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新余市 > 分宜县旅游

分宜县文物古迹介绍

1、严嵩故里 AA
严嵩故里
  严嵩故里——介桥村,是严嵩出生和生活了几十年的故乡,她座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城郊东南角,背倚袁岭,面临省道清萍公路。严嵩故里数十栋明清古祠群,严嵩真假墓址,严嵩洞,严嵩家庙—石门庵。……[详细]
凤凰山铁矿遗址
  时代:唐至明位于分宜县湖泽镇铁坑村的凤凰山铁矿遗址,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古炼铁场遗址。据史料记载,凤凰山地区的采矿、冶铁历史早在唐朝晚期就已开始,宋朝时期的采矿、炼铁业相当发达,官府曾专门在此设置“贵山铁务”作为管理铁业的官方机构。明朝凤凰山采矿业达到鼎盛,出产的铁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从晚唐至明清,千余年来凤凰山古铁矿遗址炉火不断,是新余钢城之名的佐证,也见证了我国铁矿历史的发展。凤凰山铁矿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其遗址厚度在1.5~3米,最厚达4米以上。在遗址中除发现冶铁炉、铸模等遗迹外,还采集到铁渣、铁硫、铁矿砂、铁粉、铁刀以及生活用具陶瓷残片、建筑材料断砖碎瓦等。在铁坑村东南面的凤凰山铁矿遗址、茶山里等处发现因村民采掘褐铁矿粉而暴露的古代冶铁炉、铸……[详细]
尚睦邓家围垅屋
  尚睦邓家围垅屋是赣西仅存的客家围屋,气势宏伟、固若金汤,宛如一座城堡。坐落在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围屋,又称三立堂、邓纯雅公祠、邓家大屋、邓家老屋,是一处融合了客家土楼与江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客家聚族围屋建筑,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尚睦邓家围垅屋的起源要从一个家族的迁徙与兴盛说起。据《邓氏族谱》记载:清乾隆年间,邓氏先人邓廷焕携子邓勋从广东嘉庆州(今梅州)迁居于分宜白田村,并在袁河两岸做油生意发家致富。邓廷焕过世后,邓勋携三子邓成章、邓锦皋、邓锦彪从白田迁居尚睦,继续做油生意。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邓勋第三子邓锦彪以三兄弟的名义建造邓家大屋,因邓锦皋早年去世,邓成章此时也已56岁,三兄弟又未分家,因此一切事务都由老三邓锦彪操持。起初只建了三进房屋,取名三立堂,寓意三兄……[详细]
静修寺
  据光绪六年《江西通志》卷122、《江西佛教史》第11业和《分宜县志》中记载,静修寺原名福胜寺(唐朝时称齐隆寺,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有记),始建于东吴宝鼎年间(公元266—268年),距今已有173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创建最早的17座佛教寺院之一,历史上曾有多位名人为寺题字作诗,一千多年来虽几经兴废而不衰,在赣西享有胜名。直到1958年因国家兴建江口水库,分宜老县城和整座寺院被淹库底,现如遇枯水期仍有迹可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我县的信佛群众多达数千人,而我县尚无一座建成开放佛教寺院,他们只能远走南昌、宜春、萍乡甚至外省参加宗教活动的实际情况,经政府研究决定2000年7月无偿划拨位于县法院后的大台村浒塘村小组后山的国有土地7000平方米迁建福胜寺,全寺的设计建筑面……[详细]
分宜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分宜县分宜镇,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万年桥又名万岁桥,俗称东门桥,坐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镇钤阳湖内,南北向跨袁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落成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历时一年零十个月。严嵩(明嘉靖时首辅)捐资白银万余两修建。桥长174米,宽8米,10墩11拱。桥墩用长方形大青石垒成,桥面铺以大青石板。桥墩上部有吸水器嵌于桥身。桥墩的迎水面建有金刚燕翅(俗称分水尖),拱券用青石以联锁式砌置。桥孔单跨度最大为14.4米。桥体两侧置有石柱,柱嵌栏板,上刻龙、虎、狮、象、白鹤、凤凰以及海棠花瓣、缠枝牡丹等珍禽异兽和奇花异卉,刀法雄健,雕刻精致,造型优美。南北桥头各有石狮一对。桥北有巨型石碑,刻严嵩撰写的《万年桥记》。清乾隆七年(1742)整修。1958年兴修……[详细]
登瀛桥
  登瀛桥位于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登瀛桥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松山片防里村防里自然村南面,始建于元朝。单拱石桥,南北向横跨小溪之上。桥长19.5米,宽3.4米,拱高4.3米,跨度5.5米。无桥栏,拱券以石块并列砌置,桥面铺石块,古时是分宜通往安福的交通要道。2023年8月,被公布为新余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实际范围为界,向东、南、西、北方向各延伸3米。……[详细]
中共分宜临时县委旧址
  中共分宜临时县委旧址位于分宜县钤山镇苑坑片田心村道堎上自然村。1930年,中共湘赣省委决定,撤消北路特委,成立中共分宜临时县委,县委属中共赣西特委北路行委。旧址又名胡家祠堂,此建筑建于清朝,坐西朝东。……[详细]
分宜星拱桥
  星拱桥位于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星拱桥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松山片防里村防里自然村,明代桥梁建筑。南北向横跨小溪之上,单拱石桥。桥长31.1米,宽3.9米,拱高10.3米。设有石级通至桥上,有利行人行走。桥旁原建有“文昌阁”,现已毁。2023年8月,被公布为新余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实际范围为界,向东、南、西、北方向各延伸5米。……[详细]
昌山庙
  昌山庙,又称龙姥庙、阅城君庙、圣母庙。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西端的昌山峡西岸,坐西朝东,依山傍水,古木参天,上下三进,楼阁井立,建筑巍峨壮观。庙门有副楹联:“肇于唐,封于宋,圣迹朔越城,千秋声灵仰圣德;子则孝,母则慈,神功崇护国,万民依赖沐嘉休。”相传龙姥庙在康州(州治在今广东德庆县)悦城县。唐元和(806-820年)年间,卢萼常游仕南越,曾代理康州录事参军之类的小官。他听说供奉龙姥与龙伯的龙龙姥庙委灵验,于是到庙中烧香祈祷,希望能荣任主治一县的父母官。夜晚,他梦见龙伯说:“你当为此官,想报答我吗?”卢萼当即许诺一旦梦兆成真,就敬祠龙姥与龙伯。次日,卢萼找术士占梦,得到“见龙这贞”的吉兆。他心中大喜,请人绘制龙姥与龙伯的图像,日夜祠之。大和五年(831年)卢萼得偿所愿,出任宜春县令。次年……[详细]
  彭嗣元墓位于分宜县钤山镇枫溪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墓葬。2023年8月,被公布为新余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葬实际范围为界,向东、南、西、北方向各延伸 0.5米。……[详细]
11、飨褒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飨褒堂又名怡庵公祠,介桥二房祠堂,始建于清嘉庆19年,清代祠堂建筑,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建筑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中堂、祖堂、左右两面对称式厢房,建筑外墙均为清水空斗砖砌置,两面夹风火墙,双坡屋面与单坡屋面相结合,内为穿斗与抬梁构架,地面铺砖石,面阔5开间,通面阔22米,三进深四天井,通深31米,建筑总面积682平方米。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和雕刻工艺具有典型参考价值,同时为研究清代宗祠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儒延坊肃反委员会旧址位于分宜县钤山镇苑坑片田心村大坑自然村。当时儒延坊区由吉安儒林、延福、坊廓三个乡组成,也包括分宜县钤山镇田心村大坑自然村一部分。1931年初,苏区政府开展了肃反运动,而儒延坊肃反委员会旧址就是当时儒延坊区用来关押、审讯人员的地方。旧址为杨氏祠堂,始建于清朝,抬梁式砖木结构。……[详细]
  习凿齿墓位于分宜县洞村乡枣木山。清乾隆四十六(注:公元1781)年重修,墓址座北朝南。墓于2008年重修。习凿齿于公元379年由鄂入赣,定居新余白梅。习凿齿也就成了白梅乃至江西习氏开基之祖。此后,习氏子孙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新余,走出江西,再迁河南、陕西等地。因此,习凿齿墓作为历史名人研究的实物,对研究习氏迁徙及至古代人口迁移有重要作用。……[详细]
14、毓庆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庆堂位于分宜县分宜镇介桥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为新余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实际范围为界,向东延伸0.4米,向南延伸1米,向西延伸1.5米,向北延伸2米。……[详细]
  枫溪古民居位于分宜县钤山镇枫溪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8月,被公布为新余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实际范围为界,向东延伸0.5米,向南延伸0.5米,向西延伸1.5米,向北延伸0.5米。……[详细]
  钤岗上高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将士墓群位于分宜县钤山镇万年桥西。1941年2月,中国军队第9战区军监部87兵站医院驻分宜县城西门,第15卫生大队3个担架队驻洞村和西茶,分宜县城成为上高会战的后方基地和指挥部,上高会战伤员都在此后方医院医治,医治无效的官兵都葬在钤岗山麓,共70多座。其中包括74军51师上校团长陈铭。当时墓园旁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58年被毁。……[详细]