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 > 建安区旅游

建安区文物古迹介绍

许昌关帝庙
  许昌关帝庙是全国八大关庙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为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祠庙,由凭吊者和当地民众捐资捐地,州官资助兴建而成,建于清康熙28年(公元1689年)。庙中文物展示了后人对关羽“忠、义、仁、勇”精神的崇敬,尤其是在大殿内把关羽和曹操同殿供奉,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存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1026平米。中轴线主建筑有山门、仪门、卷棚、大殿、春秋阁;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东西厢房等,形成三进院、九殿一阁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完整,庄重典雅。关帝庙现有明清碑碣50余通,为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许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横卧着青石砌成的灞陵桥,桥头,竖有“汉关帝挑袍处”古碑,为明代总兵左良玉墨迹;近年,新塑关羽挑袍巨大雕……[详细]
汉魏许都故城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位于许昌市区东南18公里张潘镇古城村,原系西周时许国都城。后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汉许都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系皇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宫、御苑、相府等;外城蜿蜒起伏,状若小丘,环抱内城。皇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汉魏故城遗址公园,主要是以原遗址为依托,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以观赏遗址原貌为主,建设具有汉魏风格的标志性城门楼阙;对毓秀台进行修复,呈现当年献帝祭天场景,以沙盘模型形式再现汉魏故都原貌;用特色树种、依当年故城功能设置进行绿化、美化、构筑景观轮廓,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为游人提供一个汉魏历史遗址真迹的游览场所。1980年汉魏许都故城(张潘故城)被许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河南省人……[详细]
许昌天宝宫
  天宝宫位于许昌市西北二十五公里的许昌县艾庄乡艾庄村北,与长葛市石固镇相邻天宝宫是一座规模宏伟的道教宫殿建筑群。始建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历代均有修葺。宫内建筑、碑碣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其中大元宝谕圣旨碑,为八思巴文,是研究元代宗教、文字、语言的珍贵文物。据《许州长社创建天宝宫》碑文载: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创立天宝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改观为宫。天宝宫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原有建筑依次为山门、拜亭、岳王殿、关圣殿、老君殿、玉皇殿、雷祖殿、三皇殿、真武殿。今老老君殿、三皇殿已不存,两侧有廊庑、掖门。山门为三个青砖拱券门洞,中间门洞较大,高7米,深6米,平顶。1998年加修了仿古0。拜亭由四根石柱托起,顶为四角方形,华板上绘有山水人物,石柱四面镌……[详细]
灵井“许昌人”遗址
  灵井“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镇灵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1′,北纬34°04′,海拔高度117米。遗址发现于1965年,2005年进行首次发掘,之后进行数度发掘。文化层深7.2—5.6米不等,分上、下文化层。共出土动物化石和石器3万余件。化石种类有中国硕鬣狗、古菱齿象、披毛犀、河套大角鹿、马鹿、原始牛、灵井轴鹿新种、许昌三叉角鹿新属、新种等18种。石器类型有细石器、石锤、石砧、石片、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主要为脉石英和燧石。此外还发现数百件人工制作的骨器。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的材料是旧石器与古人类方面的重要发现,遗址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其中2007年12月在T9深4.99米处(距基点)发现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的重大发现。2008年在上文化层……[详细]
许昌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园内,玉皇阁为天爷庙建筑之一,系道教庙宇,以祭祀玉皇大帝而得名。天爷庙现仅存玉皇阁一座大殿。天爷庙始建于北宋,玉皇阁为天爷庙建筑之一。天爷庙历经元、明、清,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左、中、右并列三进院落的格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中阁、后阁和玉皇阁,两厢有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和配殿等,现仅存玉皇阁大殿,其他在民国年间“蒋冯大战”的战火及“0”十年浩劫中被毁。玉皇阁建于高2.5米,宽21.6米的台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阁高15米,灰色筒瓦盖顶,飞檐翘角,六兽十七脊,红墙赤柱接地,青石柱础外用青砖砌成花栏墙一周,门前有8米宽20层台阶踏脚。阁下有青石方形石柱26根,圆形滚龙石柱一对,28根木柱前后内外林立。阁分两层,上下均带回廊,由阁内扶梯可上……[详细]
许昌三绝碑
  介绍:三绝碑即《受禅表》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处的繁城镇汉献帝庙内。《受禅表》碑,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圭形,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隶书阴镌,内容首先阐明禅让乃自古之美德,接着颂扬曹丕“齐光日月,材兼三级”,有“尧舜之姿”、“伯禹之劳”、“殷汤之略”、“周武之明”,在公卿将军固请下,他“回师千虑,至于再,至于三”才在繁阳(今繁城镇)筑灵坛举行受禅大典。《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高3.22米,宽1.02米,厚0.32米,圭形,上有碑穿,碑额篆书阴刻“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八字。碑文隶书阴镌,正面22行,背面10行,每行49字,字大1寸2分,内容为魏文武大臣奏请曹丕代汉称帝事。奏章称道“汉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详细]
许昌白兔寺
  许昌白兔寺,坐落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它是一座拥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刹。根据白兔寺内现存的古文物考证,汉魏末年在许昌城西便有了这座佛教寺院。清道光年间《许州志》记载:“北朝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四月,颍川郡献白兔。”北魏宣武帝元恪认为天降祥瑞,便下旨赐名该道场为白兔寺,沿用至今。千百年来,白兔寺一直香火不断,福祉绵延,至今还在当地流传有药王菩萨显灵、救助善良百姓、化解灾祸、祈福平安的民间故事。据《许昌县地名志》记载,原来的白兔寺占地7.5亩,为五进大院,建筑雄伟,有房舍53间,另有寺田1.8顷。寺院前门三间,两侧是金刚二将,二门两侧是四大天王,三门为三层殿,四门是佛爷殿,药王菩萨神像高达丈余,四周是十八罗汉像。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冯玉样督豫期间废庙兴学,毁掉佛像,驱散僧侣,多……[详细]
许昌周定王陵
  介绍: 周定王陵俗称“朱王坟”,位于无粱镇老山坪东麓.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朱椭的陵墓。朱椭于洪武十四年就藩于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固定王。他在世时河南连年遭灾,他把河南野草可食者,选其叶、茎、根分类绘图著文,编成一部文图并茂的《救荒本草》,流传至今,是对古代科学的一个贡献.其陵墓座西向东,是一处由砖、石建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地下宫殿建筑群,被专家们誉为十三陵的缩影。距周定王陵右侧一里左右,有一妃子墓,俗称娘娘坟,这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地下墓葬,为建筑艺术之珍品.墓室距地面约10米,主题结构是用砖,石建成环廊形穹窿顶洞,酷似“黄罗伞”盖,在“环...河南许昌……[详细]
许昌张公祠(张飞庙)
  介绍:亦称张飞庙,位于许昌东南18公里张潘乡古城西北隅。祠建于8米的高阜上,面积10000平方米。庙中奉祀张飞,还有刘备和关羽。据传此处曾是东汉许都官驿,他们兄弟三人来见献帝时曾驻此。庙内有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重修汉司马张公祠》碑一通,碑文盛赞张飞的智勇节义。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20余座,鳞次栉比,巍峨壮观。虽一些建筑被毁,但遗留奇观依旧,一是庙前“三姓树”,俗称刘、关、张拴马柏,无不望而称奇。二是山门洞内两侧之风雨石,可测阴晴风雨。三是庙门建筑奇巧,是寨,又是洞门,还是山门,上是门楼又是戏楼。四是张公殿前立有明、清两通地震碑。景点位置河南许昌东南18公里张潘乡古城西北隅……[详细]
许昌魏文帝庙
  介绍: 位于许昌城东南14公里的将官池乡郭集村西南,几座青灰殿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自然和谐,幽美恬静。因庙建在遥观如山的高阜上,内中又有一幢高高的0,所以人们都称它为“高庙”。该庙原为曹操所建曹氏家庙。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四月临许昌,到庙内祭祀,把“曹氏家庙”改为“文帝庙”,以纪念曹丕这位开国君王。两晋、隋唐以至宋代,前后一千二、三百年间,文帝庙几经修葺,殿宇规模越来越大,金炉香火愈烧愈旺,在许昌成为颇负盛名的“帝庙”。庙院占地十亩许,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和东西厢。该庙历史悠久,是我省较早的文帝庙之一,虽历经修葺,却仍保留着显著的明代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另外,魏文帝作为一代帝王,“...河南许昌……[详细]
11、华佗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佗墓
  华佗墓位于许昌城北(偏西)12.5公里苏桥乡石寨村西南石梁河畔,北靠石梁河,东临颖汝干渠,高约4米,占地约360平方米,呈圆形,墓前有一碑楼,其间石碑系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当地儒医、世医集资而立,墓围有青砖砌成的六角形花墙一周。据《后汉书.华佗传》载:华佗,又名旉,字元化,东汉时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精通内、儿、妇、针灸各科,发明麻沸散,为患者施行剖腹手术,首创五禽戏(即虎、鹿、鸟、猿、熊的动态),他一生不为做官,专为人治病,对祖国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世称华祖,后被曹操所杀。993年9月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票价:免费参观参观时间:8:00—19:00(夏季)、18:00(冬季)线路:乘坐168公交到……[详细]
许昌八龙冢
  介绍: 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荀淑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 )均为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名士,人称八龙。如荀爽,十二岁通晓《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荀淑侄子荀昙的孙子荀攸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称赞他“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荀 是荀淑的孙子,济南相荀绲之子,曹操的重要谋士,官至尚书令。传说荀淑死后,八子在冢顶各植柏一株,故称八柏冢,冢西北有散冢八个为八子葬处,时旷年久,八冢已为平地。八龙冢呈园形,高约5米,周长约100米。河南许昌……[详细]
灵井古井
  灵井古井又称灵井自流泉,位于建安区灵井镇灵北村,据明《嘉靖许州志》载:“灵井,在州西三十里,其水色玄而气温,涝而不溢,旱不涸,灌田数万亩,每祈雨辄应,民以为潜龙其中,故曰”。昔日井水自溢,常年水流淌不息,1958年后水不能自溢,60年代原来的井亭拆除。1987年政府拨款修建了现在的钢筋水泥平顶亭子,改变了原来的风貌,现井深12米,砖砌井壁,井身呈矩形,边长约2.8米,保存较好。1987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昌文明寺塔
  介绍: 文明寺塔在许昌市内东南隅。建于明万历24年,清代多次修葺塔顶。塔通高52米,为八角形平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巍峨挺拔,高耸入云。   塔身各壁皆有门窗。室内原有密宗塑像千手千眼佛,现已不存。其上诸层供奉白衣菩萨或文昌帝君。此塔造型优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明代砖塔之冠。塔内有盘旋梯道,游人可登至塔顶,尽收全市风貌。河南许昌……[详细]
15、三券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券桥
  三券桥,位于许昌市经济开发区长村张乡三桥村,桥横架于原石梁河上,长22.5米,高6.3米,青石铺面,青石栏杆,12根球形望柱。桥始建年月不详。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当地人吴梗率子孙重修。三券桥到底是何年何人建筑,成为河南考古人的一个谜!有人推测,三券桥比河北赵州桥建的早,更有人推测,赵州桥设计师李春是接受三券桥的设计理念。……[详细]
许昌夏侯渊墓
  夏侯渊墓位于建安区河街乡贺庄村北油库院内。墓呈椭圆形,现高10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40米,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据《三国志》载: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敦之族弟。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谥日愍侯。因夏侯渊曾任颖川太守,有与曹操为通家,故祀之。1980年夏侯渊墓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随曹起兵屡立战功,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战死于阳平关,葬于此。景点位置河南省许昌市贺庄油库后院……[详细]
张潘王家宅院
  张潘王家宅院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张二村,年代为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张潘王家宅院被公布为第三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东院墙外皮向东、院落倒座南墙外皮向南、西院墙外皮向西、客厅北墙外皮向北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许昌愍帝陵
  愍帝陵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原政府院内,愍帝陵又称献帝陵,既汉献帝衣冠冢。高约10米,顶面呈长方形,长25米,宽20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据《民国十二年建安区志》载:“城东张潘镇北门外有献帝陵”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许昌遂为一代帝都。公元221年,汉献帝让位于曹丕,汉灭魏兴,献帝即为汉朝最后一帝,曹丕赐献帝“山阳公”,封地于“山阳”,献帝死后即葬于此,张潘愍帝陵乃献帝死后,许昌人民感献帝生前恩德,集土成丘之衣冠冢。1980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核定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愍帝陵县级文物保护标志牌基座中心为基点,向东、西、北各延伸50米,向南延伸至-张公路北边沿。……[详细]
许昌十里庙遗址
  许昌十里庙遗址位于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十里庙社区。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许昌十里庙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昌郑氏民居
  许昌郑氏民居位于许昌县灵井镇小宫村。年代为清。 许昌郑氏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