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宜昌市 > 兴山县旅游

兴山县文物古迹介绍

1、昭君故里 AAAA
昭君故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王昭君是西汉时秭归县人,古秭归今被分为姊归县和兴山县。她的故乡--宝坪村,在兴山县城向西北方向行驶约六七公里。宝坪村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长江的一条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经村前,溪水三西半绕着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宝坪”。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兴山县城西5.5公里处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王昭君,名嫱,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和好作出了贡献。她生长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昭君……[详细]
李来亨抗清遗址
  李来亨抗清遗址主要分布于兴山县黄粮镇、南阳镇、古夫镇、峡口镇一带。李来亨部在此驻军屯田与清军对抗,留下的遗迹遗物主要有17个城寨(黑虎观、棋盘垭、寨岭、张家湾、观尖山、燕子寨、杨家寨、界牌垭寨、胡家湾寨、长坪凤凰寨、老寨子、杨家岭寨、将军寨、城墙包、百城遗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个洞寨(寨子洞、仙龙洞、青龙寨、干龙洞、滴水岩、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战壕、落步河壕沟、七步半古道遗址、炸子岭桥、百羊桥、百城张家湾桥、圣帝行宫遗址、圣帝行宫之碑、炮台、瞭望台、点灯台、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窝池、石碓窝等遗址。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战死后,李来亨跟随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主将联明抗清,李、高殉难后,李来亨率数万部众入川、鄂边缘,与郝摇旗、刘体纯会师,组成了夔东十三家,于顺治八年(1……[详细]
古夫甘氏老屋
  古夫甘氏老屋位于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三组板舍。该建筑当地称为“星屋”,位于大岭山脚下,周围良田环绕,坐北朝南,该建筑面阔三间12.8米,进深三间,16.3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中为天井。砖木结构,屋面为小青瓦,两侧檐上有鸱吻,主体外墙为小青砖,内为板壁穿架梁。该建筑为自然条石、方石砌成的基础,正面石基高1.6米,大门上有檐,两侧为格字窗,窗上也有白灰制作的檐,大门上檐下有两方孔,孔中用砖制有“大吉”二字,窗门檐及老屋正檐及脊缘均绘有花草,且整个建筑用白灰粉刷。有七级打制条石垒砌的台阶进入大门,大门及两边门礅用石打制石礅,上有鱼、马、仙庙纹饰。大门正上有“旧学泽长”四字。穿过前厅进入天井,天井两侧厢房用板壁,木柱隔开,有五步打制条石台阶进入后堂,后堂大门为木门,门两侧有格字窗,大门上有大匾,……[详细]
兴山抗战碉堡群
  兴山抗战碉堡群由蔡家垭抗日碉堡及战壕、石板坡抗战碉堡及战壕、黑松林抗战碉堡及战壕、工作包抗战碉堡、泥耳垭抗战碉堡等组成,保存较好。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国民党军队为堵截日军进军川东而修筑了大量碉堡、战壕等军事设施,部分被毁,现存的设施主要分布在昭君镇青华村、金乐村、陈家湾村香溪河两岸地势险要的山上,扼守着日军由兴山进入四川的通道。为1943年至1944年期间国民政府第二十六军工兵营为防御日本军进攻重庆陪都而修建的防御工事。这固若金汤的军事设施虽然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隐没于荆棘丛中大半个世纪,但可以让人们记住那段民族危亡的历史,见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实物,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保护范围:(1)蔡家垭抗战碉堡及战壕。以碉堡及战壕建筑边缘为基准向外延伸10米。(2)工作包抗战碉……[详细]
5、板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庙
  板庙位于榛子乡板庙村南部20米处兴保公路上,板庙村即因此而得名。该建筑坐南朝北,面积约14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顶,有穿斗式构架。建筑有前、后殿,中有并列两个小天井。该建筑始于明代,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重修,民国七年即1918年整修。该建筑为小青砖小青瓦,后殿正中彩绘有一巨大麒麟,栩栩如生。庙内存有石碑15通,部分砖模上印有“同治十二年”、“云香寺”、“匠师田”等文字。该庙是兴山现存最为完整、最大的庙宇,是“兴保古道”上的重要建筑。保护范围:板庙及周围一定范围,以老屋房基为基准,向东延伸30米,向南、西、北各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细]
兴山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位于兴山县峡口镇建阳坪村。清代建筑。四合院式布局,面阔三间13.5米,进深16.37米,由门厅、堂屋、厢房、天井组成。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硬山青瓦顶,两山设如意山墙。正立面采用灰塑牌楼装饰贴面。祠内存有“王氏宗祖历代昭穆位”碑和王氏第十一世王尧祚墓碑二通。该祠堂历史沿革清楚,对于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五批)……[详细]
古夫民居
  古夫民居位于兴山县古夫新县城,清代。系三峡工程地面文物搬迁保护、集中复建文物点,包括陈伯炎老屋、吴翰章老屋和望山门。陈伯炎老屋、吴翰章老屋均系砖木结构,木构架为穿斗式梁架;望山门系兴山古城的西门,城门为石砌,城门洞为圆拱券结构。(第四批)……[详细]
百城遗址
  百城遗址明代山寨遗址,位于兴山县黄粮镇百城村,是明末李来亨抗清的重要遗迹,现存两座寨城、数百级依山开凿的石阶、数十个军事工事等。该遗址对于研究明末农民军抗清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昭君楠木井
  昭君楠木井位于兴山县高阳镇宝坪村。西汉末期,由王昭君与村人共同开掘。六角形井口,边长1米,深1.5米。青石垒砌。井中置一楠木,千年不朽,故名楠木井。井水清澈透底,常年不竭。(第三批)……[详细]
帝行宫碑
  圣帝行宫碑在白羊寨山顶上。系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将领李来亨于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在关帝庙前所立。高4.8米,宽近1米,篆额“圣帝行宫碑”,底为长方形碑座,巍峨挺拔,极为醒目。碑文通过农民军信仰关羽的祀奉,以张巡、岳飞等历史人物为表率,赞颂忠悬日月的仁人志士,抨击寡廉鲜耻的叛将贰臣,号召人们发扬民族气节,坚定“镌虏妪民”意志,同心协力抗清御侮,向暴力统治奋勇冲杀。……[详细]
郑子芬老屋
  郑子芬老屋位于兴山县水月寺镇道路坪村一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科所欧式建筑
  林科所欧式建筑位于兴山县昭君镇响滩村四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甘明雨老屋
  甘明雨老屋位于古夫镇平水村三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羊寨及圣帝行宫碑位于兴山县南阳乡百羊村。白羊寨,建于顺治十年(1635)。是明末清初农民军首领李来亨联明抗清的重要遗址之一。面积约1平方公里。平面呈不规则圆形,折垒寨墙,宽1-3米,残高1-2.5米。寨东北设门,四周崖壁陡峻。寨内存多处遗迹。圣帝行宫碑,李来享部刻于顺治十二年(1655)。青石质,圭首,方座。通高4.48米,宽0.96米,厚0.20米。额篆“为建兴山县圣帝行宫碑记”11字,正文楷书1130余字,记兴建圣帝行宫事,附各营总兵官职位及姓名。李来享(?-1664),陕西清涧人,明末参加陕北农民起义,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与李锦、高一功等人继续坚持抗清斗争,转战于湘、鄂、黔、桂等地,康熙三年(1664)在兴山县茅麓山捐躯。(第三批)……[详细]
  洋房子位于兴山县峡口镇黄家河村。1911年,由兴山县乡绅文氏兄弟所建,因其建筑风格具有西式风格,俗称“洋房子”。占地636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左右对称,呈开放式布局。有正屋7间,偏房各3间,砖木结构,穿斗式构架,硬山青瓦顶。门、窗均为圆拱形。该建筑是鄂西山区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唐君命墓位于兴山县古夫镇北斗村,明代墓葬。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4.8平方米。墓顶为自然坡地。墓冢前立牌楼式墓碑,高3.4米,宽5.8米,石构,四柱三间二层;明间为墓碑,阴刻圆首,载墓主姓名、生卒年代等;两侧立柱浮雕花瓶、菊花、缠枝纹;左右次间为四抹头格扇门,浮雕花卉纹、人物出行图等;隔扇旁的立柱阴刻对联。碑两侧有抱鼓石相扶,抱鼓石中部刻钱纹,下部刻鸟兽、方巾纹。上檐置横匾,上 书-“百后芳祉”,其上正楼为庑殿顶;正嵴中部置葫芦宝顶,两端用鸱吻。该墓装饰构件与纹饰具有明代官式建筑风格,在我省较少见,为研究明代墓葬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详细]
  茅草坝遗址位于兴山县高桥乡洛坪村一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园钦石塔位于兴山县古夫镇中阳垭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第二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川汉铁路桥墩位于兴山县水月寺镇,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滩坪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址位于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五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