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大连市旅游

大连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藤屯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藤屯塔位于普兰店市墨盘乡滕屯村滕屯塔山上。此塔距唐屯石塔约5公里,因此称双塔,双塔镇名称始此。二塔为金代石塔。该塔为花岗岩建筑,由16块圆形花岗岩堆成5层,高约5.6米,分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底座宽1.6米,长1.25米,厚0.3米,塔身为八角形,逐层上收,每层都雕有莲花。顶部有浮雕坐佛。……[详细]
122、唐屯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屯塔位于普兰店市双塔镇唐屯村西山上,为金代石塔。公元1115年,金取代辽统治今大连地区,今普兰店市当时隶属复州。塔周围四面环山,东临塔底屯,西临排子沟,南临小滕屯,北临周家沟。该塔为花岗岩建筑。高约7米,分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座似大磨盘,由第二层起,每层都雕成莲花座,座中间的小龛中雕有坐佛,共10尊。塔身为八角形,逐层上收,每层上盖均有檐。197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元宝沟北山遗址位于大连市金州区拥政街道九里村元宝沟屯北山坡。元宝沟北山位于北平山东部,东南距迟家沟台山约3000米,西南距大榆山约1500米,南距三榆山约1500米,北距北平山主峰约600米。该遗址分布在南坡自山顶至山脚约30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据金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元宝沟屯北山遗址是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的一个生活居落址,它的分布面积很大,从山脚下到山的半坡,基本涵盖了整个山的南坡。我们从遗址地表采集到石球、石斧、红烧土,尤其重要的是,采集到了饰有刻画纹的夹砂黑褐陶陶片、夹砂红褐陶陶片,器型可分辨出陶壶、陶斗等。……[详细]
  文家屯遗址位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是大连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已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详细]
  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年代为青铜时代,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老铁山、将军山。老铁山位于旅大市旅顺口区铁山公社郭家村东,韭菜房村南,西距渤海岸约5公里。从老铁山北部第一峰向西北与将军山,刁家村北山相连,大约有3公里的起伏山脊上有积石墓40余座。(1)老铁山。保护范围:以老铁山北峰南端M3中心(东经121°10′116″,北纬38°44′544″)为基点,东、西各30米,南、北各50米以内;以老铁山二月牙口北坡M5中心(东经121°10′015″,北纬38°45′327″)为基点,东50米,南、北各200米,西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2)将军山。保护范围:以墓地中心(东经121°09′305″,北纬38°45′539″)为基点,东、西……[详细]
  郭家村遗址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郭家村。郭家村文化遗址,这里距村委会只有100多米。文化遗址是这座村庄的骄傲。大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城下这片土地却古老而深沉。从长海县的小珠山遗址,到营城子汉墓群,这些珍贵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大连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曾创造出很多灿烂悠久的文化与繁华一时的城郭。1976年,由辽宁省博物馆和旅顺博物馆共同考查发掘了旅顺口铁山镇郭家村文化遗址。这里位于郭家村北面,东南是老铁山,西北距海1000米,遗址长152米,东西宽77米,面积11万平方米。陶器以红陶和红褐陶为主,有直口筒形平底罐、壶、盆形鼎、三足鼎、盉、碗等。陶器上除有刻纹外已有绘有几何图案的彩陶。这种彩陶同山东烟台地区紫荆山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相似,说明山东大汶口文化(1959年发现于山东宁阳大纹口,因以得名……[详细]
  金州小关屯小石棚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办事处小关家屯村的东山上。向应小关屯小石棚属于青铜时代,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金州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原来在小石棚南边大约250米的小丘陵土包上还有一座比小石棚要大了许多的石棚,故被称为大石棚,可惜在1950年代初期被毁,据当地老百姓说是当时的苏联驻军给炸毁的,但未见资料有此说明。如今大石棚的石板已经不知去向,在石棚东边不远的一个村庄名字就叫“大石棚村”,也算是对消失的大石棚的一个纪念吧。……[详细]
  日人会馆旧址位于中山区南山路125号。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东、南至建筑本体外墙基,西、北为现有围墙外墙基外5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围15米为Ⅳ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日本在满洲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侵略活动的指挥中心,1906年成立之初就得到了长约1,100公里的铁路。从1907年6月开始,把得到的干支线全部改为标准轨距,先是安奉铁路的改轨和变线,在改轨的同时,修建了中朝边界上的鸭绿江铁路桥。从1908年开始,分别修建了大连至长春、沈阳至抚顺等线段的第二线工程;与此同时,大规模地扩建大连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大连设立的对满洲进行殖民的机构。是执行日本国策的地方机关,简称满铁。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根据《朴茨茅斯和约》,从俄国手中夺取了满洲中东铁路南段(长春至大连)和经营抚顺煤矿等特权。1906年(日本明治39年)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即股份公司),总资本为2亿日元,日本政府投资1亿日元,另一半股份主要来自日本皇室、贵族、官……[详细]
  周文富、周文贵旧居于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和顺街45号保护范围:以旧居现有围墙外墙基内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围15米为Ⅳ类建设控制地带。(2)长春街23号保护范围:以建筑本体外墙基外东6米、南14米、西4米、北1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围20米为Ⅳ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大清光绪三十二年,日本明治39年,1906年09月1日关东都督府于旅顺成立,旧址位于旅顺口区友好路59号。前关东总督大岛义昌(日本语:おおしまよしまさ)任关东都督府都督,其职责为掌握管辖关东州,保护管理南满铁路的有关事务。关东都督处理外交事务时,受外务大臣的监督;处理军政事务时,受陆军大臣的监督;处理有关作战事宜和军队教育问题时,分别受参谋总长和教育总监的监督。因此,关东都督府成立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关东都督同外务省等各有关部门之间,因争夺权势而经常发生矛盾。关东都督府成立以后,根据《关东都督府法》建立了隶属于关东都督府的关东州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关东都督府下设陆军和民政两部,陆军部统率派驻在东北各地的日本军队,民政部掌管关东都督府辖区内除军事事务以外的一切行政事务。民政部统辖大连、金州、……[详细]
  土地调查部旧址建于1934年,整个建筑群布局规整、对称、宏伟。主楼为二层,中间三层。其两侧分别为对称的前后两排平房,其中东北一侧建筑以连廊相连。此处初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土地调查部”,1940年改为“旅顺高等学校”,1945年苏军进驻旅顺口,为第3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1955年前苏军撤离后为我军使用。……[详细]
  大谷光瑞旧居,始建于沙俄统治时期,是一栋二层和风欧式小楼。大谷光瑞(1876-1948年)是日本西本愿寺的第二十二代法主,探险家,1902-1912年曾先后三次派遣探险队赴中亚地区考察。日伪时期,大谷光瑞移居旅顺入住此楼,曾任旅顺博物馆馆长。……[详细]
  尼克巴基赛旅馆旧址旅顺尼克巴基赛旅馆,旧址位于今大连市旅顺口区太阳沟中央大街与斯大林路北一巷交汇处北侧院内。坐西朝东,平面近方形,东西长31米,南北宽30米,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930平方米,建筑面积4064平方米。砖木结构,为中间一层、两侧三层欧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初为沙俄尼克巴基赛旅馆,是俄国统治旅顺时期开设最早的私营大型旅馆之一。1909年5月7日为日本“关东都督府中学”,是日本人在关东州创办的第一所日本男子中学。学制5年,建校时有4个教学班,181名学生,多数学生在旅馆住宿。后来,关东都督府中学校迁到德国人商会旧址,这里改为旅顺中学校寄宿舍。1945年,苏军接管后为苏军远东陆军医院的内科楼。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210医院接防。1964年,210医院与大连的215医院对调……[详细]
  旅顺卫戍病院,旧址位于今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与九三路西一巷交汇处西南。建于1888年,建筑面积797平方米,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分前后两组。前面为二层楼,长95米,宽21米,高约10米;后面为平房,长约80米,宽约29米,前后以宽约3米、长约25米的长廊相连,形成前后完整的组合建筑群,古典欧式建筑,时为“清军北洋水师养病院”,是清政府最早在境内创办的医院之一。医院内设中医、西医两个部,由北洋海军提督、水师营务处、津海关道会商派员管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停办。1898年3月,俄国强租旅大,把医院改成陆军混成野战医院,同时扩、改建。日俄战争后,日本将医院接管并改称“旅顺卫戍病院”。……[详细]
  康德女塾学校旧址位于旅顺长江路116号,沙俄统治时期建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为旅顺康德女塾学校。整个建筑中间为二层,高约15米,两端为一层,高约8米,屋顶为硬山式,由铁皮覆盖。……[详细]
  日本侵占时期的旅顺工科大学旧址坐落在旅顺口区太阳沟茂林街89号,建于1900年,建筑面积11,680平方米。它的笔直和坚固,它的简洁和华丽,具有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特点。该建筑原是沙俄海军兵团营房,1909年5月,日本人将它改为旅顺工科学堂。设电气、土木、机械、采矿、冶金等科,学制四年,毕业生与日本国高等学校、大学预科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1922年3月31日,日本人又将旅顺工科学堂升格为旅顺工科大学。1945年8月至1955年5月,这里是苏联红军营房。现在是海军406医院。……[详细]
  旅顺-修造厂旧址位于大连市得胜街道黄金山北麓。厂房为东、西两部分,均坐南朝北,为长方形灰砖和石块砌筑的平房建筑,内部为木结构框架,屋顶为铁皮覆盖,分布面积约3073平方米。其中西部厂房长43.4米,宽19米,高约9米,建筑面积825平方米,厂房内中部设有一横贯东西向的槽式滑道,槽深0.55米,宽1.5米,轨道宽0.8米;东部厂房位于西部厂房西北前约5米,长32.1米,宽16.7米,高约9米,建筑面积536平方米,厂房内滑道设置及尺寸同前。根据厂房的建筑及内部设施初步定为清军修造-厂房。1945-1955年曾作为前苏军-检修车间。对于研究清代在旅顺军事工业发展史、大连地方史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详细]
  上马石遗址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上马石贝丘遗址于一九四一年被日本学术振兴会调查、发掘,日本京都大学梅原末治、澄田正一,东京大学长谷部言人和旅顺博物馆岛田贞彦、森修等参加了调查和发掘。一九七八年十月,大连地区考古发掘该遗址。该遗址分为三层,下层距今大约6000年前,下层距今大约4000年前,上层距今3000年。遗址的瓮棺墓距今约3400年。保护范围:以遗址保护标志为基点,东10米,南90米,西125米,北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吴家村遗址位于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西台地上,地势平缓,四周被山丘环抱,西距小珠山遗址300-400米。遗址中间有一条小河,至南向北流入黄海。该遗址为史前贝丘遗址,继1978年的试掘后,2008年至2010年再次发掘。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为2万平方米。发掘主要在遗址中部进行,实际揭露面积为420平方米。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文化层由贝壳堆积而成,厚度为50-130厘米。文化层性质比较单纯、简单,其主体年代为小珠山三期文化。通过发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房址3座、灰坑39座、灶址11个、柱洞49个和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牙器、玉器等比较丰富的遗物。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方形或圆形,房内有灶址,柱洞较少,无门道,面积不足10平方米,出土遗物不多。灰坑,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