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兖州区旅游

兖州区文物古迹介绍

  张王遗址位于兖州市小孟镇张家王子村西南300米处,地势平坦。遗址东西长48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一处包括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以及秦汉等不同历史时代的古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2.5米,地表暴露大量遗物,主要为陶器,多是泥质,次为夹砂,纹饰有弦纹、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大部分以素面为主。遗址保存基本完好。该发现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函遗址位于兖州市小孟镇刘函村西南,面积约为4万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红烧土,采集的陶器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纹饰有弦纹、绳纹,器型有罐、豆、鬲。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100米,向西50米,向南100米,向北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详细]
  烈士墓位于兖州城内西北隅。1946兖州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某部36名官兵被敌人杀害后,分别投入两口大砖井内。为纪念烈士、缅怀先烈的英灵,1953年政府在井上修建两座烈士墓,面积各为36米,墓高4,8米,呈圆金字塔形。周围建有六边形花墙,墙高1.3米。两墓各建1石碑,均高1.75米,宽0.75米。南面为19位烈士墓,墓碑刻有“永垂不朽”!北面为17位烈士墓,墓碑刻有“万古长存”!落款同为“滋阳县各界人民代表全体敬挽。公元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四日立”。该墓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子孙后代的场所。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南纪念碑为基点,向东30米,向西30米,向南30米,向北7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30米。……[详细]
  夏村遗址位于大安镇夏村北,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采集的大汶口文化陶器有泥质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纹饰有附加堆纹,器型有钵、鼎、壶等。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100米,向西至标志碑,向南100米,向北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详细]
  四合院古民居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中山西路,由堂屋、南屋、东屋组成,属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形式。堂房面阔三间宽10.4米,进深5.2米,硬山顶,局部筒瓦,砖砌墙体,木质门窗,内置木质隔栅。该建筑对于研究当地明清建筑风格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6、响铃阁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铃阁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颜店镇蒿庙村村中,为明清建筑。属原娘娘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三间两层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面阔三间9米,进深5.3米,高九米左右;一二层间设一木制楼梯。总体保存状况良好。该发现对于研究当地明清建筑风格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郑氏绣楼位于兖州市颜店镇颜店村村中,为清末建筑。绣楼坐北朝南,两层,面阔三间宽10.7米,进深5.3米,檐高6米,脊高8.5米,墙厚0.65米。砖石木结构,外砌砖石内砌土坯;硬山顶,瓦原为筒瓦,现改为现代瓦。一楼前后通门,两窗;二楼三窗,木质地板。现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状,梁架和基础依然非常牢固。该发现对于研究清末民居的风格特点及当地的人文历史据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楼遗址位于新驿镇马楼村南约100米的高地上。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为岳石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厚约2米,地面暴露有灰坑、红烧土等遗迹。采集标本有泥质黑陶尊、盆、盒等;夹砂灰陶、红陶鬲、碗、器盖等陶片,还有个别彩绘陶。遗址东部因用土局部遭破坏。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20米,向西150米,向南100米,向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详细]
  六股路遗址位于兖州市新兖镇六股路村西约1000米处,地势平坦。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包括周、汉、宋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2米,地面暴露遗物非常丰富,采集有砖瓦残块,泥质灰陶、泥质红陶豆、罐、盆等器物残片,以及大量瓷片,陶片多饰有绳纹。遗址保存较好。该发现对于研究这几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甄桥遗址位于兖州市漕河镇甄桥村南,面积约为3万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采集的夏文化陶器有泥质黑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纹饰有弦纹、凸棱纹,器型有壶、尊、器皿。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是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50米,向西100米,向南100米,向北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详细]
  丁郗遗址位于兖州市颜店镇丁郗村西北200米处,地势较周围稍隆,面积约1万平方米,呈一不规则四边形。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表及断层暴露大量遗物,以泥质红陶、泥质灰陶为主,另有夹沙红陶、夹沙灰陶、泥制黑陶等,纹饰多为弦纹,附加堆坟。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对于研究大汶口及龙山文化的发展序列,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形态等,提供了重要依据。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沈官屯遗址位于兖州市新兖镇沈官屯村南,面积约为1.5万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采集的陶器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纹饰有弦纹、绳纹,器型有罐、豆、鬲。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100米,向西50米,向南100米,向北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李宫遗址位于颜店镇中李宫村东高台地上。197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厚约2米,是一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地面暴露有灰坑、红烧土、窑穴等遗迹。采集的标本有夹砂红陶鬲、罐、夹砂灰陶罐、器盖,泥质灰陶鬲、罐等陶片,还有商用墓葬等。遗址保存完整。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去顶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100米,向西200米,向南200米,向北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100米。志碑。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100米。……[详细]
  西顿村遗址位于新驿镇西顿村南一片高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50米,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是一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约2.5米。采集的标本有泥质红陶钵,泥质灰陶壶,夹砂红陶鼎、鬲、罐,泥质黑陶豆、杯等陶片。遗址保存完整。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100米,向西200米,向南100米,向北1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100米。……[详细]
  屯头遗址位于今颜店镇屯头村西的中原沟两岸,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有灰坑、红烧土等遗迹暴露于地面。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为大汶口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厚约2.5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泥质红陶钵、壶,夹砂红陶鼎、罐,泥质灰陶壶,夹砂灰陶器盖等陶片,还有石斧、石铲、石棒等遗物。遗址上层因平整土地被破坏。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50米,向西50米,向南100米,向北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详细]
  太平遗址位于兖州市小孟镇太平村西,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采集的大汶口文化陶器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等,纹饰有弦纹,器型有杯、鼎、壶等,2001年3月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兖政发(2009)28号文确定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向东50米,向西100米,向南100米,向北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四周各延伸50米。……[详细]
  东孟村遗址位于兖州市新兖镇东孟村村西50米处菜园,地势较周围略隆起,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南北朝至宋代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2米,地面暴露遗物非常丰富,采集有大量碗、罐瓷片,以及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壶、盆等器物残片。遗址保存较好。该发现内涵丰富,文化序列明显,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