支绌,供水不足,于1936年由地方名流倡议加以扩建。整个建筑群,青砖清水叠砌,砖木结构,兼有钢混结构。为全省创建最早的自来水厂,目前为镇江民国时期仅存的典型公共事业建筑。……
[详细]
111、
崇实女中旧址
镇江崇实女中始建于1884年,系美国卫理公会创办,是长江流域最早的女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在此就读和执教。这里是赛珍珠念念不忘的故园,曾被誉为“南国女宗”“女学前锋”。1952年收归公办,更名“镇江市第二中学”,男女兼收,2004年增挂“茅以升中学”校牌。2013年复办女中,定名“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是镇江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完全中学。女中的复办,使得学校再次站立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潮头,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2019年3月,崇实女中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12、
崇明寺大圣塔
大圣塔位于葛仙湖公园内。古崇明寺中塔,以安奉唐代高僧大圣(姓何,号僧伽)像而得名。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年间始建木塔,元祐八年(1093年)改为砖塔,七层八面楼阁式。民国15年(1926年)秋末,塔中瓦木工不慎打翻油灯,古塔惨遭火焚。1970年1月开始拆除。拆除原大圣塔时出土了宋代《崇明寺大圣塔碑》,现藏南京博物院。2004年在葛仙湖公园重建落成,九层八面,仿宋代楼阁式,总高度(含塔刹)89.5米。……
[详细]
113、
天监井栏
位于茅山景区崇禧万寿宫南大路旁的天监井栏,上有铭文:“此是晋世真人许长史旧井,天监十四年更开治,十六年安阑。”许长史指的是东晋上清派创始人之一的许谧,井栏上这些字据考古专家论证,很有可能就是陶弘景的手书。据说陶弘景十分喜欢“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他也是学习模仿王羲之书法的杰出代表。如今,这样古朴苍劲的文字,穿过1500多年的时间长河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不是也会让你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情愫呢?……
[详细]
114、
宋理宗“上清宗坛”残碑
说到句容,就绕不开道教。中国道教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它的活动主要是以茅山为中心展开的。其中,宋理宗亲书的“上清宗坛”碑刻,就是最好的印证。据悉,原碑毁于清咸丰年间,仅存“坛”字,现碑刻为2024年修复。中国道教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衍生出许多的派别。最后又整合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其中正一派又有四大宗坛,分别是正一宗坛、上清宗坛、灵宝宗坛和净明宗坛。茅山,就是上清宗坛的发源地。……
[详细]
115、
陈家祠堂
陈家祠堂位于丹阳市埤城镇祈钦村六都自然村。该建筑始建于明代,据村民所叙述,陈家祠堂为纪念宋代“太学生陈东”而建。祠堂共有两栋建筑,座向朝南,硬山顶,第一进五开间,面阔24.6米,进深七檩8.5米,北墙体嵌石碑一块,石质对联一付,院内有古井1口,第二进清代重修过,五开间面阔24.6,进深九檩8.5米。陈家祠堂所在六都村,是北宋太学生陈东的后裔聚居村落。陈家祠堂是丹阳市为数不多的明祠堂古建,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详细]
116、
新桥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丹阳市新桥镇镇中心地带。该建筑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座北朝南,原有两进,现仅存一进三间。原整体占地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戏台等建筑,十分壮观,庙前有照、扶引正门楼上刻有“关帝行宫”四个大字。抗日战争时期及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大殿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面阔13.6米,进深11.5米。关帝庙是丹阳极少数的清中期庙宇建筑,对研究丹阳清代庙宇建筑的结构、形制、技艺有较高的价值。……
[详细]
117、
束氏宗祠
束氏宗祠位于三城巷村东,由束姓先祖始建于明嘉靖19年(1540),原建筑5进七开间,毁于清康熙七年(1668)。今祠于康熙七年重修,四进三院,七开间。解放后由三城巷小学使用,硬山式砖木结构,第三、四进之间各有东西厢房各5间,第四进建筑面阔36米,进深10米左右。束氏宗祠是目前丹阳存在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处祠堂建筑,对于研究丹阳地区明、清宗族习俗,明清大型建筑的风格、布局、建筑工艺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详细]
118、
沈家桥
沈家桥原名永安桥,位于丹阳市云阳镇夥巷北端,该桥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修,桥南北向,横跨在东西向的内城河上。为单孔石拱桥,花岗岩石质,桥长16.4米,宽4米。中心线上压印,为方便独轮车通行而开凿。桥拱南侧内壁刻有“大明弘治十二年次三月”等字,2006年桥栏杆用青石块重建过。现仍使用。该桥对研究丹阳明清城市布局以及研究宋、元、明、清石拱桥的建造形制、建筑工艺有很高的价值。……
[详细]
119、
后白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位于后白镇前王庄村中部,清代雍正年间建,青石,西向,牌坊东面砌在围墙内,外侧柱距5.8米,通高约6米左右,右边斗拱缺失。正上方镌刻有官方公文,内容是旌表核准以及书写碑文、楹联的十位官员职务和爵位,下方刻有“旌表生员赵甡之妻傅氏”,落款“雍正四年春二月”,立柱两侧有楹联:“天颜咫尺肃观瞻,帝眷高深弥戴履。”横批左“褒荣”,右“奖崇”。立柱左刻浮雕福星,右边为禄星,上饰麒麟凤凰、双狮舞绣球的图案。……
[详细]
120、
华东财经委员会旧址
华东财经委员会旧址,位于丹阳市云阳镇城河路,该建筑为二进一院,有古井一口,原为清末陆氏民宅。坐西朝东,硬山式砖木结构,为三开间进深七檩,上下2层,分布面积约272平方米。中共中央华东局财经委员会于1949年3月在徐州成立。1949年5月初进驻该旧址。在解放上海战役总前委、中共华东局的直接领导下,为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解放上海战役胜利后,财委会随总前委华东局机关离开丹阳。……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镇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A级景区名录
·
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